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固定资产折旧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①已提⾜折旧仍然继续使⽤的资产; ②单独计价⼊账的⼟地除外(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我国50年代清产核资时,每个单位分的的⼟地要单独计价计⼊固定资产,现在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地不会贬值,所以不提折旧)。
【注1】固定资产应该按⽉计提折旧,计提折旧原则: 【09年教材新增】固定资产应⾃达到预定可使⽤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流动资产时停⽌计提折旧。
当⽉增加的固定资产,当⽉不提折旧,从下⽉起计提折旧;当⽉减少的固定资产,当⽉仍提折旧,从下⽉起停⽌计提折旧。
当⽉增加的⽆形资产,当⽉开始摊销;当⽉减少的⽆形资产,当⽉不再摊销。
【注2】已达到预定可使⽤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2.固定资产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作量法 单位⼯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作量 ⽉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实际⼯作量×单位⼯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种⽅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年限(不考虑净残值)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考虑净残值):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预计净残值)/2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的年数,分母代表使⽤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支出,满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价值;不满足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文主要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一)不符合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只能费用化的相关处理。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后续支出不涉及费用提前预提及未摊销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二是对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前已预提或待摊的大修理支出发生后续支出会计处理。
如果未摊销的开办费和筹建期间的汇兑损失余额较小,直接将余额转入当期损益对企业利润无重大影响的,可将其余额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已预提或未摊销的费用金额比较大的按其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将其对损益的影响均衡调整到整个费用预提、摊销期间;如果大修理已预提或未摊销的金额较小,直接将其余额转入当期损益。
对企业利润无重大影响的,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等,贷记“预提费用”等科目。
经过上述衔接处理后,再发生大修理费用只需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即可。
(二)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入账价值确认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即,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在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老化或其他原因可能发生故障或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它可进行如下分类:1.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经济内容分类,它可分为更新改造支出与修理费用。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
固定资产修理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而进行的维护,这一行为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
在核算时还需区分日常修理与大修理。
日常修理是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局部修理,通常发生在固定资产发生故障时。
其特点是:修理范围小、费用支出少、修理资数频繁等。
大修理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检修。
大修时固定资产不一定发生故障,大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安全隐患。
如机器设备的全面拆卸、对将要损坏的主要零部件给予更换等。
2.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分类,它可分为资本化的的续支出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指符全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后续支出。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往往会改变固定资产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其支出通常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予以资本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应予以资本化,其余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及日常修理费应予以费用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核算发生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提折旧。
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第17讲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知识点: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案例导入【链接】汽车更换发动机①借:累计折旧 4在建工程 6贷:固定资产10②借:营业外支出 3.6贷:在建工程 3.6③借:工程物资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65贷:银行存款 5.65④借:在建工程 5贷:工程物资 5⑤借:固定资产 7.4贷:在建工程 7.4二、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核算★1.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1)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2)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资本化支出账务处理【案例11】3月1日福喜公司(一般纳税人)将原价100万元(包括发动机40万元)的宝牛牌汽车更换新发动机,截至当前,汽车已计提折旧30万元,汽车更换的新发动机的不含税价款为60万元,出售旧发动机取得价款10万元,增值税1.3万元,款已收。
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1万元,增值税0.09万元。
3月5日,汽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五步走:(1)旧设备转出借:在建工程 70累计折旧 3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有金额)贷:固定资产100(2)旧设备被替换部分旧发动机原价=40万元旧发动机折旧额=40×30/100=12(万元)旧发动机的账面价值=40-12=28(万元)借:营业外支出 28贷:在建工程28如果旧部件出售借:银行存款 11.3贷:营业外支出 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不影响“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3)可资本化(形成资产)的后续支出借:在建工程 60贷:工程物资 60【链接】上月新发动机购买价款60万元,增值税7.8万元,款已付。
借:工程物资 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8贷:银行存款 67.8(4)支付安装费借:在建工程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09贷:银行存款 1.09(5)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103贷:在建工程(70-28+60+1)103【例题·单选题】(2016年)某企业对一条生产线进行改扩建,该生产线原价1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改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改扩建后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初级会计实务2018预科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设备) 贷:银行存款【例题·判断题】(2016年)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确认为制造费用。
( )『参考答案』『答案解析』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确认为管理费用。
【★例题·计算题】东南航空公司2005年12月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2000万元(含发动机800万元),公司未将发动机作为一项单独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
2010年初,公司开辟新航线,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2010年1月1日,公司更换新发动机价值1000万元(改造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0万元,其中被替换旧部件的变价收入为100万元。
2010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更新改造完毕之后,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2010年期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
另需支付安装费用8万元。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章 固定资产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详细描述: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由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教材例3-5】甲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饮料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6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11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这条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过减值。
(3)至2×12年4月30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5 700元,已全部用于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84 000元。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
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其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假定甲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本例中,饮料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记账实操-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1、固定资产的折旧:借:在建工程【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管理费用【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研发费用【研发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贷:累计折旧2、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①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开始维修时: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原价】发生后续维修支出: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注意:企业发生的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重复计算。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1)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基本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如果为不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待抵扣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提示】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的,其进项税额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而教材中并未对此进行强调,所以在考试中如果出现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资本化后续支出,并且题目中给出了增值税税额的,按2年分期抵扣的规定处理。
【例题•单选题】企业扩建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且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生产线扩建后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2016年)A.1000B.800C.1800D.1500【答案】D【解析】生产线扩建后入账价值=1000-300+800=1500 (万元),选项D正确。
【例题•判断题】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应在建工程成本。
