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极生悲!研究称过度开心可能引发心碎综合征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1
悲伤过度心脏也会跟着疼?(等3则)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7期悲伤过度心脏也会跟着疼?心碎综合征通常由强烈的情绪引发,如亲人逝世的悲恸、与爱人争吵的激动、球队胜利的狂喜,也可能由哮喘发作或中风等某些身体冲击引起。
由于症状相似,心碎综合征经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即使心脏病专家也可能误诊。
实际上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而心碎综合征则是由于心脏左心室变形。
最新研究表明,大脑可能在情绪引发心碎综合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5例心碎综合征患者的大脑活动情况,并与39例健康大脑活动情况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心碎综合征的患者脑连接受损导致处理情绪方式变化,这可能使他们对强烈的情绪更加敏感。
由于多数情况下心碎综合征患者左心室会在一段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
其实包括复发风险在内,心碎综合征与心肌梗死死亡率几乎一样高。
此外,心碎综合征还有不少并发症,大约10%的心碎综合征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增加到25%。
从长远来看,心碎综合征会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对心碎综合征不太有效,但最近关于脑心联系的研究可能会帮助找到治疗方法。
新型血检能测7种癌症及早筛查诊治是挽救癌症患者的关键。
近日,美国一项新研究称,一种简单血液检测方法可测出7种癌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金梅尔癌症中心研究员亚历山德罗·莱尔博士研发出一种名为“DELFI”的血检法,可通过分析血样中癌细胞脱落的DNA碎片情况高效率检测出不同类型的癌症。
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丹麦和荷兰的208名癌症患者以及215名健康参试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DELFI检测,患者中包括54例乳腺癌、27例结直肠癌、12例肺癌、28例卵巢癌、34例胰腺癌、27例胃癌和26例胆管癌。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所有癌症患者人体组织排放到血液里的DNA片段出现几率为57%~99%。
文章导读心碎综合症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病症,但是少有人对其做过深入了解。
它通常是由于人们在受到了强大的刺激之后出现的一种症状,它的症状表现类似于心脏病和心肌梗塞,日常生活中悲伤、紧张、焦虑等情绪都会导致心碎综合症的发生,所以人们在了解之后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这种病症严重时会导致剧烈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严重危及到身体的健康,为了自身的健康,了解这种病症是非常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情绪。
一、心碎综合症是指人在受到多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后,显示出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会大大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失恋让人心碎”、“如何缝补那颗破碎的心”,如此歌词,现在有了生物学的验证,科学发现,人,特别是女人,在受到情感重创时(如失恋、离婚、失去至亲),心脏可能变形,甚至破碎。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心碎”产生胸痛、憋气、神经质,“心碎”是对悲伤者的一种最古老的隐喻。
在叙述失去亲人或者失恋的感觉时,人们常用“心都碎了”来形容。
如今,“心碎”不再是诗人和哲学家经常用的词汇,而是成为了一种病症的学名。
二、何为心碎综合征医学中被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
此病1990年在日本被首次发现。
病因是,遭遇惊吓或剧烈的感情打击,情绪波动过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增高(肾上腺素水平要比正常时高30倍,甚至比心肌梗塞时还要高4到5倍),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会影响心肌肌肉的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心脏上半部突然收缩(心尖部球形改变),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
临床表徵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但那纯粹是心肌的状況,和动脉血管梗塞无关。
因此一定与急性心梗加以区别。
报道称:“失恋引发心脏病完全有可能。
人的情绪波动过大,哪怕是健康人,也会突然发病”。
悲痛引发心碎综合症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人的精神、思维只由大脑控制,与心脏并无直接联系。
龙源期刊网 心真的会“碎”吗作者:刘虹村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01期伤心过度易致心碎综合征伤心会让人心碎,如今有了生物学验证。
据黑龙江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野介绍,经研究发现,人们(尤其是女性)在受到某种突如其来的情感重创时,心脏可能会变形,甚至引发部分心肌坏死。
46岁的吴女士,得知母亲突然离世的消息后,骤然间感觉胸骨后闷痛,伴有心悸、憋气、大汗淋漓,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病情无好转。
在医院做心脏彩超检查时发现,其心脏像气球一样扩张。
吴女士被诊断为因伤心过度所致的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从发病原因上看,精神刺激是重要诱发因素。
