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渐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1.21 KB
- 文档页数:9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拥衾./矜.持抱犊./尺牍.佣.工/佣.金B.渐.渐/渐.染纨绔./胯.骨刑笞./青苔.C.似.乎/似.的嗔.怒/瞋.视倾轧./轧.钢D.刹.那/霎.时瞬.目/尧舜.强.壮/勉强.解析:选B。
A项,分别读qīn/jīn,dú,yōnɡ/yònɡ;B项,分别读jiàn/jiān,kù/kuà,chī/tái;C项,分别读sì/shì,chēn,yà/zhá;D项,分别读chà/shà,shùn,qiánɡ/qiǎ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市场上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择善而从....,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B.这次中秋灯展中,我们以灯光营造出满月造型,就像是把钟灵毓秀....的月亮搬到家中一样,瞬间让家庭增添了几分童话色彩。
C.老校长不但治学有方,而且具有高超的演讲能力,每次演讲,都能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从心灵深处受到莫大的启迪。
D.国家画院研究员王艺是一位才高气清....、儒雅谦和的文人,在写诗、作词、书法、刻绘、雕塑、摄影等领域都有不凡建树。
解析:选D。
A.“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使用对象不当。
B.“钟灵毓秀”指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形容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该成语不能用来修饰“月亮”。
C.“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使用对象不当。
D.“才高气清”指才调高雅,气质清新。
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你走在大街上时,高大的梧桐树的宽大的叶掌,挡住了炎炎的烈日,在这样的绿色大伞下行走,感到的却是凉爽的气息。
B.越是在招商引资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下,越是要严把准入关、环境关、投资强度关,将有限的发展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集中。
第11课渐本课话题——珍惜时间一、从课本中积累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
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
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
二、从历史中积累谁能把握好时间,谁就可能抓住机遇,收获成功。
马克思寓居英国伦敦期间,大部分时间在大英博物馆里度过,写出了鸿篇巨制《资本论》;鲁迅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于勤奋笔耕,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牛顿在万有引力的发现中,和时间赛跑,很少在凌晨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是灯火不熄、彻夜不眠。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成就赫赫,硕果累累,发表了70多部著作。
他每天核算自己花费的工作时间,并有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能很好地驾驭时间、利用时间、把握时间。
三、从名言中积累1.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
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巴甫洛夫2.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3.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
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4.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5.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6.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一、作者简介缘缘堂主——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浙江桐乡人。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
1921 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 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第11课渐“渐”——僅厶隹匍濡逍钙的微矽的克老,思适的主鶴X-的序直。
右不知不童申,询$ 询迄;层刁:知刁:堂中,馮序渐(2;总不知不盜中,©渐月望;层不知不堂译,潇入住億。
斫谕谷狒步、潺潺的浅水;看庭命椅科椅择、多节更够。
実去勾勾,克阴軽圣,时向直昱个总!它观么2 2.征心陡感无奈:余们战怎样把曲“朝辰*纟蓉廉事”的摒向心隹?我们该愿样證佬“邀老“無丸,不舍忌态”的时⑹?《谕》逸仓丰孑佬《摘观〈住》的“心隹啄咬”多趣。
逼过《渐》迪篇比章,玻们可以召出丰孑佬先隹对孑心竺的各废:翔妮。
他:fe咬厶隹的免物,:&咬侖的厶不侈務舎借时向,虚废〈隹。
他箱望x•们舎传时向,阿阿耙滋&/•隹的盘个冷盈。
■精美晨读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隹家、画家。
1914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
1921年赴日本学习音乐和美术。
冋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屮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箸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等。
2.背景探寻《渐》出自丰子恺《静观人生》的“人生咏叹”专题。
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
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
静观也好,哀叹也好,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中,就可以看出丰老对于人生的严谨态度。
他希望人们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
名言警句一、文本名句1.“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2.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To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流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 的欺骗!二、描述“渐”的古诗文名句1.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
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
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
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
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
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认为“渐”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生,使人保持“生的意趣与价值”,如果变化急剧,人生无常,人就“不乐为人了”。
◎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第10课《菱角的喜剧》◎第11课《渐》◎第12课《鱼书》◎第13课《说不尽的狗》第11课渐本课话题——珍惜时间一、从课本中积累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
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
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
二、从历史中积累谁能把握好时间,谁就可能抓住机遇,收获成功。
马克思寓居英国伦敦期间,大部分时间在大英博物馆里度过,写出了鸿篇巨制《资本论》;鲁迅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于勤奋笔耕,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牛顿在万有引力的发现中,和时间赛跑,很少在凌晨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是灯火不熄、彻夜不眠。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成就赫赫,硕果累累,发表了70多部著作。
