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和冻伤Burns
- 格式:docx
- 大小:862.70 KB
- 文档页数:5
burns 公式计
Burns公式是计算烧伤程度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热量对皮肤造成的损伤程度为依据,将烧伤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是指只有表皮受损,通常会出现红肿和疼痛。
二度烧伤是指表皮和真皮受损,通常会出现疼痛、水泡和溃疡。
三度烧伤是指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全部受损,通常会出现焦炭痕迹和神经受损。
Burns公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烧伤面积(%)=头部面积×0.09+前胸面积×0.18+背部面积×0.18+上肢面积×0.09×2+下肢面积×0.18×2+会阴面积×0.01。
其中,头部面积指的是头部的表面积,前胸面积指的是颈部到第五肋骨的面积,背部面积指的是颈部到骶骨的面积,上肢面积指的是肘部到手腕的面积,下肢面积指的是膝盖到脚踝的面积,会阴面积指的是会阴部的面积。
通过Burns公式计算出烧伤面积后,可以根据以下指标来确定烧伤的程度:
1. 一度烧伤:烧伤面积小于10%;
2. 二度烧伤:烧伤面积在10%至30%之间;
3. 三度烧伤:烧伤面积大于30%。
需要注意的是,Burns公式只是一种参考方法,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烧伤的深度、部位、年龄等因素。
如果出现烧伤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 1 -。
烧伤和冻伤Burns
定义:
广义:由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引起的皮肤、黏膜组织的损伤,包括热、电、放射线和化学物质。
狭义:由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引起的皮肤、黏膜组织的损伤,包括热、电、放射线和化学物质。
伤情判断:
伤情判断最基本的要求是烧伤面积和深度,还应兼顾呼吸道损伤的程度。
➢面积估算
中国九分法:三三三,五六七,躯干前后二十七,两个臀部一个五,七加十三二十一。
手掌法:五指并拢为1%(患者自己)。
➢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
注:*,成人烧伤面积不足32%(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1%)或小儿烧伤面积不足16%(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6%),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仍属重度烧伤范围: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
②复合伤或中毒。
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④婴儿头面烧伤超过5%
烧伤临床分期:
➢体液渗出期/休克期(shock stage)
➢感染期/回收期/ 溶痂期(infect stage)
回收期:伤后3-7天为水肿回收期。
溶痂期:伤后2-3周,坏死组织溶解,创面裸露。
➢溶痂期:伤后2-3周,坏死组织溶解,创面裸露。
烧伤治疗
1.保护创面
2.防治烧伤休克
3.防治感染
4.防治内脏并发症
5.防治内脏并发症
早期处理(在病案分析中会出现,以下几点均需考虑到)
●了解烧伤时间、原因、受伤时的环境,入院前急救和处理情况及既往史。
●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了解有无吸入性损伤。
●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吸氧。
●镇痛镇静:若无脑损伤和昏迷史,无吸入性损伤,无呼吸抑制,可给予吗啡类药物,宜采取静脉给药。
临床上常采用杜冷丁与非那根合用。
●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开始输入电解质液,同时抽血检查血型、血清电解质、血细胞压积、肝肾功能、血渗透压、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作细菌培养。
●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和血尿。
●观测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皮肤温度、静脉充盈状态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仔细检查有无复合伤和多发伤,特别注意有无骨折和内出血。
●休克基本被控制后,进行清创,取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局部外用药物。
●对胸部或四肢的环形焦痂,应及时行焦痂切开减张。
液体疗法(防治烧伤休克)
病理生理:低血容量性休克
临床表现:具有一般休克特点
临床治疗:液体复苏
胶体溶液: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右旋糖酐、6%羟已基淀粉(706代血浆) 、4%琥珀酰明胶(血安定)
电解质溶液: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液)、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液)、高氧晶体溶液
5%或10%的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水份
电烧伤
临床特点:
1、有出入口
2、外小内大
3、跳跃式伤口
4、血管、神经、肌肉易受损伤
5、注意保护肾功能
化学烧伤
➢接触空气后还能自然:磷烧伤
➢组织凝固成痂,不起水泡,不向深部侵害:酸烧伤
➢烧伤后还可侵蚀,加深组织损害:碱烧伤
➢清水冲洗前,应清除残余物质:生石灰
➢有强大的穿透性,可数倍扩大组织坏死范围:氢氟酸
冷伤
冷冻伤分为两大类:非冻结性冷伤、冻结性冷伤。
补充:
烧伤早期抗休克应先补充:电解质液
防治大面积III°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有:及时纠正休克;早期切痂、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