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3.75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思茅野生棠梨资源及开发利用棠梨是云南思茅的俗称,它包括了几个种,同时又有几个俗名,如棠梨刺、山梨、波沙梨、酸梨等;棠梨为蔷薇科梨属,是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果实。
棠梨在云南各地州都有分布,生长在山林荒野,有的地方自然成林或成片,储量丰富;目前棠梨果树在云南是作为人工栽培梨的砧木,花作为野菜食用,果实在树上可挂果成熟,当地老百姓采集鲜食:在冬季有许多当地人采生果让其自然成熟而鲜食;棠梨果实作为野生水果营养成分含量、保健功效、天然风味、没有污染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开发为有机产品在原料方面已经具备了有机食品的条件,在生产过程中按有机食品要求即可;野生棠梨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全面的抗性,将棠梨开发利用会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1云南思茅自然概况思茅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陆地与越南、老挝、缅甸相连,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横贯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
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间,森林葱郁,江河秀美,奔涌的绿海丰饶了北回归线上的高山峡谷,到处洋溢着绿色的勃勃生机,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海明珠”之美誉。
思茅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9°10′~102°20′,剑匕纬22°02′~24°50′,全市辖九县一区,面积为45385平方千米,是云南省最大的市,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三大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为景东无量山脉猫头山3370m,最低点为江城土卡河口317m,相对高差3053m。
思茅由于受地形、海拨影响,境内垂直气候特点明显,从低到高,依次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五个气候带类型。
其中:北热带系指海拔800m 以下的河谷地带,占全区面积的6%;南亚热带系指海拨800~1400m的山地带,占57%;热带、亚热带占全区面积的63%。
由于处在南亚季风北缘,受季风制约,又形成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特点。
FOREST INDUSTRY三七种植回归山林——澜沧县思茅松林下种植有机三七文/图/陈元贞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为著名地道中药材,也是著名“云南白药”的大宗主用药材。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迅猛,对三七需求量极大,致使稳居山林的三七移居田园种植。
三七种植期一般为3年,种植过三七的农田不得复种且影响其他农作物生长,鉴于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组经过在普洱市澜沧县思茅松林下试种,验证了思茅松林下适宜种植三七,从而使游离山林百年的三七中草药回归山林。
据了解,澜沧县县域面积8807平方公里,总人口50.09万,全县林业用地面积960万亩,占全县面积的73.24%,森林面积831.81万亩,森林覆盖率63.44%o经筛查,澜沧县现有思茅松林总面积269万亩。
其中:人工林66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88万亩;天然林114万亩,为实施林下三七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澜沧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植物药材,也为据介绍,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是根据物种多样性相克相生原理,利用针叶林三七之间的相生特性,构建出的针叶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松针降解后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三七生长的微生物,既能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还能抑制病原菌澜沧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为人工培育药材创造了条件。
的生长。
因此,思茅松林下种植三七不需要施肥,更不需要打药,充分还原了天然三七的生态环境,让三七在自然中生长。
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季明显,春秋季长,夏季较短,四季温和,水、热、光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为种植林下有机三七孕育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思茅松林下种植三七技术是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10多年的攻关科技成果。
国家重点1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金花茶银杉桫椤珙桐水杉人参望天树秃杉国家重点2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百山祖冷杉梵净山冷杉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荷叶铁线蕨长蕊木兰皱皮油丹台湾穗花杉云南穗花杉矮沙冬青原始观音座莲喙核桃圆籽荷小沟儿茶盐桦膝柄木伯乐树柄翅果岘木夏腊梅萼翅藤红皮糙果茶显脉金花茶大包白山茶长瓣短柱茶苹果金花茶毛瓣金花茶云南金花茶野山茶东兴金花茶普陀鹅耳枥董棕海南粗榧贡山三尖子篦子三尖子连香树红桧独兰花山桐材琼棕矮琼棕星叶草峨眉黄连云南黄连滇桐岷江柏木巨柏叉叶铁苏攀枝花苏铁光叶蕨光叶珙东京桐十齿花双蕊马蹄参桐兰云南金钱槭长柄双花木翅果油树香果树岩高兰南湖柳叶菜格木伞花木猪血木杜仲云南梧桐藤枣福建柏金丝李银杏水松云南石梓裸果木掌叶木半日花七子花异裂菊狭叶坡垒坡垒毛叶坡垒胡桃海南油杉独叶草黄山梅太白红杉四川红杉鹅掌揪野生荔枝红榄李紫荆木蒜头果山楂海棠新疆野苹果香木莲巴东木莲华盖木峨眉含笑永瓣藤异形玉叶金花舟山新木姜子栌菊木蕉木狭叶瓶儿小草刺参疣粒野稻药用野稻普通野稻天目铁木四川牡丹海南假韶子台湾蝶兰对开蕨白皮云杉康定云杉大果青扦大别山五针松雅加松毛枝五针松鹿角蕨蛛网萼绵刺金铁锁金钱松白豆杉短叶黄杉澜沧黄杉华东黄杉木爪红大树杜鹃马尾树囊瓣木南云罗婆双合柱金莲木长果秤锤树秤锤树中国蕨山白树海南海桑玉龙蕨笔筒蕨太行花缘毛太行花台湾杉金佛山兰大叶龙角水青树四合木四数木四药门花崖柏长叶榧树龙棕三棱栎