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造价-案例-精讲班-第10讲:第二节:财务基础数据的计算(二)(2014年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2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NODE95090500010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表(按造价形成划分)[讲义编号NODE950905000101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3)专项训练训练1:已知B项目为某甲级医院门诊楼,某施工单位拟投标此楼的土建工程。
造价师根据该施工企业的定额和招标文件,分析得知此楼需人、材、机合计为1600万元,假定管理费按人、材、机之和的18%计,利润按4.5%计【如果是4.5%,默认基数为“人+材+机+管”;如果是装饰工程,利润是45%,那么默认是“人”】,规费按6.85%计【人+材+机+管】,综合税率按3.51%计,工期为1年,不考虑风险。
列式计算B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
(以万元为单位)(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土建工程人、材、机之和=1600万元管理费=1600×18%=288万元利润=(1600+288)×4.5%=84.96万元规费=(1600+288+84.96)×6.85%=135.15万元税金=(1600+288+84.96+135.15)×3.51%=73.99万元建筑工程费用=1600+288+84.96+135.15+73.99=2182.10万元 [讲义编号NODE95090500010100000106:针对本讲义提问]训练2:某公司拟投资建设某三层办公楼,经分析,该楼建筑工程为2580964.66元,装饰装修工程为1842219.7元,安装工程费用为1625742元,措施项目合计为1515908.81元,暂列金额为800000元,总承包服务费为12000元,计日工为4760元,规费为346537.14元,税率按3.48%计。
计算该办公楼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答案】分部分项费用=2580964.66+1842219.7+1625742=6048926.36元措施项目费用=1515908.81元其他项目费用=800000+12000+4760=816760元 规费=346537.14元税金=(6048926.36+1515908.81+816760+346537.14)×3.48%=303739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6048926.36+1515908.81+816760+346537.14+303739=9031871.31元=903.19万元[讲义编号NODE95090500010100000107:针对本讲义提问]训练3:C 项目为拟建一条化工原料生产线,所需厂房的建筑面积为6800m 2,同行业已建类似项目厂房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3500元/m 2,类似工程建安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8.26%、57.63%、9.98%、14.13%,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经过分析,拟建工程建安工程费的人、材、机、其他费用与类似工程相比,预计价格相应综合上调25%、32%、15%、20%。
2014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第一题: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年/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除资本金净利润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一题答案:(1)答: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答: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5=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答: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00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答: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P*1*(1-6%)=950 P=1010.6元第二题: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也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存。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2014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014年10月22日来源:233网校评论第一题: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年/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除资本金净利润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二题: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也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存。
该施工单位拟参加某一公开招标项目的投标,根据本单位成本数据库中类似工程项目的成本经验数据,测算出该工程项目不含规费和税金的报价为8100万元,其中,企业管理费费率为8%(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利润率真为35%(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之和为计算机基数)。
【呕心沥血整理】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前点题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工程案例分析点题A+B一、背景:某拟建生产项目, 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设计年产54万件,每件售价100元。
运营期第1年达产60%,第2年达产90%,以后各年均达产100%。
其它基础数据见表1.1所示。
表1.1 某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表单位:万元有关说明如下:1.建设投资中有54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
建设投资贷款利率为5.8%(按月计息)。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
2.流动资金总额的20%为自有资金(于运营期第一年投入),80%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流动资金在项目运营期期末一次收回并偿还贷款本金。
3.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25%。
4.建设投资贷款本金在运营期的前4年每年等额偿还,利息照付。
5. 当地政府考虑该项目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在项目运营期前两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补贴,补贴收入不计税。
6.维持运营投资按费用化处理,不考虑增加固定资产,无残值。
7、基准收益率15%。
8、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计算结果取整数)问题:1、列式计算建设投资贷款年实际利率,建设期贷款利息。
2、编制建设投资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和运营期末余值。
4、编制总成本费用表。
5、列式计算6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总投资收益率、利息备付率。
答案:问题1:(1) 建设投资贷款年实际利率=(1+5.84%/12)12-1=6%(2) 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贷款利息=1000÷2×6%=30万元第2年贷款利息=[(1000+30)+1000÷2]×6%=9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30+92=122万元问题2:建设投资贷款本金在运营期的前4年每年等额偿还,利息照付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问题3:(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3500-540+122)×(1-4%)/10=296万元 (2)运营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082-296×6=1306万元问题4:填写总成本费用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问题5:(1)第6年营业税金及附加=5400×6%=324万元(2)第6年所得税=(5400-324-3654)×25%=356万元(3)息税前利润=5400-324-3654+32+26=1480万元(4)总投资收益率(ROI )=TIEBIT×100%=1480/(3500+122+800)=33.47% (5)利息备付率(ICR )=1480/58=25.52二、背景: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某工程,需施工机械一台完成其中一项主要分项工程,工程量为48000m 3,有两种方案:A 购买进口机械,购置费100万元/台,寿命期12年,期末残值率10%;每4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6万元/ 台,经常修理费为0.5万元/台·年;年运行费为4万元/台;台班产量800m 3/台班;B 购买国产机械,购置费40万元/台,寿命期8年,期末残值率5%;每3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5万元/台,经常修理费为1万元/台·年;年运行费为6万元/台;台班产量600 m 3/台班;两种设备每年正常的工作台班为200台班。
专题: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本知识点一】建设项目财务基础数据测算一、营业收入及税金的估算1.营业收入的估算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适用于增值税的投资方案价格可以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但要在分析中予以说明。