他每天核算自己花费的工作时间,并有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能很好地驾驭时间、利用时间、把握时间。
三、从名言中积累1.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
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巴甫洛夫2.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3.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
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4.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5.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6.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一、作者简介缘缘堂主——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浙江桐乡人。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
1921 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第11课 渐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2.体会本文的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方法。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丰子恺.(kǎi ) ②刑笞.(chī) ③熙.熙(xī) ④潜.移(qián) ⑤纨绔..(wán kù) ⑥痴.态(chī) ⑦芥.子(jiè) (2)多音字①轧⎩⎪⎨⎪⎧ 倾轧.(yà)轧.朋友(ɡá)轧.钢(zhá) ②什⎩⎪⎨⎪⎧劳什.子(shí)什.么(shén ) ③佣⎩⎪⎨⎪⎧ 佣.工(yōn ɡ)佣.金(yòn ɡ) ④渐⎩⎪⎨⎪⎧逐渐.(jiàn )渐.染(jiān )2.辨形组词(1)⎩⎪⎨⎪⎧ 渐(渐渐)惭(惭愧) (2)⎩⎪⎨⎪⎧ 恺(丰子恺)皑(皑皑白雪) (3)⎩⎪⎨⎪⎧ 犊(牛犊)牍(木牍) (4)⎩⎪⎨⎪⎧蜗(蜗牛)涡(水涡)3.理解词义(1)纨绔子弟:借指只知享受、不肯劳动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纨绔,泛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
(2)天真烂漫:形容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无虚伪做作。
(3)春秋代序:季节更替,时光转移。
(4)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4.选词填空(1)流连·留恋①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________。
②这次爬山,我十分________山间的野花、小溪。
答案①留恋②流连解析“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多用于对某地某景)。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
(2)工夫·功夫房地产开发商不等法院开庭审理,仅一刻钟的________,便将蔡玉兰老人的住所变成一片废墟,如此拆迁________,举世罕见。
答案工夫功夫解析“工夫”指,a.时间(指占用的时间);b.空闲时间;c.(方言)时候。
“功夫”指,a.本领,造诣;b.(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c.指武术。
11 渐涓涓细流,自上而下,滴落岩石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谁能料到,有一天它竟然把坚硬的岩石滴穿了。
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在那漫长的时间中从未停止过“穿石”的努力。
时间在钟表的嘀嗒声中,在昼夜交替的变换中,在季节的循环交替中,在树木增加的年轮中,在你脸上日渐增多的皱纹中……在多少个不知不觉中,“渐渐”地溜走。
当你发现时光的飞逝,想挽住它的臂膀时,已经站在了流逝的河里,重温昨日的故事了。
在疑惑与迷茫中打开丰子恺的散文《渐》,或许它会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
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
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都不是为了掩饰。
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敬。
一个人倘若连他本人都不欣赏自己,又怎么会以他的真面目示人呢?因此,【课内挖掘】1.“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人生的“变”是肯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变”是渐进的,所以让人不知不觉。
2.丰子恺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平等待人,教育他们要爱护世间的一切生命。
即使对于小小的蚂蚁,丰子恺也是满怀呵护之心。
他曾对女儿丰一吟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它。
你踩死它,它的爸爸妈妈就要哭了。
”虽然丰子恺是位佛教徒,但丰一吟觉得父亲劝他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与报应,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爱心教育大与小善良众生平等精彩运用1.人生短暂,光阴易逝。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回瞻往事,感慨万千。
人生的变是肯定的,但正是这种无觉的变化,让人不知不觉地白了头。
面对夕阳,李商隐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面对浩瀚的长江,苏轼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伤感;面对滚滚的黄河,李白发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劝诫。
11 渐1.了解作者丰子恺,掌握本课出现的重点词语。
2.学习品味议论散文的语言;掌握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
3.警惕人生历程中的渐变现象,唤醒时间意识,激励自己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1.连线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画家。
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方面的工作,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作品。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丰子恺既长于美术、音乐,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开山之人,创造了“子恺漫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又工于散文,其散文清新、美妙,颇含人生哲理。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180多部,有《缘缘堂随笔》《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
2.探寻背景丰子恺先生有一个集子名为“静观人生”,里面有一个专题叫“哀叹人生”,《渐》就属于这个专题,写于1928年。
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
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
“静观”也好,“哀叹”也罢,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是多么严谨。
他希望人们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纨绔.()拥衾.()诡.计()芥.子()(2)多音字2.辨字组词3.词语释义(1)天真烂漫:指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虚伪做作。
(2)野心勃勃:形容野心非常大。
勃勃,欲望强烈的样子。
(3)纨绔: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
(4)一息尚存:还有一口气儿,表示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5)刑笞:一种用鞭、杖或竹板子打的刑罚。
(6)熙熙然:形容满足的样子。
(7)春秋代序:季节更替,时光转移。
形容时间流逝。
(8)芥子:形容极细小的东西。
