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前庭功能检查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39 KB
- 文档页数:7
前庭功能检查法1.诊室初步检查项目(1)自发性眼震:嘱被试者平视前方45~60cm处检查者示指,并随之左、右、上、下移动,示指偏离中心不超过40°。
若有眼震,记录其类型、方向、持续时间、有否疲劳现象。
配戴Frenzel镜检查,可提高眼震检出率。
(2)错定物位或偏指试验:受试者端坐,向前伸出前臂及示指,触检查者之示指,然后指自己鼻尖,先睁眼后闭眼操作并重复多次,记录动作之准确性及偏斜侧别。
(3)闭目难立或Romberg试验:受试者闭目直立,两脚靠拢,观察躯体平稳程度迷路及小脑病变出现自发性倾倒,记录倾倒之方向。
(4)原地踏步试验:诊室地面画直径0.5~1m之同心圈,每30°画一直线,将圆周分12等分,受试者闭目直立中心踏50~100步,观察移动距离及偏转角度。
(5)冷热试验:①冰水试验法:患者平卧,头抬起30°(检查水平半规管),在20s内将5ml冰水注入患者一侧耳内。
正常者,约20~40s后即出现向对侧水平型眼震,持续100~150s.5min后以同法灌注对侧耳道。
分别记录眼震持续时间、类型、方向、幅度、频率及伴发的其他症状。
若注水5min后仍不出现眼震等反应,将注入的冰水量增加至10~20ml,方出现反应者,表示前庭功能减退。
如注入40ml仍无反应,则表示前庭功能丧失;②冷热水试验(Hallpike)法:患者体位与冰水灌注法相同。
用与正常体温相差7℃的水(即30℃和44℃),灌入一侧耳内,储水吊桶高出头位60~70cm,注管口径为4mm,在40s内流完250~500ml后,即停止注水,观察反应,先冷水后热水,间隔5min交替试验。
记录自灌水开始至眼震停止的时间。
正常者为2min左右。
记录方法如图21-1-l.检查结果分析:在正常人,左耳对冷热水反应的总时值与右耳对冷、热水反应的总时值基本相等。
如差别大于40s,提示总时值较小的一侧有半规管轻瘫现象。
正常人向右眼震的总时值应与向左眼震的总时值基本相等,若差别大于40s,表示眼震有向总时值较大一侧的优势偏向。
第五章耳鼻咽喉科检查法知识目标:仁熟悉前庭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
2•掌握口咽部、外鼻、鼻腔、鼻窦、外耳道鼓膜、听力检查。
3. 了解鼻咽部、喉腔的特殊检查。
能力目标:正确使用额镜、鼻镜、压舌板,能初步进行耳鼻咽喉的检查并能对各部位形态作初步辨认。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关心、爱护及尊重病人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一)诊疗室—v检查基本要求应配有检査台、额镜、光源、座椅、痰盂、盛放消毒器械和污染器械的盛具等。
有条件者可配备耳鼻咽喉科多功能综合治疗台。
—、检查基本要求槪镜tffl 耳««常气状状镜耳接二鼓膝枪耳电间 {1.2.3.4.5.6.789 镜镜鼻壶接叉形聆棉鼻喷间音角肛卷前 • • • • 0 12 3 1± 1± 1±板舌 压钩子镜v检查基本要求—(三)光源与额镜使用法(四)检查体位A 检查耳部时:受检 者。
>检查不合作的患丿 ,用双腿夹其下肢 前,左手环抱其两 >检查鼻、 对而坐。
咽、喉日(一)外鼻检查二、鼻部检查中長甲中鼻道-总鼻道二、鼻部检查法(三)鼻窦检查:鼻窦线、CT及MRI检查。
(四)嗅觉检查常用水、煤油和醋三种物质进行测试三、咽部检查法检查内容动、咽粘膜及扁桃体情况(一)口咽部检查受检者端坐张口,压舌板压于受检者舌前2/3处,嘱受检者发“啊”音,注意软腭运三、咽部检查法 、畠呼加杳 星i三、咽部检查法(二)鼻咽部检查2・鼻咽部指诊:用右手食指迅速探入鼻咽部进行触诊,以明确有无腺样体肥大或鼻咽部肿物。
3.(三)喉咽及检杳111:FIX苗朝却颈部外形与分区八、耳都極食耳廓及耳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听力检查音叉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俪2・耳镜检查法(四)听力检查(五)前庭功能检查1.平衡功能检查是评价前庭脊髓反射、本体感觉课后复习题、选择题(Al型题)答案:B 1・右眼戴额镜检査时,光源应置于A・病人头顶正中稍高B.病人左侧较其耳廓稍高C.病人左侧较其耳廓稍低D.病人右侧较其耳廓稍高E.病人右侧较其耳廓稍低2・关于额镜使用法,下列错误的是答案:DA.检查时,注意瞳孔、镜孔与受检查部位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焦距为25〜30cmC.额面与镜面平行D.单眼视,另一眼闭着E.以上均正确.使用前鼻镜检查鼻腔时,错误的是答案:AC. 