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描述简单的路线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17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3课时_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内容是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图形和路线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描述复杂的路线图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其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升描述复杂的路线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发现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操作法: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复杂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这张路线图。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路线图的概念和描述路线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发现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路线图,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描述路线图。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复杂的路线图,学生独立完成描述路线图的任务。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的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平面图、铅笔、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来学校的?如果老师要从学校去你家,你能告诉老师怎么走吗?谁来说一说?学生说说从学校到家的路线。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叙述,有些同学的家老师知道怎么走了,因为他表达地很清楚,有些同学的家老师还不知道怎么走,但是没有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会让老师根据你的叙述找到你家的。
(板书课题: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二、互动新授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
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这样回答:(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吗?学生交流。
汇报预设:生1:先向东走到超市,左拐经过展览馆走到书店,再右拐走到学校。
生2: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书店,再向东走到大港小学。
生3: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生4: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偏东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师:你能看图再说说医院在大港小学的什么位置吗?超市在医院的什么位置?(1)自己说一说。
(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
第二单元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学习任务单【课前任务单】一、教师提问:找准参照点,描述医院和图书馆的位置,完成下面的填空。
(1)医院在图书馆_偏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米;(2)图书馆在医院_偏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米。
2.自学课本21页例3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任务单独立思考完成知识链接、新知探究部分的学习,完成学以致用部分习题检测学习成果。
4.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收集整理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一:观图、读题、理解题意,获取信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移动的路线。
教材第21页例3的情境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1. 思考:想一想,在说台风移动路线时,都要说明什么?2.(1)说一说:台风是怎样移动的?分段说一说。
提示:1)台风移动经过几个路段?2)第一段台风生成后,是怎样移动的?3)第二段台风改变了方向,又是怎样移动的4)第三段台风是怎样移动,到达了哪里?5)第四段台风是怎样移动,到达了哪里?6)连起来说说台风移动的路线。
(2)填一填。
1)第一段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着()方向移动了()km,这一段的观测点是()。
2)第二段台风改变方向,向()偏()()°方向移动了()km,到达A市。
这一段观测点是()。
3)第三段台风又改变方向,向()偏()()°方向移动了()km,到达B市。
这次的观测点是()。
4)第四段台风又改变方向,向()方向移动了()km, 这次的观测点是()。
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例3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通过绘制路线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对路线的准确描述及画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
课)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2 课件出示题目:试着说一说从剧院到图书馆怎么走?从图
书馆去剧院怎么走?
3导入:刚刚我们复习了简单的行走路线问题,今天我们继
续学习行走路线问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
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二方向与位置(二)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一. 教材分析《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二)”的第3课时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方向与位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需要。
教材通过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方向、距离等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来理解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但是,学生在描述复杂的路线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路线的转折、距离的估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逐步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实际情境,通过上下、左右、前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位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描述路线图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教学难点:学生准确地描述路线图中的方向和距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路线图、学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际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路线图。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路线图,让学生进行描述和绘制。
4.应用拓展:教师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如何描述更复杂的路线图。
5.小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简单的路线图描述出行路线。
2.理解地图上的基本符号和标志。
3.能够运用地图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方位判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路线图描述出行路线。
•教学难点:理解地图上的基本符号和标志,进行简单的方位判断。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
3.地图和路线图的图片素材。
4.学生地图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幻灯片呈现一张简单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中所代表的内容。
2. 学习路线图的基本符号和标志•通过示例图例和实际路线图,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地图符号和标志,如道路、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3. 练习描述路线•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路线图,描述从A地到B地的行进路线,包括转弯、经过的地标等。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描述路线的练习,并进行评价和讨论,强化对地图符号和标志的理解。
2. 地图练习•分发地图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地图信息进行简单的方位判断和描述。
3. 拓展练习•提供更复杂的路线图,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自行描述路线并进行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如何根据简单的路线图描述出行路线,并对地图上的基本符号和标志有一定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更复杂的地图和路线图继续拓展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提取关键信息、描述路线的练习,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地图,了解自己的所在位置和周边环境。