研究发现,20%的心碎综合征患者发病前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
心碎综合征易在失恋、亲人去世、突然面临巨大恐惧等重大感情打击时出现。
压抑情绪可使器官受损田野教授强调说,喜怒不形于色,强行压抑情绪,会危害人们的生理健康。
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都可以被意志所控制。
而心脏活动和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不受人们的主观控制。
那些表面上看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转入体内,使器官受到损害。
对有些人来讲,悲伤情绪需要较长时间来化解。
可是悲伤者周围的亲友,常期望当事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结果使悲伤者努力压抑哀恸,令正常典型的急性悲伤转化成复杂的慢性哀恸,反而成为疗伤的障碍之一。
因此,人们面对遭受感情重创的亲友时,首先应接纳其哀恸情绪和有关行为,并应鼓励其适当的排遣和发泄。
比如人在伤心时的哭泣,会分泌很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助于去除体内因负面情绪而分泌的化学成分。
田野强调,心碎综合征是心理性心脏病,是功能性的,一般不会有器质性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心平静了,心脏病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乐极生悲的科学依据:开心也会“心碎”
佚名
【期刊名称】《数字家庭》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日前一项研究发现,致命的突发性心脏疾病不仅可由极度悲伤引发,大喜过望时,也要考虑心脏的承受能力。
研究结果是在分析来自9个国家1750个“心尖球形综合征”病例的基础上得出的。
【总页数】1页(P95-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
【相关文献】
1."心碎了"找到科学依据 [J],
2.心碎综合征真的会让人“心碎” [J], 牛丽丽;
3."心碎"确有科学依据 [J], 奇云
4.心碎了,有科学依据 [J], 于盛
5.心碎综合征真的会让人“心碎” [J], 牛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乐极生悲!研究称过度开心可能引发心碎综合征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2018年第12期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通常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
会引起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
但据美国媒体11月6日报道,最新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以往的认识不同,开心也可能导致心碎综合征发作。
研究人员针对全球1750名心碎综合征患者开展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其中485名患者(以绝经期女性为主)是在经历过明确的情绪触发后出现的心碎综合征相关症状。
而这些患者中96%的患者均经历过明确的悲伤或创伤性事件,比如亲人离世、离婚、事故、疾病或人际关系问题等。
而剩下4%的患者,则是在经历了一些开心愉悦的事情后患上了心碎综合征,如生日聚会、婚礼等,甚至有的患者还因自己喜欢的球队赢得比赛而患病。
研究人员认为,无论病因是快乐还是悲伤,荷尔蒙的不规律波动可能是导致心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相互交织的反馈机制。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快乐心脏综合征”患者的脑电波模式,并将其与心碎综合征患者的脑电波模式进行比较,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大脑和心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在体内是如何被处理的。
情绪极端变化, 当心患上“心碎病”碎了,只是这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时,交感神经就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导致心肌强烈收缩,心脏活动异常,出现心尖球形改变,这时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临床上称为急性心肌病。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其中有大约2/3的患者在经历了重大情绪事件(如爱人身亡、离婚、分手等)的负面影响后发病,进而导致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破裂等。
当人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并流入血管。
这些物质对心脏来说俨如毒素,会影响肌肉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减弱心脏跳动能力,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
专家表示,类似黄女士这种“心碎综合征”也跟情绪有明确的关系。
情绪极端变化,如愤怒、伤心时,不管本身有没有心脏病,都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脏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一定可控程度内的消极情绪,如轻度愤怒、抑郁、焦虑等,身体会通过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神经内分泌活动改变等进行适应性调节,不会致病,但人在情绪非常大像激动、愤怒时,就会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比如你跟别人吵架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脸发白或发红、身体发抖等,这种情况就是交感神经 日常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波动,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
前段时间,某女士失恋后心情不好,被医生诊断为患上了“应激性心肌病”,俗称“心碎综合征”。
