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补题明义法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0
第一讲:补题明义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补题明义法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补题,确定文章主题。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补题,确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学步骤:开课语: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课堂。
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下面我们开始快乐之旅的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一、手提桔灯——转转转●填填补补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多积累……师:这些都是我们写好作文的秘诀。
下面老师要考考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做好积累呢?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沫)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书籍是________。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结: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都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流传的经典。
他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妙处。
在书籍中我们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所以,书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要想写好作文的同学,可要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哦!二、点亮桔灯——闪闪闪●开动脑筋——想一想1.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师:黑板上是什么?生:圆师:还可以是什么呢?生:车轮、月亮、太阳、西瓜……师:你能不能通过一种方法把这个圆变成刚才你说的这个事物?(2)教师在黑板上再画若干个圆,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在圆的不同位置任意加上不同的线条,并且要求说出添加后形成了什么新的事物。
★添画游戏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添画游戏师:你们从游戏中得到什么启示?生:通过添加笔画能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
小结:通过添加线条能使简单的抽象的圆变成具体的事物。
2、导入新知:(1)明晰概念:在作文审题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例如:《家》。
题目看似很简单,字数较少也没有太多的限制和修饰。
第一课补题明义法
补题明义法:
指在原题的基础上,在不同的位置增加一到两个词语,使题目的含义更加明确具体。
泪水
说起泪水,每个人都特别熟悉。
小时候哭,或许是被别人抢走了手里心爱的玩具,或许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但是,经过上一次泪水后,我才明白,那些眼泪都是不值一文的。
那一次,我也明白了苦涩的眼泪是什么滋味。
昨天,语文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背诵第五课的第2、3段。
”我心中大喜:“今天晚上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老师到时候肯定不会抽背。
”回到家后,我很快完成了数学作业,然后就开始玩电脑了。
后来,在小伙伴的吆喝下,我又去了公园。
傍晚微风习习,夕阳无限美好,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和欢声笑语。
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拿出课本对着我们说:“同学们,现在我要检查昨天布置的任务了!首先我们来齐背一下第5、6自然段。
”我一听,吃惊极了。
还好是齐背,我只好充当了“南郭先生”。
不料齐背完后,老师说:“现在我抽同学背。
”我一听,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心里默念:“天灵灵,地灵灵,希望老师不要抽到我。
”但是,事与愿违,我的名字被他响亮地叫了出来。
我只好慢吞吞地站起来,嘴里连声说道:“这……这……”,什么也背不出来。
课间,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两行不听话的泪水涌出眼眶。
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尝到了泪水的滋味:很苦,很咸。
我暗自下定决心:下次再也不贪玩了。
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
第一讲如何审题一、捕捉题旨确定中心所谓题旨,就是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文中应予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心”。
因为体质一般都是隐含的,故而须深一层的加以探究。
审题题旨是审题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
那么,该怎样捕捉题旨呢?对于命题作文,他的题旨一般表现在“题眼”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关键词。
如果题目只有一个词,那么,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题目《温暖》。
当然,对这个词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他的意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看寓意,联系社会现实,提炼出高原的主题,从而写出贴切、深刻的文章来。
如果题目含有修饰语,那么其中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往往是题眼。