2.补贴收入的估算分别按财政、税务部分的规定,分别计入或不计入应税收入。
(考试中很少涉及补贴收入,如涉及则会说明是否记取所得税。
)3.相关税金的估算(1)增值税(新版教材根据相关要求全面修订)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
1)纳税人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在建筑业,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2)计税方法分为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
a.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采取简易计税方法增值税,征收税率大多为3%。
应缴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不可抵扣进项税额)b.一般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采取一般计税方法增值税,征收税率一般为11%。
(a)无可抵扣进项税额时,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b)有可抵扣进项税额时,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可抵扣进项费用×税率-可抵扣设备投资×税率=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可抵扣进项费用×税率-可抵扣设备投资×税率。
特别说明:当期销售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工程项目投资构成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根据国家增值税相关规定实施抵扣,该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3)增值税发票分为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进项费用支出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可以抵扣销项税额。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要点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案例类型:※投资估算;※财务评价;※不确定性分析。
一、投资估算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注意:生产性建设项目投资应包括建设投资、建设贷款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费用, 见下图。
非生产性项目只包括建设投资和建设贷款利息。
(1)2.建设投资估算措施(2)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估算措施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措施有: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比例估算法和指标估算法等。
(2)预备费估算措施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I t ×{(1+f )t -1} 式中:I t —建设期t 年静态投资。
静态投资指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基本预备费; f —建设期物价平均年上涨率。
09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教材采用涨价预备费计算公式如下:()nt 1m 0.5t t 1PF I (1f )(1f )1f 1-=⎡⎤=+++-⎣⎦∑ 式中 PF ——涨价预备费; n ——建设期年份数;It ——建设期中第t 年投资计划额, 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t 年静态投资f ——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m ——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动工建设年限)。
3.流动资金估算措施流动资金估算措施有: 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两种。
二、财务评价⒈ 融资前财务分析措施首先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见下表), 然后计算出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动态盈利能力指标, 也可计算投资回收期(静态)指标。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表中: 1)补助收入是指与收益有关政府补助。
2)维持运行投资是指在项目运行期内需投入使得固定资产正常运行投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该投资可以予以资本化, 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计提折旧, 否则只能按费用化处理。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费用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大类。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一)(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2014年一建《建设工程经济》复习题集第二章第一节1Z102000 工程财务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1.财务会计的职能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地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是考评企业经营者经营企业资源的责任和绩效的依据,会计信息还是国家、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
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2.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的处理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是基础的会计,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是以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基础。
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1)会计要素的组成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用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会计等式的应用会计等式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
它揭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基本的等式分为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
1.现代会计的两大基本内容,包括( )。
A.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C.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D.财务会计和企业会计2.财务会计具有( )两项基本职能。
(二)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经营成本与总成本费用的关系如下: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估算
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
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也可视为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指成本总额随产品产量变化而发生同方向变化的各项费用。
三、总成本分项详细估算
(一)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二)投资借款还本付息估算----利息支出的计算
在大多数项目的财务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
1. 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估算
(1)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的规定,贷款还本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一般应是经过利润分配程序后的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费和其他还款资金来源。
(2)还本付息额的计算。
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即建设投资借款在投产后需支付的利息)、用于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
1)建设投资借款利息①等额还本付
息方式
(1)
(1)1
n
C n
i i
A I
i
+
=⨯
+-(A/P,i.n)
此方法适用投产初期效益较差,而后期效益较好的项目。
②等额还本、利
息照付方式
在每年等额还本的同时,支付逐年应计的利息。
此法适用于投产初期效益好,有充足现金流的项目。
2)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按年终偿还,下年初再借的方式处理,并按一年期利率计息。
○对流动资金的借款偿还一般在计算期最后一年。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一般按当年年初流动资金借款余额乘以相应的借款年
利率计算。
属于单利法,短期利率计算。
3)短期借款利息○项目运营期间为了满足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发生的短期借款
○计算短期借款利息所采用的利率一般为一年期借款利率。
短期借款的偿还按照随借随还的原则处理,即当年借款尽可能于下年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