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35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三条坐标轴的制定:正等轴测图的坐标系是由相邻两个坐标轴夹角都等于120°的三个坐标轴组成。
左下方的坐标轴为X轴,右下方的为Y轴,Z轴一般都是让它竖直向上。
物体在正视图上沿三个坐标轴的尺寸与其对应的轴测投影尺寸近似取为相等。
即轴向变形系数都近似为1。
由物体的正投影<即三视图)绘制轴测图,是根据坐标对应关系作图,即利用物体上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用沿轴向测定的方法,确定其在轴测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得到相应的轴测图。
实际上是两种坐标系的转换。
绘制轴测图的方法和步骤:A- 对所画物体进行形体分析测量,搞清原体的形体特征.B- 在原投影图上确定坐标轴和原点;C- 绘制轴测图。
画图时,先画轴测轴,然后再逐步画出物体的轴测图;D- 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出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不可见部分•坐标法:根据形体的形状特点选定适当的坐标轴,然后将形体上各点的坐标关系转移到轴测图上去,以定出形体上各点的轴测投影,从而作出形体的轴测图。
作图步骤:•在三视图中,画出坐标轴的投影;•画出正等测的轴测轴,∠X1-O1-Y1=∠X1-O1-Z1=∠Y1-O1-Z1=120°;•量取O1-2=O-2,O1-4=O-4;•分别过2、4作O1-Y1、O1-X1的平行线,完成底面投影;•过底面各顶点作O1-Z1轴的平行线,长度为四棱柱高度;•依次连接各顶点,完成正等测图。
b5E2RGbCAPp1EanqFDPw DXDiTa9E3d三棱锥形的正等测图作图步骤:• 在三视图中,画出坐标轴的投影;• 画出正等测的轴测轴,∠X1-O1-Y1=∠X1-O1-Z1=∠Y1-O1-Z1=120°;• 量取O1-A ’=O-A ;• 在平面俯视图中以B 点向C -A 引垂直线得到点1,量取O1-1’=O-1, 1’-B ’=1-B ;• 连接点A ’,B ’,C ’得到 三棱锥形的底面投影;• 在平面俯视图中以S 点向C -A 引垂直线得到点2,量取O1-2’=O-2, 2’-3’=2-S ;• 过3’点作O1-Z1轴的平行线,长度为 三棱锥 高度,得到S ’点;• 依次连接各顶点,完成正等测图。
经典!鸟瞰图是这样画出来的鸟瞰图这样画, 鸟瞰图的画法, 景观手绘鸟瞰图经典!鸟瞰图是这样画出来的,很不错的方法大家来试试啊鸟瞰就这样如此简单一、鸟瞰图鸟瞰图是视点高于建筑物的透视图,多用于表达某一区域的建筑群或园林总平面的规划,对于这类鸟瞰图通常采用网格法来绘制。
本节介绍的鸟瞰图是建立在画面仍然垂直于基面,只是提高视平线的情况下所作的透视图。
如前所述提高视平线也应增加视距,否则图形会出现失真。
实际画图时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控制图形中的失真。
如图8-70所示是水平面上正方形网格的透视,以两灭点M1和M2的连线为直径画圆,凡与圆周相接或超出圆周的透视正方形都是失真的,最近角点出现≤90°的夹角,这不符合视觉印象。
圆周内透视正方形最近角虽然大于90°,但许多正方形的透视看起来也是厂失真的,其中愈偏离主视线的透视正方形看起来也愈失真,在主点:‘到灭点的中点划两条铅垂的双点划线,它们与灭点圆周的范围称为允许误差的范围。
试验表明:在这个允许的范围内。
能保证与视觉的一致性并满足设计要求。
在此范围内先定最近角点0°,过0°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基线。
(一)一点透视鸟瞰图如图8-71(a)所示的总平面图,建筑、树木、道路的方向各不相同,也不规则时,可用一点透视方格网来绘制鸟瞰图。
(1)在总平面图上,先定位置适当的画面ox ,按选定的方格宽度画出正方形网格,使一组网格线平行于画面,另一组网格线垂直于画面,如图8-71(a)所示.(2)在图纸上画视平线并选定主点s′位置,在s′的一侧设置距点,即正方形对角线的灭点Md。
按选定的视高画基线o′x′,在o′x′上定出垂直于画面的格线的迹点1、2、……。
连接各迹点和主点,就是垂直于画面的一组格线的透视.连OMd是对角线的透视,过交点作基线o′x′的平行线,就是平行于画面的另一组格线的透视,从而得到一点透视方格网,见图8-71(b)。
(3)根据总平面图中,建筑、道路、树木在网格中的位置,尽可能准确地定出它们在透视网格中的位置,画出透视平面图。
绘制轴测图的方法和步骤由物体的正投影绘制轴测图,是根据坐标对应关系作图,即利用物体上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用沿轴向测定的方法,确定其在轴测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得到相应的轴测图。
??? 绘制轴测图的方法和步骤:a.对所画物体进行形体分析,搞清原体的形体特征,选择适当的轴测图b.在原投影图上确定坐标轴和原点;c.绘制轴测图,画图时,先画轴测轴,作为坐标系的轴测投影,然后再逐步画出;d?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出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不可见部分(1)?平面立体的轴测图画法??? 画平面立体轴测图的基本方法是:沿坐标轴测量,按坐标画出各顶点的轴测图,该方法简称坐标法;对一些不完整的形体;可先按完整形体画出,然后再用切割方法画出不完?整部分,此法称为切割法;对另一些平面立体则用形体分析法,先将其分成若干基本形?体,然后还逐一将基本形体组合在一起,此法称为组合法。
