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78.08 KB
- 文档页数:1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术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是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要点。
1.术前准备:在患者入院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术前检查结果。
同时,需要评估患者的术前情况,包括身体状态、患者的心理状态等。
在术前,对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需要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术后定位与观察:在术后,需要对手术切除部位进行定位与观察。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还要对患者术后伤口进行观察,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所以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止痛治疗。
可以使用非阿司匹林类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药等进行疼痛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特点。
4.术后呼吸护理:在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甲状腺癌累及到气管和喉返神经的患者。
所以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采取保护性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体位等。
5.术后声音保护:术后,由于手术可能会影响到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所以,在术后需要保护患者的声音。
应尽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大声说话、大笑等,以减少对声带的刺激。
6.饮食护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存在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所以需要针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应尽量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食物、刺激性饮料等。
7.心理护理: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8.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甲状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声带损伤、感染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43-01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
甲状腺癌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
但在清扫过程中,由于甲状腺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淋巴系统变异较多、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发生并发症率的机会高,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3月~2011年2月,共收治了76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女47例,男29例;年龄11~75岁,平均42岁。
手术方式为甲状腺患叶切除+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7例,甲状腺患叶切除+对侧叶全切除+单侧淋巴结清扫术43例,甲状腺全切+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6例。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身创伤,而且手术留下的瘢痕影响颈部美观,有的因患癌症而对再次手术治疗失去信心,情绪不稳定[2]。
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积极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讲一些手术成功的病例,鼓励病人勇敢的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体位训练:术前1周开始,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练习头颈过伸位。
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20~30cm高软枕,充分暴露颈部,2次/d,从30min/次逐渐延长至1.5h~2.5h/次;一般餐后两小时练习,以防呕吐发生。
同时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强调戒烟的特殊意义,鼓励病人戒烟。
2.3 皮肤准备:除常规皮肤准备外,术前应剃除其耳后毛发,并沐浴更换病员衣裤。
2.4 药物准备: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和安眠药;心率较快着,给予普萘洛尔,使术前病人心率维持在90/min以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应术前服碘剂1周~2周,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以此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至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需要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
在手术室护理体会中,正确的准备工作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麻醉监测与护理体会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处理。
手术创面护理体会包括术中创面消毒和包扎,防止感染的发生。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要重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护理体会则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健康。
综合总结,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了多个方面,护士需要细心负责,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未来,可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手术室、麻醉监测、手术创面护理、术后并发症、康复护理、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甲状腺切除术的定义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患者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控制着新陈代谢、能量消耗和许多其他生理过程。
在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前,医生会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术前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
在术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可以确保甲状腺切除术的顺利进行。
1.2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准备工作是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患者的评估。
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为手术提供准备。
护士还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确保患者在手术时能够承受。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一、概念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二、治疗原则手术切除是各型甲状腺癌(除未分化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病情再辅以多学科综合治疗。
三、术前护理1.协助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禁烟、酒。
2.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手术、麻醉相关的知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3.做好与手术、麻醉及患者配合所需的准备。
如皮肤准备(手术区皮肤的清洁与准备)、呼吸道准备(有效咳嗽及深呼吸)、消化道准备(术前禁食禁饮等)、术前适应性训练(床上排尿、排便训练)、心血管准备(控制血压)等。
4.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更换宽松衣裤,取下活动性义齿、首饰等个人物品,交家属保管,遵医嘱执行术前用药。
四.术后护理1. 做好各管路护理:正确连接,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预防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3.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切口渗血渗液和引流液的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窒息、声音嘶哑、失声等情况。
4.做好饮食指导。
手术当天禁食水,术后第一天进温凉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半流质、软食。
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5. 注意保暖,保持病室安静,病情稳定后协助取半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变换体位、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
6.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患者舒适,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7. 做好安全管理。
预防跌倒、坠床发生。
五、功能锻炼卧床期间鼓励病人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切口愈合。
头颈部在制动一段时间后,可开始逐步练习活动,促进颈部功能恢复。
颈部淋巴结清扫者,斜方肌存在不同程度受损,故切口愈合后还应开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随时注意保持患侧高于健侧,以防肩下垂。
功能锻炼应至少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六、出院指导:1.自我监测:若出现切口渗血渗液、颈部结节、肿块等异常及时就诊。
2.饮食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无碘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3.活动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手术期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阶段,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关键。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需要遵守一系列常规。
下面将介绍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的常规措施。
一、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工作对于手术的成功进行非常重要。
术前护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调查:了解患者手术前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等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
2.术前指导: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手术过程、麻醉标志、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了解并积极配合。
3.术前准备:清除患者的肠道和胃内残留物,避免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等并发症。
4.术前物品准备: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包括手术器械、药物、麻醉用具等,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测和保护的重要环节。
