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3例1【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操作练习法、联系生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1.墨墨是我的女儿,她每天早上7:00起床,每天都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吃早餐10分钟、起床1分钟、洗漱3分钟、听英语单词朗读8分钟、步行上学10分钟。
2.请你为墨墨安排合理的做事顺序,如果墨墨要在7:25到校,她会迟到吗?3.下面的事情哪些可以同时做?①三岁小孩上楼梯、数数、猜谜语。
②看电视、泡脚、洗脸。
③坐车、吃苹果、听音乐、踢足球、关灯睡觉。
(设计意图:渗透有序做事、同时可以做的事,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4、了解华罗庚的优化法,渗透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
1、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已知洗水壶需要1分钟,水壶装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8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 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2、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扫地需要6分钟,擦家具需要15分钟,晒衣服需要5分钟。
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用多少分钟?解:先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同时擦家具(15分钟)和扫地(5分钟),共用21分钟,最后晒衣服(5分钟),这样安排最快。
21+5=26(分钟)答:最少需要用26分钟。
3、妈妈做早饭。
淘米:2分钟,拌小菜:5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煎鸡蛋:5分钟。
妈妈准备完这顿早饭至少要用解: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同时)拌小菜:5分钟;煎鸡蛋:5分钟2+20+1=23(分钟)4、王欢星期六午休起来,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请你安排一下做这几件事的顺序,尽可能节约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解:听英语20分钟(同时:这几项顺序不限)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20+10=30(分钟)5、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其中: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沏茶:2分钟)客人喝到茶,最少需要等多少分钟?解:先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等开水烧开后再拿茶叶,沏茶需要2分钟,需要一共需要1+15+2=18分钟.。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2一. 教材分析《沏茶问题》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培养学生的统筹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沏茶的最优化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兴趣,希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缺乏条理性和优化意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和总结最优化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解决沏茶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优化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和总结沏茶的最优化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优化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沏茶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最优化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发现和总结最优化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沏茶的道具和材料,如茶叶、茶壶、茶杯等。
2.设计沏茶的情境和问题,如不同茶叶的沏茶时间、不同茶壶的沏茶速度等。
3.准备沏茶问题的解答,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反馈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茶叶和茶壶等道具,引导学生谈论沏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的沏茶问题,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泡好一杯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呈现的沏茶问题。
四年级上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多项任务的情况。
而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沏茶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能够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安排,达到最高的效率。
我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小明的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帮忙给客人沏茶。
小明需要做的事情有:洗水壶用 1 分钟,接水用 1 分钟,烧水用 8 分钟,洗茶杯用 2 分钟,找茶叶用 1 分钟,沏茶用 1 分钟。
那么,小明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依次完成的,而有些事情则可以同时进行。
比如,烧水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洗茶杯和找茶叶。
如果小明一件事一件事依次去做,那么他总共需要的时间是:洗水壶 1 分钟+接水 1 分钟+烧水 8 分钟+洗茶杯 2 分钟+找茶叶 1 分钟+沏茶 1 分钟= 14 分钟。
但是,如果我们合理优化一下步骤,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小明可以先洗水壶用 1 分钟,然后接水用 1 分钟,接着烧水用 8 分钟(在烧水的这 8 分钟里,同时洗茶杯用 2 分钟,找茶叶用 1 分钟),最后沏茶用 1 分钟。
这样算下来,总共需要的时间就是:1 + 1 + 8 + 1 = 11 分钟。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合理安排步骤能够节省 3 分钟的时间。
这 3 分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算长,但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每一分钟都可能非常宝贵。
再来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说早上起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刷牙洗脸 5 分钟,煮鸡蛋 10 分钟,热牛奶 2 分钟,整理书包 3分钟。
如果依次完成这些事情,总共需要 5 + 10 + 2 + 3 = 20 分钟。
但如果我们在煮鸡蛋的 10 分钟里,同时完成刷牙洗脸和整理书包,那么总共需要的时间就是 10 + 2 = 12 分钟,节省了 8 分钟。
通过“沏茶问题”这类优化问题的学习,我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思考一下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哪些事情必须先后完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数学广角”第1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
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猜谜语吗?2.请大家看大屏幕。
3.导入新课(过渡语略)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主题图)2.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3.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5.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6.现在,请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小组合作:(1)学生动手设计方案(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A.把做每件事的时间相加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对于这三种方案,那个更好呢?请同学们点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本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04页《沏茶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课前准备:1、铺垫: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教具准备:记录本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前聊天:猜谜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 请问,这究竟是什么……(谜底:时间)(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你都做过哪些家务呀?师:同学们都是勤劳的好孩子!如果你的妈妈安排你烧水和扫地,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1、师: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比比看,谁脑筋转的最快!(让学生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等等。
)3、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刚刚同学说的这两件事情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板书:同时进行)4、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但不知道在生活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做的好不好?我们今天一起研究——合理安排时间。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合理安排时间)【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例1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沏茶问题》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沏茶问题,培养学生的统筹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章节通过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引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考虑到一种方案,缺乏对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沏茶问题的背景,通过解决沏茶问题,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沏茶问题的背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沏茶问题的相关材料,如茶叶、茶具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讨论的场地和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茶叶、茶具等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沏茶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沏茶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沏茶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际操作,解决沏茶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第【1】篇〗教学背景又该我上每周一次的示范课了,选了几个题都不满意,总想在课中体现自己的教学主张,总想把好多东西都呈现在一节课上。
顾此失彼,下笔几次都不满意,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上。
初始设计【说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3例1的内容【说教材分析】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就是分析家里来客人了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操作更省时间,属于运筹思想。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说教学难点】思考工序及先后顺序,知道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
2.你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名言?3.师: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
周末,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你看到了什么?你平时沏茶做些怎样做才能使客人尽快喝上茶呢?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做?大家先想想,完成妈妈交的任务,有哪些事情必须做?(2)小组合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