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八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 格式:ppt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农业政策法规概述1政策:政策是政府或政党行动的总计划。
政府或决定任何一项政策,都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政策一般特点:阶级性、原则性、系统性、实践性、稳定性、阶段性。
2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农业政策的特点:工作范围的广泛性、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政策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
3农业政策实施影响因素(1)、政策的制定:是影响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
政策本身是否科学、正确,这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成败。
(2)、政策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经费、物力、信息、权威等。
(3)、政策执行者:国家行政机关是政策执行机关,政策执行机构是由执行人员组成的。
执行人员的素质如何,对政策实施关系很大。
4农业政策实施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执行与创新相结合。
•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
5农业政策调整:农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存在某些问题或出现新情况,进而需要对政策进行修正和补充,以适应新的认识和发展变化了的情况,这就是农业政策调整。
6农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政策的产生,政策是为适应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有效地发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职能。
否则,就会障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甚至对经济基础产生破坏作用。
所以,经济基础改变了,政策也要随着改变,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发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作用。
政策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认识的局限性;二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7农业政策延续其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党的基本农业政策长期稳定不变;二是党的农业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不因人员变动而中断;三是保持新旧政策的衔接继起,避免出现真空。
8调整与延续的关系政策调整与延续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第一,政策调整与延续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变化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农业政策学PPT展示农产品价格政策---------------“最后一公里菜价”班级:国贸0902组长:黄炳梁 2009306200606组员:郑创辉 2009306200615黄凌铃 2009306200625吴佳 2009306200627王娜 2009306200634农产品价格政策---------------“最后一公里菜价”整个PPT共有5大部分,分别是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问题存在、解决措施。
第一部分:政策背景1、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由此,菜价备受广大人民的关注。
这几年来,不少农产品都走上了“过山车”似的涨跌之路。
比如“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和最近的“向钱葱”引出菜价持续走高。
就拿葱来说,一斤大葱最高售价7.98元,一根山东优质大葱的售价接近4元钱,跟一斤鸡蛋的价格差不多。
今年以来,大葱的价格涨至历史最高,批发价最高达每斤8元。
以上情况都说明了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
因而,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
2、201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农业一号文件,提出以下政策。
在国家的整个大的范围之下,要求: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这是国家在整个农业建设方面提出的政策背景。
由此看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了我们多提到的“农产品价格”问题。
对此,国家以总的方针政策的形式,引导着这些现存问题解决的方向。
第二部分:政策目标1、农业政策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