西藏延龄草昆栏树观光木革苞菊广西青梅版纳青梅国家重点3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泰岭冷杉长苞冷杉西伯利亚冷杉梓叶槭庙台槭羊角槭刺五加短柄乌头皱叶乌头顶果树云南七叶槭油丹穗花杉田林细子龙沙冬青粗枝木柬榆绿木见血纣喉土沉香舌柱麻无喙兰白桂木滇波罗蜜黄耆蒙古黄耆草丛蓉短穗竹翠柏锯叶竹节树华南锥吊皮锥油朴肥牛树钻天柳明党参天竺桂银叶桂沉水樟苁蓉管肉苁蓉蝴蝶果黄连短萼黄连华榛桂滇桐金刚大海南巴豆隐翼木德昌杉木蓖齿苏铁云南苏铁台湾苏铁大果青冈陆均松黑黄檀降香黄檀黑节草龙眼盈江龙脑香金钱槭小花龙血树剑叶龙血树绣球茜草八角莲胡豆莲领春木台湾水青冈多室八角金盘新疆阿魏海南梧桐瓣鳞花水曲柳伊犁贝母平贝母新疆贝母天麻绒毛皂荚珊瑚菜野大豆苦梓银钟花梭梭白梭梭瑞丽山龙眼假山龙眼蝴蝶树小花异裂菊绢叶异裂菊光叶天料木无翼坡垒琴叶风滇南风海南风海南地枫皮吹楠吹楠吹楠大风子宽叶水韭中华水韭云南黏木黏木核桃楸猥实黄枝油杉油杉柔毛油杉旱地油杉云南紫薇火麻树白菊木天目木姜子五桠果叶木姜子思茅木姜子海南紫荆木天目木兰黄山木兰大叶木兰厚朴凹叶厚朴长喙厚朴小花木兰圆叶玉兰西康玉兰宝华玉兰锡金海棠林生虻果大果木莲红花木莲大叶木莲香籽含笑台湾帽蕊草巴戟天云南肉豆蔻扇蕨水椰毛叶紫树兰花蕉红豆树缘红豆树爪耳木海菜花黄牡丹紫斑牡丹矮牡丹假人参姜状三七乐东拟单性木莲峨眉拟单性木莲云南拟单性木莲合果木山红树黄檗闽楠浙江楠滇楠楠木松毛翠麦吊云杉西伯利亚云杉长叶云衫胡黄莲华南五针松喜马拉雅长叶松西仙利亚红松樟子松长白松兴凯湖松长叶竹柏海南罗汉松鸡毛松锥头麻巨花远志绒毛番龙眼胡杨灰胡杨思茅豆腐柴蒙古扁桃黄杉台湾黄杉青檀景东翅子树勐仑翅子树云南翅子树白辛树筇竹粗齿梭罗牛皮杜鹃兰果杜鹃棕背杜鹃似血杜鹃和蔼杜鹃苞叶杜鹃大王杜鹃硫黄杜鹃玫瑰香水月季大叶柳长白柳雪莲花半枫荷峨眉山莓草桃儿七黄山花楸紫茎羽叶丁香贺兰山丁香℃℃薯沙生柽柳银鹊树喜马拉雅红豆杉多果榄仁朝鲜崖柏红椿云南榧树延龄草南方铁杉丽江铁杉长苞铁杉琅铘榆长序榆醉翁榆青梅干果木任木1概念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取消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刑法第344条),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
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张绍云1 付开聪1 李良昌2 梅安功2(1.云南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 665000;2.云南思茅地区药品检验所) 摘 要 报道思茅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20种野生(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一级2种、二级13种、三级5种)。
其中,绝大部分种类在思茅地区傣族、拉祜族、彝族聚居地区有分布,并为常用药。
并介绍其入药部位、功能、分布、国家保护级别、保护价值。
同时提出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思茅地区;濒危;重点保护;药用资源 思茅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理条件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生长着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作者们的调查研究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
其中,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研究它们的分布特点及状况,对于更好地提出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使其服务于人类。
为思茅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和科学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资源分布及药用概况根据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类和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公布的第一批优先保护植物名录,笔者们在思茅境内的初步调查整理思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3种、三级保护植物5种,其中,民族民间常用药用植物16种,具体各种作一介绍:(1)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r),蚌壳蕨科,国家二重点保护植物。
中药名狗脊(Rhiv oma Cibotii),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的功能。
生於山脚沟边及林中阴处酸性土壤。
分布思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普洱、景谷等县。
(2)桫椤(Alsophila spimulosa)桫椤科陆生高大的树形蕨类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是现存古老的木本蕨类植物之一,较原始的种类,称为活化石植物。
民族民间药用茎髓,可治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症。
茎特异的网状中柱,可作工艺品。
生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下,分布思茅、澜沧、孟连、江城、普洱、景谷等县。
(3)狭叶瓶尔小草(一支箭)(Ophioglossum ther2 male)瓶尔小草科,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为珍稀原始蕨类。
2010年6月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12010 第26卷 第3期 Journal of Si m ao Teachers’College Vol126 No13 林间红色精灵———思茅大红菌李 秀1,胡桂忠2(1、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云南 普洱 665000;2、普洱市民族中学,云南 普洱 665000)[摘 要] 大红菌是一种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目前还不能进行人工栽培。
通过简要阐述思茅大红菌常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特性、营养价值等,讨论了大红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策。
