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9.58 MB
- 文档页数:113
1药用植物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主要是用以人类防病治病的中药(包括民族药和民间草药等)、植物药、保健品等,此外还包括兽药、农药、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相关产品。
2药用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3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2分散性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4可再生性5多用性6国际性4药用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药用植物资源调查2药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3药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植物野生抚育研究方面:1生理生态学研究2资源学研究 3生物学研究)4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新资源6 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监测5亚洲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该区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为指导,理论系统完整,实践经验丰富。
代表性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约有草药10 000种,人参、五味子、甘草、党参、当归、贝母、大黄、何首乌、6 阿拉伯—伊斯兰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北非和中东地区(埃及、南欧、希腊)以阿拉伯传统医学为主,气候干燥,土壤贫瘠,约有草药1 000种,荒漠草原或旱生药用植物,伊朗、土耳其、沙特等中东地区以伊斯兰医学体系影响为主,有草药1 000种。
7 西非—南非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以非洲传统医学为主,,包括东非和西非、南非地区,代表性国家有扎伊尔、坦桑尼亚、南非等。
地处热带沙漠、草原,赤道雨林,温带草原地区,植物种类丰富,面积广阔,四周环海,气候多样,植被丰富,有草药约1 000 8 拉丁美洲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传统医药体系以拉美传统医学为主,有5 000种,代表性国家有巴西、墨西哥、秘鲁、智利等,种族众多,为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潮湿,雨量充足,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四大怀药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薯蓣)、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之后历代医药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中进一步发现了四大怀药的优秀原始本性。
因而此说流传至今,并成为品牌。
1.怀山药生物特性名字种名:薯蓣(yù)拉丁语学名:Dioscorea opposita 别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英文名字:nagaimo,yamaimo,Chinese yam,Japanese mountain yam,Korean yam; 《本草纲目》记载,薯蓣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而改为山药。
山药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
科属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薯蓣目Dioscoreale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薯蓣属Dioscorea 种:山药 D. opposita地理分布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薯蓣属Dioscorea 1属,约80种。
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等地区。
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白薯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
山药的种类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等。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性差。
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
忌水涝。
地下山药-植物性状茎为圆柱形,也可能因为生长地质不同而变形,肉质,肥厚。
第一种山药:茎圆柱形,叶片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基部戟状心形。
雄花序穗状,不下垂,长轴多数成曲折状,雄花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短于花被,花被片6,卵形,雄蕊6,发育;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子房柱头·3裂。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培育和利用这些植物对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综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约为5000种,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例如,中药材葛根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和抗炎作用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此外,中药材川芎、陈皮等也都是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种植和繁育,推动药用植物的规模化生产。
中国对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进行了大规模种植,并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了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通过研究和开发,提取和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许多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植物碱、挥发油等,这些成分被提取出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生产。
最后,通过保护和研究,推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确保其种群的稳定和繁衍,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
药用植物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大规模种植和提取植物成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种植和采集植物可能导致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需要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各类药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记录。
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其次,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海南临高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1、海南药用植物资源概况海南位于亚洲热带的北缘,属于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0~26℃,最冷月均温10~13℃,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5℃以上,终年无霜雪,年降雨量1 500mm以上,日照时数在2 300~2 700h,适合于生物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全岛四周环海,境内山地连绵,海岛中部及南部为山体,五指山、黎母岭、霸王岭、尖峰岭、鹦哥岭、吊罗山等山脉海拔高达1 000m以上,这些山体成为海南植物多样性的摇篮,茂密的热带森林孕育出4 600多种植物及大量的特有属种。
有关专家通过多年艰辛努力,到2005年已确认海南南药资源种数高达3 400种以上,其中药用植物多达3 160余种,占我国现有药用植物种类近1/3,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海南的海洋面积居全国首位,海洋药用植物资源及热带海滩红树林药用资源有很大的优势。
据《海南植物志》记载,海南现有药用植物3 000多种,药典收载的有500种,被誉为“天然药库”、“南药之乡”。
2、药用植物资源种类2.1海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根据海南岛的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以及药用植物分布区域情况,可以将海南药用植物资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1山地雨林药用植物资源海南粗榧(Cephalotaxus)、黄连藤(Arcangelisia loureir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石斛(Dendrobium nobile)、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等[6]。
