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教材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51
底盘调校入门知识点总结底盘调校知识点总结:1. 车辆悬挂系统:车辆悬挂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性能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悬挂系统由弹簧、减振器、悬挂支架等零部件组成,它们共同承担着支撑车身和保证车轮与地面接触的功能。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便根据个性化需求对悬挂系统进行调整。
2. 车辆转向系统:车辆转向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的关键因素。
转向系统由转向机构、转向齿轮、转向杆等零部件组成,它们共同协调车辆行驶方向和角度变化。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便根据个性化需求对转向系统进行调整。
3. 车辆制动系统:车辆制动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和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
制动系统由制动盘、制动钳、刹车片等零部件组成,它们共同协调车辆制动力的传递和分配。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便根据个性化需求对制动系统进行调整。
4. 轮胎参数和选择:轮胎是影响汽车行驶性能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轮胎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车主需要根据个性化需求和行驶环境选择合适的轮胎。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轮胎的参数和选择原则,以便根据个性化需求对轮胎进行调整。
5. 轮胎气压和对称性:轮胎气压是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轮胎气压可以有效控制轮胎的变形和磨损,同时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轮胎气压的调整方法和对称性,以确保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6. 车辆悬挂调校:车辆悬挂调校是改变汽车行驶性能和舒适性的关键措施。
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弹簧硬度、减振器阻尼、悬挂高度等参数,可以改变车辆的悬挂特性和行驶感受。
在进行底盘调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悬挂调校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调校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7. 转向系统调校:车辆转向调校是改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的关键措施。
通过调整转向系统的转向角度、转向比、转向助力等参数,可以改变车辆的转向特性和操控感受。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归纳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部件,包括车身、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轮轮胎等。
底盘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
因此,了解底盘知识对于汽车驾驶员和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基础底盘知识的总结归纳。
一、车身车身是汽车的主要构成部分,负责承载车辆的重量和提供乘员舱。
车身通常由车身结构、钣金、内饰、车窗和车门等组成。
车身结构是车身的骨架,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承载车辆的重量和抵抗外部冲击。
二、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辆重量、减震和保持车辆稳定。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系统通过独立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撑每个车轮,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
非独立悬挂系统则采用联动式减震器来支撑车轮。
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传动轴、万向节和差速器等。
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目前,常见的传动系统包括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
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用于控制汽车转向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向机构、转向器和转向连杆等。
转向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目前,常见的转向系统包括机械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五、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用于减速和停止汽车的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和制动总泵等。
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目前,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
六、车轮轮胎车轮轮胎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传递车辆的重量、提供阻尼和提供与地面的摩擦力。
在车轮轮胎的选择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考虑轮胎的尺寸、胎纹、材质和胎压等因素,以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基础底盘知识包括车身、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轮轮胎等内容。
基础底盘知识点总结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结构框架和悬挂系统,是汽车的支撑系统,能够承受车身的全部负荷,并且支撑车身。
底盘还能保证车轮有必要的自由度,从而使车辆在行驶时能够平稳、舒适和安全。
因此,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底盘的相关知识对于维修和保养汽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础底盘知识点的总结:1. 底盘结构底盘结构由底盘框架和底盘悬架组成。
底盘框架是汽车整体结构的骨架,为车身提供强度支撑和连接作用。
底盘框架主要由长梁、竖梁和横梁组成。
底盘悬架是指连接车轮和底盘框架的部件,能够使车轮相对于车身有一定的上下、左右位移自由度,使车辆能够平稳、舒适地行驶。
2. 底盘零部件底盘零部件包括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
悬架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能够减少车身的震动和起伏。
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机构和转向机构的动力部分组成,能够控制车轮的方向。
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踏板、主缸、制动泵、刹车盘和刹车片等部件,能够使车辆在行驶中迅速停车。
