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格式:pptx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30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新变化。
(二)教学难点
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二、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三、社会——社会结构、福利制度、社会运动
变:统治方式和手段不变: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通过美国邮票《世纪之庆》引入新课
集中精力,准备上
课。
趣味引入,引起
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一、经济之变1.为什么变?——背景
用三张邮票分别代表股市崩盘、罗斯福新政和二战
是引起经济发生变化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以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改革的重
要推动力。
2.怎么变?
1.回顾20世纪上
半叶相关知识点。
联系课内外知
识,提高学生根
据图片史料提
取材料信息,概
括及分析问题
能力。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知识点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1.国家干预的增加(1)原因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措施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等。
(3)效果: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4)调整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②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1)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深化拓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稳定国际汇兑,保证各国汇率的稳定;而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是一个调节机构;而世界银行提供的是长期贷款,是一个发展机构。
知识点二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背景(1)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影响: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轻巧识记]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三 社会结构的的新变化1.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表现(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19课。
该单元意在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面貌,共有四课内容,分别是: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即四个要点:一是讲述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以及伴随冷战发生和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逐渐走向多级的演变;二是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种种的新变化,三是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发展与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四是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发展。
本课位于本单元的第二课,与第20课和第21课呈并列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文字材料、图表、图片等史料创设情境,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辩证看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等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2.通过问题探究,理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实质,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从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3.习得从文献、表格等不同类型的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习得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重要的新变化难点:1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各种新变化的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以及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二战刚结束及二战后重建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相关图片。
让学生思考:是什么灵丹妙药让资本主义国家从废墟萧条走向恢复繁荣?(设计意图:通过强烈反差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知欲。
)环节二: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1.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通过展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轴引入第一个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