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2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探究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及时诊断和干预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
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可以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严重程度,预后Ⅱ. 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脐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新生儿脐带动脉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指标,以评估新生儿的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该检查方法具有简便、非侵入性、快速等优点,并且可以反映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Ⅲ. 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与新生儿窒息的关联1. PaO2:脐动脉血氧分压是反映新生儿氧合功能的重要指标。
窒息时,由于呼吸功能受限,PaO2通常较低。
低于正常值的PaO2提示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 PaCO2: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反映新生儿的通气功能。
窒息时,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二氧化碳排泄受限,导致PaCO2升高。
高于正常范围的PaCO2提示新生儿窒息的存在,并与其严重程度相关。
3. pH值:脐动脉血pH值是衡量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窒息时,由于氧供应不足和二氧化碳排泄受限,乳酸堆积导致血液酸中毒,从而引起pH值降低。
低于正常范围的pH值提示新生儿窒息的出现,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Ⅳ.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1. 早期诊断: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在新生儿出生后迅速进行,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判断窒息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决策。
2. 监测治疗效果: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反复进行,监测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PaO2、PaCO2、pH值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新生儿的氧合和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3. 评估预后: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高于正常范围的PaCO2和低于正常范围的pH值预示着较差的预后,提示新生儿窒息可能发展为永久性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评估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脐动脉血液中的气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全面了解新生儿身体的代谢状态和呼吸功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脐动脉血气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的测定: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碳酸氢盐浓度(HCO3-)和碱缺乏值(BE)。
pH值是评估酸碱平衡的指标,它反映了血液的酸碱度,正常值为7.35-7.45。
PaCO2是衡量呼吸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35-45mmHg。
PaO2是衡量氧合水平的指标,正常范围为压力重量,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HCO3-和BE是评估酸碱平衡的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体内碱性物质的浓度和缺乏程度。
1. 评估呼吸功能:通过测定PaCO2和酸碱平衡指标,可以判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PaCO2偏高,pH值偏低,HCO3-和BE偏低,则说明新生儿出现了呼吸性酸中毒,提示呼吸功能受损。
3. 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不同,可以将新生儿窒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程度,并评估治疗的紧迫性和预后的状况。
一般来说,pH值低于7.0,PaO2低于40mmHg,PaCO2高于60mmHg,HCO3-和BE明显偏低的情况下,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分析脐动脉血液中的气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全面了解新生儿的代谢状态和呼吸功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脐动脉血气分析只是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一个辅助手段,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由于新生儿窒息是一种临床急症,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不能仅依靠脐动脉血气分析来确认诊断,应尽早进行急救和治疗。
新生儿血气分析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总结NICU 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与危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衡量病情轻重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 年7月至12月NICU 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50 例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对其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危重组和不同预后组的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1)本研究250例新生儿,男性患儿178例,女性患儿72例;早期新生儿占91.1%;早产儿占61.3%,足月儿占38.7%;平均出生体重为(2372.40±743.29)g,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0.8%、9.3%、46.0%、42.3%和 1.6%。
(2)所有患儿中主要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和NRDS 的患儿占86.3%;治愈组、好转组和死亡或放弃组分别占48.8%、45.6%和 5.6%;66.1%患儿住院天数在14d 之内;根据NCIS 评分,其中极危重者4 例(占1.6%),危重者169 例(占67.6%),非危重者77 例(占30.8%)。
(3)日龄≤3d,白细胞减少、正常和增多者分别占1.0%、82.7%和16.3%。
日龄>3d,白细胞减少、正常和增多者分别占5.0%、85.0%和10.0%;足月儿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占26.0%(25/96 例),早产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占17.1%(26/152 例)。
(4)所有患儿平均pH 值7.19±0.12,pH 值降低者占71.4%。
血乳酸波动于0.7~15mmol/L,<2mmol/L 者占7.2%(18/250 例),2~5mmol/L 者占51.6%(129/250 例),>5mmol/L 者占41.2%(103/250例),其中乳酸酸中毒占所有患儿的33.1%。
HCO3-波动在3~49.5mmol/L,HCO3-降低者占79.1%。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窒息是婴儿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该症状可导致心跳骤停和死亡。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
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无创、低风险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新生儿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
它可以随时进行,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在新生儿窒息时,由于肺部发生阻塞,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pH值降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
在脐动脉血气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是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基过多度(BE)、气体分压(PO2)、血红蛋白饱和度(SaO2)等指标。
其中,pH值是评价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正常值是7.35-7.45。
在新生儿窒息时,pH值会降低,酸性增高,pH值低于7.2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PaO2是评估氧供应的指标,正常值为50-75mmHg,在新生儿窒息时,PaO2通常低于50mmHg。
PaCO2是判断呼吸的指标,正常值为35-45mmHg,在新生儿窒息时,PaCO2通常高于45mmHg。
BE是评价弥补性酸中毒的指标,在窒息时,BE负值增加,代谢性酸中毒明显。
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用于确定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治疗。
对于窒息轻微的婴儿,可以轻松通过改变呼吸方式来纠正酸中毒。
而对于重症窒息的婴儿,需要进行一系列支持性治疗,如机械通气、增加氧气浓度、给予药物治疗等。
总之,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的评估,可以准确地确定婴儿的病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研究作者:张良江赖瑶纯薛彦锐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2011年6月~2012年12月于本院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480例新生儿,将其依据新生儿Apgar 评分分为正常组(Apgar评分>7分)和窒息组(Apgar评分≤7分),对新生儿的脐动脉血pH 值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其与Apgar评分间的关系。
