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K1治疗痉挛性咳嗽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44例儿童维生素K_1注射液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何莉梅;李静;杨智;彭翠英
【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7(28)9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儿童患者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年龄、用法用量、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
97.73%,97.73%的ADR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44例不良反应中有10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内。
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时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无适应证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减少药物联用;严格规范药物贮藏;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总页数】4页(P38-41)
【关键词】维生素K1;儿童;不良反应
【作者】何莉梅;李静;杨智;彭翠英
【作者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
【相关文献】
1.儿童静滴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的1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J], 王晓燕
2.静脉滴注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3例 [J], 张雷
3.维生素K_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J], 王煜;白慧;刘娅
4.维生素K_1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刘双群;谢艳阳
5.维生素K_1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1例 [J], 叶荣明;王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生素K1小儿静脉应用的过敏药物分析发表时间:2016-05-26T10:13:34.16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王明慧[导读] 临床表现为为呼吸困呼吸困难、感觉异常、面部潮红、胸闷、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
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
王明慧哈尔滨市南岗区妇产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患者采用维生素K1的治疗效果,了解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例支气管炎导致的间断性发热小儿患者,对照组1例,未采用维生素K1,治疗组1例,采用维生素K1进行静脉治疗。
结果应用维生素K1的患儿出现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为呼吸困呼吸困难、感觉异常、面部潮红、胸闷、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
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维生素K1;小儿静脉应用;过敏药物【中图分类号】R6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94-01 前言:维生素K1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和解痉剂,由于它同时具有解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剧烈咳嗽等治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
静脉注射维生素K1偶尔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出现呼吸困难、感觉异常、面部潮红、胸闷、心悸、出汗,严重时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以至低血压等,少数人可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心跳骤停,但临床上少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本文分析维生素K1小儿静脉应用的过敏药物,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科收治的小儿患者2例,均表现为间断性发热的症状,均为1.12岁的男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例。
我院维生素K 1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分析李 玉1 钱晓萍2 杨宇新3 黄朝禄1▲1.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铜仁 554300;2.苏州科技城医院药学部,江苏苏州 215153;3.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中医医院药剂科,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 目的 根据我院维生素K 1注射液的用药情况,分析临床使用维生素K 1注射液的合理性。
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7~12月使用维生素K 1注射液的住院患者570例,以药品说明书为标准,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献,从维生素K 1注射液的适应症、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收集570例病历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有135例,不合理比例为23.68%,主要是超适应证、超剂量、给药途径不恰当等方面。
结论 临床使用维生素K 1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维生素K 1注射液;安全性;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18-76-04Analysis on rationality of the use of vitamin K1 injection in ourhospitalLI Yu 1 QIAN Xiaoping 2 YANG Yuxin 3 HUANG Chaolu11.Department of Pharmacy,W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Guizhou,Tongren 554300,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Jiangsu,Suzhou 215153,China;3.Department of Pharmacy,Wan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zhou,Tongren 554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ationality of the use of vitamin K 1 inje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medication situation of vitamin K 1 injection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57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ho used vitamin K 1 inj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Taking the drug instructions as the standard,indications,dosage,administration rou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vitamin K 1 injection were analyzed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books and literatures. Results There were 135 cas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in 570 medical records and the unreasonable proportion was 23.68%,mainly due to over-indication,over-dosing and inappropriate administration routes. Conclusion Clinical use of vitamin K 1 injection should strictly control the indications,choose the appropriate administration route and dosage,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Key words] Vitamin K 1 injection;Security;Indication;Administration route;Dosage;Adverse reactions▲通讯作者维生素K 1作为脂溶性维生素,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
