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的临床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58.08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登记检查的孕妇3479例参与本次研究,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图像以及结果,与孕妇产后实际诊断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3479例孕妇中,产前临床超声缺陷检查共72例,孕妇生产、引产后临床出生诊断为83例缺陷。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6.75%。
在六大畸形的诊断中,产前超声检查为24例,产后实际缺陷例数为24例,检查准确率为100%。
在其他项目的缺陷检查中均有漏诊情况发生,产前超声检查为48例,产后实际缺陷例数为59,产生检查准确率为81.36%。
通过产妇孕周数与超声诊断的结果关系发现,孕妇孕周小于17周超声检查缺陷占8.33%;17周到25周超声检查缺陷占51.39%;25周到28周产生检查缺陷占27.78%;28周以上超声检查缺陷占8.33%。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符合我国优生优育政策,应对孕期女性进行大力宣传,做好产前超声检查。
【关键词】超声检查;出生缺陷;临床先天畸形是指胎儿在母体时发育异常,造成结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多方面出现不可逆的功能、解剖等多方面的异常,严重妨碍胎儿的生长发育[1]。
先天畸形的胎儿如果出生,残疾的发生概率非常大,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家庭的影响也非常大,往往由于其治疗费用巨大,家庭的经济负担非常重甚至无力支撑。
我国是人口大国,先天畸形胎儿的出生的生存情况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水平,所以国家一直提倡优生优育,产前检查是必要的检查手段[2]。
本文主旨探讨分析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登记检查的孕妇3479例参与本次研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实际临床诊断进行比较,临床数据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登记检查的孕妇3479例参与本次研究。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郭梁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6期【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081例孕妇,对其胎儿畸形率和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所有孕妇中,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畸形种类由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但其他种类的畸形均有漏诊现象发生,其中以小型畸形为主,整体而言,胎儿畸形率为1.83%,总漏诊率为13.67%;在检测时机方面,孕期17~28周进行检测的准确率较高, 28周的准确率较低。
结论对胎儿的超声诊断应该选择在孕中期进行,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畸形现象,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诊断;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意义出生缺陷指的是因为胚胎发育紊乱而造成的结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一系列的发育异常,等到胎儿出生后会引发永久性的发育障碍或异常,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生命[1]。
出生缺陷程度较轻的患者可能症状伴随一生,较重者可能会终生残疾或幼儿死亡,引发不必要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本院将自2004年1月以来诊治过的108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访其产后症状及表现,对其胎儿畸形率和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04年1月以来诊治过的1081例孕妇,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16±3.07)岁,孕周14~39周,平均孕周(23.46±5.82)周。
对所有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选用PHILIPS-IU22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
1. 2 方法所有孕妇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采用频率3~5 MHz的线阵或凸阵探头仔细扫描孕妇腹部,测量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羊水、胎盘及脐动脉的血流参数,接着从横、纵、斜三个方向多角度地检查胎儿的解剖结构。
最后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观察胎儿的四肢和手足形态,可以顺着其肢体长轴从近端追踪到末端,并观察分析胎儿的肢体和内部骨骼长度、数量、形态和位置关系、四肢活动状态等,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该进行确认检查,并将确诊的畸形情况记录保存下来,以便后期证实。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切实发挥出其筛查畸形胎儿的显著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四维超声检查畸形胎儿的准确性不仅仅依赖检查时机的把握,还与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存在较大联系,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此在利用四维彩超检验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四维彩超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1]米永锋,范宁,成玉静,等.彩色多普勒结合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s2):317-317.[2]黎强,王美华,刘肖莲,等.四维彩超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1):175-177.[3]陈桂荣,甘柏柳,周霓,等.实时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17-2119.[4]殷雅丽.四维彩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6):5087-5088.[5]史悦.探讨四维彩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3709-3710.[6]聂俊青,阮伟丽,王潇洒,等.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8):3342-3343.临床上,出生缺陷也被称为先天异常,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紊乱导致的胎儿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异常,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包括各种代谢疾病、先天畸形以及智力障碍等[1]。