()(2016年)【答案】J(2)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高估。
基本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提示】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四、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费用化支出【例2-97】甲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12月份,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0000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5000000元。
甲航空公司未将发动机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19年初,甲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
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新发动机的成本为70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120000元;另支付安装费用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安装费100000元,税率10%,增值税税额10000元。
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甲航空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2019年初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80000000×3%×8=19200000(元),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60800000累计折旧19200000贷:固定资产80000000(2)安装新发动机:借:工程物资7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20000贷:银行存款8120000借:在建工程7000000贷:工程物资8120000支付安装费用:借:在建工程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贷:银行存款110000(4)2017年初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5000000-5000000×3%×8=3800000(元),终止确认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3800000贷:在建工程3800000(5)新发动机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800000+7000000+100000-3800000=64100000(元)借:固定资产64100000贷:在建工程64100000【例2-9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6月1日,对生产车间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修理,发生维修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修理费20000元,税率16%,增值税税额3200元。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是: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后续支出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
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固定资产修理。
经常性的维修,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固定资产改良。
改良固定资产通常能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混合型修改。
如果后续支出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该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如果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装修。
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装修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修改。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处置【知识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23年1 月31 日,甲公司对A 生产设备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
A 生产设备的成本为18 000 万元,预计使用16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至2×23 年1 月31 日,已计提折旧9 0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3 月25 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支出6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A 生产设备安装环保装置后尚可使用8 年。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23年A 生产设备及环保装置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A.937.50 万元B.993.75 万元C.1 027.50 万元D.1 125.00 万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环保装置按照预计使用5 年来计提折旧;A 生产设备按照8 年计提折旧。
2×23年计提的折旧金额=A 生产设备(改造前)(18 000/16×1/12)+A 生产设备(改造后)(18 000 -9 000)/8×9/12+环保装置600/5×9/12=1 027.5(万元)。
【例题·计算分析题】A 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22年12 月对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电动机进行更换,该固定资产为2×19年12 月购入,其原价为600 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一)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动产100%,不动产60%】——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40%】贷:银行存款等3.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提示】在计算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时,应当扣除被替换部分对应的折旧和减值部分。
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价值收入,都不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5.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2-97】甲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12月份,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0000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5000000元。
甲航空公司未将发动机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19年初,甲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
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新发动机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买价为70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20000元;另支付安装费用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安装费100000元,税率10%,增值税税额10000元。
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甲航空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2019年初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80000000×3%×8=19200000(元),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60800000累计折旧19200000贷:固定资产80000000(2)购入并安装新发动机:借:工程物资7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20000贷:银行存款8120000借:在建工程7000000贷:工程物资7000000(3)支付安装费用时:借:在建工程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0贷:银行存款110000(4)2019年初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5000000-5000000×3%×8=3800000(元),终止确认老发动的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3800000贷:在建工程3800000(5)新发动机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800000+7000000+100000-3800000=64100000(元):借:固定资产64100000贷:在建工程64100000【例题·单选题】企业扩建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且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生产线扩建后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后续支出一、引言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长期使用而购买或制造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支出是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支出的基本概念、计量方法和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在购买或制造固定资产时所确认的资产金额。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 购买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初始计量应包括购买价格、安装费用、工程设计费、起运费用、保险费用和其他直接与购买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
例如,某企业购买一台机器,购买价格为10万元,安装费用为2万元,起运费用为1万元,那么该机器的初始计量金额为13万元。
2. 自制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当企业自行制造固定资产时,初始计量应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以及其他与自制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
例如,某企业自制一台机器,直接材料费为5万元,直接人工费为3万元,制造费用为2万元,那么该机器的初始计量金额为10万元。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为增加固定资产的效益、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或维持固定资产正常运转所发生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改进固定资产的支出当企业对已购买或已自制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进时,所发生的支出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资产成本。
改进固定资产的支出可以包括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等费用。
例如,某企业对一台机器进行了自动化改造,改造费用为5万元,那么该费用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2. 维修固定资产的支出当固定资产发生故障或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时,所发生的支出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资产成本。
维修固定资产的支出包括设备维修、零配件更换等费用。
例如,某企业对一台机器进行了维修,维修费用为1万元,那么该费用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3. 扩大固定资产的支出当企业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扩大投资时,所发生的支出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资产成本。
医院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一、本科目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原价。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医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相关说明如下:1.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医院的图书应当参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不计提折旧。
产核算的依据。
产产损益三、医院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医院应当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登记每项固定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其他资金的金额及其所占的比例。
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另设辅助簿进行登记,不在本科目核算。
四、固定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固定资产的取得医院取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成本。
1.外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买价、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交付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发生安装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说明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