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81 KB
- 文档页数:2
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最新进展心脏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疾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
因此,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心脏组织中,有望修复或替代受损的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
目前,用于心脏疾病治疗的干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
胚胎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能力,但由于其来源涉及伦理问题,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将成熟细胞重编程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而获得的,虽然避免了伦理问题,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则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研究的热点。
在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例如,一项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试验表明,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灌注增加。
另一项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也显示,干细胞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然而,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干细胞的移植效率和存活数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移植过程中,大量的干细胞可能会死亡或流失,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和机制尚不明确,如何精确控制干细胞分化为所需的心肌细胞仍然是一个难题。
此外,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例如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效果,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通过基因修饰等手段增强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能力,利用生物材料作为载体提高干细胞的移植效率,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以实现协同增效的作用。
干细胞移植中的输注方法及注意事项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生物治疗方法,它能够修复、替代或再生组织、器官和细胞。
而干细胞的输注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是决定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干细胞移植前,了解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一、干细胞移植的输注方法(一)静脉输注静脉输注是目前最常用的干细胞移植方式,主要适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
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医生通过静脉通道将干细胞给药溶液缓慢输注到患者体内。
此方式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存在输注反应。
(二)腔内输注腔内输注是通过穿刺体腔将干细胞直接注入特定腔隙中,如心腔、腹腔、关节腔等。
腔内输注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疾病治疗,如心肌缺血、关节病变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将干细胞注射到受损组织区域,提高了干细胞的局部浓度,但需要注意操作的技术要求和感染防范。
(三)动脉导管输注对于某些需要针对性治疗的疾病,动脉导管输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该方式下,医生将干细胞注入人体动脉以实现药物精确输送。
这种方式常用于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浪费,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二、干细胞移植的注意事项(一)合理的干细胞来源干细胞的来源多样化,包括自身干细胞、异体干细胞等。
在选择干细胞移植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来源的干细胞。
自身干细胞来源较好,因其在免疫排斥和伦理方面具有优势。
(二)适宜的干细胞数量干细胞移植涉及到干细胞的数量问题,也就是所谓“剂量效应”。
合适的干细胞数量对于移植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过低的剂量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增加移植相关的风险。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经验,确定适宜的干细胞数量。
(三)严格的品质控制干细胞移植涉及到干细胞的纯度、活力和安全性等方面。
患者在选择移植医院时,需要了解医院的品质控制体系,包括选源、储存、传递和移植等环节是否符合标准。
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期的观察和护理目的经验总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期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方法从输注环境的准备、成体干细胞的准备、输注器具的选择、静脉通路的选择、输注速度的要求、输注期的观察重点和对应的护理对策六个方面进行总结。
结果23例患者顺利输注,相关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得到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结论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相应的环境准备和物品准备,合理调节输注速度,做好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配合医疗新技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标签: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期;观察;护理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对于干细胞的临床优势,国内外学者普遍达成共识: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1,2],同时还具有支持造血及免疫调节等功能[3],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根据取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derived stem cells,UCMSCs),MSCs移植是近几年新兴的治疗多系统疾病的方法。
1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男1例,女22例,年龄13~59岁,中位年龄37.1岁,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9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硬皮病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由江苏省干细胞库提供,细胞数6×107,细胞活率>85%。
2护理2.1护理人员的准备参与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均应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适应人群、保存与输注的要求、输注中和输注后的观察、并发症的处理等。
2.2环境的准备对环境无特殊要求,在输注当日按无菌原则的要求,病室内减少人员走动,床头柜洁净无物,便于操作。
专利名称:强化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方法、组合物及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杜宏武,雷童,邓世文,肖壮壮,毕旺钰,蔡上淋,杭中辞
申请号:CN202111546704.5
申请日:20211216
公开号:CN114317421A
公开日:
202204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血管再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强化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方法、组合物及应用,所述组合物由二甲双胍,VEGF,EGF,bFGF,N‑乙酰半胱氨酸和半乳糖醛酸组成。
所述方法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在MSCs中添加上述的组合物;体外构建共培养系统,和/或体内搭建血管基质环境。
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且高效。
本发明提出的增强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方法、组合物和产品,操作简单,能高效地用于体外成血管和体内血管生成,有助于提升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生成在骨修复和血管生成组织工程中的应用,适合推广。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岳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探讨王东梅;郭子宽【期刊名称】《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10)005【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免疫调节、造血支持及促血管新生的功能特点,使其成为继造血干细胞之后又一个有望应用于临床的成体干细胞.有些国家已经批准MSC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克隆氏病、骨关节炎等疾病;同时,数百个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上万人已经接受了MSC治疗.然而,MSC本身及其治疗过程,都可能引起相应的毒副反应,甚至产生致命的并发症.因此,在MSC治疗某些疾病效果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新型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应重视符合医学伦理规范的受试者知情权保护.参试者有权了解细胞治疗细节及其可能机制,潜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其他可以采用的治疗手段及其与细胞治疗的比较等细节,以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总页数】4页(P241-243,246)【作者】王东梅;郭子宽【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100850 北京市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相关文献】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J], 高乐女;钟兵;王勇;陈雪猛;陈珏蓉;方勇飞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胶质瘤: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未来应用前景 [J], 周馨魁;马珊珊;刘腾飞;周建康;邢衢;黄团结;王亚苹;杨波;关方霞3.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J], 井远方;卢伟;唐湘凤4.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J], 梁庆玲;李世迎;段平;刘勇;阴正勤;;;;;5.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J], 梁庆玲;李世迎;段平;刘勇;阴正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中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估算为3.3亿,冠心病约1 139万,心力衰竭约890万,风湿性心脏病约250万,心血管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1]。
