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影中的始祖——皮影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7 电影的始祖——皮影》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点以及表现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以及制作和表演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和创作。
但在皮影戏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逐步了解和掌握皮影戏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学会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如何在创作中发挥个人想象,形成独特的皮影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皮影制作和表演的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和表演皮影。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皮影戏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准备皮影制作材料:透明胶纸、剪刀、颜料等。
3.准备皮影表演道具:皮影戏幕布、灯光等。
4.准备教学视频或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对皮影戏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讲解皮影的制作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皮影,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皮影戏剧本,并进行表演,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演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收集有关皮影戏的资料,了解皮影戏在各地的表现形式,下节课分享。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电影的始祖——皮影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电影的始祖——皮影》,选自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通过学习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皮影的制作工艺、皮影表演的特点以及如何创作自己的皮影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表演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皮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欣赏和创作皮影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皮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2. 皮影表演技巧的把握,如何让皮影作品活灵活现。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皮影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皮影戏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皮影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牛皮、剪刀、针线、颜料等。
3. 皮影表演所需的道具,如灯光、幕布等。
4. 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
2. 讲解: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表演特点,让学生对皮影艺术有深入了解。
3. 演示:示范皮影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表演:学生将自己的皮影作品进行表演,体验皮影戏的魅力。
6.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的制作工艺3. 皮影表演的特点4. 皮影作品的创作方法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皮影作品,要求造型生动、色彩丰富。
2. 写一篇关于皮影戏的短文,内容包括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和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皮影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
电影的始祖——皮影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了解皮影、欣赏皮影和表演皮影为一体。
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雕刻、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称为“电影的始祖”。
它用牛皮、驴皮等材料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关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演出。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听说过皮影,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它,跟皮影艺术有距离。
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探索皮影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体现学本课堂的理念,并将遵义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皮影相结合,树立学生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皮影,了解皮影制作工序。
2.通过玩皮影、观察皮影,自主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尝试制作简易的皮影人物,并尝试表演。
3.将遵义红色文化与皮影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自助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
难点:将皮影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并尝试表演。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准备1.教具:皮影表演幕布、皮影、皮影制作相关材料,多媒体课件。
2.学具:笔、马克笔或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出示猪八戒皮影,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师操纵猪八戒皮影:“我是你们的朋友猪八戒......”2.今天我们一起探寻皮影的奥秘,出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猪八皮影实物的出示,及光影下的动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皮影艺术,以此立刻抓住学生的心,点燃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二)探究皮影1.初步认识皮影,了解皮影的历史。
对于皮影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惑,请小组讨论并写下你们组最想了解的一个问题。
师有针对性的收集问题并贴在黑板上。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电影的始祖——皮影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认识皮影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 培养学生对皮影戏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皮影戏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皮影戏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
- 皮影的制作过程和材料选择。
- 皮影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精细程度和表演的协调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皮影戏表演道具。
- 学具:剪刀、彩纸、竹签、针线、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皮影戏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皮影戏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演示皮影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板书设计- 电影的始祖——皮影- 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并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表演,家长协助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对皮影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在制作和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还增强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7.电影的始祖——皮影浙美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次美术教学面向五年级下册的学生,主要讲解电影的始祖——皮影。