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抚顺博爱医院药剂科辽宁抚顺113008)范丽洁维生素K1广泛应用于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1缺乏症,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等,后发现其具有松弛胃肠、胆道、泌尿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近年来又常用于支气管的解痉止咳平喘、胆绞痛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现将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汇总如下。
1 过敏反应1.1 心脏骤停[1]某患者,因“发热、咳嗽”给予维生素K1、头孢哌酮治疗,用药约3min时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绀,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静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停用维生素K1等。
约10 min后心跳、呼吸恢复,但心跳缓慢、心率在20-30次/min,呼吸不规则,呈抽泣样呼吸,神志不清。
频繁惊厥,约0.5h后再次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20min后,心跳、呼吸恢复,但心率仍缓慢、呼吸不规则,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于第2天死亡。
1.2 过敏性休克:例1[2]:男,5岁。
因“发热”就诊,体温高达39℃,咳嗽气促4天,右肺闻及细罗音,胸透示:右下肺中外带絮状阴影,诊断“支气管肺炎”,外院予青霉素240万单位静点一天,咳嗽未见好转,第二天继续静点青霉素,维生素K120mg加入墨菲氏壶中,给药大约5min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弱、血压下降。
有休克早期表现,院外误以为是青霉素过敏,更换吊瓶给予肾上腺素lmg后来我院,查体:体温36.9℃,血压50/30mmHg,呼吸40次/分,患儿精神弱,面色苍白,肢体冷甲床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细湿罗音。
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弱,腹软肝脾不大。
无青霉素过敏史。
考虑为维生素K1所至的药物反应,予吸氧、平卧、保暖,静点654-2 5mg及氢化考的松80mg,补充2:1液350ml。
约30min面色好转,呼吸平稳,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4小时后上述症状完全消退。
1例维生素K1静滴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标签:维生素K1;过敏性休克;药理作用;护理体会1病例介绍患儿,男,7岁,主诉咳嗽、咳痰、低热1 d,T 37.5 ℃,P 90次/min,R 26次/min,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无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
门诊病历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症。
门诊病历医嘱用药:(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硫酸丁胺卡钠0.2 mg,静滴,1次/d;(2)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曲松钠2.0 g,静滴,1次/d;(3)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K1 5 mg+维生素C 1.0 g+维生素B6 0.1 g,静滴,1次/d;(4)口服药物氨茶碱0.1 g、必嗽平8 mg,3次/d。
在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K1 5 mg+维生素C 1.0 g+维生素B6 0.1 g静滴,输入大约1 min左右,患儿倾刻间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色暗红,成酱油色(紫绀),胸闷、呼吸急促,R 42次/min,呼吸困难,全身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弱(不易触摸),血压下降,(小儿血压计)测血压值为45/30 mm Hg,听诊HR 125次/min。
2抢救经过由于护士经过岗前培训,反应敏捷,判断为维生素K1过敏性休克,立即更换液体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把患儿平卧在观察床上,让家属帮忙保暖,并立即通知医生,在医生赶到之前以4 L/min的氧气吸入,心电监护,抢救车推至床前。
根据医生口头医嘱: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非那根8 mg肌肉注射,护士复述无误,立即执行,经过5 min的抢救,患儿呼吸平稳,R 28次/min,意识完全清醒,呼之即应,症状基本缓解。
此时,心电监测血压为70/50 mm Hg。
口头医嘱:再建立另一通路扩容补液,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多巴胺7 mg静滴升高血压。
约15 min后,患儿血压波动在85~90/60~65 mm Hg,脉搏波动在95~102次/min,有力,精神及一般状况良好。
维生素K1治疗婴幼儿剧烈阵咳79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维生素K1可治疗婴幼稚儿剧烈咳嗽。
方法:近两年对患有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严重咳嗽的患儿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治疗79例,取得满意疗效。
通过从对象、临床表现、方法、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等方面对比。
结果: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维生素K1有镇静、止咳、解痉等多种治疗作用。
且本品价廉易得,副作用少,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维生素K1;小儿咳嗽;治疗【中图分类号】R3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75-021资料与方法咳嗽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
呼吸道炎症刺激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传入咳嗽中枢,再经喉下神经、膈神经、脊神经传出冲动,发生咳嗽动作。
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炎症渗出物的作用,故有保护意义。
但是剧烈的咳嗽不仅影响患儿休息和睡眠,严重的还能引起呕吐咳嗽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
呼吸道炎症刺激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传人咳嗽中枢,再经喉下神经、膈神经、脊神经传出冲动,发生咳嗽动作。
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炎症渗出物的作用,故有保护意义。
但是剧烈的咳嗽不仅影响患儿休息和睡眠,严重的还能引起呕吐,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临床上尚无适当的注射用药,而口服用药有时被小儿哭闹拒绝,服药达不到治疗目的。
近两年我们对患有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严重咳嗽的患儿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治疗79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临床资料如下:1.1对象:选择剧咳患儿140例,随机分成两组。
①治疗组79例,门诊50例,病房29例。
其中男42例,女37例。
年龄2.5月至3岁,其中1岁以内19例,1~2岁38例,2~3岁22例。
②对照组61例,门诊43例,病房28例。