4.词义辨析(1)苍茫·渺茫辨析:苍茫:空阔辽远。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期。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丰子恺.( ) ②刑笞.( ) ③拥衾.( ) ④潜.移( ) ⑤纨绔..( ) ⑥痴.态( ) ⑦芥.子( ) 答案 ①kǎi ②chī ③qīn ④qián ⑤wán kù ⑥chī ⑦jiè(2)多音字①渐⎩⎪⎨⎪⎧ 逐渐.( )渐.染( ) ②佣⎩⎪⎨⎪⎧佣.工( )佣.金( ) ③轧⎩⎪⎨⎪⎧ 倾轧.( )轧.朋友( )轧.钢( ) 答案 ①jiàn/jiān ②yōnɡ/yònɡ ③yà/ɡá/zhá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笞( )苔( ) (2)⎩⎪⎨⎪⎧ 恺( )皑( ) (3)⎩⎪⎨⎪⎧ 犊( )牍( ) (4)⎩⎪⎨⎪⎧蜗( )涡( ) 答案 (1)鞭笞/苔藓 (2)恺乐/皑皑白雪 (3)牛犊/木牍 (4)蜗牛/水涡二、词语积累理解运用(1)纨绔子弟:(2)天真烂漫:(3)春秋代序:(4)不可思议:答案(1)衣着华丽的年轻人。
泛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2)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3)季节更替,时光转移。
(4)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2)整天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他的心也年轻了许多。
()(3)以前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答案(1)√(2)√(3)√辨词填空流连·留恋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多用于对某地某景)。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
(1)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
(2)这次爬山,我十分山间的野花、小溪。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丰子恺.( ) ②刑笞.( ) ③拥衾.( ) ④潜.移( ) ⑤纨绔..( ) ⑥痴.态( ) ⑦芥.子( ) (2)多音字①渐⎩⎪⎨⎪⎧ 逐渐.( )渐.染( ) ②佣⎩⎪⎨⎪⎧佣.工( )佣.金( ) ③轧⎩⎪⎨⎪⎧ 倾轧.( )轧.朋友( )轧.钢(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笞( )苔( ) (2)⎩⎪⎨⎪⎧ 恺( )皑( ) (3)⎩⎪⎨⎪⎧ 犊( )牍( ) (4)⎩⎪⎨⎪⎧蜗( )涡( )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纨绔子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真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秋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2)整天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他的心也年轻了许多。
()(3)以前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辨词填空流连·留恋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多用于对某地某景)。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
(1)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________。
(2)这次爬山,我十分________山间的野花、小溪。
三、名言警句与“积累”相关的名句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偶成》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画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跟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意味;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著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漫画《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等。
二、背景展示《渐》出自丰子恺《静观人生》的“人生咏叹”专题。
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
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
静观也好,哀叹也好,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中,就可以看出丰老对于人生的严谨态度。
他希望人们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在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中,人们逐渐成长。
人们从孩子到老年的变化都是在“渐”中进行的,不易被察觉。
B.人们察觉不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是因为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好比人从斜坡上缓缓走下来,就不会觉察到斜坡递降的痕迹。
C.巨富的纨绔子弟倾家荡产都是在“渐”中发生的,忽然变成乞丐或小偷这样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小说中的。
D.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虽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它能够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非常形象,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E.作者认为乘车者可以牺牲暂时的空间安乐而让位于人,而乘“社会”或“世界”大车的人,却少有明达之士。
1.课文1~3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描述“渐”的外在表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5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渐”是什么意思?它的本质是什么?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是如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的?都有哪些事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课文中引用了“抱犊跳沟”的故事,这种写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船乘车”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作者想表达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在结尾处选用中国诗人和英国诗人的两段诗文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论话题有人认为,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不够合理,现实中绝不会发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人生的“变”是肯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变”是渐进的,所以让人不知不觉。
运用示例人生短暂,光阴易逝。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回瞻往事,感慨万千。
人生的变是肯定的,但正是这种无觉的变化,让人不知不觉地白了头。
面对夕阳,李商隐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面对浩瀚的长江,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伤感;面对滚滚的黄河,李白发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劝诫。
逝者如斯,时不我待,所以,请把握当下,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最美的光彩。
二、课外素材司马光惜时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那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时,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
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纷纷跑出去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