放入深度不超过鼻阈D. 镜叶上下方向撑开扩大前鼻孔E. 镜叶呈半张开状态退出 A.B. 镜叶合拢放入鼻前庭4・口咽部检查时,压舌板压在答案:BA.舌前1/3处B.舌前2/3处C.舌前1/2处D.舌根部E.舌侧面・左扁桃体超过中线,右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应记录为答案:DA.扁桃体III度B.扁桃体II度C.扁桃体I度D.扁桃体:左侧III度,右侧I度E.以上均不是6・查气导听力,振动的音叉叉臂距外耳道口的距离是答案:EA.0. 5cmB.lcmC 1. 5 cm D・ 2cm E. 2.5cm传导性耳聋音叉检查结果是答案:BA.RT:气导〉骨导;WT:位于正中;ST:与正常相等B.RT :骨导〉气导;WT:偏向患侧;ST:较正常延长C.RT:气导〉骨导;WT:偏向健侧;ST:较正常延长D.RT:气导V骨导;WT:偏向患侧;ST:较正常缩短E.T:气导V骨导;WT:偏向健侧;ST:较正常缩短・成人检查鼓膜时,应将耳廓向答案:A A・后、上、外牵拉B.后、下、外牵拉C.前、上、外牵拉D・前、下、外牵拉E.向下牵拉关于纤维喉镜检查的优点不正确的是A.是用导光纤维制的软性内镜答案:EB.可弯曲C.可与计算连接便于研究和教学D.心肺有严重病变者不适宜检查E.最简便。
前庭功能检查的原理和方法前庭功能检查是一种用来评估人体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的方法。
它通过评估人体内耳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前庭功能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与平衡相关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
前庭功能检查的原理主要基于内耳前庭器官的特性。
内耳前庭器官由三个半规管和两个囊泡(海绵样囊和脑室囊)组成,半规管主要负责感知角加速度,而囊泡主要负责感知线性加速度和头的倾斜。
这些前庭感受器传输的信号会通过前庭神经进入大脑,并与其他感觉器官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人体的平衡和姿势控制。
前庭功能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姿势控制检查:通过要求被检查者进行一系列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评估其姿势控制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前庭系统的整体功能状态。
2. 视觉依赖性检查:通过在不同视觉条件下进行平衡测试,如闭眼或在不同视觉干扰物存在的情况下,评估前庭系统对视觉输入的依赖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前庭系统和视觉系统的相互作用。
3. 复加震荡检查:通过向头部施加复加的震荡刺激,如机械震荡或电刺激,评估前庭系统对刺激的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前庭神经的激发和传导能力。
4. 位置改变检查:通过改变头部或身体的位置来刺激前庭系统,并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前庭系统对位置改变的敏感性。
5. 电生理检查:通过记录和分析大脑皮层和前庭神经的电活动,如电生理图谱(Electrocochleography,ECoG)、眼震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和脑幅图(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来评估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前庭神经和大脑之间的信号传导情况。
通过以上的方法组合使用,可以全面地评估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当然,前庭功能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某些检查方法可能会受到个体差异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耳鼻咽喉科(医学高级):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知识点(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听力级的英文略语是( )A .SPL B .HL C .HTL D .SL E .NHL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tympanogram 本题答案:即鼓室导抗图,声导抗测试中鼓膜随着外耳道压力的改变而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鼓室导抗图,声导抗测试中鼓膜随着外耳道压力的改变而由内向外移动所产生的声顺动态变化可以压力声顺函数曲线形式记录下来,称为鼓室导抗图,或声顺图、鼓室功能曲线。