通过学生对皮影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明确电影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教育学生珍惜传统文化。
1.2 教学目标本次美术教学的目标主要如下:(1)了解并掌握皮影的定义、历史来源等(2)发现珍藏各种皮影、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3)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皮影故事、完成皮影剪贴纸创造作品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电影艺术的开始——皮影。
我们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皮影的故事起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皮影的概念与历史渊源,了解它是电影艺术的祖先之一。
接着,我们带领学生看一些皮影剪贴纸,包括不同形状和颜色,以便更好地了解皮影的特点。
最后,我们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皮影故事,制作皮影剪贴纸创造作品。
2.2 教学方法(1)学生自学和小组研讨,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皮影的概念和历史渊源;(2)观看皮影剪贴纸并分析其特点;(3)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设计属于自己的皮影故事,完成皮影剪贴纸创造作品。
三、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时间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课前铺垫介绍教学内容10分钟演讲:皮影发展史多媒体形式讲解皮影的概念15分钟观察皮影剪贴纸鉴赏分析皮影作品15分钟设计皮影故事学生自主合作设计皮影故事15分钟制作皮影剪贴纸作品学生手工制作5分钟课后总结总结学生收获3.2 时间安排本节美术课共计1节课时,预计为60分钟。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4.1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主要如下:(1)多媒体设备(2)皮影剪贴纸(3)手工制作材料4.2 知识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剪贴作业作品和讨论成果,评价学生能否掌握皮影相关的知识,并能否较好地把知识应用到剪纸创作中去。
4.3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积极性、组内分工、沟通交流等情况。
评论1、欣赏皮影艺术作品,了解皮影的起源、制作和皮影头茬上装饰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体验皮影头茬的描绘,尝试运用皮影形象进行简单的表演。
3、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艺术的意识。
2学情分析评论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皮影是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有认知但是不深刻。
在本节学习中,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为指向,进行分析、欣赏和操作学习,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发挥学生的分析能力,了解皮影头茬的含义,在操作演出中学习操纵,体验皮影带来的快乐。
3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分析皮影头茬的描绘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皮影头茬的造型特征,用皮影形象进行表演。
4教学过程4.1 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观看皮影——初步感知评论一、观看皮影——初步感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在哪呢?你看见它了吗,它是谁?(孙悟空)真奇怪,他躲在幕布后面,你们是怎么看见他的?(透过光线)下面我们就请他来做个自我介绍吧!“大家好!我是皮影小人孙悟空,我们皮影戏又叫灯影戏,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早了1800年,比电影早了2100年,所以我们皮影戏被称为电影的始祖。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电影的始祖——皮影(揭示课题)【活动】二、探究皮影——解决疑问评论二、探究皮影——解决疑问1、联系生活你在生活中见过皮影吗?在哪里见过?皮影表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提出疑问我想大家对皮影一定很好奇,你想了解皮影哪方面的知识呢?四人小组内讨论下,用大记号笔写在卡纸上。
因为要贴到黑板上来,所以请写大些。
3、整理问题:同学们对皮影提出了很多问题,下面谁愿意来帮忙,把这些问题分下类?你能介绍下你的分类吗?起源:谁发明?什么时候?怎么出现? 制作:用什么做?怎么做?演出:怎么演出?怎么操作? 其他:流派?皮影有什么特点?通过分类,我们基本了解了同学们想了解皮影的方方面面。
别着急,现在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去找答案。
备课教师:楼亚明课题7、电影的始祖——皮影第教时 1.2 教学内容7、电影的始祖——皮影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美感。
2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资源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同学们,喜欢看春节晚会吗?下面播放的这段视频,就是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片断,我们一起来欣赏。
这段舞蹈的编排借鉴了中国哪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引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二、探究学习:1.提问:你看过皮影戏吗?你对皮影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看过《西游记》等。
皮影是对皮影和皮影人物的通称,最初用牛皮或驴皮做成等。
2.教师简述皮影的历史: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3.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
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
4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教学过程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现代皮影:人物更真实5.引导学生探究:1)皮影人物造型时采用了哪些装饰手法?学生观看课件,交流回答问题:造型时采用了夸张、简化、添加等手法。
2) 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板书设计课后记录。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教材选自浙美版小学教材第十册第七课。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集了解皮影、欣赏皮影、制作皮影和表演皮影为一体。
它是在第五课《剪纸人物》和第六课《剪纸中的故事》学习剪刻方法的基础上,将平面的剪纸制成会活动的影偶,不仅是对前面剪纸单元内容的深化和延伸,也为第八课《设计西游记人物》一课的人物造型,动态的表现打下了铺垫。
教材通过剪纸人物与皮影人物的对比,使学生对皮影人物的造型以及色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通过皮影戏中生、旦、净、丑各种人物角色图片的分析,深入了解皮影。
最后通过尝试制作皮影并表演皮影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积极上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所以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平时不太能接触到的真实的皮影实物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这堂课的兴趣。
再加上前一个单元剪纸课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纹样的镂刻,为皮影人物制作中涉及到的镂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们学校的学生阅读能力强,阅读范围广,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以及策划、编写小剧本的能力。
所以我在课堂上以“观察皮影人物”→“制作皮影人物”→“表演皮影戏”环环紧扣学生兴趣特点,让学生不仅在看、做、玩中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还实现了每位学生的自身价值,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效果。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皮影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尝试用纸设计并制作皮影人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连接皮影,观察实物皮影,亲手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展示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对皮影特征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难点:皮影人物的制作。