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全球每年有650万先天缺陷新生儿出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困扰[2]。
我国新生儿缺陷率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的残疾儿童,约一半以上属于先天性缺陷导致的[3]。
产前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易行、可重复操作、无创伤、检出率高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
为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对降低新生儿缺陷率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
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实施产前超声检测36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上述孕妇自孕16周开始至分娩前定期进行彩色超声检测,对胎儿有无先天性缺陷给予筛查与诊断。
结果3600例产前超声检测孕妇,共发现48例先天性缺陷胎儿,其中引产43例,其余均正常分娩,出生新生儿共3557例,其中先天性缺陷婴儿为5例,缺陷婴儿出生率为1.41‰。
结论对孕妇妊娠中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胎儿有无先天性缺陷,通过筛查与诊断,提高了胎儿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显著减少了先天性缺陷婴儿的出生率,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人口素质。
关键词产前诊断;先天性缺陷;超声检查有报道指出[1],临床上将出生前即存在于胚胎或胎儿的体型与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出生缺陷,新生儿严重缺陷是胎儿及婴幼儿致死的重要诱因,并可导致先天性疾病与肢体残疾。
本院从2012年1月开始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实施产前超声检测36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孕妇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5±4.5)岁。
上述孕妇于孕16周至分娩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行产前检测,所有孕妇定期随访直到分娩后1周,畸形胎儿引产后给予尸体解剖并记录结果。
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先天性缺陷诊断标准,将所有出生缺陷婴儿资料登记并分析研究[1]。
1. 2 方法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仪器应用Aloka SSD prosoundα10型彩色多普勒成像仪,探头频率为3.5~6.0 MHz。
所有孕妇于孕16周至分娩前用10个标准切面对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进行筛查与诊断,胎儿检测标准切面为:丘脑平面、侧脑室平面、唇面部冠状切面、腹围平面、脊椎纵切面、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双肾横切面、左右侧脐动脉起始段彩色血流、双上肢及双下肢切面。
【经验交流】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刘 婷(鞍山市铁东区妇幼保健院彩超室,辽宁 鞍山 114001)【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㊂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存在出生缺陷胎儿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时间孕期畸形检出率;统计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出生缺陷漏诊率前三位和不同超声孕检次数的检出率㊂结果:20~24周胎儿的畸形检出率最高,位居前五位的出生缺陷类型是心血管畸形㊁多发畸形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㊁肢体畸形,出生缺陷漏诊率最高的前三位是骨骼系统畸形㊁颌面及耳部畸形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超声孕检次数为3次及以上者的出生缺陷检出率明显高于1次和2次者(P<0.05)㊂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出生缺陷检出率㊂【关键词】 超声检查;出生缺陷;产前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8.02.051中图分类号: R7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8)02-0104-02 出生缺陷患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㊂实行规范的产前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出生缺陷,提前终止妊娠,降低严重缺陷胎儿出生率和围生期病死率㊂本文探讨超声检查在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鞍山市铁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保健的存在出生缺陷胎儿的孕产妇525例的临床资料㊂其中超声诊断出生缺陷454例,其中新生儿423例,引产儿31例;孕妇均为初产㊁单胎妊娠;年龄23~34岁,平均(26.51±2.61)岁;孕周12~41周㊂1.2 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孕妇至少在孕早期(< 14周)㊁孕中期(14-28周)㊁孕晚期(>28周)进行过一次超声检查㊂孕妇在超声检查时取仰卧位,腹部涂耦合剂,使用频率3.5MHz的凸阵探头对胎儿颅脑横切面㊁颜面纵横切面㊁脊柱纵横切面㊁四腔心切面㊁腹围切面㊁双上㊁下肢切面等进行常规超声筛查并记录检查结果㊂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时间点下的畸形检出率;统计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和出生缺陷漏诊率前三位;统计不同超声孕检次数下超声诊断检出率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不同孕期畸形检出统计 超声共诊断出454例(86.48%)畸形患儿㊂其中孕期<20周47例(10.35%);20~24周超声诊断为畸形的比例最高,为306例(67.40%);其次为24~32周89例(19.60%);≥32周最少,为12例(2.64%)㊂2.2 超声诊断下缺陷类型前五位统计 在出生缺陷中,位居前五位的是心血管畸形98例(21.59%)㊁多发畸形92例(20.26%)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3例(11.67%)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39例(8.59%)㊁肢体畸形31例(6.83%)㊂2.3 超声诊断出生缺陷漏诊率前三位统计 骨骼系统畸形66.25%(27/80)㊁颌面及耳部畸形78.85%(11/52)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47.54%(32/ 61)位居漏诊率前3位㊂2.4 不同超声孕检次数下超声诊断检出率统计 