5、填空题 眼震电图描记法常用的检查项目有______眼震检查,______眼震、变位性眼震检查,______眼震检查,扫视试验,______试验,注视试验,旋转试验及瘘管试验。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本题答案:自发性、位置性、视动性、冷热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发性、位置性、视动性、冷热6、单项选择题确定面神经损伤程度的试验是( )A.镫骨肌反射B.神经兴奋性试验C.泪腺分泌试验D.味觉试验E.颌下腺流量试验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单项选择题不属于行为测听范畴的听力检查是( )A.Bekesy自描测听B.电反应测听C.音叉试验D.纯音测听E.言语测听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多项选择题于音叉试验临床意义的描述正确( )A.RT气导长于骨导,可见于正常人或感音神经性聋患者B.RT气导短于骨导,可见于传导性聋患者C.WT偏向患侧或较重侧,可见于神经性聋患者D.WT偏向健侧,可见于传导性聋患者E.ST骨导延长可见于神经性聋患者本题答案:A, 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多项选择题关于音叉试验的描述哪项正确( )A.是门诊最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之一B.检查时,检查者手持叉臂C.检查气导听力时,将振动的叉臂置于距鼓膜1cm处D.检查气导听力时,两叉臂末端应与外耳道处于同一平面E.检查骨导时,应将叉柄末端的底部压置于颅面上或鼓窦区本题答案:A, D, 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填空题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是利用声刺激诱发的脑干______反应,客观地检查______听觉系统与功能的方法。
前庭功能简单检测方法引言前庭系统是人体感知和维持平衡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内耳深部结构、前庭神经和相关脑干核团组成。
前庭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眩晕、头晕、不稳定的步态和其他平衡问题。
因此,对前庭功能进行简单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前庭功能简单检测方法。
1. Romberg平衡试验Romberg平衡试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
测试者先让被测试者两脚并拢站立,然后让其闭上眼睛,保持平衡。
观察被测试者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如果不能,说明前庭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这个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发现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平衡问题。
2. 视觉反跳试验视觉反跳试验是通过观察眼球在规定的条件下快速反弹来检测前庭功能的。
被测试者坐直,将注视点放在一个距离约为40cm的点上。
测试者突然将被测试者的视觉点转移到一个相距较远的点上,然后快速移到原位。
观察被测试者眼球是否能够迅速跟随并复位到原位,如果不能,则说明前庭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3. 平面旋转试验平面旋转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前庭反射功能的方法。
被测试者坐在旋转机器上,机器会以特定的速度和方向旋转。
测试者记录被测试者眼球的反射,主要观察眼球是否能够稳定追踪旋转的目标物。
