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时 优化1:沏茶问题 (2)
- 格式:doc
- 大小:227.51 KB
- 文档页数:6
第8讲 数学广角—优化(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沏茶问题(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做哪些事情; (2)知道每项事情所用的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知识点二:烙饼问题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充分利用空间、节省时间。
知识点三:对策问题(1)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有多重策略,应选择最优策略。
学习田忌的取胜策略,接水 烧水 沏茶 同 时 找茶叶洗茶杯沏茶问题饼的数量是双数,2张2张的烙;饼的数量是单数,最后留3张,运用技巧烙烙饼问题上等马 中等马中等马 下等马下等马 上等马先分析好自己与对方的优势,才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2)以弱胜强的结局要满足的条件:第一,强者先出招,且知晓对方的战略方案;第二,全盘考虑,先以最弱对最强,再依次应对,以整体取胜。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分数【典型一】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位队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需要()分钟才能通知到所有成员。
A.15 B.12 C.8 D.4【分析】老师首先用1分钟通知第一个队员,第2分钟由老师和1个队员两人分别通知1个队员,现在通知的一共1+2=3个队员,第3分钟可以通知的一共3+4=7个队员,以此类推,第4分钟通知的一共7+8=15个队员,由此问题解决。
【详解】第1分钟:通知到1个队员;第2分钟:1+2=3(个)第3分钟:3+4=7(个)第4分钟:7+8=15(个)最少花4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个人。
故答案为:D【点睛】关键是理解得到通知的所有队员下一分钟都可以同时去通知其他未接到通知的队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已通知的人的人数加上老师是下一次要通知的人数。
【典型二】淘气早上起床通常要做以下几件事情(如下表)。
他最迟8:00要到校,那么他最晚要( )起床,才能按时到校。
【分析】在吃早餐的时候可以同时听英语,所以最短需要的时间就是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餐和走路上学的时间,即是(5+6+15+12)分钟;计算出做完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的时间,再用8时减去最少需要的时间,即可求出他最晚几时起床,才能按时到校。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神兽山市国中镇代古小学*
教师:虎之名*
班级:白虎陆班*
8 数学广角——优化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田忌赛马问题。
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1)优化(3课时)
(2)练习课(1课时)
(3)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优化思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物的操作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培养了他们收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第1课时优化1:沏茶问题
课题优化1:沏茶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主要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那么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设计突出以下两点:
1.引而不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做家务的顺序。
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激烈的讨论,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引导操作,各组形成自己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分析选出最优方案,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
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7分钟)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
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对沏茶这一生活现象比较熟悉,于是在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为客人沏茶的生活情境。
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然后让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放手让学生思考设计沏茶的方案,各小组热烈讨论、认真计算,形成共同的方案,让学生亲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从中明白节省时间的道理,理解最优方案。
学生始终能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