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有理数的加法三级导学案预习导学:预习目标:预习交流与发现1,自学有理数加法法则;预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预习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预习流程:1、预习情景设置1,初步了解有理数加法原理;2、自主预习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测例1;4、自主合作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5、作自测练习;6、合作交流自学体会。
讲授导学: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准确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与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导入流程:一、导入新课:1.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1:3输了2球,那么2场比赛甲队净胜球累计是多少?如果甲队在主场以1:4输了3球,在客场3:1赢了2球,那么甲队在这两场比赛中的净胜球累计又是多少?2.问: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规定赢球数记为正,输球数记为负,得算式:3+(—2),(—3)+23.揭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二、预习检测:自学交流与发现1,作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三,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主合作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自做例1;自测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一、二。
合作交流结果并释疑。
三、课堂展示反馈自测练习;四、精讲点拨:做有理数的加法,不能总是用数轴或凭经验做啊。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没有什么规律?下面来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
思考:①前面所说,有理数加法中的加数不同,各有多少种形式,能否给它们归归类?三种情况:同号两数相加,异号加数相加,一个数与0相加②观察以上算式,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小学所学的加法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③如何确定和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有序抛出,一个一个地解决,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加数与和的关系。
班级 小组 姓名课题: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数轴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通过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探索,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运算的能力【学习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及运算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绝对值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1.任何非零数都是由 和 两个部分构成的2. 如果水位上涨记作正数,那么下降记作________。
某天水位下降了5厘米,第二天水位上涨了8厘米,两天水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米.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
3.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学习负数后,加法还有另外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求:读教材16—18页,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展示1—6题说明:在物体作左右运动的过程中,规定向左为_______,向右为_______。
教材是借助_______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将物体的起点放在 点,两次连续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 运算(加、减、乘、除)来表示,当结果的符号表示 。
1. 一个物体先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____走了___米,算式表示就是:① ;这个算式用数轴表示为:2.一个物体先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____走了___米,算式表示就是: ②_______________;用数轴表示为: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____走了____米,写成算式就是③______________,用数轴表示为4.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情形?你能算式表示出来吗?5.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由算式①②知: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 ,绝对值由算式③知: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 。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2.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异号两数相加.【关键问题】有理数加法法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绝对值和数轴.【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16—18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怎样进行同号两个数的加法运算?(+13)+(+7)= (-3)+(-7) = - 30 +(-20) =问题2:怎样进行异号两个数的加法运算?(1)绝对值相等的:(2)绝对值不相等的:3 +(-5)= (-5)+ 8 = -6 + 6 =问题3:一个数同零相加怎样进行运算?0+(-10)= +4 + 0 =问题4:教材18页练习题1、2【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问题训练1.计算 -2+3 的值是()A. -3B. -1C. 1D. 32.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11℃,中午的气温是()A.11℃B.4℃C.18℃D.-11℃3.比 -1 大2 的数是()A. -2B. -1C. 0D. 14.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5)+(-3)= - 8B.(-5)+(+3)= - 2C.(-3)+ 5 = 2D. 3 +(-5)= 25.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A. 一定都是正数B. 一定都是负数C. 一正一负D. 至少有一个是正数,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6.已知数5和 -4,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
两数和的相反数是,两数和的绝对值是,两数绝对值的和是。
7.计算(1)(-25)+(-7);(2)(-13)+5;(3)(-23)+0;(4)45+(-45);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问题导读【学习目标】会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重点难点】加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关键问题】加法运算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19—20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认真阅读教材19页探究1,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认真阅读教材19页探究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3:怎样计算使问题简化,通过下面几道题,总结结论(1)[(-22)+(-27)]+(+27) (2)(-22)+[(-27)+(+27)](3)(-8)+10+2+(-1) (4)(-8)+(-1)+10+2 (5))528(435)532(413-++-+ (6))432(8)432()8(-++++-总结结论为: 问题4:把例4做在下面: 解法1解法2【我的问题】【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问题训练一、计算:(1)23+(-17)+6+(-22) (2)(-2)+3+1+(-3)+2+(-4)(3))61(31)21(1-++-+ (4))528(435)532(413-++-+(5))215(75.2413)5.0(-+++-二、填空:(1) + 11 = 27 (2)7 + = 4 (3)(-9)+ = 9 (4)12 + = 0 (5)(-8)+ = - 15 (6) +(-13)= - 6 三、解答: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称重的记录如下: 1.5 , -3 , 2 , -0.5 , 1 , -2 , -2 , -2.5 求8筐白菜的重量是多少?