[关键词] 云南;思茅;大红菌[中图分类号]Q94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59(2010)03-0019-03 珍稀食用菌的开发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大红菌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食用菌,野生大红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补血壮体、延缓衰老、养血养颜、防癌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食用菌,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思茅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地理环境优越,具有热带、亚热带等多种复杂气候类型,没有分明的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
大红菌在其他地方一律被视为毒菌,从未有人敢于食用。
但生长在思茅山林间的大红菌,却是美味的山珍,尽可以放心享用。
1大红菌的生物学特性大红菌为真菌植物门伞菌目红菇科红姑属的天然野生高等真菌的子实体,据调查,思茅常见的野生大红菌有10种,而市场上出售的食用大红菌主要是革质红菇、玫瑰红菇、大红菇三种。
111大红菇(R ussu la rubra(Kro m bh1)B res1)别名大朱菇,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宽4-10c m,初半球形,后平展,中部稍下凹,不粘,红色,老后色变暗,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
云南普洱市野生果类植物资源研究李秀【摘要】初步查明普洱市常见的野生果类植物有59种,隶属于25科37属.对部分特色野果作了叙述,并阐述了野生果类植物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果类植物资源的建议.【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1(030)003【总页数】5页(P26-29,37)【关键词】云南普洱市;野果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作者】李秀【作者单位】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云南普洱6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野生果树植物 (简称野果植物)是云南野生植物资源中利用价值较高的类群。
据初步统计,云南有各类野生或半栽培果树 500余种,约占全国野生果树总数的一半,云南是野生果树资源现代分布中心和特有野生果树资源多样性保存中心[1]。
普洱市的野生果类植物资源是云南野生果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发掘普洱特有的野生果类植物资源,对丰富云南果树遗传资源,促进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1 普洱市的地理概况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这里地理环境优越 ,具有热带、亚热带等多种复杂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在7.9℃~12.3℃之间,无霜期 315 d以上,最冷月为 1月,平均气温在10.3℃~13.2℃之间,最热月为 5~6月,平均气温在17.9℃~24.6℃之间;这里云雾较多,雨量丰富,干湿季分明,每年 5~10月为湿季,水气充足,降水量多,11月至次年的 4月为干季,晴天多,空气干燥;这里光照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1 873.9~2 206.3 h[2]。
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优越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果树资源,为云南省特有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野生果树资源分布中心之一[1]。
普洱市药用植物及其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金志辉;段晓梅【摘要】Urban green plants in Simao region of Pu' er City were investigated, pharmaceutical plants status wa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198 species vascular pharmaceytical(herbs) plants belong to 79 families and 164 genera. Combined with urban green plants planning of Pu'er, 97 species(52 families, 85 genera) were choosed from existing pharmaceutical plants according to ornamental features and gardern application, 86 species native pharmaceutical plants (51 families, 78 genera) was applied in public park and attached green space of Simao. 183 species (75 familes, 10 genera) were recommended for creating pharmaceutical plants landscape.%对普洱市思茅区城市绿地植物进行普查,并对思茅区城市绿地药用植物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共有维管束药用(中草药)植物198种,隶属78科,164属,结合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规划,对现有药用植物根据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选择97种(52科,85属),并新规划86种(51科,78属)乡土药用植物应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共推荐183种(75科,150属)药用植物用来营造药用植物景观.【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35【总页数】3页(P17070-17072)【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城市绿地;普洱市【作者】金志辉;段晓梅【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106;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我国城市绿地中乡土植物种类普遍偏少,大部分城市的本地植物指数小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0.70),各地景色雷同,生态系统脆弱,本土文化危机[1]。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戴忠;王钢力;刘燕;张继;林瑞超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5(30)14
