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影像诊断-肝脏疾病CT影像

  • 格式:ppt
  • 大小:19.20 MB
  • 文档页数:1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T平扫表现
平扫表现-呈边缘清晰的单发或多发 类圆形低密度灶,可见小钙化密度 影。大的瘤体内中部有时可见不规 则更低密度影。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T增强表现
增强扫描-三期扫描-“快进慢出征”
动脉期典型血管瘤早期多为结节状 边缘增强,与血管密度相同;
静脉期-强化向中央扩展;
延迟期-约数分钟至10分钟肿瘤与肝 组织完全呈等密度。瘤内血栓或纤 维化部分始终为低密度。
CT强化-正常表现
增强后肝实质和肝内血管均有强化,CT值较平扫 升高。其强化程度取决于对比剂的剂量和注射速 度。 在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化, 动脉呈明显的高密度影像。 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强化明显,肝实质开 始强化,CT值逐渐升高,但静脉血管的密度仍高 于肝实质。 门脉晚期或肝实质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内对比剂 浓度迅速下降,肝实质达到强化的峰值,此时静 脉血管的密度与肝实质相当或低于后者。 正常肝内胆管分支细小,平扫及增强都不能显示。
2、病变形态:肝内病变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恶性 肿瘤边缘不清,良性肿瘤、肝脓肿等边界光滑。 3、病灶大小:病变大小可从数毫米至十多厘米, 甚 至 占 据 肝 脏 的 大 部 分 容 积 。 常 规 CT 可 发 现 0.5—1.0cm以上的小病灶。 4、病灶数目:肝转移瘤常为多发病灶。原发于肝 脏的良、恶性肿瘤、肝脓肿既可单发也可多发。
1、病变密度
1)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病变、混杂密度病变。
2)大多数肝内病变如良、恶性肿瘤、肝脓肿等平扫时均表 现为低密度灶,其CT值在水与正常肝之间。
恶性肿瘤密度不均,有液化坏死时于低密度灶内可见更低密 度影。良性肿瘤密度均匀,当较大的血管瘤内有血栓形成时, 其密度亦可不均。病灶内有气液平,为肝脓肿的典型表现。 肝囊肿则为水样低密度。
LIVER CT IMAGING
Main Content
Anatomy and Liver Segment How to read CT Film Liver image analysis Features of common diseases
Anatomy
记忆规律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T增强表现
增强扫描-三期扫描-“快进慢出征” 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依据
Freeny-Ashida 标准:
1、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2、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
3、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
4、平扫呈等密度;
5、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步减退,等 密度充填的时间大于3分钟
肝门区脂肪组织呈不规则形或类似多角形低密度 影,为脂肪密度,其内有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进 出。门静脉较大而居后,肝动脉位于其前内,胆管 (主要是肝总管)位于前外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密 度低于肝脏,显示为管道状或圆形影,越近门静脉 或下腔静脉平面越粗大。下腔静脉平扫时为圆形或 卵圆形低密度影。
CT平扫-异常表现一
密度 变的
、形Hale Waihona Puke Baidu、边缘轮廓、部位、
大小,以及病变对血管结构的侵蚀、压 迫等
CT平扫-正常表现
正常肝脏轮廓光滑,其断面形态和结构依断面 位置而不同。
肝实质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与临近脏器比较-高于脾脏、胰腺、肾脏等脏器,CT 值为50—70Hu。 与肝脏自身比较-高于其内树枝状走行的肝静脉及门 静脉(16-20Hu)。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概述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 多见,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常多 发,由扩张的血窦组成,可有血栓形成, 大小不一。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表现
取决于位置及大小及有无并发症。 病人一般无症状,当瘤体大于5cm,可 表现为肝大、上腹肿块;压迫邻近脏 器,出现腹胀,肝区痛,食欲减退; 血管瘤破裂引起瘤内、包膜下或腹腔 内出血,严重者休克。
第一肝门以上顺时针:7、8、4、2 第一肝门以下顺时针:6、5、4、3 尾状叶段1
How to Read CT Film
1、查对 2、观察一般内容(部位、扫描方式、层
厚、窗宽窗位等) 3、观察形态、大小、位置、密度及其周
围结构
Image Analysis
主要是分析横断层面上各组织结构及病
增强扫描的动、静脉期还可显示病灶引起的肝内血 管异常,表现为肝内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分支侵蚀、 破坏、推压、移位及门脉瘤栓形成等。原发性肝癌侵 蚀、破坏邻近血管并形成门脉癌栓,后者表现为门脉 期门静脉主干及其大分支内有对比剂的充盈缺损。良 性占位病变则推移周围血管。
常见疾病CT影像特点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肝癌 肝囊肿 肝脓肿 肝转移瘤 肝硬化 脂肪肝
CT强化-异常表现
增强后病灶可表现为不强化,环状强化及不同程度 的病灶实质强化。囊性病变表现为不强化,增强前后 CT值均为水样密度,如肝囊肿、肝包虫囊肿。脓肿呈 环状强化,其脓腔内含脓液,不强化。肝肿瘤呈不同 程度的强化。富血管性肿瘤如大多数原发性肝癌、肝 血管瘤、肝腺瘤,在动脉期有明显强化,病灶密度高 于正常肝。少血供性肿瘤如多数转移癌,表现为轻、 中度强化,增强扫描的各个时期病灶密度均低于正常 肝。
3)在脂肪肝的基础上的肝脏病变有时会表现高密度
4)肝内高密度灶可见于血肿与钙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表现为肝包膜下、肝内分支状、条状钙化影, 肝内胆管结石表现为肝内小点状、条状沿胆道分布的钙化影。 肝血肿可为肝脏外伤或肝肿瘤合并出血所致。
5)极少数肝肿瘤可表现为等密度灶,CT平扫易漏诊
CT平扫-异常表现二
符合其中三条诊断血管瘤,诊断率 达79%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少部分血管瘤在CT缺-乏鉴周别边强诊化断,而呈中央或混
合型强化,或因血栓形成,延迟扫描中央无强化 时,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一般血管瘤强化程度 与血管相似,造影剂在病灶内具有“快进、慢出” 的特点,结合MR的灯泡征和化验检查可鉴别两者。 T2WI扫描时部分转移瘤也呈灯泡征,可与本病混 淆。转移瘤CT上多无明显强化,DSA常显示为少 血供性肿瘤,可帮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