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7.53 KB
- 文档页数: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个常用的中医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方剂的组成包
括当归、四逆、吴茱萸和生姜,每味药物的功效相辅相成,能够起到温阳扶正、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首先是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当归四
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当归是主要的药材之一。
当归能够活血化瘀,舒经止痛,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当归还具有补血的功效,对于贫血或虚弱的人群也有
很好的补益作用。
其次是四逆。
四逆是一种温补药物,具有温阳补虚的作用。
四逆能够温暖体内的阳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寒凝、寒痛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四逆起到了温阳扶正的作用,能够加强患者体内阳气的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再次是吴茱萸。
吴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温阳散寒的功效。
吴茱
萸能够舒经活络,对于经闭、寒凝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吴茱萸还能够温阳散寒,对
于寒痛、寒凝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吴茱萸起到了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疼痛症状,加速血液循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个常用的中医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扶正、调经止
痛的功效。
这个方剂能够广泛应用于妇科、内科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经期疼痛、
月经不调、虚寒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在使用该方剂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和配伍,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当归四逆汤:内外妇儿几十种疾病皆可治】1从一个案例说起治疗冻疮齐xx,男,9岁。
两脚满生冻疮。
据云:患此已两年余,多方调治,均未获效。
其症初患时稍痒,后渐渐痛肿发热,掌不能落地,至暑热天患处结疤痕,后又发烂痛痒,苦闷已极,中西治冻疮药及杀菌消肿药,用过多种无效。
至余诊时,所见症状:患处皲裂疼痒,表面浮起,摸之如有痈脓,行走时只能用两脚趾履地,扶杖慢跛数步而已。
方用当归四逆汤:当归9克,克白芍9克,桂枝9克,通草6克,细辛2.4克,甘草3克,大枣4枚,水煎服,4剂。
外涂药:川芎3.6克,蜀椒2.4克,白芷1.2克,防风1.2克,盐1.2克。
用不下水猪脂,煎至白芷焦黄色,去药滓再熬煎一刻钟,用磁杯盛之,放冷水内浸凉,时刻涂搽患部。
经治一周,步履如常人,迄今未曾复发。
2方证、药证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皆可看到它的影子。
然本方的应用要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一道来。
当归四逆汤.一共由七味药组成,分别是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用来治疗虚寒滯经脉之证。
然而何为血虚寒厥之象呢?中医认为,人体的四肢为诸阳之本,人体本身血虚之后,容易感受寒气,从而导致阳气不振,四肢失于温养,而见手足厥寒,然而不见其他阳气衰微征象,却又脉来沉细,或局部青紫,是为血虚而经脉受寒,血脉运行不利所致。
这种手足怕冷(肢厥),只是指(趾)掌至腕(踝)不温,与四逆汤证的四肢厥逆有别。
血虚寒邪乘虚侵袭,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故容易出现腰腿疼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均为血虚寒滞经脉之象。
本方为养血通脉的常用方。
方中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为温补肝血之要药;桂枝辛温,温经通脉,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而畅血行。
白芍养血和营,配当归更增补益阴血之力,伍桂枝则成调和营卫之功。
细辛辛温走窜,外温经脉,内温脏腑,通达表里,以散寒邪、助桂枝温经散寒之力。
当归四逆汤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
唐永芬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8)2
【摘要】当归四逆汤(当归、白芍、桂枝、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本方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之功,主治营血亏虚,寒邪凝敛,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手足厥寒,脉微细或沉细而涩等证。
笔者根据本方的功效及方证的病机,加减变化,运用于妇科临床,治疗痛经、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证,取得较好的疗效,记录临床验案数则如下。
例1.单某,20岁,未婚,农民,1985年11月8日初诊。
月经17岁初潮,周期2~3/28~30天,今夏适值行经期涉水受寒,
【总页数】1页(P36)
【作者】唐永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7.4
【相关文献】
1.当归四逆汤的妇科临床运用 [J], 万青;徐涟
2.当归四逆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J], 李宝军;刘志强
3.当归四逆汤临床新用(上) [J], 高秀兰
4.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
[J], 严斌;胡莹
5.郑重光运用当归四逆汤辨治厥阴病 [J], 王素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产科应用当归四逆汤的药理分析摘要】我国中药理论博大精深,时间悠久。
当归四逆汤就是一味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中药方子,此方剂出自我国《伤寒论》中,具有显著的温经散寒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血虚寒凝的病症。
方剂中含有多味养血通经的中药,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现将此方剂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当归四逆汤;药理【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08-02在方仲景著作《伤寒论》中记载了当归四逆汤,明确了其散寒通脉的作用[1]。