2.1.2丘陵药用植物资源买麻藤(Gnetum montanum)、巴豆(Crotontiglium)、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山鸡椒(Litsea cubeba)、五指毛桃(Ficus simplicissima)、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r)、益智(Alpinia oxyphylla)、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海南砂仁(Amomum longuligulare)、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等。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在本题中,要求同学们选取三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它们的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三种常用药用植物的药资源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介绍人参。
人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然而,由于人参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较为紧张。
为了保护人参资源,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人参保护政策。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我们来介绍银杏。
银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抗氧化、降血压等。
但是,由于银杏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也较为紧张。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银杏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我们来介绍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
黄芪的资源状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价格较高。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药材资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植物药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其发展速度快于化学药品。
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是我国中药材行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
羌活是一种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和根可作为中药使用。
羌活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川西北等高海拔山地,尤以小金、金川、丹巴、理县、马尔康、黑水、松潘、南坪、康定、壤塘、色达、道孚、德格、阿坝等县以及临近的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的区域。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蓼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蓼科植物中包含多种药用植物资源,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的概述。
首先,蓼科植物中的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其叶子肉质,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热淋涩痛等症状。
其次,马齿草(Polygonumtinctorium)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天然染料的植物,又名靛蓝草,广泛栽培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马齿草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靛蓝素,经过提取和处理后,可制成蓝色染料,被广泛用于纺织业。
另外,蓼科植物中的牛蹄草(Oxalisstricta)被广泛用于药用,尤其是在中药领域。
牛蹄草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心腹胀满等症状,具有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
同时,牛蹄草还可以用作药用饮品的原料,制作出具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等功效的药用茶饮。
此外,蓼科植物中的蓼籽(Persicariacrystalina)也具有药用价值。
蓼籽是一种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蓼籽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此外,蓼科植物中还包括一些具有药用特性的野生植物,比如蓼科植物中的地胆草(Polygonumavicular)。
地胆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痔疮等疾病。
另外,还有蓼科植物中的蓼花(Persicariabistorta)可用于治疗腹泻、吐血、便血等症状。
总之,蓼科植物是一类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其中包含众多的药用植物资源。
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染料、观赏等多种用途。
对于药用植物的利用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资源,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植物资源调查实践论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组员: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摘要:通过对周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了解药用植物如草药植物、农药植物等的主要作用,通过调查,能够了解主要种类,熟悉主要功能和用途;了解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药用资源、种类、主要用途、利用部位引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共有11118种,385科,2312属。
按照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被类型,以及药用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致可分为八大药用植物区,本文将简述西北药用植物区的常见药用植物种类、主要特征、利用部位及主要用途等。
1.抗病原微生物中草药:地锦草、紫草、决明子、黄精、鱼腥草、桑叶、野菊花等。
地锦草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
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
地锦草鲜汁、水煎剂、水煎醇提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施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地锦草注射液及地锦草去鞣质等的精提物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黄酮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抑制菌作用,于0.002-0.63mg/ml浓度时对2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005-1.25mg/ml时呈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05mg/ml,绿脓杆菌为0.32mg/ml,痢疾杆菌为0.16-0.63mg/ml。
桑叶: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人类的生活中,药用植物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的药渣药片,到现代的医学制剂,药用植物一直是药材的主要来源。
众所周知,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当前药用植物产业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是指药用植物种子、花、果、叶、根、茎等各种不同的组织或生长阶段形态的详细描述。
这些不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种子、化学成分、疗效等多种价值。
因此,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药用植物产业、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一)保护方法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需要较为广泛的种质资源收集活动。
种质资源收集活动可以通过贝尔格莱德公约、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国际植物资源公约来指导。