??? 下面举例说明两种种方法说明轴测图的画法。
1?)坐标法[?例?1]?根据截头四棱锥正投影图?,?画出其正等测轴测图[?解?]?作图步骤如下;a?)以四棱锥体的对称轴线为坐标轴,以?O?为原点;b?)画轴测轴并相应地画出各项点的轴测图,连接各点即得四棱锥体的轴测图;c?)根据截口的位置,按坐标作出截面上各项点的轴测图;d?)连接各点,擦去不可见的轮廓线,即得截头四棱锥的轴测图。
2)?切割法[?例?2]?根据平面立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测图?(?图?2)图2?用组合法作正等测图[?解?]?作图步骤如下:a?)?在视图上定坐标轴,并将组合体分解成三个基本体:b?)画轴测轴,沿轴测量历?16,12,4?画出形体?I?;c?)形体?II?与形体?I?左右和后面共面,沿轴量?16?、?3?、?14?画出长方体,再量出尺寸?12?、?10?,画出形体?II?;d?)形体?III?与形体?I?和形体?II?右面共面;沿轴量取?3?,画出形体?III?:e?)擦去形体间不应有的交线和被遮挡的线,然后描深。
轴测图(单线图)画法轴测图是反映物体三维形状的二维图形,它富有立体感,能帮人们更快更清楚地认识产品结构。
绘制一个零件的轴测图是在二维平面中完成,相对三维图形更简洁方便。
一个实体的轴测投影只有三个可见平面,为了便于绘图,我们将这三个面作为画线、找点等操作的基准平面,并称它们为轴测平面,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轴测面、右轴测面和顶轴测面。
当激活轴测模式之后,就可以分别在这三个面间进行切换。
如一个长方体在轴测图中的可见边与水平线夹角分别是30°、90°和120°。
一、激活轴测投影模式1、方法一:工具-->草图设置、捕捉和栅格-->捕捉业型和样式:等轴测捕捉-->确定,激活。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snap-->样式:s-->等轴测:i-->输入垂直间距:1-->激活完成。
3、等轴面的切换方法:F5或CTRL E依次切换上、右、左三个面。
二、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画直线1、输入坐标点的画法:与X轴平行的线,极坐标角度应输入30°,如@50<30。
与Y轴平行的线,极坐标角度应输入150°,如@50<150。
与Z轴平行的线,极坐标角度应输入90°,如@50<90.所有不与轴测轴平行的线,则必须先找出直线上的两个点,然后连线。
2、也可以打开正交状态进行画线。
如下图,即可以通过正交在水平与垂直间进行切换而绘制出来。
▲实例:在激活轴测状态下,打开正交,绘制的一个长度为10的正方体图。
1、激活轴测-->启动正交,当前面为左面图形。
2、直线工具-->定第一点-->水平方向10-->垂直方向10-->水平反方向10-->C 闭合,如下图1。
3、F5:切换至上面-->指定顶边一角点-->X方向10-->Y 方向10-->X方向10-->C闭合,如图2。
轴测图画法概述轴测图画法是一种用来表示三维物体的图形表示方法。
通过使用三个轴线,即正交轴线(垂直于彼此),可以将物体的各个视图投影到平面上,从而展示物体的立体形态。
轴测图画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和制造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物体的结构和尺寸。
基本概念在学习轴测图画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1. 正交轴线:轴测图画法使用了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分别为X轴、Y轴和Z轴。
这三个轴线相互交叉于一点,该点成为原点。
2. 视点:视点是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在轴测图画法中,视点通常被放置在物体的前方上方,从这个视点来观察物体并绘制。
3. 包围盒:包围盒是一个用来包围物体的立方体。
在轴测图画法中,包围盒的边界由物体的最大和最小点确定。
主要类型在轴测图画法中,存在几种不同的类型,基本包括以下三种:1. 等轴测图:等轴测图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等轴测图中,物体的三个轴线的夹角都相等,通常为120度。
同一对象的不同视图在等轴测图中的比例是保持一致的,这使得该类型的图形非常有用且易于理解。
2. 斜侧轴测图:斜侧轴测图与等轴测图非常相似,但是三个轴线的夹角不再相等。
通常,正交轴线的夹角为90度,而斜侧轴线的夹角为45度。
斜侧轴测图可以更好地显示物体的外观和细节,但与等轴测图相比,绘制起来相对更复杂。
3. 正交轴测图:正交轴测图是最简单的类型之一。
在正交轴测图中,物体的一个视图是平行于每个轴线的表面的投影。
通过绘制物体在每个轴线上的视图,可以形成完整的物体外观。
绘制步骤绘制轴测图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物体的外观:在开始绘制之前,需要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这可以通过观察物体或使用相关的技术规格说明书来完成。
2. 选择适当的轴线: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展示需求,选择适当的轴线类型,如等轴测图、斜侧轴测图或正交轴测图。
3. 绘制包围盒:确定物体的包围盒尺寸,并将其绘制出来。
包围盒可以在绘制物体时提供边界和比例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