随着超声孕检次数的增加,超声诊断检出率逐渐增加㊂孕检1次和2次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低于3次及以上(P<0.05),见表1㊂表1 不同超声孕检次数下超声诊断检出率比较超声孕检次数实际缺陷数超声诊断缺陷数检出率1次16713178.442次17014685.883次及以上18817794.15*#合计52545486.48 注:与1次比较,*P<0.05;与2次比较,#P<0.053 讨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高龄孕妇的增加,我国的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㊂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和干预胎儿畸形可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对母婴生理和心理的伤害[3]㊂超声检查具有无创㊁方便㊁图象清晰㊁重复性高㊁检出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最重要的方式㊂(下转第116页)401本次选取的98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后,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液㊁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关于总胆固醇㊁尿素氮㊁低密度脂蛋白㊁24h 蛋白定量等指标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05)㊂分析获得以上理想成效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早期护理干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㊁心理护理㊁饮食护理㊁运动护理等一系列的干预护理措施㊂帮助患者全面的了解引发高血压肾病的不良因素和相关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有效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护理模式,让患者在生活中避免了一些引起高血压肾病的危险因素,加之合理的用药指导,使患者按时服药遵从医嘱,提高了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增加了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保障了降压药物的疗效㊂个性化的科学运动锻炼指导,让患者保障足够的运动量,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治疗的成效[10]㊂第二,饮食护理中,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方案,通过合理的热量控制,让患者减少主食淀粉的摄入,不仅保证了一天的能量需求,也帮助患者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减轻了肾脏的负担[11]㊂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控制血压㊁加快病情好转有积极意义㊂同时在早期护理干预下,患者生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㊂参考文献[1] 孙苹.实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03-104.[2] 段良霞.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6,6(25):269-270.[3] 胡红波.高血压肾病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98-99.[4] 黄红珍.早期护理干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体会[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2):101.[5] 江领群,陶贵惠,杨红,等.延续护理在高血压肾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773-2775.[6] 郭敏玉.12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J].大家健康旬刊,2015,9(8):247-247.[7] 陈敏军,付先竹,黄玉宇,等.老年高血压合并肾病临床护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916-2918.[8] 王凤珍.高血压肾病80例早期护理干预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2(7):215-216.[9] 李淑玲,廖胜香,李彩霞,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病综合征1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5):82-84.[10] 董小芳,何香女.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4):325-326.[11] 陈婷,贺倩.实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J].哈尔滨医药,2016,36(6):698-699.编辑: 周金环(上接第104页) 本研究结果显示,20~24周为胎儿畸形检出率最高的时期㊂这是因为该阶段胎儿骨骼回声较小,对图像干扰小,图像显示清晰;且胎儿羊水厚度适中,胎儿活动充分,胎儿各解剖机构已基本发育,可有效反应胎儿内脏结构,保证筛查工作的准确性[4]㊂因此该阶段是超声筛查出生缺陷的最佳阶段㊂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超声诊断下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是心血管畸形㊁多发畸形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㊁肢体畸形㊂卫生部规定的无脑儿㊁脑膨出㊁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㊁单腔心㊁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及严重的脊柱裂等六大畸形实现了100%检出,检出效率较高㊂骨骼系统畸形㊁颌面及耳部畸形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漏诊率较高,这是因为手指㊁足趾㊁外耳赘生物㊁小耳畸形等出生缺陷相对微小,受胎儿体位的制约,超声影像图上的形态变化不明显;超声可对胎儿手㊁足的姿势和指及趾的个数进行观察,但难以观察到手㊁足的骨骼异常[5,6]㊂故孕早期检出率最高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孕中期为胎儿系统检查,晚期为筛查迟发畸形或对前期疑似病例进行复诊㊂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产前超声筛查次数为3次及以上者的出生缺陷检出率明显高于1次和2次者㊂综上表明产前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出生缺陷检出率㊂参考文献[1] 黄欢,孙丽洲.出生缺陷的现状㊁干预措施及分析[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6,8(3):1-8.[2] 杨丽,张毅.中国出生缺陷预测模型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643-645.[3] 宿世娟.早孕期超声在筛查畸形胎儿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0):55-57.