希望以上教案内容能够帮助您教授《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这一课程内容。
如果需要更多教学资源或辅助材料,请随时与我联系。
祝教学顺利!。
第三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2页例2情境图和做一做的全部内容,教材呈现了台风从生成地出发、经过四次方向改变的大致路径,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路线图中包括了例1和例2中台风的移动路线,体现了情境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
(二)核心能力通过描述和画由点的运动组成的简单的路线图,实现数形结合,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1. 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路线图描述的几个要素,并能正确描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用作图工具独立绘制出路线图,形成新的画图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正确描述路线图及画出路线图。
(五)学习难点在描述路线过程中,正确选择参照点,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运动的方向和距离。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描述简单的路线图》PPT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等。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台风先到达A市,接着改变方向,又移动到B市。
请你们根据预报中心给出的信息,画出这次台风运动的路线,并用语言描述出它的运动路线。
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km。
【设计意图:整合例1和例2中台风的移动路线,体现情景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为学习例3做铺垫。
】(二)课堂设计1. 导入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此次台风运动分别到达了两个城市,课前让同学们试着画出它的运动路线,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两次的运动图。
2. 探究新知(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学生交流。
预设1:台风先到达A市,再到达B市。
预设2:台风移动600km到达A市,又移动200km到达B市。
预设3:台风沿西偏北30°方向移动600km到达A市,又沿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km到达B市。
组织评价每种描述的优缺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内容1. 路线图的基本要素:起点、终点、路径、方向、距离、地标等。
2. 路线图的绘制方法: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3. 路线图的描述方法:使用方向词、距离、地标等描述行进路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路线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描述,培养学生绘制和解读路线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如何确定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 路线图的描述方法:如何使用方向词、距离、地标等描述行进路线。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路线图示例、比例尺、方向标、图例等。
2. 学具:空白纸、铅笔、橡皮、直尺、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路线图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路线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路线图示例,引导学生学会绘制和描述路线图。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并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1. 路线图的基本要素:起点、终点、路径、方向、距离、地标等。
2. 路线图的绘制方法: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3. 路线图的描述方法:使用方向词、距离、地标等描述行进路线。
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简单的校园路线图,包括起点、终点、路径、方向、距离、地标等。
2. 描述一幅熟悉的路线图,使用方向词、距离、地标等描述行进路线。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描述,使学生掌握了路线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二)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一、教学目标1.理解方向的概念。
2.掌握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方向的含义。
2.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教学内容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了解简单的路线图与方向的关系。
2.学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生活中的实例,方位词的演示等内容。
2.地图:准备简单的地图供学生观察。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识描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简单路线图。
2. 新知输入1.解释什么是路线图,如何描述路线图。
2.介绍方位词的基本概念,如左右、前后等。
3.通过示例演示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
3. 案例演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互相描述家到学校、超市到图书馆等简单的路线图。
4. 小结回顾描述简单路线图的关键点,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六、课堂练习1.给学生出示几张简单的地图,让他们描述地图上的路线图。
2.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路线图,描述出来与同学分享。
七、扩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描述更加复杂的路线图,如多个转弯与交叉口。
2.探讨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如何影响描述路线图的。
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练习。
2.设计一个新的路线图让同学描述。
九、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展开,通过实际例子的演练帮助学生理解方向和路线图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加深认识,提高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
第2单元地点与方向(二)第3课时描绘并绘制路线图【教课内容】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及练习题【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用语方描绘简单的路线图,并能依据描绘画出详细的路线表示图。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察看剖析和沟通合作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1.领会到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密切联系,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课重难点:要点:能用语方描绘简单的路线图,并能依据描绘画出详细的路线示企图。
难点:能依据观察点的变化灵巧描绘路线。
【教课方法】合作沟通、共同商讨教、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实物投影仪、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学生: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教课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立一个物体的地点,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立物体有关于观察点的方向;确立物体有关于观察点的距离。
)2.导入。
今日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地点与方向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描绘并绘制路线图]【设计企图】简单的知识回首,帮助学生回想学习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让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探过新知】㈠教课例题3。
1.出示台风的大概路径图。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报告。
2.提出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台风的挪动路线吗?假如学生有困难,能够进行以下适合启迪:台风生成此后,先是沿正西方向挪动km,而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方向挪动了km,抵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偏30度方向挪动了km,抵达B市。
3.组织沟通。
指名报告,其余学生进行增补。
经过沟通活动让学生理解台风抵达一个新的地点后,要以新的地点作为观察点来判断台风运转的方向。
4.小结描绘路线的方法。
描绘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挪动多少距离”“抵达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