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信息技术教材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37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五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总7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课题名称:我的信息卡——认识Word软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要让学生了解Word2007软件的作用,学会Word2007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文,学会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本课是Word2007的第一课,是打基础的一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会了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英文的输入和文档的保存等,但是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还比较陌生,还不会中文输入,因此对中文输入及文档编辑有着极大的兴趣和需求。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Word2007软件的功能及其窗口的组成。
(2)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2007软件。
(3)学会保存Word2007文档。
(4)学会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我的信息卡”的活动,掌握在Word2007软件中输入中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Word2007文字处理软件在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提高学习中文输入法的兴趣。
(2)提高运用Word2007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文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本课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范例教学法,以输入“我的信息卡”这一活动为主线,把Word2007软件启动与退出、中文输入、文档的保存等知识点有机地串在了一起。
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任务来开展教学“任务一启动Word2007软件,认识Word2007串口,学习新知;任务二输入“我的信息卡”,解决用“智能ABC 输入法”输入中文这一教学重难点;任务三用电脑写日记,让学生学以致用。
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Flash软件一、教学内容熟悉flash软件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熟悉flash的窗口和菜单栏。
(技能性目标)会输入操作,会打开软件建立新文件、播放、保存和退出,灵活调出菜单。
(情感性目标)运用flash软件可以更准确地直观地表达信息和观点的动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flash窗口,会建立flash文件、保存与退出。
四、教学过程1、掌握打开flash的方法,认识flash窗口。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改变动画的方法,能保存和退出。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尝试制作简单动画,注意flash保存和退出、播放操作方法。
第二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一、教学内容制作会用工具化简单的画。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flash工具使用方法与修改方法,学会改变工具绘不同的画,知道工具简单的功用等。
(技能性目标)掌握flash工具操作的方法,逐步熟悉flash工具。
(情感性目标)用flash工具美化图及表达信息与思想意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flash”功能作用,学会美化图,以及flash的基本操作等。
四、教学过程1、了解flash画图工具各个选项的作用。
2、掌握通过“flash画图与美化图”技巧,灵活应用flash美化图。
3、了解“椭圆、箭头、颜料桶、线条”各个选项的功用。
4、掌握flash修饰美化图的方法,会运用图片库。
5、掌握flash设计图的方法,通过协作能做出理想的flash图。
五、练习与课外作业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选择制作一幅课后图,另再完成制作气球,自己发挥制一幅图画。
第三课红绿灯前—制作逐幀动画一、教学内容学会幀的属性、关键幀、空白关键幀简单快速的使用方法。
新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六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学期教案精品信息技术第三册六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12课结识新朋友——Scratch简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Scratch的基本功能。
2)知道Scratch窗口的基本组成。
3)能打开、保存和关闭Scratch文件。
4)能用“当绿期被点击”控制指令和外观说话指令模仿、调试Scratch程序,并知道Scratch程序的运行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利用Scratch编写程序脚本的过程,掌握打开、保存和关闭Scratch文件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学习Scratch儿童编程软件的乐观;增强编织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1.设计思想与内容结构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了解Scratch的基本功能及窗口组成,知道该软件的打开、关闭、保存作品等操作、会用“当绿旗被单击”控制指令和外观说话指令编写角色说话脚本。
教材主要以“结识新朋友”这一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设置两个层面的任务。
其中,任务一“作品欣赏”,解决的是Scratch文件的打开、基本功能以及窗口的基本构成。
任务二“我的自我简介”,解决用“当绿旗被单击”控制指令和外观说话指令编写角色说话的程序脚本以及作品的保存等问题。
教材首先呈现不同类型的作品,引导学生跟着做,从中感受Scratch作为一款积木式的儿童编程软件的功能与特点,然后结合小学生乐于动手实践的特点,教材以“我的自我简介”为例,安排了操作体验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在做中感受Scratch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人物的完成过程中,把Scratch 文件的打开、保存、关闭等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整个体验过程设计了跟着做、动手做、试着做三个层次的任务。
2.教学重点:Scratch的功能及窗口组成。
Scratch程序脚本的编写与执行。