传动系统主要包括传动轴、万向节、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等部件,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3. 底盘维护底盘的维护主要包括检查和更换底盘零部件、清洗和润滑底盘部件、调整底盘零部件的尺寸、检查和调整底盘零部件的工作状态等。
底盘的维护能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4. 底盘故障常见的底盘故障包括悬架系统异响、转向系统失灵、制动系统失灵、传动系统故障等。
遇到底盘故障时,应及时检修和更换相关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以上是一些基础底盘知识点的总结,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底盘性能对车辆的行驶安全、舒适性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驾驶员和维修工程师来说,掌握底盘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底盘知识点总结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结构部件,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车身和动力系统,以及支持车辆的负重和吸收路面震动。
底盘的设计和构造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下面将从底盘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对底盘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底盘的组成部分1. 车轮和轮胎:车轮是连接汽车和行驶路面的重要部件,负责承载车辆的重量和转动传动力量;轮胎则直接接触地面,起着缓冲和抓地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车辆和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车轮和轮胎。
2.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连接车轮和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减震和支撑车辆,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麦弗逊悬挂、双叉臂悬挂等。
3.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制动盘、制动钳、刹车片和制动液等部件,负责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并有效减速停车。
4.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负责控制车辆的转向行驶,主要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机构和转向节等部件,确保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进行转向。
5. 底盘横梁:底盘横梁是底盘结构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连接车身前后轮拱及支撑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
6. 扭转横梁:扭转横梁是底盘结构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起到支撑和连接后轮轴的作用。
7. 车身及连接部件:车身是汽车的主要外部构造部件,由车身骨架和外壳构成,各个底盘组件都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车身上。
二、底盘的工作原理1. 支撑和承载作用:底盘通过车轮和悬挂系统来支撑和承载车身和乘客的重量,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和可靠性。
2. 减震和隔振作用:悬挂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减少路面震动和颠簸对车身和乘客的影响,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转向和操控作用:转向系统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来控制车辆的转向行驶,保证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进行转向和操控。
4. 刹车和制动作用:制动系统负责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减速停车,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5. 承载动力系统和其他结构部件:底盘横梁和扭转横梁起着连接和支撑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的作用,保证车辆整体结构的稳固和可靠性。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一、底盘的定义和作用底盘是指汽车上用于支撑车身、传递动力、转向和制动等功能的结构部件总称。
它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身及其上部负荷,同时又要传递发动机和变速器产生的动力,使其转化为车轮运动能量,并通过悬挂系统保证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二、底盘结构1.前悬挂系统:前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转向节、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前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2.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后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3.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节、传动杆和转向齿轮等组成,用于实现方向盘操作与前轮转向之间的机械传递。
4.制动系统: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片或刹车鼓、刹车盘、制动缸等组成,用于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控制,以达到减速、停车和保持车辆静止的目的。
5.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等组成,用于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得以运动。
6.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车身并吸收路面颠簸所带来的冲击力。
三、底盘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加强底盘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悬挂系统稳定性和制动效果等。
2.舒适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包括提高悬挂系统的缓冲能力和降低噪音水平等。
3.经济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问题,包括采用合理的材料和工艺以及优化结构设计等。
4.环保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等。
四、底盘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底盘各个部位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2.清洗保养:定期清洗底盘,特别是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易受污染的部位。
3.润滑保养:定期给底盘各个部位进行润滑,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