如果眼球追踪异常,则说明前庭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4. 振动平板试验振动平板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前庭神经功能的方法。
被测试者躺在振动平板上,平板会以不同的频率和振幅震动。
测试者观察被测试者是否感到晃动,以及晃动的强度和方向感。
如果被测试者无法正确感知晃动的方向和强度,则说明前庭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5. VOR测试视动性固有反射(VOR)测试是一种用来检测前庭功能的方法。
测试者让被测试者注视一个固定点,然后将测试者头部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测试者观察被测试者眼球的运动,主要观察眼球是否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跟随旋转的头部。
如果眼球运动异常,则说明前庭功能可能存在问题。
结论前庭功能是维持平衡和空间感知的关键。
前庭功能检查法前庭功能检查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特殊检查,在临床上用以了解前庭功能是不是正常,协助辨别头晕之缘故,在职业选择方面亦有重要意义。
前庭功能不正常,即前庭性能兴奋性太高者,在受到各类加速度刺激后,将表现出明显的爱惜性反射和植物神经反映,关于这一类人员,不宜从事航空、航海、登高作业及其它高速运行的职业。
现将临床及体检经常使用的方式介绍如下:自发性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不随意运动。
周围性眼震多为有节律的水平或水平旋转性运动,有快相及慢相之分。
慢相是眼球向一方缓慢地移动,快相是在慢相以后眼球迅速跳回原位置的动作。
临床上因为快相易于观测,因此眼震方向指的是快相方向。
眼震的强度分为三度:第一度,向快相方向注视显现眼震;第二度,向快相及向前注视均显现眼震;第三度,向各个方向注视均显现眼震。
中枢性眼震常为垂直或斜线的摆动或眼震。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并顺手指移动转动眼球,检查者手指应距受检者之眼约60厘米左右,在检查时不该使受检查者眼球极度外展,应以不超过45°~50°角。
注意观看眼震的性质,强度及频率。
位置性眼震实验即当头部处于一种或几种特定位置时,方显现的眼球震颤。
其产生机理不明,在耳石、半规管、前庭系、小脑、脑干、大脑及颈椎等部位的疾病,都可显现这一体征。
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同时能够查出其他方式查不出的前庭性能障碍,故有人建议本法应列为前庭功能的常规检查方式之一。
简略介绍其经常使用方式如下:1.检查前将检查方式及检查中显现的反映向被检查者说明,要求在检查中显现眩晕,恶心等不适时,切勿闭目,并将主观感觉的起止时刻随时告知检查者。
2. 检查前先检查患者有无自发性眼震。
3. 受检者坐检查床上,检查者扶持受检者头部,嘱受检者以自然速度(3秒钟内)由坐位改变成仰卧垂头位,睁眼、直视、观看有无眼震、眩晕。
如有眼震,那么需记录其有无暗藏期(从改变头位起至眼震显现之间的时刻),眼震的方向、震幅、速度及持续时刻等。
专家解说与眩晕有关的前庭功能检查刘旭,孙和芳,王鸿南,吴玮,韩浩伦,孙建芝解放军306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编辑前庭功能检查是耳鼻咽喉科明确眩晕病因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只有明确病因才能说下一步治疗,许多病人对前庭功能检查比较陌生,而且在检查中会伴有不适感,再加上道听途说,因而使得前庭功能检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前庭功能检查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笔者给大家作简要介绍。
眩晕是人体的一种主观症状,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又称运动错觉。
患者睁眼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错觉,而闭眼时则有自身旋转或晃动的错觉,常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指物偏向、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的改变。