【摘要】思茅蛇菰Balanophora simaoensis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寄生,别名鹿仙草,为云南思茅地区传统的民族用药.收载于<中华本草>中[1],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疔疮肿毒等.民间也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肿瘤等疾病.蛇菰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2,3].本研究从其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7个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分别为鞣花酸(1),香豆酸(2),咖啡酸(3),没食子酸(4),槲皮素(5),棉花苷(6),胡萝卜苷(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总页数】2页(P1131-1132)
【关键词】思茅蛇菰;化学成分;中药;提取;分离
【作者】戴忠;王钢力;刘燕;张继;林瑞超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广东红冬蛇菰及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coprophilumMzz9的化学成分研究[J], 范升;陆盛胜;吴秋艺;李芳芳;何坚
2.杯茎蛇菰鲜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江文婧
3.疏花蛇菰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J], 江文婧
4.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J], 戴忠;王钢力;王峰;马双成;林瑞超
5.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J], 戴忠;王钢力;林瑞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茅区古树名木的调研及保护措施龙梅艳【摘要】为彻底弄清普洱市思茅区的古树名木资源,对该区古树名木的种类、树龄、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针对目前古树名木生长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古树保护宣传力度、扩展古树生存空间、严惩人为破坏古树行为、工程建设中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技术维护、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等建议.【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思茅区古树名木;树龄;保护意识;保护建议【作者】龙梅艳【作者单位】思茅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云南思茅651100【正文语种】中文百年古树名木是普洱市思茅区风土民情、民间文化的载体和表象,是活的文物,与普洱市思茅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和自然历史密切相关,是历史的见证。
因此,古树对于考证历史、研究园林史、植物进化、树木生态学和生物气象学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为彻底弄清普洱市思茅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思茅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协助西南林学院城市设计院对该区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以完善古树名木相应的法规和管理措施,保证对古树名木的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生存和生长。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明确规定:“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普洱市思茅区至今在街道、机关单位、公园、村镇、山林等地保存了较多的古树及古树群,这是普洱市历史文化的骄傲。
1.1 实地调查情况在2012年5-8月,对普洱市思茅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了203株树木,对每株树木用GPS对其生长位置、海拔高度定位,用围尺测其胸径,用测高仪测量树高,皮尺测冠幅(分别测其东西向及南北向,取平均值),用生长锥结合访问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树种的年龄,并对每株树的生境、生长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记载,最后对每一株树进行编号。
1.2 古树种类、树龄、数量、分布情况目前已比较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市古树名木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
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张绍云1 付开聪1 李良昌2 梅安功2(1.云南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 665000;2.云南思茅地区药品检验所) 摘 要 报道思茅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20种野生(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一级2种、二级13种、三级5种)。
其中,绝大部分种类在思茅地区傣族、拉祜族、彝族聚居地区有分布,并为常用药。
并介绍其入药部位、功能、分布、国家保护级别、保护价值。
同时提出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思茅地区;濒危;重点保护;药用资源 思茅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理条件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生长着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作者们的调查研究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
其中,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研究它们的分布特点及状况,对于更好地提出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使其服务于人类。
