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
- 格式:docx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2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各种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难点:三角坐标统计图、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
一、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1. 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的特点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主要体现某地区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般分为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阶段,可分别用来表示少年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的比重。
2. 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1)在正三角形外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丙。
(2)过图中标出的点(如图中b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线。
(3)读出上述三条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所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图中b点的三个坐标表示:0~14岁的人口约占25%,15~64岁的人口约占70%,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占5%。
(4)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在统计图中,只要是反映三个要素的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结构图表现的地理事物,都可以用此种方法去判读,且不容易出错。
二、四边形统计图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读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取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先作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的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0‰)、Ⅰ(8‰)、Ⅳ(15‰)、Ⅲ(28‰)。
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Ⅳ处的红线。
三、圆形图(扇形图、饼状图)圆形图是以圆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图。
“人口”常见图形判读作者:梁春媚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8年第113期“人口”内容历来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高考的热点:在知识点方面,着重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容量、人口问题等;在技能方面,主要考查信息提取和图表判读能力;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则是考查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命题大多结合各种图表进行分析。
所以,要学好本专题知识,从容应对高考,必须掌握“人口”常见图形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人口”常见图形有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人口平面曲线图或折线图、人口散点图、人口柱状图、人口密度图等。
针对不同的“人口”图形,其判读方式不同。
第一类常见的“人口”图形: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
判读方法和内容:1.沿着三角坐标图的“三条边”画出三个箭头(由小数值指向大数值,如图)2.过图中所求点平行画出三个小箭头3.小箭头与大三角所相交的坐标值便是该点该年龄段的比例值4.验证所读出的三个比例总和是否为100%第二类常见的“人口”图形: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统计图。
判读方法和内容:1.纵坐标读某年龄段的构成比例2.观整体判断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下宽上尖),成年型(由上至下呈清真寺圆顶状,各年龄段比重较均衡),老年型(中上宽下窄)3.读异常段位,探原因。
某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突然缩小的原因大致有:计划生育、灾害、人口外迁;比例突然增加则可能是人口迁入带来的人口机械增长。
而男女比例的不平衡可能跟时代背景或地区产业发展类型有关第三类常见的“人口”图形:人口曲线图或折线图。
判读方法和内容: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率值。
读横纵坐标,判读某个时间点的率值2.读整体图感知人口变化情况或发展趋势注意:不同时间阶段,人口某方面的发展趋势可能不同3.读特殊点(如拐点),分析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4.根据统计图展示的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四类常见的“人口”图形:人口散点图。
判读方法和内容:1.读图了解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人口概念2.过点做横纵坐标的垂线,判读出某点的有关人口数值(横纵坐标值)3.联系社会现实,正确说出该点人口率值反映的社会现象4.联系所学,调取知识,深层分析某点的坐标值高低的原因或影响第五类常见的“人口”图形:人口柱状图。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类型呈现】一、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图1为点状图,图2为柱状统计图,这两类图在判读时都要紧紧抓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条主线,从坐标图中正确读出数据进行计算即可,但读图时要认真仔细,弄明白坐标轴代表的含义及图例。
如图1可分别读出四个点对应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值,进而求出自然增长率,然后再去判断各点可能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以及推断四个地方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图2中横坐标代表了三个区域,从纵坐标中读出各自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再去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进而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
二、反映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的金字塔图阅读金字塔图的基本步骤如下:(1)要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2)要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人口比重的大小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
如在甲图和乙图所示的金字塔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像呈现出下宽上窄的特征,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所占比重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像一个真正的金字塔。
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从未来这种人口结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预测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口模式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
丙图所示的金字塔底部收缩,说明人口结构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的比重小,反映出生育和生育潜力较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和死亡率的潜力较大,未来这种人口模式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会呈现相等,甚至出现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三、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正三角形坐标图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步骤:(1)在正三角形外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所示。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人口统计图及人口问题【点拨高考】高考试题对本部分考查多结合人口统计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从而综合分析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是历年考查重点,2020年、2019年2018年均有考查。
【知识梳理】一、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一)图形概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二)判读方法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2.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
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
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
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下图: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1.曲线图的判读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
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
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
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
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
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Ⅰ处的虚线。
(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
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典型例题】(2016•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思维过程1.理解常住人口和人口增长率的概念⑴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既包括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
⑵就一国或一地区来看,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D练习:(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我国人口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 B.2015—2020 C.2025—2030 D.2030—2035(【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中①、②、③表示同一类地理事物,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下题。
2.若图中a、b、c分别表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③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①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③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③(【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若X、Y 分别表示2015 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单位:%),P1~P4 代表四个国家,则P4 可能表示的是()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苏丹4.若X、Y 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 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P1~P4 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下列关于该市2015 年人口变动说法正确的是()A.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1 B.净迁入人口数呈波动上升趋势C.年内净迁入人口总数约9 万人 D.该城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左图为2012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右图为2012年M市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关于M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迁入人口各年龄段都是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B.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D.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6.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缓解就业压力 B.制约经济发展 C.减轻环境污染 D.造成基础设施紧张(【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B.大气环境急剧恶化C.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8.图示时期,我国()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下左图表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某城市当前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读上左图,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下列有关该国人口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a时期时面临老龄化 B.b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c时期时就业压力大 D.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是a—b—c 10.读上右图,判断该城市最突出的特征是()A.行政中心 B.文化教育中心C.环境优美宜人居住 D.重化工业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左图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右图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题。
11. 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①人口自然增长较快②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③人口合理容量减小④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
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抚养比高于50%,表明人口结构呈现劣势。
下图为“我国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关于图中各阶段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00年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慢,儿童入学难B. 2000—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缺乏C. 2030年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负担重D. 2000年与2030年人口抚养比均为50%,人口年龄结构相同13.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下列哪些措施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①健全养老制度②延迟退休③鼓励生育④加快经济发展速度⑤接纳海外移民A. ①②④B.②③④C. ①②⑤D.①②③(【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左图为不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情况下,某省常住人口三项数据统计及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为15~64周岁的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在不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3~2020年()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15.右图模型一、模型二分别是该政策改变前、后的人口抚养比变化模型,该图说明人口政策改变后()A.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B.劳动力负担一直增加C.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D.劳动力人数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5次月考)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17. 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增加D.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5次月考)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