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近十年来,各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不断被研发,心力衰竭的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手段也有重大进展,但这些方法大多只是缓解症状,不能从病理基础上纠正心衰,心力衰竭的治疗亟待新的策略与方法。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心力衰竭较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入心肌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特定组织分化,加上其独特的旁分泌能力,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2001年,法国学者Dr Philippe Menasché从骨骼肌内提取自体成肌细胞后直接心肌注射,开辟了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先河[2]。
20多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明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3-4]。
截至2022年12月,在美国网站共有209个与干细胞治疗心衰相关的项目登记,国内也有较多医疗单位开展了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的Ⅰ期和(或)Ⅱ期临床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5-8]。
但诸多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研究设计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中心的结果的可比性。
2015年后,针对细胞治疗,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范[9-11],细胞治疗的研究趋于规范。
近年来,干细胞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蓬勃开展,获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与进展。
为了推动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研究的规范化、规模化开展,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组织专家,结合当前新研究结果,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进行会议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重点对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上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首先,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再生,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研究表明,将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或直接注射到心肌损伤区域,可以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和心功能障碍。
其次,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减少心肌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心肌损伤区域的炎症水平,减轻组织损伤,促进心肌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最后,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调节免疫反应,防止心脏移植排异反应。
在心脏移植手术中,移植的心脏容易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引发排异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调节免疫反应,降低心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 1 -。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案例干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干细胞类型,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一些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案例。
1. 骨折愈合:一名患者在进行手术修复骨折后,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过程,加速骨折部位的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骨折得到了有效治愈,恢复期也大大缩短。
2. 心脏病治疗:一名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心脏负荷能力也有所提高。
3. 关节炎治疗:一些关节炎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关节软骨的再生,从而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4. 脑卒中康复:一些脑卒中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能够恢复一定的运动功能和语言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5. 糖尿病治疗: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胰岛功能得到改善,血糖控制也更加稳定。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胰岛细胞的再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6. 肝病治疗:一些肝病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肝脏损伤也得到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助于肝病患者的康复。
7. 肺部疾病治疗:一些肺部疾病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肺部病变也有所减轻。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肺部组织的修复,有助于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
8.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炎症反应得到控制,症状也有所减轻。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免疫平衡,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9. 眼部疾病治疗:一些眼部疾病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视力得到改善,眼部病变也有所减轻。
肝衰竭治疗新策略——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朱传龙;张永婷【摘要】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亟待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间充质干细胞,尤其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治疗作用,然而移植后细胞的归巢将影响其治疗效果.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衰竭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本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干细胞归巢为切入点,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疗效.%Liver failure is a severe clinical syndrome and hitherto lack of effective treatment. Large numbers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especially umbilical cord MSCs,have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acute liver failure. Yet,the homing of MSCs in vivo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raftment. The autho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results of recent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 with MSCs and proposes a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hoping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postgraduates and clinicians of hepatology.【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8(031)006【总页数】4页(P561-564)【关键词】肝衰竭;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作者】朱传龙;张永婷【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内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0 引言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伴有严重肝功能功能障碍或失代偿,从而导致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的临床症候群[1]。