为思茅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和科学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资源分布及药用概况根据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类和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公布的第一批优先保护植物名录,笔者们在思茅境内的初步调查整理思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3种、三级保护植物5种,其中,民族民间常用药用植物16种,具体各种作一介绍:(1)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r),蚌壳蕨科,国家二重点保护植物。
中药名狗脊(Rhiv oma Cibotii),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的功能。
生於山脚沟边及林中阴处酸性土壤。
分布思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普洱、景谷等县。
(2)桫椤(Alsophila spimulosa)桫椤科陆生高大的树形蕨类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是现存古老的木本蕨类植物之一,较原始的种类,称为活化石植物。
民族民间药用茎髓,可治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症。
茎特异的网状中柱,可作工艺品。
生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下,分布思茅、澜沧、孟连、江城、普洱、景谷等县。
(3)狭叶瓶尔小草(一支箭)(Ophioglossum ther2 male)瓶尔小草科,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为珍稀原始蕨类。
民族民间药用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小儿肺炎、脘腹胀痛、毒蛇咬伤、疔疮肿毒。
生於低山草坡、阴湿处。
分布镇沅、思茅等县。
(4)阴地蕨(一朵云、独脚基)(Botrychium te2 matum)阴地蕨科拉祜族称“打梯”,为珍稀药用植物,生於海拔1700~2500米山地林下阴湿处,民间药用根,理气、补气。
用於肺心病、咳嗽喘等。
主要分布在云南镇沅、景东、墨江、普洱、景谷等县。
(5)银杏(G inkgo biloba)银杏科落叶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药名白果(种)、银杏叶,种仁有润肺、平喘涩精的功能。
主治咳喘痰多,尿频遗精等症;叶中含银杏黄酮、能降血压,治疗冠心病。
思茅有栽培。
(6)翠柏(Calocedius macrotopis)柏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彝族医用种子。
主治发热烦燥小儿高热、吐血等。
叶外用治疗外伤出血,黄癣。
保护价值:木材好、心材黄色、边材淡黄色、纹理直、结构细密、有香气,可用家俱、桥梁建筑用材,树形优美、供庭院观赏。
分布墨江,海拔200 -2000米的阔叶林中,思茅有栽培。
(7)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樟科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药名樟树根、樟木(木材)、樟树枝(嫩枝)、樟树叶、樟树果(果实)、樟脑(提取物)。
根、木、嫩枝和果实能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樟脑有通窍、杀虫、止痛的作用,生於山谷路旁。
分布思茅、普洱。
历史上常与茶叶混栽、形成樟茶人工群落。
(8)滇楠(Phoebe nanmu)又名楠木,樟科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药名楠木(木材及树枝)楠木皮(树皮)。
民间医用於温中理气,主治脚气、浮肿、腹胀、祛瘀消肿、跌打损伤。
保护价值:我国特有种,种群已很稀少,呈零星分布,处于濒危。
32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分布思茅地区海拔900~1500米,山地阔叶林中,已很少见。
(9)姜状三七(Panax zingiberensis)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又名野三七。
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民族民间用于病后虚弱、肺结核、欲血、产后血热服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贫血等。
本种与三七(Pamax notoginseng)的主要区别是根为姜块状,小叶无柄或近无柄。
在我省东南部和南部的思茅、文山、勐腊等县,海拔1000~1800米常绿阔叶林下。
保护价值:是近几年来发现人参属中根茎呈姜状的特大而珍贵的种类,药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10)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使君子科,又名大红花树、大马缨子花、傣族语(埋哈)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果实入药,傣医药用於慢性肠炎、慢性气管炎、哮喘等。
地区分布,景东、普洱、江城、孟连等县500~1700米河岸、河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以及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林中,为林内上层林冠的高大乔木。
保护价值:种群十分稀少。
天然繁殖力较差,生长快、材质优良。
也是一种速生优良用材树种。
(11)黑黄檀(Dalbergia tusca)蝶形花科,乔木,又名版纳黑檀,傣族语“埋哈啷”,瑶族语“奢啦”。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根入药,傣族用于发表、理气药,主治风寒头痛、食积胃腹胀痛。
地理分布,思茅、墨江、江城等县,海拔700~1700米山地,而以900-1400米地段较为集中。
保护价值:种群稀少、濒临灭绝。
木材好,也是良好的紫胶虫寄主树。
(12)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马鞭草科植物,又名云南山桂花,国家二保护植物。
根入药,民族民间医生用於活血祛瘀、祛风湿止痛。
地理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海拔1400米以下,保护价值:材质与世界闻名的柚木近似,其材质优良,以材耐腐,抗虫,防湿性能特强,适用作高级家具、供造船、军工等用材。
我省石梓自然分布区的北缘,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有学术意义。
(13)龙血树(Dracaena cachinchinensis)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ombodiana)两种都为龙舌兰科乔木,又名小花龙血树,剑叶龙血树,二种都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茎分泌的红色树脂,提取“血竭”贵重药物,有止血、活血、生肌之功效。
为治疗内外伤出血的优良用药。
