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
- 格式:ppt
- 大小:368.00 KB
- 文档页数:20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它们有多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它们有多大》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的量化和比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2. 教材结构《它们有多大》这篇教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入部分: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如菜板、窗户等),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大小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部分:介绍了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计算公式,以及面积的单位。
•练习部分: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比较,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
–学会将面积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进行面积的量化和比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积的计算和比较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理解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面积的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进行面积的量化和比较。
–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PPT演示。
2.教学素材:–课本《它们有多大》。
–实物图片(如直角三角形图形、长方形图形等)。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练习和巩固、课堂讨论和总结。
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如课文中提到的菜板、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并引出面积的概念。
•提问学生:你觉得什么决定了一个图形的面积大小?2. 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PPT演示,向学生展示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图形,并介绍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高/2,长方形的面积=底边长×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它们有多大 4教案沪
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运用方格数来求图形面积;以及运用面积公式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割”、“补”、“移”的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透明网格纸、彩色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老师出示小班微型拼图大奖赛获奖者的拼图,引入求图形面积的话题。
2.通过询问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方格数来求图形面积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老师设疑揭题,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面积计算的方法。
3.学生交流反馈,分享各自的方法,包括“补充方格线”、“割”、“补”、“移”等方法。
三、巩固与拓展
1.老师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它们有多大(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它们有多大”这一单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及其进率的理解。
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刻度尺、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长度,我们需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新课1. 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进率。
2. 教师示范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长度单位的概念、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板书设计:一、长度单位1. 米、分米、厘米、毫米2. 进率二、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1. 方法2. 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家长签字:请家长检查学生的测量结果,并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使用量词“米”、“千克”、“升”、“个”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物体大小、重量、容量的比较。
2.能够根据所给物品的大小、重量、容量,合理选取相应的量词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测量实际物品大小、重量、容量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使用量词进行实际生活中物体大小、重量、容量的比较。
2.能够选择合适的量词进行描述。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先出示几个物品,如篮球、桌子、书包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
2.询问学生这些物品的大小,并让学生回答。
3.教师教授“米”这个量词的意思,并在黑板上写出“一米”、“两米”的表示方法。
2. 讲解环节1.教师出示一个物品,如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猜测这个绳子有多长,并听取学生的回答。
3.教师告诉学生实际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重复“一米”这个量词的表示方法。
4.教师出示另一个物品,如一千克的沙子,让学生观察。
5.让学生猜测这个沙子有多重,并听取学生的回答。
6.教师告诉学生实际重量是1千克,并让学生重复“一千克”这个量词的表示方法。
7.在黑板上写出“一升”、“两升”、“三升”等表示方法,并教授“升”这个量词的意思。
8.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两个”、“三个”等表示方法,并教授“个”这个量词的意思。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并分为大小、重量、容量三类。
2.让学生用正规的方法,使用尺子、秤、容器进行测量,并合理选择相应的量词进行描述。
3.分别进行展示,并纠正错误的描述。
4. 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简述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了今天教学的方法,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巩固和帮助。
五、教学后记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使用量词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教师应该让他们在生活中认识到物品的大小、重量、容量,并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测量实际物品。
它们有多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复习正确用方格数表示面积,求长方形的面积。
2. 能力目标:
通过图形割补求面积。
3. 情感目标:
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什么是面积?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教学图形A
1. 观察图形上有什么
师:请大家看书第65页图A,上面有些什么?要知道面积大小,先要知道哪些条件?
(数出长和宽分别占几格并记录在旁。
)
2. 探究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呢?
试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A 的面积。
3. 小组互相说说:数格子的方法和用计算的方法各自的特点。
反馈两种方法的长短处。
数格子的方法要注意些什么?用计算的方法又要注意些什么?
三、练一练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000cm 9dm 四、图形B 、C 的面积探究 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物体并不都是一个长方形,有时会有很多长方形拼合而
成的1 图形B 可以怎样求面积呢?
1. 小组讨论,出示计算方法
5×4 - 4
2×3+2+2+3+3
4×3+2+2
2. 独立完成图C 的计算
反馈计算方法
五、小结
15cm 2m 4dm
28dm
9cm
16m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不规则图形又如何计算?。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教案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65~P66教学目标:1、复习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用面积公式来算面积。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看与比较等方法去把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运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让学生运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运用运算面积的两种差不多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运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关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运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先出示长方形图,再出示正方形图,让我们来看看那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那个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小结你们真聪慧,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格子,只要明白长方形的长和宽,明白正方形的边长,就能够利用面积公式来运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利用平移,半个格子凑整及轴对称图形特点求图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平移成为长方形,2个半格凑成一格。
轴对称图形只要数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个图形面积。
小结:我们能够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为长方形,把三角形转变成为正方形来运算出面积。
把2个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快速运算出面积。
二、新授1.激发学习爱好这2个不规则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怎么说是哪个图形面积大呢?今天这节课就具体来研究它们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题)不规则图形面积2.图形A 我们先观看图形A,你有方法运算它的面积吗?A、小组讨论B、汇报各种运算的方法54-425+3+343+2+244C、电脑演示同时总结出割、补、移三种方法。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什么缘故?割的方法:44=16 补的方法:54-4,这两个方法最好!师总结:不管是割依旧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