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问题导读 【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重点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关键问题】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及减法法则的运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绝对值和数轴.【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21—22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计算:(1)9 – 7 = (2)9 + = 2(3)15 – 7 = (4)15 +(-7)= (5)4 + = 7 (6) -(-3)= 7通过以上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 来进行计算。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通用5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通用5篇我们将会培养和发展一系列的技能,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篇1)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二、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15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理解数学的意义与数学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三、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39;法则。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引导发现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明沿着一条直线,先走两米,又走了三米,能否确定小明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请把�(二)探究新知1、大家开始画数轴,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右的�(1)若两次都是向右走,很明显,一共向右走了5米。
记作:(+2)+(+3)= +5(2)若两次都是向左走,很明显,一共向左走了5米。
记作:(-2)+(-3)= -5(3)若第一次向右走2米,第二次向左走3米,在数轴上,我们可以看到,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左方1米处。
记作:(+2)+(-3)= -1(4)若第一次向左走2米,第二次向右走3米,在数轴上,我们可以看到,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右方1米处。
记作:(-2)+ (+3)= +12、从刚才画数轴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实际上是相继活动的合并。
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来得知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
请模仿刚才演示的过程,向右表示加数中的正数,向左表示加数中的负数,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过程,得到结果。
1)(-4)+ (-1)2)(+5)+(-3)3)(-4)+(+7)4)(-6)+33、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能借助数轴很方便地得知有理数加法结果。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主备:卞广林审核:七年级数学组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二、自主探究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图所示: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米,写成算式就是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4.新知应用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1)(-3)+(-9);(2)(-4.7)+3.9.【课堂练习】:1.填空:(口答)(1)(-4)+(-6)= ;(2)3+(-8)= ;(4)7+(-7)= ;(4)(-9)+1 = ;(5)(-6)+0 = ;(6)0+(-3)= ;【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拓展训练】:1.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1.3.1《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七年级____班小主人姓名:____ _ 代号:_ ___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韩佩瑶组长:__ __ 【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自学交流】1、小明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小明两次都是向东走,最终向(方向)走了米。
用数学式子来表达(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最终向(方向)走了米。
写成算式就是:(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最终向(方向)走了米,写成算式就是:(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最终向(方向)走了米。
写成算式就是:①察上题中的四个算式,两个有理数相加时,两个加数的符号有哪几种情况?②当两个加数符号相同(称为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③当两个加数符号不同(称为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再看两种特殊情形:(5)若小明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 最终 , 写成算式就是: (6)若小明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 最终向 (方向)走了 米, 写成算式就是: 由(5)和(6)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的符号,并把_____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__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____。
(3) 一个数同零相加,得_______。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2、计算:(1)(+7)+(+3) (2) (-21)+31(3)(-12)+(-4) (4) 12+(-5)3、用“>”或“<”填空:(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 |a|<|b|,那么a+b____0; 【展示解疑】 自主学习第2、3题1.3.1《有理数的加法》七年级____班 小主人姓名:____ _ 代号:_ ___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韩佩瑶 组长:__ __ 【检测反馈】一、说出下列各式和的符号。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N0:8日期班级姓名组别评价【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学质疑】1.比较两数大小:6 2,-6 -2,-6 2 6 -2|-6| |-2|,|-6| |2|,|3.14-π| 02.军训口令中,规定向前为正,用数学式子表达下式口令(1)先向前2步,再向前1步。
结果是(2)先向后2步,再向后1步。
结果是(3)先向前2步,再向后1步。
结果是(4)先向后2步,再向前1步。
结果是(5)先向前2步,再原地踏步。
结果是二、【合作与展示】自学教材16—18页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任务一]同号两数相加例1、计算(-4)+(-5)第一步:确定类型(-4)+(-5)(同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定和的符号(-4)+(-5)=-()(取相同的符号)第三步:确定绝对值(-4)+(-5)= -9 (把绝对值相加)小结:同号两数相加,练习:3+2 = (-3)+(-2)= (-1)+(-6)=[任务二]异号两数相加例2、计算(-2)+6第一步:确定类型(-2)+6 (异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定符号∵6 2,∴(-2)+6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第三步:确定绝对值∵6-2=4,∴(-2)+6=+4(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小结: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练习:(-3)+4=+( )= 3+(-4)=-()=5+(-7)= = (-12)+19= =同学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的步骤吗?①确定类型;②确定和的;(先定号,)③最后进行绝对值的。
