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轧制技术共70页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70
轧钢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近年来,轧钢生产中所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主要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所进行的。
在节能降耗上,主要技术是: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先进的节能加热炉等;在提高产品性能、质量上,主要技术是:TMCP 技术、高精度轧制技术、先进的板形、板厚控制技术、计算机生产管理技术等;在技术装备上,主要是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即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的连续化,实现无头轧制、酸轧联合机组、连续退火及板带涂层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新技术1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是指在400℃以上温度装炉或先放入保温装置,协调连铸与轧钢生产节奏,然后待机装入加热炉。
在轧钢采用的新技术中热送热装效益明显,主要表现在:大幅度降低加热炉燃耗,减少烧损量,提高成材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等。
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首先在武钢进行热送热装试验,90 年代宝钢、鞍钢等在板带轧制中试验,并逐步采用了热送热装技术。
9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棒线材大量采用了热送热装技术,但是距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的实现还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质量合格的连铸板坯;(2)工序间的协调稳定;(3)相关技术设备要求,如采用雾化冷却、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缩短连铸到热轧之间的距离、通过在输送辊道上加设保温罩及在板坯库中设保温坑等;(4)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
根据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需要继续推广该技术,己经采用的轧机应当在提高水平上下功夫。
通过加强管理保证该技术的连续使用,不断提高热装率和提高热装温度,同时进行必要的攻关,解决由于采用热装技术以后,产生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实现产业化的新技术,是钢铁生产近年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
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传统钢材生产技术相比,从原料至产品的吨钢投资下降19%~34%,厂房面积为常规流程的24%。
高品质带钢冷轧智能化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品质带钢冷轧智能化核心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逐渐成为钢铁行业的发展热点。
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高品质带钢冷轧智能化核心技术的创新有望为钢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技术创新1. 智能化控制技术带钢冷轧过程中的轧制力、轧辊间距、温度等参数对产品质量影响巨大,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智能化控制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有机结合,实现对轧制参数的自动调节和优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带钢冷轧生产中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
3. 自动化设备技术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布局和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绿色环保技术在带钢冷轧生产中,降低能耗、减少废气废水排放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通过新型材料、节能设备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引进,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二、产业化应用1. 新产品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带钢产品,如高强度、高韧性、高延展性的特种钢带,满足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2. 优化生产流程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计划、物料配送和设备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缩短交货周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和追溯,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拓展国际市场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与高品质的带钢产品结合,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推动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5月/19日/第B04版轧钢技术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与装备1研究背景冷轧带钢的组织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对轧制技术、工艺装备和自动化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随着汽车、电力和家电行业对冷轧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日益提高,给高端冷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带来了挑战。
目前,我国高端冷轧产品的产量占比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先进高强钢(AHSS)、高质量硅钢、冷轧薄宽带等产品进口比率高,自给率低。
这表明我国在冷轧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急需开发先进的冷轧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开发先进的冷轧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是冷轧金属材料生产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
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冷轧、热处理和涂镀工艺与装备技术”研究方向,围绕高精度冷轧板形和硅钢薄带边部减薄控制与装备技术,高硅钢薄带连铸+温轧工艺、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生产技术领域开展工作,实现冷轧工艺过程关键共性技术的理论研究、工艺装备和高硅钢冷轧产品的研发与工业化推广应用。
2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2.1平整(光整)机板形平直度控制技术在冷轧薄带平整过程中,带钢受到较大的张力作用,很多情况下,虽然轧制时显示的板形良好,但成品板形不好,因此需要测出带钢潜在板形缺陷。
国内外绝大多数冷轧生产线采用ABB、BFI公司生产的接触式板形测量辊。
国内燕山大学与鞍钢合作开发的板形辊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和无线通讯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板形控制理论方面,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基于正交分解板形控制原理,只有少数国外公司,例如SIEMENS、ABB等掌握了基于模型自适应与板形控制执行机构影响效率函数相结合的多变量板形闭环控制系统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应用。
国内各钢铁研究单位也开展了板形平直度控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板形检测系统仪表和数据信号处理分析。
其中东北大学、燕山大学与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在板形检测和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轧制工艺技术轧制工艺技术,是指通过机械力将金属坯料进行连续轧制、变形和压制,使其从粗糙的坯料变成平整、有形状的金属条、板、管等材料的过程。
轧制工艺技术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船舶、汽车等领域。
轧制工艺技术主要包括轧制方法、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
轧制方法主要有热轧和冷轧两种。
热轧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轧制,适用于低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的加工。
热轧工艺具有高产量、易控制等优点,但也会引起材料强度下降、变形度不定等缺点。
冷轧是将金属在室温下进行轧制,适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的加工。
冷轧工艺具有制品质量好、表面光洁等优点,但也会引起轧制力大、设备损坏等缺点。
轧制设备主要包括轧机和辅助设备。
轧机是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由辊子、辊架、传动装置等组成。
根据轧机的结构和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压下式轧机、抓下式轧机和压痕式轧机三种。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卷板机、脱碳炉、退火炉等,它们的作用是为轧机提供原料和对轧制过程进行辅助处理。
