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基础——第三章(续3)列举法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5
一、创造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就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是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也就是人第一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
它的特征就是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新颖性”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1、是指仅对于创造者自己来说是新颖的。
2、是指对其他人、甚至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新颖的。
二、创新的含义:创新就是创造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
如: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新点子、新设计等。
三、创造与创新的关系:(一)创造与创新的联系1.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属于创造的范畴。
但是,创造不一定都是创新。
创造的范围要比创新宽得多。
2.创造与创新的本质特征都是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3.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创造学。
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就不得不学习创造学。
什么是创造学:一、创造学的含义: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的领域的创造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简言之,就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如: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发明、管理上的创新、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等等一切具有“第一次”性质且非重复性的活动,均可称为创造活动。
二、创造学基本原理: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自然属性2、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的激发出来,转化为量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二)创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1. 观察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一个人的创造过程,并依据其行为、言语、性格特征及情绪变化等诸多方面来分析其创造心理、创新思维和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创造原理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观察的客观性、忌猜测b. 观察的全面性、防止偏见c. 观察对象应有代表性,典型事物进行观察2. 传记法:研究人物传记,从中获取创造学所需要的相关因素及相关结论3. 科学史法:通过研究某一学科(技术)内部新、旧知识之间的产生、变化、发展和消己的过程而揭示该学科(技术)发展规律的方法4.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的创造过程不同创造者之间的比较研究而深入了解有关创造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