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不一致,土地产权关系混乱 土地流转政策缺失,土地市场发育缓慢 缺乏农民合作组织相关政策 农民的土地产权残缺不全
.
2
土地产权关系是土地政策的核心,但现行政策对此说法不一。 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对土地的所有制问题做 出了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 群众集体所有制”,“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 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 所有。”《土地法》虽然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没有明确到底属 于哪一级集体所有。而农民在土地处置权上又受到国家和集体的干 预,缺乏自主性,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户对土地的投入。
.
3
建国后农村一直实行无偿性的土地分配和使用制度,这种制度在建国初期 是无可非议的必然选择。但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后50年的今天,这种政策 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土地的商品属性,导致土地流转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双向 流转,高层次的单向流转很少。另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过短。在第 一轮土地承包改革中,土地的承包期被规定为15年,在1998年颁布的《土地管 理法》中,将耕地的承包期延长至30年。《物权法》第126条延用了该规定。 但从农地使用的效率来看, 30年仍然是一个短期限。
.
8
地租、地价是调节土地流转的经济杠杆,其评估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 到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设。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地租、地价形 式的确立直接解决了实际操作中价值尺度的难题,使土地流转可以在不同 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不同的社区之间通行,从而使土地转让报酬规范化、 制度化,成为流转活动中利益补偿的准则。另外,还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 中介市场,建立相应的信息中介与发布组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 络,勾通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承担提供信贷、技术、物质服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