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社会-同住地球一个家-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19 MB
- 文档页数:13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上的生物。
2. 地球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动植物、保护空气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培养保护地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地球。
2. 情景体验法:设置相关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地球的行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地球的基本特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3. 环保道具: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实物或模型。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案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地球仪,引导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2.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在哪里?二、基本特征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如海洋、陆地、生物等。
2. 提问:地球上有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三、环境保护教育(5分钟)1. 教师展示环保道具,让幼儿了解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区别。
2. 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幼儿学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保护地球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画一幅关于保护地球的画。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地球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生存的土壤,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它。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树立起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点。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地球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地球的特点。
2.如何让幼儿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地球仪一个。
2.地球图片若干。
3.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4.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5.音乐CD。
一、认识地球:1.教师展示地球仪和地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地球的外观特点。
2.讲解地球的基本特点,如地球是圆的,表面有海洋、陆地等。
3.让幼儿触摸地球仪,感受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变化: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2.让幼儿讨论地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地球。
三、环保行动:1.教师展示环保材料,讲解环保材料的作用和用途。
2.让幼儿动手操作环保材料,如用废旧报纸制作花瓶、用塑料瓶种植绿植等。
3.引导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绘画地球: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地球。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绘画作品。
3.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五、保护地球: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2.让幼儿签订环保公约,承诺自己要保护地球。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环保歌曲,强化环保意识。
六、了解地球资源: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如森林、水源、矿产等。
2.让幼儿了解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气候和季节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生活的实践4. 地球日的意义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地球日的活动内容5. 爱护地球的行动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和回收植树造林和保护植被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图片或游戏,引起幼儿对地球的兴趣。
2. 主题活动一:地球的基本特征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海洋和陆地、气候和季节等基本知识。
幼儿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了解地球的特征。
3. 主题活动二: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了解生物和资源的知识。
4. 主题活动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生活的实践。
幼儿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 主题活动四:地球日的意义教师讲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活动内容。
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地球日的知识。
6. 主题活动五:爱护地球的行动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和回收、植树造林和保护植被等行动。
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互动游戏等,培养爱护地球的行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爱护地球的行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
2. 地球仪、实物模型等教具。
3. 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活动一:地球的形状认知目的: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
方法: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幼儿触摸地球仪,感知地球的圆球形状。
2. 教学活动二: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目的:让幼儿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
《地球是我们的家》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地球是什么?2.探讨地球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了解环境问题(1)教师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提出环保行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
5.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环保知识,并尝试将环保行动融入家庭生活。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份环保手抄报,展示自己的环保创意。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环保意识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4.作业布置注重家校合作,让学生将环保行动带入家庭,提高全家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触摸和观察。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地球仪上的蓝色代表什么?绿色呢?学生:蓝色是海洋,绿色是陆地。
教师:很好,那我们生活在哪里?我们依赖什么?学生:我们生活在陆地上,依赖空气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