[4] Ilescu D,Tudorache S,Comanescu A,et al.Improved detection rateof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the first trimester using an extended examination protocol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3,42(3):300-309.[5] 杨烨,唐芳,尹向阳,等.产前超声筛查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海南医学,2015,26(11):1609-1612.[6] 姜伟,江宁珠,马金凤,等.不同孕周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75-2176,2187.编辑:王冰611。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超声检查在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研究选择了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生产的120例缺陷畸形儿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对病例进行了研究,经整理后制成出生缺陷报告表。
结果在120例的先天缺陷畸形儿中,通过超声检查检测出的82人均属于六大致畸性,全部与产后诊断结果一致,确诊率高达百分之一百。
而在其他的微小致畸性中,均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错误诊断。
结论超声检查对检测胎儿缺陷畸性有较高的意义,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检测出畸性类别,有助于降低或预防生育缺陷,值得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价值引言出生缺陷,即先天性畸形,是指新生儿在母亲子宫内发育产生的异常情况。
是影响人口素质和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不良影响因素。
出生缺陷问题是父母、社区和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新生儿问题,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不良的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幸福指数,影响社会发展。
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进行早期的检查、治疗能够有效终止先天畸形妊娠,降低对母体的身心伤害,改善新生儿的品质。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设备对身体的生理及组织构造进行检查,利用检测结果揭示病变,进而做出提示性治疗的诊断手段。
使用超声对分娩前的孕妇进行诊断,能够及时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进而有效防控缺陷宝宝的分娩机率,增加宝宝的健康率。
为了阐明超声检查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的120出生缺陷新生儿展开了深入研究,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成功剖腹产及引产后出生的120个缺陷新生儿作为实验目标。
其中,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妊娠年龄区间在25-45周岁,平均(36.8±3.6)岁,孕周11~38周,平均孕周(24.6±5.3)周。
参与实验的孕妇均知晓本次实验,统一并支持本次实验探究,本实验相关资料齐全,已经医院伦理协会审核,予以开展实验。
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的作用产前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对孕妇腹部进行检查,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该技术可以提供大量有关胎儿发育和异常情况的信息,从而对预防和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产前超声检查可帮助发现胎儿的结构异常。
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儿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肺部、肾脏、四肢等。
如果发现胎儿的某个器官发育不良或存在结构异常,医生可以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建议中止妊娠,避免患有严重先天性缺陷的婴儿出生。
通过及时的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减少因先天性缺陷导致的不必要的困扰和痛苦。
其次,产前超声检查对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也非常重要。
通过超声波成像,医生可以测量胎儿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度等指标,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过度生长等问题。
如果发现胎儿的生长情况异常,医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评估胎盘的功能、羊水的量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孕妇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通过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提供适当的医疗干预,可以减少婴儿出生时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婴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产前超声检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筛查某些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通过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疾病相关基因的存在,可以早期发现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疾病,例如唐氏综合征、愈伤组织细胞稀少症等。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胎儿存在高风险,医生可以进一步进行确认性的诊断和遗传咨询,为孕妇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建议,包括选择性终止妊娠、积极治疗或进行特殊产前护理等。
总的来说,产前超声检查在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现和评估胎儿的异常结构、生长发育状况和遗传疾病风险,产前超声检查能够为医生和孕妇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产前超声检查并不能保证100%地发现所有的异常,也不能预防所有的先天性缺陷。
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姚军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有效筛查缺陷胎儿。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来检查的3000例孕妇进行研究,孕期为15周-40周孕妇,采用超声对孕妇进行系统的检测,对缺陷胎儿进行筛查与诊断,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结果通过对孕妇进行追访,共发现患有先天性缺陷的胎儿共36例,通过超声筛查出31例,漏诊5例,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其临床表现为较小的缺陷或较小的畸形。