眩晕只是一种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又很多,因而不同的疾病人体姿势描计图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对眩晕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前庭功能检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1、向检查者告知既往病史,有无高血压,颈椎病,心脏病等,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多是可以防止的。
2、检查中患者需要摆好体位,戴上眼罩,调整固定带,松紧适宜,眼罩以屏幕中能充分显示左右眼为宜。
眩晕患者对眩晕常有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因为怕晕,动作不到位,配合不佳,因此做好心理准备。
前庭功能检查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之策眩晕患者一般会有天旋地转感,或头部昏沉、走路不稳,甚至有恶心、呕吐现象,对于BPPV患者的眩晕常为突发性,且程度较剧烈,人们习惯在眩晕时闭眼,再加上Dix-Hallpike试验需要患者连续做几个快的躺下、坐起、转头等动作,容易造成跌倒的可能,护士及家属在床旁的扶助和保护很有必要,特别是老年,有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困难、肢体僵硬,要协助搬动患者躯体,以达到检查要求的体位,同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坠床。
在前庭功能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可采取轮换按压左右内关穴以缓解精神紧张,使头晕、恶心减轻,若呕吐时,立即将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
必备技能4类检查全面评价前庭功能!前庭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了解前庭功能是否正常,确定前庭功能障碍的程度,病变侧别和病变部位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目前基本包括三部分检查,一是评价前庭眼反射的眼球运动检查;二是评价前庭脊髓反射、本体感觉及小脑平衡和协调功能的检查;三是球囊和椭圆囊及神经通路的检查。
临床思维进行前庭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2~3天停止使用任何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2.检查时避免声光刺激,最好在暗室中睁眼检查。
3.被检查者尽量放松,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算,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4.眩晕急性发作期,癫痫病史、颅内高压、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精神疾病患者,都不应该进行检查。
01自发眼震的检查包括眼球本身运动检查、自发眼震检查及凝视检查三部分。
1.检查方法检查时,安静环境中,患者保持正坐的舒服姿势,首先要求患者盯住中线位置,然后向右、中、左、中、上、下顺序进行注视,每个方向注视15秒,有眼动时观察30秒。
2.自发性眼震的鉴别诊断02诱发性眼震1.位置性眼震位置性眼震是一个新的头部位置引起的眼震,也就是评价头部位置变动效应消失后,在一个特定位置的自发眼震。
按照Aschan分型:•Ⅰ型:眼震是持续性,超过1分钟,在同一头位和不同头位眼震方向可变。
可能和中枢病变有关。
•Ⅱ型:眼震是持续性,超过1分钟,头位变化时眼震方向不变。
可见于中枢病变,也可见于外周前庭急性病变。
•Ⅲ型:短暂眼震,少于1分钟,称为体位性眼震。
2.甩头试验头部快速转向中线或从中线向一侧甩离中线30°,如果眼球出现矫正性扫视返回固视目标,则是试验阳性。
试验最常在水平面进行,但是也可以在垂直平面进行。
是前庭外周系统的高频测试。
3.摇头后眼震患者坐位,头低30°,摇头20~40次,速度为2Hz,观察眼震的方向以及强度。
是前庭外周系统的中频测试。
4.压力和强声引起的眼震见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
耳鼻咽喉科前庭功能检查要点
前庭功能检查是根据前庭系统病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或以某些方法刺激前庭系统,观察其诱发的反应,以查明病变性质、程度和部位的方法。
亦可用来协助诊断颅内的病变,或用于特殊从业者的选择或锻炼前的参考。