结果 Apgar评分>7分462例、Apgar评分≤7分18例;脐动脉血pH值检测:pH≥7.20共461例,pH﹤7.20共19例;脐动脉血pH值与新生儿1 min内Apgar评分呈正相关,并且正常组和窒息组pH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脐动脉血pH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9.8%,Apgar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0%、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pH 值异常与羊水污染度呈正相关,随着污染度加重发生率上升,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评价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值比Apgar评分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直接揭示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和反映缺氧、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对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羊水性状[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38-02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新生儿窒息目前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
传统的Apgar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误诊、漏诊,故不宜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唯一指标[2]。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在新生儿窒息方面进行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实施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病例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Apgar评分≤7分,52例)和正常组(Apgar评分≥8分,6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结果:窒息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5的占60.00%,正常组pH>7.5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窒息组PaO2、BE、HCO2-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PaCO2低于正常组(P<0.05)。
结论:脐动脉血气可作为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脐血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有多种,任何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气交换都可导致窒息,如母体缺氧,新生儿窒息可严重威胁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逐渐被围生医学所重视[1]。
当前,我国一直以来多采用Apgar评分方法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
国际医学界认为,脐带血血气是反映胎儿出生时的代谢状况,也是评价胎儿氧合合酸碱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我院围生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脐血血气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儿。
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60例)和正常组(60例),窒息组新生儿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7分,男婴31例,女婴29例;顺产37例,剖宫产23例;出生体重2.5kg~4.2kg,平均出生体重(3.451.20)kg。
正常组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8分,男婴28例,女婴32例;顺产41例,剖宫产19例;出生体重2.4kg~4.3kg,平均出生体重(3.511.16)kg。
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诊疗价值分析作者:蓝丽霞平永美雷君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诊治敏感性及特异性。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 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Apgar 评分7.25两种情况下新生儿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25的新生儿,pH值为7.21~7.25的新生儿HIE发病率则显著高于pH 值>7.25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诊治;Apgar 评分[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0-0033-03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umbilical artery blood gas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asphyxiaLAN Lixia1 PING Yongmei1 LEI Jun2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Lishui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323000, 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Jing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gning 323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asphyxia. Methods A total of 144 singleton full-term newborns with Apgar score 7.25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study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7.25. The incidence rate of neonatal HIE in the newborns with pH 7.21-7.2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eonates with pH>7.2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Newbor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sphyxia; Apgar score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为缺氧或者缺血而导致的体内酸碱不平衡、血液或气体紊乱的综合征[1-2]。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可以用来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对于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短时间内,由于呼吸和心跳停止或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心肺复苏技术,保暖措施,氧疗和/或机械通气等需要及时的治疗。
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新生儿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二氧化碳排泄功能等指标,为有效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 pH 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等。
其中,pH 值是评估新生儿酸碱平衡的指标,正常值范围为7.35-7.45,而窒息新生儿的 pH 值通常会降低,显示出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二氧化碳分压可评估新生儿的通气功能,正常值范围为35-45 mmHg,而窒息新生儿的二氧化碳分压通常会升高,显示出呼吸性酸中毒的表现。
氧分压可以评估新生儿的氧合水平,正常值范围为50-75 mmHg,窒息新生儿的氧分压通常会降低。
通过脐动脉血气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评估新生儿窒息的病情严重程度,还可以为治疗提供直接的指导。
例如,对于酸中毒的新生儿,可以适当加强碱化治疗;对于呼吸性酸中毒的新生儿,可以调整机械通气参数或增加氧疗剂量等。
同时,脐动脉血气分析也能够帮助预测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例如,当通气功能和氧合水平正常化之后,pH 值的恢复速度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
如果 pH 值较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则通常意味着预后良好;反之,如果 pH 值恢复缓慢,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观察。
总之,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新生儿血气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为治疗提供直接的指导,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预测预后。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此项检查,并合理利用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为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和预后做出合理的决策。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严文博(铜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贵州 铜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选本院84例窒息新生儿和84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以上所有新生儿均接受脐动脉血气分析,对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以及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pH、PaCO2、BE以及PaO2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轻度窒息心生儿的pH、PaO2以及BE均明显较重度窒息新生儿高,其PaCO2则明显较重度窒息新生儿低,P<0.05。
