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滚动训练一新版粤教沪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100分45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和空气的浓度有关,当空气的温度越低、浓度越稠密时,传声的速度就越快,教堂远郊的居民常用收听到的报时钟声的清晰程度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有一天,他们收听到的报时钟声一次比一次清晰,则该地区的天气将会越来越阴(选填“晴"或“阴”)。
2.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
如图所示,用一个纸糊的箱子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把一个玩具小矮人放在纸箱上,当用这个喇叭播放音乐时,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这是因为发声的物体振动而引起的,如果调节音响使响度增大,会发现小矮人舞蹈时跳得更高(选填“高"或“快")。
4。
我国河南信阳出土了一套13枚编钟,由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曾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这套编钟之所以能发出多种音调是由于13枚编钟的大小不一,在敲击时,大钟振动得慢,小钟产生高音。
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2018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测试卷(粤教沪版有
答案和解释)
第二声音与环境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共场所说话音调低些
2(1)
324330336342348354
(1)在图7所示的坐标中,用描点的方法画出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图7
(2)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分析、论证空气中的声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7中绘出的图线判断或预测,当气温为________℃时空气中声速为339 m/s;我国北部边陲小镇漠河冬天的最低气温达零下52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________m/s。
(4)超音速时代始于1947年10月14日。
这一天,在加利福尼亚沙漠的上空,美国空军上校C 伊格尔“突破了音障”。
在12 000 m 的高空,C 伊格尔上校尽量减少油箱中的燃料,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能飞得更高一些,因为越往高飞,声速越低。
最后,他加大节流阀,将他的飞机加速到了速度超过那个高度的声速293 m/s。
于是,当他的飞行速度达到294 m/s时,就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根据小王探究的结论,简单说明“越往高飞,声速就越小”的原因。
26 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产生了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 城市道路旁建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音调3.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傍晚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响度不同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8.如图所示是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时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B. 人听到的“滋滋”声是超声C. 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D. 超声能用来清洗眼镜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9.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二、多选题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和泥土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D. 声波可使物体振动,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11.噪声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能减弱噪声的是()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B. 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C. 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阶段防治噪声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月球上的宇航员是可直接用语文交谈C.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 声音在气体中比固体传播的快三、填空题1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KK12 配套学习资料本章中考链接(二)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17·柳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8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m/s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2017·枣庄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图 2-L-1 3.2017·河南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 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 2017·邵阳君君同学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 2-L-2 所示的古诗碑帖。
诗中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客船上。
图 2-L-2 配套学习资料 K12 页脚内容KK12 配套学习资料 5.2017·哈尔滨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 的;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处。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6. 2017·怀化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7. 2017·南通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
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 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 8.2017·苏州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 ,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2017·成都如图 2-L-3 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 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 )图 2-L-3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0.2017·东营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 2-L-4 所示。
滚动训练(一)[训练范围:2.1~2.4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声音,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A.嘴 B.笔帽C.空气柱 D.手2.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 )A.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B.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C.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D.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3.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大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A.①② B.②⑤C.③④ D.③⑤5.如图G-1-1所示,一位同学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位同学,使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图G-1-1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C.使较远的人分辨出是谁的声音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7.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8.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G-1-2所示。
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图G-1-2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音调和响度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C.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10.如图G-1-3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图G-1-3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1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电话”能够通话是靠________传声的。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4、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5、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次声波2、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3、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B.②③C.③④D.①②④4、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5、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
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 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D. 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3.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 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 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 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D. 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 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 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总是 340m/s6.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 大于34米B. 大于17米C. 等于17米D. 等于34米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8.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规律是A. 音调逐渐升高B. 声音越来越大C. 音调逐渐降低D. 声音越来越小9.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A. 大象的“声音”交流B. 蝙蝠的“回声”定位C.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 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2.下列有关声的物理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 声速大小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响度越大声速越大B. 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是0dBC. 人耳要听到声音只需要声源振动和介质D. 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B.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A、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B、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滚动训练(一)
[训练范围:2.1~2.4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声音,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嘴 B.笔帽
C.空气柱 D.手
2.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 )
A.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
B.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
C.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
D.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
3.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
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5.如图G-1-1所示,一位同学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位同学,使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
图G-1-1
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C.使较远的人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7.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8.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G-1-2所示。
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
图G-1-2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C.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10.如图G-1-3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
图G-1-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电话”能够通话是靠________传声的。
12.图G-1-4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性,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②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③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
图G-1-4
13.小明进入校园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声音是由人喉头________产生的,由远及近,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发生变化。
耳朵贴着教室墙壁感觉声音更加清晰明显,说明________(选填“固”“液”或“气”)体也可以传声,且效果更好。
14.如图G-1-5所示,小明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地划过梳齿,主要是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________,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梳齿”或“硬纸片”)。
图G-1-5
15.小明同学在手机上安装了变声软件,部分设置界面如图G-1-6所示。
该软件主要是通过改变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来实现变声的。
图G-1-6
16.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如果有两列声波A 和B,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G-1-7所示,则________波的音调高,________波的响度大。
(均选填“A”或“B”)
图G-1-7
三、实验探究题(21分)
17.(10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首先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________,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________停止,________也停止。
(2)小明再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紧贴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固体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传播声音。
(3)小明又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18.(11分)如图G-1-8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图G-1-8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________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的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详解详析
1.C 2.B
3.C
4.D [解析]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指防止声音进入人耳,“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5.D 6.C
7.B 8.A
9.B
10.[导学号:47732119]B
11.真空不能传声固体
12.音色音调响度
[解析] ①由于二胡和琵琶发声物体的材料不同,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用二胡和琵琶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人们仍然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音调不同。
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鼓面上纸屑跳起的高度也就不同。
13.振动响度固
14.音调硬纸片
15.频率
16.[导学号:47732120]A A
17.(1)振动振动发声(2)能够(3)真空
18.[导学号:47732121](1)幅度(或振幅) 越慢(或频率越低) 低快慢(或频率)
(2)振幅响度
(3)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4)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