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篇诗歌是人教版中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二篇。
是一首古代七言律诗。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朗读能力,能阅读浅显诗歌。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朗读能力。
但是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课希望通过朗读分析探究总结提高学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像,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寻常、几度、落花时节"等词语的意思。
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诗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诗歌,感受诗人对世运治乱、年华盛衰、彼此凄凉流落的感情,培养自己关心时代变化的能力。
认识到我们所处时代的优越性。
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学生齐诵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三、背景介绍: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去世。
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里的一首诗,诗人晚年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昔日与李龟年相识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全诗无一“悲”字,读后细细品味——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聚散,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现在的学生都在安定和谐的社会中快乐的成长,对于诗人孤苦无依,凄凉漂泊的生活很难理解,还有对诗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也不是很了解,对于战争的理解也局限在电影电视的浪漫描写中,这些又成为理解诗人情感的一个障碍。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媒体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习品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感及诗人伟大的情操。
四、教学学法:1、教法:朗读、点拨、多媒体辅助2、学法:自主学习、诵读品味、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导入课题。
2、齐读学习目标。
二、新课(一)、读师:“三分文章七分读”,对于诗歌更需要我们去反复读。
谁愿意来读一下呢?1、读准字音,读出情感江南逢李龟年杜甫q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感知内容,朗读体验(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2)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情感?尝试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感知到老友相见应该是高兴、激动的心情,引导学生朗读体验此种情感。
(二)、品1、走进诗文,品味赏析(1)从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2)他们相逢的时间呢?【设计意图】在学生感知地点、人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此次相遇是在暮春时节,为下面知人论世理解“落花时节”奠定基础。
2、知人论世,品味赏析资料拓展,了解杜甫和李龟年凄凉的的处境。
(1)、知人:结合杜甫的经历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杜甫——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
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
44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前夕,被困长安。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材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学时候,同学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作,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忆,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
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2、李龟年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
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
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
"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3、岐王与崔九岐王,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被封为岐王。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
4、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江南逢李龟年》。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深沉感慨。
3.感受诗歌的艺术特色,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历史沧桑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掌握“岐王”“崔九”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o理解诗歌中今昔对比的手法,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2.教学难点o体会诗人通过个人身世之悲反映出的时代沧桑之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o播放一段唐朝音乐舞蹈的视频,引出唐朝的文化艺术,从而导入诗歌。
2.作者简介(3 分钟)o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初读课文(10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纠正读音,如“岐王(qí wáng)”“崔九(cuī jiǔ)”。
o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寻常”“江南”等。
o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4.诗歌赏析(15 分钟)o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两个场景?o小组讨论:这两个场景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今昔对比的手法,体会诗人的感慨。
o请学生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5.课堂总结(5 分钟)o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o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深沉情感。
五、作业安排1.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2.查阅资料,了解李龟年的生平,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场景:岐王宅、江南情感:感慨、悲伤手法:今昔对比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
但在初读环节,对于个别学生的读音纠正还不够及时。
在诗歌赏析时,部分学生对于时代背景与诗歌情感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应加强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教材简析:本诗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诵读诗歌,是“诗圣”杜甫的名作,也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首。
诗歌语极平淡,而含义深远,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包蕴着丰富的时代特征。
学情介绍: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七言绝句有了基本的认识,且这首诗歌字句简单,学生理解诗歌表层含义应该不太困难。
但同时诗歌意蕴丰富,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有限,如何感受诗歌言外之意,通过“落花”这一特定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都是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体味之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够背诵。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大意,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书课题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诗人杜甫就曾有过“他乡遇故知”的经历,他将这一经历写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南逢李龟年》(出示教学目标,全班齐读。
)二、初读诗歌,品节奏1、结合注释自由朗诵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请同学进行朗读展示。
3、全班齐读诗歌。
4、师:读这首诗时大家用的是怎样的语气?为什么?三、知人论事,晓背景1、我们学习一篇作品,往往要结合诗人的性格、经历、情感,这样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诗歌,这在文学理论上,叫做“知人论世”。
杜甫,是我们非常熟悉诗人,下面大家看着ppt,试着补全对杜甫的简介。
(全班齐声回答)2、杜甫的人生经历,让我不禁想起了宋朝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逢动乱飘零久,晚年逢友对花忧。
”那在读杜甫晚年所写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时,应该怎样来读呢?(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朗读这首诗的理解,并试着读一读。
《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杜诗镜铨》里讲:“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诗歌来说,绝大数同学都能正确的背诵,但是对于诗歌赏析而言,很多学生却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师要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①朗读句子,想象相遇时的情景;②品读词语,感受相遇时的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难点: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
【重难点突破】(1)内容理解:设置情境,读题解诗。
(2)主旨理解:出示背景,引导朗读,感受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设置情境:“朋友”话题导入,谈久别重逢时的心情。
2、了解诗人:杜甫。
3、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句子,想象相遇时的情景(2)品读词语,感受相遇时的心情(3)结合生活,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二、读题解诗。
1、解题入境: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2、读题解诗:结合背景,体会重逢的情感。
三、诗中有画。
1、这首诗前两句从回忆写起,写了哪些画面?明确:岐王宅里,崔九堂前2、朗读指导:读出回忆时的情感。
四、景中有情。
1、这首诗后两句从现实写起,写了哪些画面?明确: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2、朗读指导:读出重逢时的情感。
五、教师小结。
拓展作业:收集描写落花的诗歌,思考落花里寄托的情感有何异同。
《江南逢李龟年》预习清单十堰市茅箭区茅箭中学干成龙【原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预习任务:1、请把你所知道的杜甫用几个词语来描述出来。
2、读一读,诗歌的题目《江南逢李龟年》,根据诗题给别人提一个问题?【课上交流】3、读一读诗歌的一、二句,你有什么想知道的?4、读一读诗歌的三、四句,你有什么想知道的?5、你打算怎么来朗读这首诗?(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