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 大战前夜的较量》学案 冀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116.60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巩固辅导一
百
第1题【单选题】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右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
当时(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
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
A、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右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冀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②1945年8月参加重庆谈判③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狮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会师大西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之间从合到分,然后再合,再分。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
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A、刘伯承、邓小平B、谭震林、贺龙C、林彪、罗荣桓D、陈毅、粟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红色旅游加强了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面是某旅行社的第一天行程安排:早餐后游览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观奇峰、怪石、云海、劲松。
登高望远,感受当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豪迈气概。
游览结束后午餐。
下午在大别山庄参观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图片展,举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等活动。
行程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发生在______时期( )A、北伐战争B、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全国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B、晋察冀豫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孟良固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井冈山会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育英中学师生来到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革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A、延安B、沂蒙山C、大别山D、井冈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
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南京!》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挺进中原》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
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出席了( )A、西安事变谈判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孟良崮上火如潮【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图5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南京B、北京C、苏州D、重庆【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峻时刻。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大战前夜的较量知识点知识点一、为什么蒋介石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呢?1、中原解放区战略位置特别重要。
2、中原解放区敌人力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二、1945前共军共有120万军队为啥不跟日军正面较量那国民党当时有400多万军队美国援助的大量装备,火力上已经完全超过日军,美国一个航空队常驻中国,上千架飞机(有人质疑飞机数量,去百度下规模就知道了,当时美国一年9.8万架的飞机产量来对比,上千架飞机不多,美国当年打算用中国做跳板轰炸进攻日本本土,当年规划的机场就几百个),到1945年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上空的大部分制空权。
怎么就不会反攻一下呢,雪峰山那场战斗,还是日军先进攻,算是防守反击了一小下。
而日军投降前一年里,日军发动攻击国民党还丢失了几乎三个省的大部分和4个省的一部分(自己百度或者谷歌豫湘桂战役)。
即使在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美国援助量最小的时候,美国也每月能用空运给中国运输多大8万吨物资。
其中大部分为武器装备和石油等。
仅仅空中就运输了总共140万吨物资进来,而滇缅公路打通后,那物资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进来。
但是这些装备大部分都装备在后方整修的国民党嫡系部队,这些部队知道日军投降后才出来接收投降。
而没有一丁点的援助给中共。
而八路军抗战胜利前,主力部队加上民兵才80万人,50万条枪。
对面是鬼子50万正规军和130万伪军。
那抗战日本投降前,八路军在8个月里从日本手里夺回了大概100多做县城。
这两个对比,你看出来是谁在1945年没有与日军正面较量了吧。
其实国共双方都和日军较量了,不过国军丢了大量国土,损失70万军队,日军死伤7万人。
对还被河南老百姓俘虏了数万人。
因为国军撤退时抢老百姓东西强奸了老百姓家闺女。
共军发动了反击,夺回100多座县城,俘虏日军就好几千人,伪军十几万。
课后练习1、既参加过西安谈判,又参加过重庆谈判的中共主要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王若飞答案:C点拨: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代表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据此可排除B项。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练习题第八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的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解放战争爆发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A、南京B、北京C、上海D、延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②1945年8月参加重庆谈判③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共中央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及时作出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是在( )A、粉碎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后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后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大战前夜的较量》学案冀教版
二、讲案:
师:(组织学生阅读单元导入部分,使学生整体认识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划分)
(和谈时期)(内战时期)
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10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上册书学过的伟大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胜利来之不易。
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都深深地希望这和平的果实能够被保持下去。
那么到底抗战胜利后,中国走向了何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板书)
师:不言而喻,看到这个标题,同学们知道,在走向最终的和平之前,中国又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大战——内战。
今天我们就首先来分析一下这场战争爆发前,国共双方的较量——重庆谈判。
一、重庆谈判(板书)
1、背景:师:首先同学们回顾一下上册书关于中共七大的内容。
①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②毛泽东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的名称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以美国为靠山,积极准备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
(1)国民党方面(板书)
师:通过教材第2页的图片和“读一读”来感受一下。
A、为内战做准备需要时间,也可以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
B、如果毛泽东拒绝来,那么就可以借此蒙骗舆论,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师:当时中共中央是怎样考虑的呢?毛泽东去还是不去?为什么要去?(检查预习情况)
(2)共产党方面(板书)
师总结中共去谈判的原因:
A、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B、并通过谈判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团结教育人民。
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坚持了革命的灵活性。
那么这些目标到底实现了吗?
2.经过(板书)自读第三页楷体字体会。
3.结果:签订《双十协定》(板书)
师:经过40多天的艰难谈判,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因为是10月10日签署的,又称“双十协定”。
(图片见课件)
梳理谈判内容:
A、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那么这份协定能约束住蒋介石不再发动全面内战吗?
二、山雨欲来(板书)
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做出了一系列反动举动,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页,阅读“山雨欲来”一目,总结出有几个方面。
师生:阅读并总结:
①当谈判还在进行时,国民党阎锡山部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教师讲明目的是企图在谈判桌上要挟共产党),被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部队痛击。
②“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就电令国民党各战区部队占领长江以南地区、抢占华北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
③美国政府空军和海军的支持,包括直接出动海军陆战队。
④国民党当局各级官员大肆搜刮“五子登科”,即金子、车子、房子、女子、票子。
⑤1946年6月下关惨案(教师要讲明参加请愿的是上海人,请愿的地点是南京)。
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表明全面内战的山雨马上就要来到。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板书)
师:重庆谈判只是蒋介石用来准备全面内战的烟幕,一旦准备就绪,国民党反动派便会凶相毕露,公开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向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举进攻。
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蒋介石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呢?(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6页的小字部分)
【课堂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和全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而国民党为确立和维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并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
②为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西北解放军采用了什么战术与敌人周旋?
③请写山图中A、B、C所标的地名。
目标是什么?(ABC)
2、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领导人、结果。
历史意义。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