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力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权力的属性和类型,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及其合法性,了解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明确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1、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合法性的基础。
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政治权力的归属和合法性问题。
教学内容:一、权力的相关理论(一)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源于权力,因此,要了解政治权力的确切涵义,首先要了解权力的涵义。
1、不同的观点在中西方文化中,“权力”都是一个内容广泛而难有定论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的典籍中,权力一词简称“权”。
其含义有多种:有时“权”作名词使用,即权就是锤,就是用以测定、衡量物体重量的一种器具;有时则将其当动词使用,“权”有“衡量、审度、比较”之意;还有时将“权”看作是制约他人的能力。
在古代西方,人们对权力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大多同“力”、“能力”有关。
近现代西方学者对权力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如有人认为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有人认为权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可能性;有人认为权力是获得其它价值的价值或工具;还有人认为权力是一种影响力、控制力。
如此等等。
2、权力的含义根据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论述可以看出,权力的本质应从强制与服从的广泛社会关系中去把握,权力就是一种强制与服从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参与者的一方要求他方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或者说,权力就是社会关系参与者的一方通过各种手段强制另一方服从自己意志的能力。
从权力形成的角度看,权力就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权力主体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而拥有的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从权力的本质可以看出,权力可以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而权力就是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和军事权力之分。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位于社会诸多权力的核心。
政治权力就是在特定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而拥有的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其形式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简答题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作用是指政治实体(如政府、国家)在社会中行使权力的影响力和作用。
以下是政治权力的几个重要作用:
1. 维护社会秩序:政治权力可以制定和执行法律、规则和制度,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政治实体通过制定法律来保护人们的权益和利益,解决社会中的冲突和纠纷。
2. 提供公共服务:政治权力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
政府通过财政和资源配置,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
3. 经济调控:政治权力可以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经济进行调控。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等手段,引导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4. 公正与正义:政治权力可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保障人权与公民权利的实现。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保护弱势群体,平等对待各个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5. 外交与国际关系:政治权力可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制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政府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对话,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和平安全的维护。
总之,政治权力的作用是为社会提供秩序、公共服务、经济调控、公正与正义、外交与国际关系等,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
然而,政治权力的运用也可能受到滥用、腐败和权利侵害等问题的挑战。
因此,政治权力的合理行使和监督是重要的。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力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支配能力。
4.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5.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组成、运行、决策以及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6.政治统治: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
7.政治管理:国家权力为了维护某种政治秩序和实现某种政治目标,按一定原则和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管辖和控制。
8.国家机构: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完成国家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
9.政体: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去组织其实现阶级统治和管理权力的国家机关,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10.议会君主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政府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到议会严格的约束,君主图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议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内阁由议会中拥有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2.总统共和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又作为政府首脑,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3.半总统制总统既作为国家元首又掌握一定的行政大权,组织领导政府,而政府又必须接受议会监督,向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4.单一制: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的权力与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权力与权威在中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权力与权威,以及其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一、政治权力与权威在中国,政治权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关,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权力与权威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巩固。
政治权力被认为是一种合法的、通过选举或者委任程序获得的权力,它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来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政府的权威不仅来自于法律的约束力,还来自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秩序来赢得人民的信心,从而巩固其权威地位。
二、经济权力与权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权力与权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手段来实施经济管理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经济权力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人民普遍认为政府有能力保障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
中国的企业也对国家的经济权力与权威有着积极的响应与支持。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与政府的密切合作与配合使得国家的经济决策能够得到快速和有效的执行。
此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经济权威。
三、文化权力与权威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权力与权威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政府通过文化政策来保留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国家认同和凝聚力。
中国的文化权威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以及对文化创意的鼓励等。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文化产品逐渐走向世界。
例如中医药、太极拳、中国电影等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代表。
这些文化产品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权威。
然而,中国的权力与权威也面临一些挑战。
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政治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
一、政治基础知识1. 国家的概念及特征:国家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有主权的社会政治组织。
2. 主权的来源和内容:主权来源于社会,内容包括领土、人民和政权。
3. 人民代表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政治权力和政治作用:政治权力指的是行使国家的权力和政治权益的能力。
5. 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形式民主指的是在法律上确立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由;实质民主则是指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公共利益。
6. 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
二、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国家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
2. 国家的形式和发展:国家的形式主要有君主制、共和制和社会主义制度。
3.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权力制约与平衡。
4. 权力分立与权力集中:权力分立是政权中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权力集中则是在单一权力机关下集中决策权。
5. 国家的领土与国际关系:国家的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基础,国际关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往。
三、国家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
2.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制度。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4.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5. 党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建设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6. 宪法和法治: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7. 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治理1. 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现代民主制度。
2.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
★YYZYQ.NO.04★政治学基础★NOV.1ST.2008★69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一、政治权力的本质1、政治权力的形成分析分析政治权力形成的逻辑过程,可以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
a.利益主体自觉能动,调动其有效资源,并将其有机地凝聚成特定的实际力量,以此为凭借展开谋利活动,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b.并非任何利益主体,认识到利益所在,并且能够自觉调动,才会转变成为这种力量的主体。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
a.共同利益:共同力量,基于共同利益主动或被动的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总和b.利益矛盾:力量对比,力量制约(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
a.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双方力量均衡,一是一方的力量超过另一方,并形成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当后者出现时,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成为政治权力,其主体也转变为政治权力主体。
b.从纵向力量对比关系来看,在社会生活中,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人力量,全社会的力量天然大于其他群体力量。
因此,在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时,相对于个人力量的群体力量、相对于个人和群体力量的社会力量这种公共力量天然地成为政治权力。
横向上,不同力量孰强孰弱则取决于各自力量的构成要素及及其组合方式。
实际中,纵横交汇点上必然是某种公共力量,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权力。
而就既定的社会来看,社会公共力量在常态下成为政治权力。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它社会和政治力量以及其它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客观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其主要有:(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a.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历史前提,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使自己力量得到极大强化,为转变成为政治权力主体创造有利条件。
《政治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4.共同利益: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5.政治斗争:是政治冲实的一种形式。
它是各种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
6.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7.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种方式。
8.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9.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政治权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10.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1.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2.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杜会团体。
二、填空题1.君主政体、共和政体2.暴力革命、和平过渡3.政体4.单一制、复合制5.合理性、可行性、过程性6.政体、国体7.同一、相反、能动8.利益、公共权力、权利9.行政权、司法权三、简答题1.简述利益的构成因素。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之中。
政治权力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特殊性和合法性等特点。
政治权力的作用:
1.从哲学角度:
1)体现为政治权力整合作用:把分散的政治要素整理成完整的整体。
包括:
A.利益整合:形成共同的利益要求。
B.意志整合:形成统一的认识,主张。
C.组织整合:形成整体的队伍。
D.行为整合:形成统一的步调.
2)社会控制作用:维护公共秩序.包括:控制,缓和冲突;缓和,化解矛盾;理顺基本关系。
3)分配和影响利益分配的作用。
2.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
(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3.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而展开的;
(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
(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分配共同利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
(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
(3)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
(4)政治权力还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