种质资源收集技术的提高将更好的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同时,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此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也是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
有的地区和企业建立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或者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公园等,来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二)保护意义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药用植物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药材,而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却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与人为破坏的挑战。
通过保护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利用(一)利用需求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的利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命健康需要的目的。
发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潜在价值,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
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医学院校要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对药用植物进行研究,形成更多的药物品种,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况2007-01-19 17:27:15| 分类:陌尘草药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
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
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属、10553种。
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
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
药用藻类中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
红藻门药用植物中种数较多的科有江篱科(1属8种)、石花菜科(2属7种)、红毛菜科(2属7种)、松节藻科(3属4种)、红翎菜科(2属4种)、仙菜科(2属4种)等。
绿藻门的主要科是石莼科(2属11种)和双星藻科(1属5种)。
褐藻门的半数以上的药用种集中在马尾藻科(1属12种),该科也是药用藻类中最大的科。
就目前来讲,藻类植物中药用种数最多的是海洋藻类,据报道,中国药用海藻有120种以上。
海藻中已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等。
药用海藻中石花菜、蜈蚣藻、海蕴,石莼、海萝。
鹿角菜、裙带菜。
鸡毛菜、皱紫菜。
海黍子、宣藻。
肠浒苔、美舌藻(鹤鸪莱)、海人草等为较常见的种类。
中国70年代引入的巨藻亦可药用。
淡水藻类药用的主要有脆轮藻、普通水绵和小球藻等,陆生藻主要是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
菌类:中药资源所涉及的菌类只限于真菌。
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新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通
过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新的药用资源。通过本文的描述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寻找药用植物新资源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知道药用植物资源,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关键字:药用植物新资源 开发 利用 现状
1. 药用植物资源 1.1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开发,指人们对植物资源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
资源的利用,是人们对已开发出来的资源进行一定目的的使用,如进行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 开发与利用在概念上有区别,但两者又密切联系。纵观植物开发现状,一方面资源大量破坏和浪费,一方面资源又严重不足,这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多层次、多方位和多科学的,它包括以发展药材及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及开发药物与其他产品为主的二级开发,以开发天然化学药和单体为主要内容的深层次开发。此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开发,如保健品、饮料、调味剂、天然色素、甜味剂、香料香精、化妆品、酿酒、植物农药等多品种的开发。不少植物的加工品还可用于纺织、制革、烟草、石油勘探建筑化工等多种工业部门。 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了世界性的关注,是药用植物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 1.2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特点是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
又多于平原区,西部地区尤为丰富 其中西南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约占全国总数的60%-70%,可见我国名贵药材大多都生长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民族药和民间医药的开发上,这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同源关精品文档 可编辑 系。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已达3700多种,现有藏药3000种,傣药1200余种,蒙药1300余种,壮药700余种,维药600余种。我国现有商品药材中5%以上的品种是由民间药和民族药逐步发展起来的。精品文档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能够帮助人类治疗疾病,改善健康。
本报告旨在对药用植物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以及相关保护措施,以期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做出贡献。
一、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药用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中药材和民族药材等。
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根据《中国药典》统计,我国已有药用植物达6000多种,其中有1000多种是中药材。
这些药用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有的生长在高山地区,有的生长在平原地带,有的生长在沼泽地带,有的生长在荒漠地带。
它们的分布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丰富了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
二、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改善人体健康。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枸杞具有明目、滋肾、润肺的功效,被用于治疗眼疾和肾虚等疾病;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被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贫血等症状。
这些药用植物在中医药和民族药物中被广泛应用,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三、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恶化,一些药用植物面临着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各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数量进行详细记录,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对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滥伐滥采,保护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四、结语药用植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它们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加强对药用植物的调查研究,了解它们的种类、分布和药用价值,同时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