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小草和大树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小草和大树》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类文学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草和大树的生命故事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与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小草和大树》的主题和情节;2.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故事,并从中领悟人生道理;3.通过本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生命故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2.难点:让学生从生命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感性活动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一下当小草和大树成为朋友的情节会是什么样子。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排小草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这张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整体阅读整体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命力量。
步骤三:课文解读1.分段阅读:将课文分为若干段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理解每一段内容。
2.生字词解释:辅助学生理解生词和生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段落分析: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意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四:深度理解1.语音语调学习: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意象和情感交流:通过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草或大树,或者表演小草和大树的身份,从而体会生命故事之间的情感交流。
3.人生道理领悟:通过生命故事领悟人生道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人生道理。
步骤五:小结归纳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五、教学须知1.教材准备:语文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篇目《小草和大树》;2.辅助教具:黑板、彩笔、音频播放器、PPT等;3.注意事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课堂气氛;防止教师片面讲解,应尝试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
9、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勃朗特三姐妹三个时期经历逆境与取得的成就,感受夏洛蒂的精神,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3、学习选择事例详略结合、比喻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重点:了解勃朗特三姐妹三个时期经历逆境与取得的成就,感受夏洛蒂的精神,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难点:学习选择事例详略结合、比喻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走进逆境:(PPT)二、体会逆境、感悟形象(一)自主学习,走进逆境。
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横线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
(2)写一写:在文中做批注。
(3)说一说: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和理由。
(4)读一读:有感情朗读。
(二)交流汇报,感悟精神。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艰难谋生:吃苦耐劳。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作批注,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理由:A、忙碌的动作: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
B、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C、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遭遇羞辱:坚忍不拔。
过渡:(1) 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的心情(2)简介当时社会歧视妇女背景(PPT:歧视妇女资料)(3)骚塞的训诫,A、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PPT:小草和大树图片)B、理解:小草: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4)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后不同的心情(4)夏洛蒂的做法?(昂起头、钉)(5)三姐妹会说些什么?A、意志坚定、不屈不挠B、文字多,围绕一件事详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6)有感情朗读。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我们作为教师要做好教案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
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1、比较小草和树(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
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六语教案主备人:总课题:9、小草和大树第1课时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Ⅰ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ⅡⅠ出示课文插图,简介“勃朗特三姐妹”和《简·爱》Ⅱ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形成板书: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脱颖而出教学反思:六语教案主备人:总课题:9、小草和大树第2课时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大段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读第二自然段Ⅰ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9.小草和大树【教材简析】《小草和大树》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叙写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在逆境中奋发努力、脱颖而出的艰辛历程,歌颂了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主人公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与本单元另三篇课文一起,共同表达了“奋斗与生存”的教育主题。
课文比喻贴切,注重以人物反映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映衬人物细腻、真实的思想行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4.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体会夏洛特姐妹的成功之处。
2.体会勃朗特姐妹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题目切入:小草有什么特点?大树有什么特点?文章究竟写了什么故事? 【语言文字训练点】小草和大树分别对应的人物,体会比喻象征的用法。
课文为什么要用“小草和大树”做题目?【需学习的表达方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段话。
【资料补充】夏洛特姐妹简介及有关故事【拓展阅读】继续搜集阅读《简爱》及姐妹们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你对夏洛特姐妹有怎样的了解?第一课时一、简介名著,激发期待1.出示课后《名著便览》,教师深情朗读。
2.师述:“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这本书的作者是(板书:夏洛蒂·勃朗特)。
3.简介夏洛蒂:鼓励学生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夏洛蒂和《简·爱》,并指导对所集资料的筛选;学生不到之处,教师相机补充。
【设计意图】:开篇利用课后的《名著便览》切入夏洛蒂三姐妹,使学生对三姐妹有了初步的了解,意在伊始即托举夏洛蒂姐妹人物形象,并设置悬念,引发阅读期待二、课题入手,整体感知1.揭示课题:夏洛蒂三姐妹是如何同时在文坛脱颖而出的呢?对此,课文《小草和大树》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解答。
2023年《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2023年《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