心理专家分析,如同某女士这样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各类器官已是共识,医学研究也表明,在过分焦虑、悲伤、愤怒等情绪下,人的心脏都会很受伤,有时就像歌词里唱得那样:我的心碎了无痕、心痛得无法呼吸……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很多躯体症状。
“心碎病”真的有11月11日,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作单身节,今年黄女士却也跟着一起过了。
黄女士28岁,是一名公司白领,本已经与相恋3年的男友计划好明年5月份结婚,却因男友移情别恋,匆匆将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
别让伤心真的“伤”你的心作者:丁嵬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02期当人们伤心时,常常会感到胸闷,有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胸痛症状。
当伤心至极时,这种胸闷、胸痛真的会让人产生一种类似于心绞痛的感受。
虽然他们本身可能并没有心脏问题,美国有专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心碎综合征”。
虽然心碎综合征不会带来器质性的病变,但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这也可能会成为心梗发作的诱因,所以在生活中不要过于“伤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波动引“心碎”美国的一项研究,将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称为“心碎综合征”。
这一现象其实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在伤心哭泣时会感到气促、胸闷,而一旦将情绪波动进一步扩大,那么离“心碎”也就不远了。
当我们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不论是大喜、大悲,其实都会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
有研究发现,情绪波动太大会引发神经、内分泌等功能的失常。
由于情绪波动太大,人体分泌过多肾上腺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有的甚至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不过这些由于情绪波动所引起的身体机能的变化都不伴有器质性病变,但考虑到老年人普遍患有各类基础病以及各个器官功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虽然情绪不直接致病,但也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所以学会控制情绪非常关键。
发泄不可取,老人需要静静当出现情绪波动时,很多人会选择一种方式来发泄,如遇到喜事大笑、伤心大哭、出门“买买买”等。
通过一些行为来发泄负面的情绪似乎非常有效。
老年人在遇到情绪波动时,更需要的是交流、理解、宽容,或者一些较为缓和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提高自我修养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情绪,而读书、看报、写字、作画等修身养性的爱好对稳定情绪都有一定帮助。
时刻提醒自己在出现可能让自己情绪波动大的事情时,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刻提醒自己控制好“度”。
一个人静静遇到伤心的事情,通常外界的安慰都是无用的,平复情绪主要靠的还是自己,所以第一时间让当事人静一静非常重要。
警惕快乐心脏综合症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每年约有2500人患上心碎综合征,这种综合征还可能引发与心脏病并发症类似的病症。
“心碎综合症”是一种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那种痛感如心碎了一般,故而称“心碎综合症”。
如果“心碎”症状持续未得到及时缓解,血管持续痉挛可能造成患者心脏骤停,最终猝死!章鱼壶心肌炎(Takotsubo Cardiomyopathy)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Sato等医师提出,描述的是一种由经常性生理或情绪压力引起的短暂性心肌病变,由于在影像下的左心室外观像章鱼壶(Takotsubo,一种在日本被用于捕捉章鱼的壶)而得名。
在日本以外的地区,也被称为心碎综合症,Takotsubo综合症(Takotsubo Syndrome, TTS)或心尖气球综合症等。
TTS通常指人在经历重大外部事件影响时,会产生极其哀伤、悲痛、愤怒或喜悦的心情,继而出现胸痛、憋气、呼吸急促等类似心脏疾病的症状。
一直以来,由于诱发TTS的情绪多为负面情绪,“心碎综合症”这一别名便流传开来。
但由愉快心情触发的“心碎综合症”(也称“快乐心脏综合症”)却鲜少被研究。
5月4日,一项覆盖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多中心国际研究显示,积极情绪也会诱发“心碎综合症”,不过属于较罕见的TTS类型,在研究中占比约为4%。
与具有负面情绪压力源的患者相比,积极情绪诱发的TTS心脏呈现非典型的非心尖气球样变。
该项研究发布在著名心血管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
此项研究使用了国际多中心GEIST(GErman-Italian-SpanishTakotsubo Registry)登记处的数据,囊括了包含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49个研究机构的2492位患者数据。
依据梅奥诊所和欧洲共识对TTS的诊断标准,研究人员最终纳入2482名确诊TTS 的患者。
研究组根据压力源和事件性质将其分类为“身体”、“情绪”或“无法识别的触发因素”。
开心也能让人心碎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33期在情绪刺激后出现“心碎综合征”的患者中,96%的人经历过悲伤或创伤性事件,而剩下的4%的人则是在经历了诸如生日派对、婚礼,或者最喜欢的球队赢得一场大赛等快乐的事情之后,患上了心碎综合征。
谈到伤心,人们都会用“伤心欲绝”“痛到无法呼吸”“心都碎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那种痛苦的滋味,体会过的人可能永远都不想再有类似的经历。
然而,不是只有悲伤才会让人心碎。