前庭功能检查主要分为平衡及协调功能检查与眼动检查两个方面。
一、平衡及协调功能检查
1.平衡功能检查平衡功能检查包括静平衡功能检查与动平衡功能检查。
(I)静平衡功能检查
1)闭目直立试验:又称昂白试验。
受检者直立,两脚并拢,双上肢下垂,或两手于胸前互扣,并向两侧牵拉,闭目直立,维持30秒。
观察受检者有无站立不稳或倾倒。
前庭周围性病变时,躯干倾倒方向朝向前庭破坏的一侧,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中枢性病变时,躯干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不一致。
2)Mann试验:为强化ROnIberg试验。
受检者一脚在前,另一脚在后,前脚跟与后脚趾接触。
观察与结果评价同Romberg试验。
3)静态姿势描记法:为客观而精确的静平衡功能检查
法。
(2)动平衡功能检查
1)星形足迹行走试验:受检者蒙眼后向前行走5步,继之后退5步,如此反复5次,起点与终点的偏差角大于90。
者示两侧前庭功能有差异。
2)动态姿势描记法:为客观而精确的动平衡功能检查方法。
3)肢体试验:①过指试验,受检者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两人上肢向前平伸,食指相互接触。
受检者抬高伸直的上肢,然后再恢复水平位,以食指再接触检查者的食指,上下臂均应在肩关节矢状面上运动,避免内收和外展,连续3次偏斜为异常。
正常人无过指现象。
前庭周围性病变过指的特点是双手同时偏向前庭功能较低侧,方向与倾倒一致,与自发性眼震的方向相反。
小脑病变过指的特点是患侧单手向患侧偏斜。
②书写试验,受检者正坐于桌前,右手握笔,悬腕,自上而下书写一行文字或简单符号,长15~20cm0先睁眼后闭眼各书写一次,两行并列。
两行文字偏斜不超过5。
为正常,超过10。
示两侧前庭功能有差异。
2.协调功能检查协调功能检查常用方法包括指鼻试验、轮替运动、对指运动、跟-膝-胫试验等,用于检测小脑功能。
二、眼动检查
眼动检查是指通过观察眼球运动(包括眼球震颤)检测前庭眼反射径路、视眼反射径路和视前庭联系功能的方法。
眼球震颤简称眼震,是眼球的一种不随意的节律性运动。
前庭系周围性病变、中枢性病变和某些眼病均可引起眼震。
眼震的
观察方式包括裸眼检查法、Frenzel眼镜检查法、眼震电图描记法(ENG)以及红外电视眼震电图描记法(VNG)等。
ENG是利用皮肤电极和电子技术记录眼球运动的描记方法,其大致原理是:角膜(正电位)与视网膜(负电位)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在眼球周围形成电场,眼球运动时其周围的电场随之发生变化。
用置于眼球周围的皮肤电极导出这种电场的变化,通过放大器传给记录装置,即可记录到眼震电图。
眼震电图的主要参数是眼震的慢相角速度和持续时间。
VNG则是近年来应用于眼震检测的新方法,检查时受检者佩带特制的FrenZel眼镜,通过眼镜上的红外摄像头将眼动情况记录并传送到计算机及显示器,可直观观察眼震。
眼动检查方法:
1.自发性眼震检查法自发性眼震是指在无诱发因素的情况下,眼球出现持续性不随意的节律性往返运动。
前庭性眼震由慢相和快相组成,以快相作为眼震方向。
检查时受检者固定头部,两眼注视眼前60cm处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前(正中)、上、下、左、右五个方向注视,但以距中线45。
〜50。
为限。
以眼震电图描记仪检查时,嘱受试者向前正视即可。
观察眼震的类型、方向、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根据眼震的方向可分为水平性、旋转性、水平旋转性、垂直性和斜性眼震。
根据轻重程度,眼震可分为三度。
I度:仅向眼震快相方向注视时出现眼震。
II度:向眼震快相和向前注视时均出现眼震。
In度:向各个方向注视均出现眼震。
各种眼震的特点:
(1)前庭性自发性眼震:常为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振幅小,频率中等。
常呈单同性,具有快、慢相,同时常伴有眩晕、听力减退、耳鸣及恶心呕吐等反应,其程度又与眼震相一致,持续时间短,可持续数分钟、数日或数周。
倾倒或错指都偏向于眼震的慢相方向。
(2)中枢性自发性眼震:方向不一,常为水平性、旋转性、垂直性或斜性,振幅或细小或粗大,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
多无耳蜗症状,常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一般以后颅窝病变引起者居多。
(3)眼性眼震:大多为水平摆动性,无快、慢相之分,持续时间长,可为永久性。
不伴眩晕,闭眼或停止凝视后眼震消失或减轻。