1.监测指标: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协助麻醉师: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包括给药、插管、监测等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入睡,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器械准备:及时向医生递进手术所需器械,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病灶保护:保护手术病灶,避免术野受到感染或损伤。
5.血管通路维护:监测和维护患者的静脉通路,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治疗。
6.标本采集:快速准确地采集手术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
7.手术安全: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三、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于恢复患者身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观察指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体征异常并及时处理。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术后复苏:完成手术后的复苏工作,包括麻醉解除、呼吸通畅、血液循环稳定等。
4.伤口护理:对术后伤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监测伤口愈合情况,预防继发感染。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手术期是一段患者身体最脆弱的时间,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期护理措施。
1.环境准备:-为患者提供干净、安静、温暖的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确保床铺干净整洁,更换干净的床单和被褥。
-床旁放置必要的用品,如呼叫铃、盥洗用具等,以方便患者使用。
2.术前准备:-按照医生的嘱托,为患者进行术前洗澡或擦身,确保患者的皮肤清洁。
-帮助患者排空膀胱和肠道,避免手术期间发生尿潴留和肠胃胀气。
-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禁食禁水,确保手术期间不发生误吸。
-患者需要拆除或者封存首饰、假牙等可能影响手术的物品。
3.身体护理:-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清洁口腔。
-检查患者的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留意患者的尿量和排便情况,以及排尿是否疼痛或困难。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生素等。
4.功能恢复:-术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
-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功能评估,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的良好。
-定期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指导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包括洗澡、防止感染等。
5.饮食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术后逐渐恢复饮食。
开始时以流质或软食为主。
-留意患者的进食情况,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帮助患者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饮水。
6.精神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鼓励和安慰他们。
-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提供必要的娱乐活动,如阅读、电视等,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帮助患者处理可能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如恐惧、不安等。
7.安全措施:-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防止患者摔倒,特别是在术后还未完全清醒或身体不稳定的情况下。
-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整洁和安全,避免滑倒或碰伤等意外发生。
-定期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检查有无红肿、渗液等不正常情况。
最后,手术期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程护理工作,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
手术前护理
- 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卫生。
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和准备。
-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的回顾,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 饮食控制:遵循医嘱,确保患者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以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等意外情况。
手术中护理
-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洁净的手术衣、戴口罩和手术帽等,确保手术场所的洁净,并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应对突发情况: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等。
- 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并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后护理
- 恢复室护理: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适情况。
- 疼痛管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确保患者舒适。
- 术后指导: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指导与教育,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以上措施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应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等因素来确定。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02T11:25:0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周萍
[导读] 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
周萍(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
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观察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引起的危害,也是确保甲状腺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23-0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常并发颈部淋巴结移。
手术切除是各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方式[2],而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人27例,男性3例,女性24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8.4岁。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因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和病人沟通,向患者讲诉手术的重要和安全性,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避免情绪激动,从而配合相关的检查、治疗、护理。
同时,给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外来刺激。
2)一般护理:
(1)评估全身情况配合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2)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吸5-10min,提高肺换气功能,介绍有效咳痰方法。
咳嗽是术后出血的诱因。
(3)术前三天让患者锻炼颈部肌肉、韧带,双肩垫高20-30cm,头后仰平卧2h,每天1-2次,适应手术时的体位。
(4)术前12h禁食,6h禁水,把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置于床旁。
3)术后护理:
(1)体位指导:患者回病室取平卧位。
麻醉作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坡位,床头抬高20-30,头下置30-40cm小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深呼吸利于有效咳嗽,及时排除痰液。
(3)保持颈部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管一般于48-72h拔除。
(4)术后呕吐的护理:术后呕吐多与麻醉药、插管刺激有关,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消除其紧张情绪。
并嘱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呕吐次数少时可暂不处理,严重时可予止吐药。
(5)饮食护理:病情平稳或全麻清醒后,给于患者少量饮水,若无不适鼓励其进食,先给予冷流质饮食,避免过热引起颈部血管扩张,加重切口渗血[4],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软食,向患者说明加强营养对伤口愈合,机体恢复的重要性。
(6)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于术后24-48h。
常见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因此术后24-48h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颈部切口、呼吸和颈围的情况,术后痰多不易咳出着,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咳嗽、协助拍背、雾化吸入。
如发现患者颈部压迫感、切口有大量渗血、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快、紫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床旁拆除缝线、减压、消除血肿,必要时气管切开。
②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呼吸情况、颈部皮肤颜色,判断有无皮下出血。
③喉返神经损伤:由于全麻手术,术中不能让患者发音、吞咽活动。
故在患者清醒后做简单对话,正确评估患者声音情况。
进食时,特别是饮水,观察患者是否有误咽、呛咳情况,及时发现喉返、喉上神经的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多见,表现为声音嘶哑,多为血肿压迫、疤痕组织牵拉引起,为暂时性,经理疗等治疗后可恢复。
④手足抽搐:多为术中误切甲状旁腺引起,常于术后1-2d出现面部和口唇周围和手足部针刺、麻木和强直感。
严重可发生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甚至发生喉、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
出现抽搐,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瘦肉、鱼等食物,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应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防治应感冒引起的咽部充血、不适。
一般术后2-3月避免颈部剧烈运动。
教会患者自行作颈部检查,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复查。
对于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应遵医嘱口服甲状腺制剂做替代疗法。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
以后每年定期随访一次,共5年,随后可2-3年随访一次。
2.结论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出院后密切随访,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参考文献
[1]彭雅玲、伍石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陈丽英: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年19期.
[3]孙亚莉、王西玲、同欢庆、崔莉萍、袁波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第13卷8月下旬刊.
[4]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