(后定值)如何定号:(1)两正数相加是,两负数相加是,一正一负相加,可能是(2)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比如:3+0= 0+(-5)=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比如:5+(-5)= -3+3=三【训练反馈】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熟练的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运算.重点和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灵活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学习过程:1、提前预习教材P44-46,独立思考后完成以下题目:(1)若水位第一次上升2厘米,第二次又上升了3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用算式表示:(2)若水位下降2厘米,又下降3厘米,共下降了几厘米?用算式表示:(3)若水位上升2厘米,又下降了3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用算式表示:(4)若水位下降2厘米,又上升了3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用算式表示:(5)若水位下降3厘米,又上升了3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用算式表示:(6)若水位下降3厘米,又上升了0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若水位上升了0厘米,又下降了3厘米,共上升了几厘米?用算式分别表示:2、议一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 和的绝对值怎样计算?归纳总结: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并把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并用减去;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 .友情提示:对有理数加法法则需正确使用,运算时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同号两数之和——这是名符其实的和,做加法.异号两数之和——表面上叫“和”,其实是做减法.3、(例1)计算: (1) (-5)+(-9) (2) 11+(-12.1) (3) (-3.8)+0 (4) (-2.4)+2.44、练习:(1)(__5)+(___5)=0 (2)(__7 )+(-5)=-12(3)(-10)+(__11)=+1(4)(__2.5)+(__2.5 )=-55、计算:①(-8)+(-9)②(-17)+21 ③(-12)+25④45+(-23)⑤(-45)+45 ⑥(-29)+(-31)参考答案:-17,4,13,22,0,-606、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白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123℃)能力提升: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请举例说明.7、总结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感触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最困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自我独学:1、一个有理数包括和绝对值两部分。
2、-3的绝对值是,6的绝对值是。
3、-1.5;-4;3;这三个数中的绝对值最大,的绝对值最小。
4、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_________.二、探究新知,互助对学:1、小强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小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共向走了米,如图所示: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小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共向走了米.,如图所示: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3)如果小强第一秒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运动了米。
写成算式就是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试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2)、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根据以上法则完成:11+7=,(- 11)+(- 7)= 0+3= ,0+(-13)=2.问题:小强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小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如图所示: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小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 如图所示: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3)如果小强第一秒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运动了米。
如图所示: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3)、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根据以上法则完成:(11)(7)-++= ,(7)(11)++-= ; (-4)+(+4)= , (+3.4)+(-3.4)= ; 三、知识应用,小组群学:例 1.下列两个有理数相加中,哪些是属于同号相加的,哪些是属于异号相加。
第一章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课堂活动: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实践应用问题1.计算(1)(+8)+(+5) (2)(-8)+(-5) (3)(+8)+(-5)(4)(-8)+(+5) (5)(-8)+(+8) (6)(+8)+0;问题2.某公司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单位:万元)(1)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四、课堂反馈: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21)+31知识巩固一、选择题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 .两数同负B .两数一正一负C .两数中一个为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正数 4.使等式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A.任意一个整数B.任意一个非负数C.任意一个非正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若,0=+b a 则b a -=B.若,0>+b a 则0,0>>b aC.若,0<+b a 则0<<b aD.若,0<+b a 则0<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二、判断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2.若a>0,b<0,则a+b>0.(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若x+y=0,则︱x ︱=︱y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 三、填空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______+(+2)=-11;5. 如果,5,2-=-=b a 则=+b a ,=+b a 四、计算(1)(+21)+(-31) (2)(-3.125)+(+318) (3)(-13)+(+12) (4)(-313)+0.3 (5)(-22 914)+0 (6)│-7│+│-9715│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七年级上数学课题: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在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省略加号及括号的过程中,理解省略加号后的写法和读法。
3、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温故旧知:填空: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导学过程:(一)、勇于探索,敢于发现1、计算:5—(—4)+(—3)21—(—31)+1—3—(—1)—(+2)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中有什么运算?2、同学们能否将这些运算都统一成加法运算?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总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计算并回答回答问题。
(+12)—(—7)+(—5)—(+30)问题:(1)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后,你能说出这个加法运算中有哪些加数吗?(2)我们可以省略加法运算中的加号和括号,写成这个形式12+7-5-3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从运算上来说,也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