如《一见难忘的事》中的“难忘”。
如果题目含有动词,则这个动词就是题眼。
如《赏花这个题目就是抓住“赏”这个词,写出欣赏、赞美之情。
透过题目,捕捉住了题旨,也就抓住了中心,沿着这个方向写下去,就不至于跑题、偏题。
对于《一颗高贵的心》这个题目,作者就很好的捕捉住了题旨“高贵”,映射出了剑皇老人一颗金子般的心。
1、说说以下作文题目的题旨《尝试》、《我很感激你》、《愉快的一天》二、虚题实写小处切入所谓“虚题”,是指写作的范围宽,可写的内容多。
所谓“实写”,就是指写作时有目的、有标准地控制范围,筛选材料,从小处找好切入口。
宽题往往表现的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大主题。
那么,窄写是对所选材料的一种值得要求。
那么,如何化虚为实,小处切入呢?对于较虚的题目,首先是缩小写作范围,其次是精选写作的内容,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变虚为实。
《感悟美丽》,这是个很虚的题目,稍不留神就会写得主题空翻。
这时我们就要化虚为实,小处切入,去发掘我们身边具有美丽品质的人,感人至深的事迹,告诉大家你所发现的美,阐释你所定义的美丽,可以选取一个人一件事来具体描写。
三、实题虚写引人深思所谓“实”,就是从题面看,题目本身涉及的范围较窄,有时只表现为一种现象、一件物品,如某种花,某种草。
第一课补题明义法教学内容:审题第一法——补题明义法;行文(一)——心入佳境法教学目的:1、简介一阶梯的学习内容及目标,初步了解本期学习内容;2、以作文题目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审题及其与写作的关系;3、通过游戏及图片,帮助学生明确补题明义法的含义并运用补题明义法构思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4、分析范文,引导学生会运用不同方法补题,确定文章主题。
5、故事导入,提醒生在写作时应避免在作文题目中直接添加以及改变原意的做法。
6、播放视频或图片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习惯,并做个生活中的细心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会运用不同方法补题,确定文章主题,构思作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会灵活运用补题明义法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补题不能改变原意;2、补题应在头脑中活草稿纸上补,不能改变原来的作文题目。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教具:有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师自我介绍、作业要求二、行文方法一:心入佳境法三、一阶梯内容简介阶梯一(基础篇):审题+构思=会写作文四、师讲本学期的学习要求,生自我介绍,组建小组,拟好各组口号五、快乐学习吧(明确审题的内涵)1、导语:刚才老师对一阶梯的学习内容作了介绍,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知道:要想学会写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命题作文中的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他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立意选材、构思行文,是快速作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到底该如何去审题,审题对写作文有什么帮助呢?2、(出示文题《一件有趣的事》)请学生认真审题,并把审题获取的信息描述出来,比一比看谁获取的信息多。
3、各组代表交流审题所获取的信息,师板书关键词(写作对象是写事;写作范围是写一件事;写作重点是突出有趣······)4、什么是审题?刚刚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就是我们审题的目的,写作文前,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要求(写作的对象、范围、重点、体裁、人称·····)二课时一、游戏天地【提示:此处游戏可以变换,只要有趣味,能引出所学技法即可】导语:在刚刚的介绍中,老师知道大家都是多才多艺的孩子,很多同学都喜欢绘画,现在我们就来个“绘画大比拼”。
小桔灯快速阶梯作文第一册教案(内部资料教师培训时使用注意保密)第一讲:补题明义法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了解四种补题的方法,能迅速掌握并加以运用教学重点:四种补题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综合补题法2、明确补题明义的涵义:在大脑里,草稿纸上“补充”,不改变原题、原意教学步骤与安排:开课语: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课堂。
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下面我们开始快乐之旅的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一、手提桔灯——转转转●成语接龙——爽又爽白头到老老气横秋秋高气爽爽心悦目目不斜视视死如归归心似箭箭不虚发发扬光大大获全胜(意图: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一些树叶,一秋、三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成语不正是“三秋树”上未凋的树叶吗?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好好抓住的东西。
再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
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
)●成语着“色”——美又美_山绿水(青)_璧无瑕(白)_白分明(黑)_粱一梦(黄)_树成荫(绿)_手空拳(赤)_碧辉煌(金)_装素裹(红)_心丧气(灰)_烟瘴气(乌)你们真棒!我们现在进入快乐之旅的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二、点亮桔灯——闪闪闪开动脑筋——想一想1、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由一个圆形会想到哪些事物。
(2)教师在黑板上再画若干个圆,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在圆的不同位置任意加上不同的线条,并且要求说出添加后形成了什么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