心碎的感觉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碎综合征”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心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碎,只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
事实上,在医学领域对于心碎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心碎综合征”。
它从医学角度对心碎进行了诠释。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医学症状,其主要特征就是心肌功能减弱。
它会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痛到无法呼吸”大概说的就是“心碎综合征”的症状。
这些症状对那些存在心源性休克的人来说甚至是致命的,因为心肌功能减弱意味着心脏无法向身体输送足够的血液。
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他们仍然有可能在数年后死于“心碎综合征”的并发症。
尽管“心碎综合征”与人们生活中的压力有关,但有研究表明,快樂的事情,甚至是癌症也可能引发“心碎综合征”。
情绪是心碎综合征的“触发器”研究人员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
他们对全世界1750名被确诊为“心碎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数据分析。
借助瑞士苏黎世大学建立的心碎综合征数据库,研究人员发现485名患者在明确的情绪刺激后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情绪刺激后出现“心碎综合征”的患者中,96%的人经历过悲伤或创伤性事件,如家庭成员死亡、刚刚离婚、意外、疾病或人际关系问题等。
而剩下的4%的人则是在经历了诸如生日派对、婚礼,或者最喜欢的球队赢得一场大赛等快乐的事情之后,患上了“心碎综合征”。
无论“心碎综合征”是由快乐还是悲伤引发的,大多数患者都是绝经后的女性,这就使得研究人员相信,激素的不规则激增可能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悲伤过度原来真的会“心碎”!(给正在疗伤的你~)最近一则新闻引发了山东18岁女孩徐某近万元学费被诈骗电话骗走,难过至死。
伤心真的能致人死亡?......READ MORE人们口中常说的“心碎死了”,一般只是对悲伤过度的夸张说法。
但现实生活中却真的有心碎而亡的情况。
指导专家钟静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宇(天津中医一附院心血管科医师)汤信海(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在中医看来,这是自然的正常现象。
但中医讲究人法自然,适可而止,七情虽然平常,但若过度,也会“情极而伤”。
美国心脏专家亨特·钱皮恩等人曾研究证明,当人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会激增,影响心脏正常跳动,同时还会出现剧烈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心碎综合征”,或应激性心肌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钟静玫介绍,“心碎综合症”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患者在经历了重大情绪事件(如爱人身亡、离婚、分手等等)的负面影响后发病,“心碎综合症其实并不是真的心碎了,只是这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钟静玫表示,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时,交感神经就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导致心肌强烈收受,心脏电活动异常,出现心尖球形改变,这时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临床上称为急性心肌病。
“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
美国学者最早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
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另外,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汤信海说,27.7%的人群是因为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悲伤、愤怒、惊吓、焦躁、挫折等),这部分人或性格急躁、或易冲动,更容易成为“心碎”的人群。
龙源期刊网
乐极生悲!研究称过度开心可能引发心碎综合征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2018年第12期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通常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
会引起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
但据美国媒体11月6日报道,最新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以往的认识不同,开心也可能导致心碎综合征发作。
研究人员针对全球1750名心碎综合征患者开展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其中485名患者(以绝经期女性为主)是在经历过明确的情绪触发后出现的心碎综合征相关症状。
而这些患者中96%的患者均经历过明确的悲伤或创伤性事件,比如亲人离世、离婚、事故、疾病或人际关系问题等。
而剩下4%的患者,则是在经历了一些开心愉悦的事情后患上了心碎综合征,如生日聚会、婚礼等,甚至有的患者还因自己喜欢的球队赢得比赛而患病。
研究人员认为,无论病因是快乐还是悲伤,荷尔蒙的不规律波动可能是导致心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相互交织的反馈机制。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快乐心脏综合征”患者的脑电波模式,并将其与心碎综合征患者的脑电波模式进行比较,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大脑和心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在体内是如何被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