4.注意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超载等不良驾驶习惯,以减少对底盘的损伤。
汽车底盘基础知识概述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四部分构成。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同意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与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与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同时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操纵,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固性。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用来保持或者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者停止行驶,或者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是指轮毂数)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形式。
布置形式FR(货车)、FF(轿车)、RR(客车)、MR(赛车或者超跑)、4WD、AWD第二章离合器机械式传动系要紧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构成。
离合器的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传动系平顺换档;(3)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的类型–摩擦式•干式•湿式–液力偶合–电磁离合摩擦式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与操纵机构五部分构成。
为消除离合器自由间隙及机件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之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接合状态离合器接合状态时,压紧弹簧将压盘、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
发动机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递到从动盘,再经变速器输入轴向传动系输入。
2)分离过程踏下踏板时,离合器分泵向前移动带动分离叉向前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杠杆内端向前移动,分离杠杆外端依靠安装在离合器盖上的支点拉动压盘向后移动,使其在进一步压缩压紧弹簧的同时,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
因此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
(3)接合过程若要接合离合器,驾驶员应松开离合器踏板,操纵操纵机构使分离轴承与分离叉向后移,压盘弹簧的张力迫使压盘与从动盘压向飞轮。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汽车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支撑结构,它承载着整车的重量,并连接着车轮、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
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
本文将从底盘的组成部分、底盘结构类型和底盘技术发展等方面介绍汽车底盘的相关知识点。
1. 底盘的组成部分汽车底盘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车身框架车身框架是底盘的基础部分,它由纵梁、横梁和连接支撑件等构成。
车身框架承载着车身的负荷和强度要求,并起到支撑和连接各个车身部件的作用。
1.2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弹性元件和减振装置来提供车辆的悬挂功能。
常见的悬挂系统有独立悬挂系统、非独立悬挂系统和半独立悬挂系统等。
1.3 车轮和轮胎车轮和轮胎是底盘的动力输出部分,承受着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扭矩和负荷。
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胎的性能。
1.4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部分。
它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驱动轴和差速器等。
1.5 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系统通过制动装置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减速和停车。
转向系统通过转向装置使车辆改变行驶方向。
2. 底盘结构类型根据底盘的结构形式,可以将汽车底盘分为横置前驱、纵置前驱、纵置后驱和全时四驱等几种类型。
2.1 横置前驱横置前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前轮的轴线平行,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前轮的驱动形式。
这种结构可以节省空间,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在小型车型中较为常见。
2.2 纵置前驱纵置前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车辆的纵向轴线平行,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前轮的驱动形式。
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中型和大型车型中较为常见。
2.3 纵置后驱纵置后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车辆的纵向轴线平行,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驱动形式。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加速性能,因此在运动型车辆和后驱豪华车中较为常见。
关于底盘的分类通常是沿袭着一汽对汽车总图进行编号时的定义(CA/CBW—15),将汽车分成四类一类汽车:包括汽车全部系统的完整车辆。
二类汽车:又称作二类底盘,指只缺少车厢系统总成的汽车。
三类汽车:又称作三类底盘,指只没有驾驶室、车前板制零件和车厢系统总成的汽车。
四类汽车:指无车架的散件和总成,仅从方便销售的角度,指未经组装的包括汽车全部系统部件的成套配件。
汽车、专用车底盘有二类和三类之分,具体如下:
一类主要是整车。
二类底盘是指带有驾驶室的底盘,经生产厂家试验、调试合格发放底盘车合格证,并有国家公告的产品,二类底盘主要用于汽车改装厂,专用汽车或特种车等(其广泛应用于油罐车,洒水车,吸粪车,吸污车,化工液体运输车,仓栅车,载货车,自卸车,随车吊,粉粒物料运输车、散装水泥车,高空作业车,清障车,牵引车等);主要用于货车厂。
三类是指不带驾驶室的底盘,经生产厂家试验、调试合格发放底盘车合格证,并有国家公告的产品,三类底盘主要用于客车厂或生产客车的厂家。
三类半与三类底盘区别是否带发动机。
汽车的“底盘”这个专用名词是来源于商用车(客运、货运、专用),底盘由车架、悬架(钢板弹簧等)、前后车桥、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制动系统组成,可以独立开行,其中不带驾驶室的叫“三类底盘”供客车厂改装大中型客车;带驾驶室的叫“二类底盘”,供改装油罐车、洒水车、吸粪车、吸污车、垃圾车、清障车、冷藏车、载货车、自卸车、随车吊、教练车、消防车、半挂车、高压清洗车、高空作业车、化工液体车、液化气体车、散装水泥车、水泥搅拌车、半挂牵引车等。
以前底盘国家控制都由大的专业汽车厂提供,售后服务也分别对应。
现在一些客车厂、改装厂也开始自己拼装底盘,质量就没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