2.视眼动系统检查法视眼动系统检查法是检测视眼反射径路和视前庭联系功能的方法,包括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试验凝视和视动性眼震检查等。
3.前庭眼动检查法前庭眼动检查法主要检查半规管功能。
(1)旋转试验:旋转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使半规管的内淋巴液发生流动以刺激壶腹崎而诱发前庭反应。
以诱发性眼震的特点作为判断的标准。
检查时受检者坐于旋转椅上,头固定于前倾30°使外半规管呈水平位置,以每两秒一圈的速度做向右(顺时针)或向左(逆时针)方向的旋转,10圈后突然停止,嘱受检者两眼向前凝视,观察眼震。
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发生向左的眼震,而逆时针旋转后则为向右的眼震,两次检查至少间隔5分钟。
正常者眼震持续时间平均为30秒(15〜45秒),两侧相差不超过5秒。
(2)冷热试验:又称变温试验,是通过温度刺激半规管来诱发前庭反应的检查方法。
基本原理是外耳道接受冷或热刺激后,温度的改变经鼓膜、鼓室及骨壁影响到外半规管,内淋巴液因热胀冷缩而改变比重,造成内淋巴液“热升冷降”的对流现象,终顶随之发生偏斜而刺激壶腹崎发生眼震。
以慢相角速度来分析反应强弱。
1)微量冰水试验:受检者仰卧,头偏向一侧,受试耳向上。
向外耳道内注冰水0∙2ml,20秒后将冰水倾出,头恢复正中位并抬起30°,使外半规管位于垂直位,观察眼震,出现反应后,休息3—5分钟,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
如无眼震则用O.4ml冰水试验,仍无眼震用O.8ml冰水试验,仍无眼震可用2ml冰水试验。
正常人O.2~0.4ml冰水即可引出向对侧的水平性眼震,如果需要0.8ml或2nd才能引出眼震,则示前庭功能减退,2ml以上无反应则为前庭功能丧失。
2)交替冷热试验:仰卧,头抬起30°,吊桶悬挂于受检者头部上60cm处,先将30。
C冷水灌注外耳道后40秒即停止(注水
量为250~500ml),同时嘱受检者注视正前上方,观察眼震方向和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计算为自灌注开始起到眼震停止为止。
休息5~10分钟后再检查对侧。
然后用44℃热水如上法测试两耳。
试验结果:①正常反应,试验两侧外半规管,每侧的眼震持续时间相等。
方向相同的眼震持续时间相等。
正常眼震持续时间冷水试验约2分钟,热水试验约1分钟40秒。
②半规管轻瘫(CP),一侧冷、热水两种试验的眼震持续时间之和低于另一侧,差值在20%以上(大于40秒),表示该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
③优势偏向(DP),向某一方向的眼震持续时间长于另一方向,差值在20%以上(大于40秒),即为优势偏向,表示椭圆囊病变(优势偏向多向对侧)或颗叶病变(优势偏向多向患侧)。
④联合型,同时有优势偏向及半规管轻瘫,常见于膜迷路积水、第VlU脑神经病变、前庭神经炎等疾病。
可能为半规管与椭圆囊同时存在着病变。
4.其他诱发性眼震检查法
(1)痿管试验:用于疑有迷路痿管者。
向外耳道加压或减压时,凡出现眼球偏斜、眼震为强阳性,示迷路疹管存在;无眼球偏斜及眼震而仅有眩晕感者为弱阳性,可疑有痿管;以上症状均无者为阴性。
但痿管试验阴性者并不能排除疹管的存在。
(2)位置性眼震试验:头部处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眼震称为位置性眼震。
如同时伴有眩晕,称位置性眩晕。
发生机制不明,一般认为系耳石病变所致。
检查时,先观察受检者在正坐位下有无自发性眼震,然后依次在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
和仰卧头后垂30°等四种头位进行观察。
每一种位置至少观察30秒。
观察变动位置后眼震的潜伏期、类型、方向、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无眩晕。
如有眼震,则再重复该头位检查两次,如眼震不减弱,属不疲劳型眼震,如眼震减弱或消失,则为疲劳型眼震。
(3)变位性眼震试验:在头位迅速改变的过程中或其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眼震称为变位性眼震。
使受检者按一定顺序依次变换头位,每次变位后观察20~30秒,如有眼震,则记录其特性连续1分钟,并注意有无眩晕及恶心、呕吐等,待眼震消失后再变换至下一头位,依次重复检查。
(4)Hennebert征和Tullio现象:膜迷路积水、球囊与镣骨底板有粘连时,向外耳道加减压力可引起眩晕和眼震,称Hennebert征阳性:在外淋巴痿患者或正常人,强声刺激可引起头晕或眩晕,称TUnio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