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重度窒息;诊断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4.026本文引用格式:严文博.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43,49.0 引言在新生儿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即为窒息,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10%左右,其亦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项主要原因。
新生儿窒息即为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母婴通过胎盘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有急性障碍出现,使得婴儿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混合型酸中毒以及缺氧情况,循环系统抑制、呼吸抑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其主要表现[1]。
临床针对新生儿出生以后的呼吸系统抑制情况、循环系统抑制情况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情况进行准确诊断的一项措施即为Apgar 评分,但是该诊断系统无法对抑制的病因进行区别,极易将疾病误诊的概率提升[2]。
本文为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抽选部分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其详细内容阐述于正文中。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为本院收治的84例窒息新生儿,对照组为84例健康新生儿,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其详细资料见下:对照组:根据新生儿性别,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44例、40例;胎龄平均值为(37.94±1.96)周。
观察组:根据新生儿性别,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46例、38例;胎龄平均值为(37.78±1.84)周;根据窒息程度,重度窒息26例,轻度窒息58例。
对上述两组新生儿的性别数据、胎龄数据进行比较,组间存在的差距均较小,P>0.05,两组可以进行科学比对。
1.2 方法所有新生儿均给予脐动脉血气分析,于新生儿出现第一生啼哭之前将胎儿端的一端脐带夹住,长度约15cm,于近母侧端脐带断脐以后,立刻使用经过肝素的注射器采集0.2-0.5ml的动脉血,封管以后使用血气分析仪开展检测,对新生儿1min、5min以及10min的Apgar评分进行记录,同时需要对新生儿的一般信息详细记录,对新生儿临床过程和窒息以后的治疗结果进行跟踪。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对轻度窒息新生儿和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均以(±s)表示,数据间比对以t检验;用P<0.05代表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的pH与Pa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aCO2和BE均较对照组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2.2 轻度与重度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对比轻度窒息新生儿的pH、PaO2以及BE均明显较重度窒息新生儿高,PaCO2则明显低于重度窒息新生儿,P<0.05.详细结果见表2所述:在产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危象即为新生儿窒息,引发窒息的因素较多,任何对母体与胎儿之间血液循环状态或者气体交换中存在影响的因素均可导致窒息出现,缺氧为主要原因[3]。
相关研究指出[4],新生儿窒息以后极易对智力产生影响,且可诱发手足徐动症和癫痫等,对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存在。
新生儿窒息通常为胎儿窒息的延续,及时准确的诊断同时将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提供给新生儿是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Apgar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判断,且具有快捷、经济实用以及便捷等优势,其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但是该系统仅可对新生儿出生时抑制状态进行反映,且存在主观性强的缺陷,其无法对导致窒息的根本原因进行准确的区分,且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极易构成严重的后果[6]。
脐动脉血直接来源于胎儿,其可以准确反映胎儿的各组·临床研究·(下转第49页)3 讨论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急诊科发生风险事故的比例及医患纠纷事件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且患者对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得分较低,所以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是很有必要的[6]。
分诊工作是指医务人员根据病种、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划分在不同的急诊亚科就诊,指导其在对应的科室接受诊疗,旨在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抢救效率[7]。
但护理管理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急诊分诊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风险管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价和处置,用来改善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范围,促进其早日康复[8]。
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可以看出,分配在观察组接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各维度得分方面明显高于分配在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的患者,且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可以提升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逄淑秀,刘东伟,庄玉群.急诊分诊管理控制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6):185.[2] 蒋月花.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7):171-172.[3] 胥建平.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46-47.[4] 李淑玲.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748-749.[5] 赖伟兰,黄秋萍,胡佳俊,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07):730-732.[6] 钟敏.风险管理对急诊分诊接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5):107-108.[7] 陈芝华.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7):135-136.[8] 朱晖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6):103-105.5(1):17-18.[2] 琚怀民.严重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探查术的临床价值[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8):596-588.[3] 殷俊秀.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4(6):53-54.[4] 张毅.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手术治疗[J].维吾尔医药,2013,21(4):26-27.[5] 谢平,张薇玮,胡仔仲,等.严重眼外伤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5):330-333.[6] 任慧,江睿,徐格致,等.眼内镜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角膜混浊的严重眼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3):194-196.[7] 詹冬梅,哈玲芳,武淑玲.玻璃体手术救治严重眼外伤25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9):1001-1004.[8] 巩慧.玻璃体视网膜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7):33.[9] 吴泽慧,粟永华.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82-83.织器官情况,可对新生儿机体缺氧情况以及酸碱状态进行反映,有较高的敏感度[7]。
若胎儿的机体正常环境为酸碱平衡状态中,在缺氧发生时可阻碍需氧能量代谢的过程,使得无氧酵解系统占据优势,导致大量的酸性产物产生,进一步将机体内环境pH值提升,于缓冲系统调节和碳酸氢根反应共同作用之下可提升PaCO2含量,同时明显降低PaO2水平[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距存在,且轻度窒息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同重度窒息新生儿相比,亦有较大差距存在,P<0.05。
说明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中应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1] 王俊怡,虞人杰,刘淑芳,等.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6, 31(2):91-96. [2] 李志涛,李立新,包莉娜.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6,23(4):45-46.[3] 许亚红,闵敏,高宇,等.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5):555-557.[4] 赵燕凤,张志群,芦蕙,等.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2):267-269. [5] 陈环,张春华.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59-60.[6] 张颖芳.新生儿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1150-1151.[7] 黄敏霞.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7-28.[8] 朱科研.新生儿窒息致重要器官损害84例的临床监测与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0):294-295.(上接第42页) (上接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