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596.32 KB
- 文档页数:7
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读图1。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数量情况人口数量多人口数量继续增加数量变化有所加快人口变化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的大发展,生活质量改善,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3、读书本第3页图1.4,回答:(1)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____________。
(2)发达国家主要在__________洲、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发展中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洲,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
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缓解对策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主要发达国家:___________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型世界:__________型向____________型过渡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__率的下降开始的。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理解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3、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讨论人口数量增长的埋单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分析讨论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不同人类历史阶段及地区,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几张图片提问:看到这两幅图片,你对此有何感受?学生:谈对图片的印象和感受。
【承转】中国人口数量排世界第一位,人口压力巨大,本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有关人口数量及其增长方面的知识,探讨一下在人口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以上数据可知: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也有国家的人口在不断减少,如梵蒂冈,人口由2009年的1300多少减少为2016年的572人。
那么,世界人口的增长快慢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投影】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量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强调】①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是比值,没有单位。
②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③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不一定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大,还要看人口基数。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1。
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课标细化】1.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世界上三种主要的增长模式。
2。
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
3.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情况。
4.理解人口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2以及图1.2思考: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人口增长分哪几个阶段?原因是什么?【我的疑惑】【典型案例1】(2014江苏卷地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2题。
1.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迁移案例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结合全球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
学习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一、预习﹒交流﹒评价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1)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出生率= 人数/年平均人数×100% 人口死亡率= 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2)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 (3)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 。
(4)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是 和 。
二、新知﹒巩固﹒展示(一)人口数量的变化业,获取食物能力抵御疾病和灾害人口死亡率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总结: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 )是不同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二) 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 和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向 ,继而向 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 率的下降,其次是 率的下降,最后导致 率的下降。
3.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 。
转变的因素: 、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 。
4.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 型;(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足 ) ②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率已降到发达国家相当水平,但率仍较高,人口模式仍处于 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向 的转变。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2。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过程。
(重点)3.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图1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2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1.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1)总特点:不平衡。
(2)表现国家具体特点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特别提醒]1.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2.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
学案编号: 01 主备人:高一地理备课组授课人:
授课时间:班级:组别:姓名:
势。
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
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70万的速度在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减少一半。
与此相反,我们国家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结合教材P3图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有什么差异?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达标测评】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A.工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70年代后
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人口增长趋势变化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家政策等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大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3~4题。
3.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4.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I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II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III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IV
【思维导图】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3.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重、难点:重点:1、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难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解决措施。
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极高死亡率,很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1)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A、农业革命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农业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界人口的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1)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A、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之间的差异1、构成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划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的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逐步过渡。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地区分布重点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原因;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学习流程导入—探究新知—新知应用—归纳总结—检测学习活动二次备课一、自主学习(一)、导入以世界上第70亿人口:“丹妮卡.卡马乔”的出生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思考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决定因素:、(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情况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数量人口增长情况增长增长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类对自人口变化原因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学习活动二次备课(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人口政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4)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习O仔一、知识与技能I理解人口门然增氏率的槪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孑人洲人口自然增K的地区生井∙r解人口星数对门然增长率.人IJ增长绝对数量的彫响•2•掌捉人「I增K三种模式的名称和轻点•能利用人「喷料或图忆判Wm所属的人∏mκw式及K•转变•3•能进一步理解我IH实行的计划生胃政;ft∙二、过程与方法IJfi过图片资料分析•看消Iit界人口不断堆长的现状•2・利用相应的文扌资卜M练习題■厨人【丨白然壊长与白然増长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空率.死匚率的关系•3 •利用图农分析法•比较法概拈世界人口变化在不拘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冋-时期不同地I乂人IJirtK的差异•理解郴应国家不M的人口政斎•完成读图思韦轲逍!•4.rJkUf解人【1増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我、案例分析和讨论,认iΠ4<H人【1堆长棋式的待征泊界及转变原因•三、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树工IE确的人H观、町持纯发展观.辩证喰物主义曲界观•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淤对我国计划生n越本国策的理解•知识点一人口的自徴增长I •人IJfr f Jfmm长受哪气IAU的彫响?2•阅读用1.2.14结合课本P拱分析总结世界人的空化有什么特九并分析说明诊特点的此体衣现。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摂式及其转变1 •人I】增K模式的构成抬标有哪些?2 •人Il増K模式分为哪些类竹请分别说明凡早木特征•(1)2010年•各大洲按人I】由多到少的”序是什么?(2)2OIO 1950年相比•人11«IKtt⅜由参剑少的排序是什么?⑶由I•可如他界人∏t⅛a的席长左炊来n■叫大洲?按煦经济发舲水¥•它们& F哪一类国家?人口堆长的原因卅什么?【合作探究一]明确人【1 口然圮长数和长車的关系•并給存课木图1・2利图1・3・说出世界人Uftft 的啖化◎钓.布不刖的历史时)W∙世界人门仃然用长斗E會-样?[合作探究二]浪撫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课本p,活动越•分析人口的增κβι⅛r尹那程冈忒仆关。
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 、B 、C 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并能根据图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了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 教学重点/难点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人口的数量变化通过播放视频,及图片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的惊人的增长。
让学生看到从古至今人口在不断增长。
进入今天的内容【讲授】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问】请大家看世界70亿人口日(图1.1),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如此关注?【讲述】这个小孩的出生,意义重大。
从这个图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
【提问】请同学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个地区的人口是会自然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所以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二)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读图】根据图1.2和图1.3和P2读图思考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1人口再生产新课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2.能力目标:能够阅读、分析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统计图表、资料,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
3.情感目标:树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科学人口观;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分布,并概括其特点。
【教具准备】教材图1.1;表1.1、1.2、1.3、1.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同学们,通过对高一地理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高中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五部分内容,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板书)〔讲授〕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即使是现代,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另一方面,人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日益增强。
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了解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内容。
1.1 人口再生产(板书)一、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1.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讲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出生,加入人口总体;又不断有人死亡,退出人口总体。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类型特点例图判读方法
柱状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
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
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
比,用条形柱的长短或
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
的差异
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
一条形柱对应的数值,
然后进行不同数值的对
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曲线图(折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或
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能
直观地反映同一种地理
事物的变化趋势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
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
分析统计对象的值随时
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
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
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
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
点
三角形统计图由三个坐标轴,组成一
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
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
①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
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
头,如左图中的箭头a
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
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b、c;②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③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四边形统计图该统计图呈现出一种动
态的发展趋势。
图中有4个坐标轴,左
边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出
生率,下面的横坐标表
示人口死亡率,右边的
纵坐标和上面的横坐标
表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判读:
从已知点作出生率或死
亡率的垂线,与出生率
或死亡率坐标的交点即
为所求。
自然增长率的判读:从
已知点作对角线的平行
线,与上坐标或右坐标
的交点数值即为所求。
扇形图反映某地理事物局部与
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
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
部结构
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
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
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
点,判断其性质。
判读
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
心角的大小
饼状图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
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
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
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
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
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
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答案 1.D 2.D
解析第1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B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第2题,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图完成3~5题。
3.图示××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xx年B.20xx年
C.20xx年D.20xx年
4.图中反映××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
5.“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3.B 4.B 5.C
解析第3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
××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20xx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第4题,因为
××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
第5题,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缓解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趋势,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下图为1950~20xx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xx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xx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7.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