【课前准备】学生:铅笔、刻刀、油性颜料、画笔。
教师:课件、纸质不会动的皮影形象一个,剪刀一把,硫酸卡纸、两脚钉、操作杆、实物皮影若干,玻璃板一块。
电影的始祖——皮影戏教学目标:1、欣赏皮影艺术作品,了解皮影造型、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皮影戏表演。
3、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相关知识,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
教学难点:皮影人物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请仔细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和你平时看的动画片啊人物造型有什么不一样?2.播放皮影戏《沉香救母》片段。
3.学生回答问题,初步感知皮影。
4.小结并揭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戏》二、学习皮影戏相关知识。
1.师:你知道皮影的哪些知识?2.生回答后师小结并简介皮影的传统与历史。
(课件播放)三、研究皮影。
A.皮影戏中的角色a.师:皮影戏中有四大角色:生、旦、净、丑,请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图片)b.观察四大角色,并回答他们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c.师:想一想:皮影在造型上为什么都是侧面的?(便与艺人的操作和人物动作的表现)d.师小结,并介绍四大角色的特点。
.B.玩一玩皮影从造型、色彩、工艺上了解皮影。
a.师:老师有两个自制的皮影,谁想来玩一玩?b.请生上来玩皮影,并说说玩后的感受?c.师:皮影为什么会动?(关节)d.师:这些关节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都要刻出花轮,老艺人则称“骨缝”,选好骨眼用牛皮刻成枢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再加上三根签子)e.欣赏皮影图片,请用一个词语说说皮影的颜色。
(课件出示图片)f.找一找:皮影的衣饰纹样有哪些?(课件出示图片)g.找一找这些道具哪里体现了皮影工艺的精湛?看到这么精湛的工艺你有什么想说?(课件出示道具图片)h.师:这么精美复杂的皮影,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步骤,(课件逐步展示制作步骤)i.师:看了制作步骤你们有什么想说?j.师和学生一起小结:皮影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纹样——精美、工艺——精湛四、6人合作,制作皮影。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 电影的始祖——皮影》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皮影制作和表演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皮影戏的基本知识、皮影制作技巧和皮影表演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皮影制作和表演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皮影和表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皮影制作技巧。
2.皮影表演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皮影制作和表演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皮影和进行表演。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的讲解材料。
2.准备皮影制作材料:影布、颜料、画笔、剪刀等。
3.准备皮影表演道具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皮影戏视频,引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艺术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皮影制作材料和表演道具,讲解皮影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皮影,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5.拓展(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皮影表演,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和剧情,锻炼表演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皮影戏的传统艺术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份皮影制作手账,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
教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皮影戏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以上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电影的始祖——皮影戏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皮影戏的历史、制作过程、表演形式及文化价值展开。
课程将引导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皮影的制作技术和表演技巧,并深入探讨皮影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皮影,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皮影戏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2. 学生对皮影戏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教具学具准备1. 皮影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皮影的制作材料,如羊皮、竹片、剪刀、针线等。
3. 皮影戏的表演道具,如灯光、幕布等。
4. 学生分组表演的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对皮影戏有全面的了解。
3. 制作:指导学生制作皮影,讲解制作技巧,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4. 表演:将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简短的皮影戏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皮影戏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皮影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电影的始祖——皮影戏丨浙美版(2012)2. 教学内容:皮影戏的历史、制作过程、表演形式及文化价值3. 教学目标: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的掌握,对皮影戏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感悟5. 教具学具准备:皮影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皮影的制作材料,皮影戏的表演道具,学生分组表演的道具和服装6.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制作、表演、展示、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艺术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7 电影的始祖——皮影》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皮影戏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更多的是电影、电视等媒体,对于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皮影戏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
2.难点: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特别是人物的造型设计和表演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学习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皮影戏道具、教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皮影戏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让学生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教师示范制作皮影戏人物,讲解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实践:学生分组制作皮影戏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5.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皮影戏,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
6.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制作和表演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等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