SDF-1/CXCR4轴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中的研究进展柳颖灵;刘炜;纪亚忠【摘要】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causes serious damage to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middle-aged women,especially in childbearing-aged women.However,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OF.In recent years,the 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OF.MSCs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immunogenicity,transferability and strong tissue repaircapacity.Therefore,MSCs have important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and its cognate re-ceptor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of MSCs.The induction of homing of MSCs to ovary by regulating SDF-1/CXCR4 may exert the curative effect on POF to greatest extent.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homing of MSC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SCs in the treatment POF.%卵巢早衰(POF)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 POF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流程引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MSCs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掌握了MSCs的使用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流程,以便读者对该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正文1.样本采集和处理–从适当的供体中采集间充质干细胞的样本,例如骨髓、脐带血、脂肪组织等。
–样本采集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消毒、离心和去除红细胞等,以保证获得纯净的间充质干细胞。
2.细胞培养和扩增–将处理过的间充质干细胞放入培养皿中,并加入适当的培养基。
–培养皿需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更换培养基,以提供营养物质和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
–细胞培养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细胞数量会逐渐增加。
3.细胞鉴定和筛选–对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和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等,可以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特定的分子。
–筛选时需要排除可能含有附着细胞、坏死细胞或其他细胞类型的样品。
4.细胞存储和冻存–对于细胞的长期保存和备用,必须进行细胞存储和冻存。
–使用液氮罐等低温储存设备,将间充质干细胞冻存于液氮中,通常在-196摄氏度。
–冻存细胞需要特殊的冻存液和方法,以确保细胞的生存率和功能。
5.向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在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前,需要严格的安全筛查和评估。
–给予患者间充质干细胞通常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可以通过导管直接注入患者体内。
–输注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观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和设备。
通过对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培养、鉴定、存储和输注等环节的科学操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细胞资源。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流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未来还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等待探索和发现。
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输注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输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上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来源于成年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性。
近年来,MSCs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SCs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和心肌修复,通过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分子,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同时,MSCs还能够释放胶原酶和酪氨酸蛋白酶等,降解心肌坏死组织,促进心肌再生。
临床研究表明,MSCs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心肌再生,减少心脏病死亡率。
此外,MSCs还能够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虽然MSCs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但其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选择合适的来源、优化治疗方案等。
未来,通过多项研究探索,MSCs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 1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6卷第1期 2012–01–01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anuary 1, 2012 Vol.16, No.1 ISSN 1673-8225 CN 21-1581/R CODEN: ZLKHAH1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Beijing 100850, ChinaGuo Zi-kuan☆, Doctor, Researcher, Master’s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Beijing 100850, ChinaReceived: 2011-12-01 Accepted: 2011-12-28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研究室,北京市100850郭子宽☆,男,1967年生,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族,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zikuanguo@ 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25 (2012)01-00001-10收稿日期:2011-12-01修回日期:2011-12-28 (20110202004/M·M)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郭子宽Some problematic issues abou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Guo Zi-kuanAbstract:Till n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been officially approved in a series of clinical trials to treat the patientswit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rhon’s disease, liver fibrosis and osteoarticular injuries. However, before their wide use in clinical settings, the basic problematic issues about MSCs should be clarified. These key points, which will be here reviewed based onthe recent advances on MSC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nclude the essences of MSCs inherently existing in vivo, thechanges of their biological features after in vitro expansion, in vivo distribu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MSCs therapy and its safet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Guo ZK.Some problematic issues abou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Yanjiu. 2012;16(1):1-10. [ ]摘要:在血液病的治疗方面,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早已得到公识。
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沙船生物
突破
安全有效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
根据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网站报道,日前,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the Universidad de los Andes)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为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有助于修复患者受损的心脏,并改善患者的心脏机能。
《循环研究》是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会刊。
这项实验是把30名年龄在18-75之间的志愿者分为三组:
•第一组患者服用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佳药物
•第二组患者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
•第三组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
第二小组接受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患者共有15人。
研究人员实验结束后为全部参与实验的患者进行了磁共振成像检查。
结果显示,与接受安慰剂注射的其他患者相比,这15人体内有修复细胞功能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化学物质增加了55倍。
12个月后的跟踪调查显示,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患者的心脏泵血的能力比对照组患者高4倍。
对生活质量的自我感觉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或产生其他抗体。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大有前景,对患者来说可以大幅度地减轻痛苦。
以药物为主的传统疗法对心力衰竭的控制效果不甚理想,患者
最后通常需要接受侵入式的治疗方案,例如植入机械式心室功能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和幼儿的乳牙牙髓中,提取方便,安全有效,未来是再生医学的重要的生物资源。
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被证实可以应用到治疗多种疾病和器官修复中,一旦临床试验通过,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福音。
财富 + 健康 = 完美人生
我们每前进一步,您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沙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沙船生物科技致力于干细胞和生命学研究应用,旗下的干细胞库,全程采用无动物源培养技术,提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制备、分离培养与存储服务。
欢迎致电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