工艺参数是指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各项参数。
工艺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轧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工艺参数有轧制温度、轧制力、轧制速度等。
轧制温度是指轧制过程中金属的温度,不同的材料对轧制温度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到轧制产品的质量。
轧制力是指轧制时作用在轧辊上的力,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轧制产品的变形度和机械性能。
轧制速度是指轧制辊的线速度,不同的产品对轧制速度有不同的要求,过快或过慢的速度都会影响到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
轧制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更好的性能和表面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降低成本。
同时,轧制工艺技术也对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的要求提出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轧制工艺技术,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轧制工艺技术论文轧制工艺技术是指利用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轧制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形状和性能进行改善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轧制工艺技术的概念、工艺过程和应用。
轧制工艺技术是将金属材料通过轧机进行压制和塑性变形的过程,以达到调整材料形状和属性的目的。
轧制工艺技术可以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
热轧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后,通过轧机进行塑性变形,通常用于大型和厚度较大的材料。
冷轧则是在室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通常用于薄板和线材等小型材料。
通过轧制工艺技术,可以调整金属材料的厚度、宽度、长度和形状等尺寸参数,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在轧制工艺技术的过程中,一般分为准备工作、预热工作、轧制工作和后处理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对轧机和材料的准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调整合适的轧制工艺参数。
预热工作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减小轧制压力和能量消耗。
轧制工作是将预热后的金属材料通过轧机进行压制和变形,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后处理工作是对轧制后的材料进行调质、修边或其他加工工艺,以达到所需的产品要求。
轧制工艺技术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钢铁行业中,轧制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材的生产中,如热轧板材、冷轧薄板和热轧带钢等产品的生产。
轧制工艺技术还被应用于铝、铜、锌等有色金属的加工过程中,如冷轧铝箔和轧制铜线等产品的生产。
此外,轧制工艺技术还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形状和性能调整,如轧制带钢的拉伸、轧制铝合金板材的固溶处理等。
总之,轧制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制和塑性变形,可以调整材料的形状和性能。
轧制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中,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改进,轧制工艺技术将会继续推动金属材料加工工业的发展。
钢铁轧制工艺技术钢铁轧制工艺技术是指将钢坯或钢锭经过一系列加热、切削和冷却等工序,通过轧机设备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钢铁轧制工艺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领域对各类型钢的需求,并提高钢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钢铁轧制过程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方法。
热轧是将钢坯加热至较高温度,利用轧机压制变形成型。
冷轧则是将热轧后的钢材通过室温下的轧机进行再次加工。
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范围。
热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加热、轧制和冷却三个阶段。
首先,钢坯放入加热炉中升温,使钢坯达到适宜的轧制温度。
然后,通过轧机设备对钢坯进行压制,使钢坯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成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将轧制后的钢材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冷轧工艺技术是在热轧的基础上进行的。
冷轧的钢材厚度比较薄,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冷轧过程中,钢坯也需要经过加热、切削和冷却三个阶段。
首先,将钢坯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适宜温度。
然后,通过切削机械将钢坯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同时也可以去除表面的缺陷。
最后,将切割后的钢材送入冷却器中,进行冷却处理。
钢铁轧制工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轧机设备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钢铁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新型轧机设备相继问世。
这些新型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大大提高了钢铁轧制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钢铁轧制工艺技术还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需要得到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钢铁企业必须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轧制过程的环保性。
总之,钢铁轧制工艺技术是现代钢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钢铁轧制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它不仅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各种类型和规格的钢材,也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轧制工艺技术要求轧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制和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然而,轧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以下是对轧制工艺技术要求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轧制温度。
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形变行为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轧制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通过预热或冷却等方式控制金属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其塑性适中,便于变形和成形。
其次,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轧制压力。
压力是实现金属材料变形和破碎的驱动力,过大或过小的轧制压力都会影响成形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轧制压力,以保证金属材料的连续变形和均匀分布。
第三,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合理的轧制速度。
轧制速度与轧制压力、金属材料的塑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过大或过小的轧制速度都会导致变形不均匀和产品品质问题。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轧制速度,以保证金属材料的连续变形和均匀分布。
最后,轧制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
润滑是减少金属材料与轧机滚轮间摩擦和磨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成形。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润滑剂,以保证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总结起来,轧制工艺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控制适当的轧制温度、轧制压力、轧制速度和良好的润滑条件。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要求,可以提高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的不良控制而导致的废品率和能源浪费。
因此,轧制工艺技术要求的落实是提高轧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