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4月至3.5岁,其中1岁以内13例,1~2岁30例,2~3.5岁28例。
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筛选2014—2015年间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结论应重视和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以减少或降低该产品的不良反应发生。
标签: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vitamin K1 injection and ensure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the public. Methods The data of vitamin K1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from 2014 to 2015 were screened from the database of national center for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Conclusion We should emphasize and enhance the rational use of vitamin K1 injec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roducts.[Key words] Vitamin K1 injection;Adverse reaction;Analysis of report维生素K1的分子式为C31H46O2,属脂溶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K1主要以叶绿醌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绿色植物中,例如蔬菜、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1。
Vit K1治疗痉挛性咳嗽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Vit K1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使用Vit K1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经Vit K1治疗后,3~5 d咳嗽症状消失者119例,占92.97%;5 d以上咳嗽症状消失者4例,占3.13%,治疗效果显著。
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使用Vit K1肌内注射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Vit K1;痉挛性咳嗽;效果
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常可引起患儿痉挛性咳嗽。
若病情未能及时控制,易使小儿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及解痉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Vit K1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其中男73例,女55例,年龄3个月~8岁。
128例患儿中,肺炎63例,支气管炎33例,毛细支气管炎27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
患儿临床表现均有痉挛性咳嗽,伴气喘、呼吸急速、肺部出现干湿啰音,每次咳嗽持续3 min以上,每天发作10余次。
X线检查可见患儿肺部有斑片状阴影。
1.2 治疗方法:采用Vit K1肌内注射给药方式;全日咳嗽患儿每天早晚各一次,夜间或晨起咳嗽患儿于夜间或晨起肌内注射一次。
剂量:小于l岁患儿每次给予Vit K1 5 mg,1~2次/d;大于l岁患儿每次给予10 mg,1~2次/d;对于咳嗽严重的患儿酌情增加药物剂量,一般疗程为3~7 d。
1.3 疗效评价:显效:用药3 d后患儿咳嗽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用药5 d后患儿咳嗽症状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无效:用药5 d后患儿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未消失。
2 结果
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在肌内注射Vit K1半小时后可见咳嗽症状缓解,药物持续作用时间约为8~12 h。
治疗3 d,咳嗽症状消失者37例(28.91%);治疗4 d,咳嗽症状消失者59例(46.09%);治疗5 d,咳嗽症状消失者23例(17.97%)。
3~5 d咳嗽症状消失者共计119例,占92.97%;5 d以上咳嗽症状消失者4例,占3.13%,治疗效果显著。
观察患儿肌内注射Vit K1后不良反应情况,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咳嗽属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症状[1]。
当小儿呼吸道存在炎性反应时,可刺激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将冲动信号传入咳嗽中枢,后经由喉下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将冲动传出,引发咳嗽。
正常生理情况下,咳嗽能清除呼吸道异物或炎性渗出物,对呼吸道具有保护作用。
但在病理情况下,持续剧烈的咳嗽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与健康。
临床上,患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呼
吸道感染的患儿严重时可引起痉挛性咳嗽。
由于患儿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差,本文对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及解痉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Vit K1治疗,疗效满意。
Vit K1化学结构为甲萘醌,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由于其参与了肝脏凝血因子Ⅱ、Ⅵ、Ⅸ、Ⅹ的合成,常被临床用于止血。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Vit K1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平滑肌,使痉挛的平滑肌松弛,解除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梗阻等。
目前,Vit K1用于治疗痉挛性咳嗽,其主要原理是对支气管平滑肌发挥解痉作用。
受体学说认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与β-受体阻滞相关。
生理状况下,人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在Mg2+、Ca2+存在时可将细胞内ATP转化cAMP,对组胺、缓激肽及慢反应物质起到有效抑制的作用,进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多项研究显示,Vit K1可以促使细胞内cAMP的合成,使cAMP/cGMP比值升高;在肝脏内延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解;并且可以镇静、镇痛,有效抑制咳嗽中枢。
目前,国内已逐渐有使用Vit K1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支气管肺炎的相关报道[2-3]。
本文对我院128例痉挛性咳嗽患儿采用肌内注射Vit K1治疗,结果显示肌内注射半小时后可见患儿咳嗽症状缓解,治疗3~5 d咳嗽症状消失者共119例,占92.97%;5 d以上咳嗽症状消失者4例,占3.13%,治疗效果显著。
此外,观察患儿肌内注射Vit K1后不良反应情况,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
由此可见,使用Vit K1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具有止咳作用快,效果显著的优点。
尤其是对于有气喘症状的患儿,解痉止咳效果更明显。
所有患儿在使用Vit K1肌内注射后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程度减轻,咳嗽频率减少,患儿的精神状态及食欲明显。
此外,肌内注射Vit K1未见
明显不良反应,对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黄素霞.联用Vit K1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5,10(1):51.
[2] 何学坤,何莲.酚妥拉明和Vit K1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5,33(4):399.
[3] 王国伟.酚妥拉明和Vit K1治疗重症支气管肺炎140例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0,17(6):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