结论通过超声在产前对出生缺陷进行相关的诊断,可以有效筛查出先天缺陷的胎儿,有效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出生胎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实践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出生缺陷;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临床价值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结构或染色体异常[1]。
胎儿畸形约占活产儿的3%。
胎儿畸形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占我国出生人口总数的4%-6%。
严重的畸形可导致胎儿/新生儿死亡或严重残疾。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对畸形胎儿的父母也是无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对出生缺陷进行产前诊断筛查,进行提早预防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2]。
本文通过对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研究其临床价值。
现将相关数据与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前来检查的3000例孕妇进行研究,孕期为15周-40周孕妇,平均孕周为(25.35±5.26)周。
孕妇年龄为26岁-35岁,平均年龄为(28.56±2.35)岁。
所有孕妇排除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疾病。
所有孕妇的年龄,孕周,临床特征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对新出生的婴儿进行追访,统计相关数据。
1.2仪器选择仪器选择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5.0MHz。
1.3检查方法孕妇可采用仰卧位或者侧卧位,采用超声对孕妇进行系统的检测,具体检查包括:第一,骨骼系统方面的检查,如短肢、足内翻、指趾畸形,脊椎的骨化程度以及弯曲度等方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74期201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影像·分析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临床应用谢艳冰(深州市医院,河北 深州 053800)0 引言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 )新生儿犯病率大约在1%-2%之间,我国二胎政策开放下,围生技术进一步提升,促使胎儿出生缺陷进一步提高。
对孕妇进行超声筛查,能够在妊娠早期及时发现胎儿存在的缺陷。
出生缺陷,对胎儿未来寿命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父母的负担。
当前出生缺陷逐渐成为重点公共卫生问题。
采用超声检查,存在无创性,同时具有较高可靠性。
本研究为分析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临床应用,针对来本院产检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前来本院建卡孕检的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定期参与系统性超声筛查的孕妇为观察组,仅做早期超声和晚期一般发育筛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
孕妇年龄在22-41岁,平均(32±3.05)岁,对所有孕妇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采用系统超声检查,或者为孕妇实施早期一般发育常规超声检查。
纳入标准:正常单胎妊娠。
孕妇和胎儿临床资料完整。
排出存在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孕妇。
1.2 方法。
为患者使用进口三星麦迪逊彩超仪器,对孕妇进行产前胎儿系统筛查,主要对头部进行探查,探查的频率控制为3.5 Mhz 。
孕妇主要去仰卧位,然后将腹部充分暴露在外,检查内容有胎儿胎位、心脏位置、腹围和股围以及胎盘位置等。
同时检查胎儿和宫颈口之间的关系,对胎儿重要部位进行大体检查[1]。
系统超声检查,在常规检查基础上,明确妊娠和孕周,进行早期超声检查,通常在11-13+6周进行。
中期检查时选择在20-26周检查,晚期检查时在28-32周检查。
在38周之后,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孕妇羊水情况[2]。
检查具体内容为:胎儿脊柱连续性和弯曲度、骨化程度。
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检出的畸形儿125例,同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超声诊断的结果对比方面,六大畸形胎儿的超声检出率为100%,其余畸形胎儿存在一定的漏诊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以及时发现畸形胎儿,同时判断畸形类型,显著减少出生缺陷胎儿,因此为控制出生缺陷,需要加强婚前健康教育并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关键词】超声检查;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六大畸形;漏诊出生缺陷指的是婴儿尚未出生之前,在子宫当中出现发育异常的问题。
出生缺陷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人口的素质,而超声作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有着无创性的特点,所以在出生缺陷诊断过程当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借助于超声诊断有利于筛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实现畸形儿的早发现以及早诊断,从而今早终止妊娠,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实现优生优育[1]。
在此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5例出生畸形儿,并分析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过程当中超声诊断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检出的畸形儿125例,包括先天畸形胎儿、正常分娩畸形儿以及引产畸形儿。
产妇年龄为22-41岁,孕龄为13-40周。
1.2方法为孕妇进行规范超声检查,取侧卧位或者仰卧位,频率设定为3-5MHz凸阵或者线阵探头,详细扫查孕妇的腹部,首先测量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胎盘、羊水以及脐动脉血流参数,进而使用诊断仪标准切面进行孕期胎儿解剖结构的斜向、横向以及纵向3个方向的系统检查,其中检查顺序是颜面部冠状切面、颅脑横径切瓜、心脏四腔心切面、脊柱纵切面、双肾横切面以及左右侧脐起始段血流切面、双下肢切面、双上肢切面[2]。
胎儿手足以及四肢的形态应当通过连续顺序追踪重点观察,沿着胎儿的肢体长轴从肢体的近端追踪到肢体的最末端,从而分析判断肢体以及内部骨骼的数目、长短、形态以及位置关系,还包括四肢姿势与活动状态,如果存在可疑部位应当反复进行检查对比,确诊畸形需要做好记录保存,在胎儿出生之后随访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