地理分布:在滇南、孟连、勐腊、景谷等县,海拔950~1500米,石灰岩山地季雨林中,岩石缝隙中为耐早植物。
保护价值:分布区很狭窄,种群稀少、珍贵、稀有、濒临灭绝。
该树种耐干热,树形美观是园林绿化和石山栽培的优良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4)董棕(Caryala urehs)棕榈科常绿棕榈状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民间用鞘纤维烧炭药用,根入药,用於收敛止血,强筋胃。
主治吐血,便血,咳血。
地理分布:我省南部地区,江城、孟连、思茅有栽培,保护价值:为我国稀有大型棕榈植物,树干髓中可提取淀粉,木质部坚硬耐腐,可作特殊用材,树形优美,是热带地区美化环境的观赏树种。
值得大力保护和广泛栽培。
(15)云南七叶树(Aesculus wangni)七叶树科落叶乔木,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果实入药民间用於治疗胃痛,胸膜胀痛,肾炎,睾丸炎等。
地理分布,西盟、镇沅、江城等县,为珍稀绿化观赏、木材及药用树种。
(16)思茅木姜子(Litsea pierrei var.szemois)樟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民间传统以果实、根、叶入药,中药名称山令子。
根主治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痛、胃痛。
叶外用治痛疗肿痛、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果实(种子)用于感冒头痛、消化不良等。
生於向阳坡地灌木丛或杂木林中,分布于江城、思茅、澜沧等县。
(17)喜树(Comptotheca acuminata)兰果树科落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中药名喜树根,果实於秋冬成熟时采收、晒干,根、树皮四季可采。
洗净晒干,从中提取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
喜树碱对白血病有抑制作用。
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疏林或公路边行道树栽培,思茅地区各县均有栽培作行道树。
速生用材。
(18)山大黄(Tacca chantrieri)薯科,多年生草本,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名老虎须。
山大黄以根状茎入药,民间用於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主治肠炎,痢疾,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用。
主要分布思茅、江城、孟连等县。
(19)黑节草(Dendrobium camdidum)兰科多年生草本、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传统加工后中药商品名“栖枫斗”。
主要用於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主治热4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第20卷第4期病阴虚、目暗、胃弱、声音嘶哑。
是演说家、歌唱家、戏曲家、播音员、教师的高级护嗓,保健品对声带疲劳,声音嘶哑,恢复美容有特殊的疗效。
主要野生产区在文山州,附生於密林树干上或岩石上。
该种自然繁殖能力低,解放后曾大量出口,价值昂贵,每公斤一千三佰美元,历来被人们称之为“价值千金的草”。
六十年代末资源枯竭。
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和有关单位共同努力进行人工集约化栽培,获得成功,从而保护了物种基源,也为传统畅销栖枫斗提供了药源。
2 资源组成特点及分布现状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计20种,地理分布具有零星分散的特点,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或森林茂密的环境中。
3 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茅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资源植物分布广,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如野三七是近几年来发现人参属中根呈姜状的珍贵的种类。
根含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引种的银杏提取物也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受到世界各国关注,黑节草、龙血树、山大黄,也都为名贵药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但是思茅境内自然野生的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的种类并不很多,有的种类处於濒危灭绝的地步,单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开发利用,可能会产生资源毁灭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来进行资源的开发。
首先大力宣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有关资源保护法的教育,提高民众的资源保护意识。
其次,积极开展人工繁殖和栽培研究,采用常规和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使原来处于野生状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资源植物转为家生,在人为的条件下,使其繁衍生长,既可保护又可利用。
总之,对思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发展,可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和带动思茅旅游业,宣传思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林业部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编.《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手册》.内部资料 1998年.(上接第18页)表5 成对比较试验项 目试 验 结 果喜树叶中水溶性糖含量X1 1.64 5.32 6.388.267.68 4.258.287.1113.07喜树枝中水溶性糖含量X2 3.42 3.997.4814.9313.69 5.898.197.368.52 d=X1-X2-1.78 1.33-1.10-6.67-5.51-1.640.09-0.25 4.55 t=X-1-X-2sdΠn-1=-1.223.188=-1.08取α=0.10,临界值Ta10(8)=1.86 |t|<t2,说明喜树叶中水溶性糖含量与枝中水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只是喜树枝中水溶性糖含量略高于叶中水溶性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