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二单元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 格式:docx
- 大小:17.23 KB
- 文档页数:3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3课时_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内容是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图形和路线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描述复杂的路线图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其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描述复杂的路线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发现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操作法: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复杂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这张路线图。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路线图的概念和描述路线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发现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路线图,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描述路线图。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复杂的路线图,学生独立完成描述路线图的任务。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根据图路线图描述特定的路线,找到起点、终点以及路径中的关键节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描述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路线图中的路径。
2.能够正确地标注路线图中的起点、终点以及关键节点。
三、教学准备1.准备好纸、铅笔和绘图工具。
2.准备好路线图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识•呈现给学生一张路线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路线图中的路径和关键节点。
•引导学生找到路线图中的起点和终点,并标注在图上。
•让学生根据图示绘制一条新的路线,并描述绘制路线的过程。
3. 操练训练•让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一张空白纸和一份路线图,让他们依照路线图上的描述绘制路线。
•学生交流并比较绘制的结果,纠正错误。
•让学生描述自己绘制路线的过程,强化对方位和方向的理解。
4. 拓展应用•请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路线图,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绘制路线。
•学生互相交换路线图,绘制并检查对方的绘图是否准确。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如何描述路线、标注起点和终点以及绘制路线的方法。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设计一张路线图,包括起点、终点和关键节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张路线图。
以上是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请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陵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方位知识、距离概念和位置相对性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已学的方位和距离知识,学会描述行走路线,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方位知识,对位置、距离、相对性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描述路线、绘制路线图等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描述行走路线,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地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游乐园探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行走路线和绘制路线图。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描述路线和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路线描述和路线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路线的起点、终点、转向点和距离等关键要素。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描述和绘制给定的路线。
5.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路线描述和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是教材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认识位置的相对性的基础上,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绘制路线图的知识。
学生学会画简单的路线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此重难点的关键是要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路线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描述并绘制路线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学会如何描述路线图,掌握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明确路线图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描述路线图的能力,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路线图。
3. 培养学生绘制路线图的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信息绘制出正确的路线图。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路线图的描述方法和技巧。
2. 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路线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纸笔,用于绘制路线图。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路线图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讲解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3.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4.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讲解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5.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板书设计1. 路线图的概念和作用2. 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3.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作业设计1. 描述并绘制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 描述并绘制本地区的某个景点的路线图。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描述并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描述并绘制路线图的练习,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难点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难点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1. 分步骤教学:将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逐一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步骤的技巧。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圣哲学校蔡雨欣
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一、在下图中标出活动中心与幼儿园的位置。
1.活动中心在广场西偏北20°方向50m处。
2.幼儿园在活动中心南偏东40°方向100m处。
二、一艘客船从A港驶往D港,航行路线如右图。
1.说一说这艘客船从A港到D港的航行路线。
2.这艘客船从A港到D港往返一趟一共航行多少千米?
三、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偏北30°的方向走了400m到达A点,然
后向北偏西30°的方向走了200m到达B点,再向西偏南30°的
方向走了400m到达C点,这时小明离家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从A港向南偏东45°方向行驶140km到达B港,再向正南方向行驶100km到达C港,最后向南偏东30°方向行驶80km到达D港。
2.(140+100+80)×2=640(千米)
三、略
【素材积累】
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掌握绘制路线示意图的方法。
3.通过对路线图的学习,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在描述路线图时,观测点是不断变化的。
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重新确定方向标,描述路线图或画出路线图。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22页例3、“做一做”和第26页“练习五”的第8、9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回顾根据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完成下列填空。
小辉家在小明家______偏______ ______方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绘制路线图部分的内容掌握情况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学生在绘制路线图时,对于观测点的改变,心里明白,但不知道当观测点变了,观察时就要站在观测点的位置,也就是要在观测点画出方向标,学生操作时不太清楚,经常容易出错,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反思
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学会了用方向词语描述行走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会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并能绘制出往返的路线图。
本课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理解的很好。
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但学生在展示环节还不是很理想,在语言表达方面稍显欠缺,可能与平时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有关系,需要对学生加强表述方面的强化训练。
另外,对导学案的使用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其中的诸多问题都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教学的主体对象--学生又是导学案顺利进行的关键,涉及到小组的合理化建设,小组长的能力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提高,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评价制度的建立等。
学生在思考、倾听、发言等各方面都需要很大的突破。
在前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课上的不断评分、加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部分学生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本组的分数上,为了分数,不惜和同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争的面红耳赤,和学习无关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成为加减分的筹码,使学习带有了一定的功利性。
另外,课堂上的不断加分也剥夺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权利,这个孩子守着评分表忙的不亦乐乎,根本无暇听别人讲解的内容。
因此,我在本节课中评价方式采取了课下进行,在评分的基础上对表现优秀的孩子用盖印章的方式进行奖励,大大提高了课堂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的学习内容上,仅仅是为了课下一枚小印章的惊喜。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会绘制路线图。
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绘制路线图,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对于绘制路线图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估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绘制路线图。
2.教学难点:对方向的判断、距离的估算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绘制路线图。
2.示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路线图的绘制示范,让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路线图模板、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手册、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情境,如带领学生去动物园,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从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简单的路线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
引导学生注意路线图中的方向、距离等信息。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绘制一个从学校到图书馆的路线图。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会判断方向、估算距离,并学会用图形和文字描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