方剂中含有活血功效佳的当归、补气益气的大枣、温经的细辛、调和营卫的芍药、营血的甘草等多味养血通经的中药材[2]。
温经散寒效果显著,针对血虚寒凝患者疗效甚佳。
在妇科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例恰恰是由于血虚寒凝的体质而导致疾病,治疗这部分患者改变血液循环、改善体质是关键,因此当归四逆汤可用于治疗多种妇产科病症,起到良好的镇痛、活血、通脉的作用,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疏通经脉,不仅利于治疗有痛感的疾病还能治疗多种通过活血祛瘀可抑制病情的病症,本文将对此方剂在妇产科应用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1.痛经痛经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很多女性在经期时间段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引起这种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通,使用通脉的药物可谓对症下药。
原发性痛经的患者服用此味药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还能产生暖宫的功效[3]。
患者在服药后即可减轻痛感,同时有能通过长期的用药治疗避免痛经的发生。
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可以加用其他药材,以加强效果。
如体寒严重的患者可以在方剂中加干姜,以提高散寒暖宫的作用。
2.行经头痛临床可见部分患者在经期伴有头痛现象,个体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但这部分患者通常都是因为肝血不足导致的[1],可使用当归四逆汤。
针对个体差异根据疼痛感觉和头痛的部位不同加用其他药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患者感觉为锥刺痛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香附等通络止痛的药材;患者感觉为冷痛可在基础方剂中添加散寒止痛的桂枝[4]。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用于治疗寒性痛经、闭经及其他病症,是许多中医学者广泛使用的方子之一。
该方子主要包含当归、四逆、吴茱萸和生姜四种中
药材,且该组方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可广泛用于妇科、消化道、心血管等
方面的病症。
临床应用
妇科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子之一,因为该方子能够温经散寒、补血活血、调节女性身体内分泌等功能。
在临床运用中,该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闭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消化道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对于受寒凉之邪所致的消化道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
其主要
通过温经散寒、止痛祛湿等作用,缓解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对于胃肠痉挛、胃痛、腹泻等病症尤其有效。
心血管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还有助于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该方子主要通过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帮助加速断层的瘀血吸收和缩小,从而缓解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不可盲目使用
虽然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首先,该方子主要适用于气血不足、寒湿内盛等寒性疾病,而对于热症或阳虚症等体质的人群,慎用或避免使用。
其次,该方子不应该过量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肝肾负担过大、药
物比例失调等副作用。
总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多
种功效,可用于妇科、消化道、心血管等方面的病症。
但在使用时,需要了解个人体质特点,遵循剂量和用药周期的限制,注意药物防范,并谨慎使用。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运用医案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运用医案【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51)【组成】当归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10g 通草6g 炙草6g 大枣25枚【煎服】水浸20分,煎30分,约600毫升,分早、午、晚服。
【功效主治】猝中寒邪,少腹疼痛,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加减运用】内有久寒者,加吴萸10g、生姜24g、白酒30毫升。
【禁忌】1. 亡阳之手足厥冷者,忌之。
2.肝气郁结之四逆者,忌之。
3.阳极似阴、或热深厥深之四逆者,忌之。
【类方】1.四逆汤:同可治手足厥冷。
不同者,四逆汤证因吐、泻剧烈,或大汗出,致阳气衰亡,病势急迫,除四末冷外,额、耳、鼻尖、鼻息皆冷。
当归四逆汤证为血虚寒郁,病势缓慢,以指尖冷为特点。
故一者脉微,宜急治;一者脉细,宜缓图。
2.四逆散:同可治四末逆冷。
不同者,四逆散证为肝失条达,阳气内郁,其脉沉弦,而非脉细欲绝。
【临床运用】1. 喉闭塞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蜷卧不能自温。
又脉弱者,不可发汗,发之则寒栗,不能自还,并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六书》)2. 此方证,以热手按之则如蛙鸣,又腹中或左或右,病人自觉有冷处,或自腰至足股处,或左足全体觉冷证,是用此方之标准也。
(《皇汉医学.餐英馆治疗杂话》)3. 半身不遂二年,伴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经方验》)4.鼻炎,子宫脱垂。
(《汉方临床三十年》)5.内科:平素血虚,寒入营络之腰股足痛,四肢关节痛,胸痛,心包络痛。
儿科:小儿发痉,小儿麻痹。
妇科:因感寒而起,特别是在月经期受寒而引起之经期腹痛,寒疝痛,行经时四肢麻木抽搐,经期手足厥寒,甚至昏迷,产后受寒成痉,阴缩,子宫下垂或脱出。
外科:脱疽、两腿郁血之红斑肿痛,冻疮,少腹部位特别是近髂窝处之肿块硬。
(《伤寒论方运用法》)5. 肢端紫绀症;肢端感觉异常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旋前圆肌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寒瘀头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运动性癫痫;拘挛症;消化性溃疡;胃痉挛;急性胆囊炎;肝炎后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冻疮;皮肤皲裂;痛经;原发性不孕。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温中止血的功效。