教学难点:Scratch程序脚本的编写与执行。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信息技术概述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和道德观念教材结构与内容教材内容概览教材整体结构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面教材重点与难点02计算机基础知识Chapter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输入设备输入信息,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操作系统030201操作系统简介文件的概念文件的类型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管理与操作03网络基础知识Chapter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起源互联网发展阶段互联网现状网络协议与标准TCP/IP协议族01HTTP与HTTPS协议02DNS协议0301020304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与路由选择。
路由器局域网内数据交换与设备连接。
交换机提供各类网络应用服务,如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服务器保障网络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常见网络设备与功能04编程基础知识Chapter编程语言分类及特点高级语言低级语言解释型语言编译型语言编程逻辑与算法初步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算法概念算法特性编程实践:简单程序编写编写Hello World程序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编写判断闰年的程序编写求阶乘的程序05数据分析与处理基础Chapter01020304数值型数据日期和时间型数据文本型数据多媒体数据数据类型及表示方法1 2 3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操作数据库基本概念及操作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应用数据可视化定义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的应用06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Chapter信息安全概念及重要性信息安全定义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策略常见网络攻击手段防范策略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信息伦理道德原则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隐私、维护信息安全、尊重他人权益等。
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软件一、教学内容熟悉软件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熟悉的窗口和菜单栏。
(技能性目标)会输入操作,会打开软件建立新文件、播放、保存和退出,灵活调出菜单。
(情感性目标)运用软件可以更准确地直观地表达信息和观点的动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窗口,会建立文件、保存和退出。
四、教学过程1、掌握打开的方法,认识窗口。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改变动画的方法,能保存和退出。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五、作业和课外练习尝试制作简单动画,注意保存和退出、播放操作方法。
第二课快乐绘图—绘图工具的使用一、教学内容制作会用工具化简单的画。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工具使用方法和修改方法,学会改变工具绘不同的画,知道工具简单的功用等。
(技能性目标)掌握工具操作的方法,逐步熟悉工具。
(情感性目标)用工具美化图及表达信息和思想意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功能作用,学会美化图,以及的基本操作等。
四、教学过程1、了解画图工具各个选项的作用。
2、掌握通过“画图和美化图”技巧,灵活应用美化图。
3、了解“椭圆、箭头、颜料桶、线条”各个选项的功用。
4、掌握修饰美化图的方法,会运用图片库。
5、掌握设计图的方法,通过协作能做出理想的图。
五、练习和课外作业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选择制作一幅课后图,另再完成制作气球,自己发挥制一幅图画。
第三课红绿灯前—制作逐幀动画一、教学内容学会幀的属性、关键幀、空白关键幀简单快速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学会自动填充关键幀的简单方法,学会制作逐幀动画。
(技能性目标)会创新出更多画逐幀动画的方法,掌握在幀属性的调节。
(情感性目标)会灵活应用各项功能,会在中表现出各种情感动画。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l研究专题——学科整合下提升学生运用电脑技术的实践研究22 多媒体探秘——Windows常用附件的使用教学设计执教:海珠区三滘小学余满杨2019年4月18日22多媒体探秘——Windows常用附件的使用余满杨4月18日一、教材分析(语文含练习题等相关内容分析)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第22课的内容,是学生探索计算机功能、打破神秘感的开始,主要以查看图片和声音以及录制声音为学习内容,既是学习计算机的用途,也是学生以后进行文件操作和资料整理的基本技能。
因此,本课内容的学习,既是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也是为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画图和窗口的操作,学习了文字输入,但他们对于计算机的作用还比较模糊,非常希望继续探索计算机的功能打破计算机的神秘性。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窗口和按钮的操作比较熟练,并且会从“开始”菜单打开程序,已经有了良好的操作基础。
三、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信息技术课程贴近生活,操作性与实用性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和创造者,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
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重视认知规律,培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素养。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图片和传真查看器”的作用,会用“图片和传真查看器”查看图片。
(2)了解“媒体播放器”的功能,会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音频。
(3)知道“录音机”的打开位置和方法,会使用“录音机”录制和保存声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看图片、播放音乐和录制音频的任务操作,掌握Windows常见附件程序的使用方法,探索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学习和娱乐的方法。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