这个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寒凝阻滞、气血凝滞、寒结痛经、胃肠功能不全等病症,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在中医学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症状性子宫出血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不仅可以舒经活络、调经止痛,还可以温经散寒,调理女性的经脉系统,缓解妇科疾病引发的生理不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腹泻、虚寒腹痛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温中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肠胃寒冷、腹泻腹痛等症状。
特别适合于脾胃阳虚者,可以温中散寒,收敛止泻,修复肠道功能,缓解腹部不适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引起的疼痛症状。
气血凝滞主要表现为胸腹部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症状,对于气血凝滞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于调理胃肠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肠不适症状,对于胃肠功能不全引发的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腹痛腹泻、气血凝滞疼痛、胃肠功能不全等病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本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配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使用本方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擅自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对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篇,为血虚寒凝的代表方。
该方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组成。
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
细辛外温经脉,内温脏腑;白芍养血和营,配当归酸甘化阴,增强养血之功,共为臣药。
通草通行血脉;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调生化之源,共为佐使药。
诸药配合,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通脉之效。
临床应用时,无论内、外、妇科,凡有血虚寒凝皆可应用。
现举病例如下。
1.痛经刘某某,女,23岁,未婚。
2016年3月1日初诊。
患者月经3月未潮,患者平素喜食生冷瓜果。
现症见少腹作痛,得温则痛稍减。
伴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少气懒言,乏力,恶心,不思饮食。
舌淡苔薄白,脉细迟。
证属血虚寒凝。
治以温经祛寒养血。
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药物组成:桂枝12g,白芍15g,当归12g,延胡索12,细辛3g,通草10g,吴茱萸10g,干姜8g,白蔻仁l2g,大枣10枚,炙甘草10g。
服上方7剂后,月经来潮,腹痛止。
复诊重在调脾胃,以香砂六君汤加减调理以善其后。
按:《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
可见,温经祛寒养血,疏肝破结为治疗痛经之大法。
本患者病起因为寒,又见形寒肢厥等虚寒症状,故选用当归四逆汤以温血祛寒通经。
然痛经原因甚多,有劳伤血脉,有肝郁气滞,有心脾两虚等不同,治当审证论治。
2.痹证魏某某,男,58岁。
2016年l1月16日初诊。
患者3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左下肢持续性钝痛,疼痛从左骶尾部沿大腿后面向胭窝及小腿外侧放射,遇冷则加重。
经过腰部拍片,查血沉,抗链“0”均无异常。
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
经服用抗风湿及止痛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寻求中药治疗。
现诊见患者舌淡白,脉细。
证属痛痹,寒邪阻络。
治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20g,白芍15g,桂枝12g,细辛3g,大枣8枚,甘草10g,牛膝20g,伸筋草15g。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临床运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中医经典方剂,由当归、四逆散、吴茱萸、生姜四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寒湿内固的中医证候,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排、风湿痹证等。
本文将介绍这个方剂的临床运用。
适用症状1. 痛经:经前或经期出现下腹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阵痛,伴随腹胀、乳房胀痛、头痛、失眠等。
2. 月经不调: 苍白无华、月经量少,经期青黄色、色带紫黯,或经期先后、经前少、经后多,或长度不规则,或闭经。
3. 产后恶露不排: 产后出现的血块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恶露量多、质稠、味臭等。
4. 风湿痹证:身体肌肉或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主要功效1. 活血化瘀: 中药当归、四逆散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温经散寒: 中药四逆散、生姜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寒湿内固的中医证候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 调和气血: 中药吴茱萸有调和气血的功效,可以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
用法用量1. 配方:当归10克、四逆散5克、吴茱萸10克、生姜3片。
2. 用法用量:将中药放入煮沸的水中,用小火煮沸后继续煮15分钟,随后去药渣,取药液饮用。
每日1剂,分2次饮用。
连服3-6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为传统的中草药方剂,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在使用这个方剂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2. 体质虚弱、体弱多病的人禁用。
3. 需要按症状和体质进行施用,严禁滥用。
4. 儿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中医临床治疗气血不足、寒湿内固的方剂。
它在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和风湿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这个方剂时,需要慎重考虑个体体质、具体症状和疾病病理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