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植物激素提高江南槐嫁接育苗效果试验初报1
- 格式:pdf
- 大小:239.42 KB
- 文档页数:2
江南槐春季劈接试验
张素舫;宋桂芹
【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采用刺槐作砧木,以劈接的方法接江南槐,经过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出圃率达到90%以上,而且树形优美,长势旺盛,当年可以开花。
为北方地区繁育江南槐找出一种可行的好方法。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张素舫;宋桂芹
【作者单位】国营大石桥市苗圃;营口市园林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260.5
【相关文献】
1.山茶花秋冬季切接与劈接试验初探 [J], 李荣喜;董斌;彭炳聪;陈亿仕
2.春季果园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提高葡萄绿枝劈接成活的技术/果树花期喷肥注意事项/果树巧施多效唑 [J], 李丙智;程艳利;张默;邵飞;兰祖铨;刘启发;何淑华
3.蓝云杉温室大棚单芽劈接技术试验 [J], 刘玉平
4.枇杷春季劈接 [J], 王爱斌
5.春季劈接育果苗 [J], 司晋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2月防 护 林 科 技F e b .,2019第2期(总185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2(S u m N o .185)文章编号:1005-5215(2019)02-0041-03收稿日期:2018-12-21作者简介:冷梅(1976-),女(满族),辽宁凌源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㊁湿地保护等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冷梅(凌源市林业局,辽宁朝阳122500)摘 要 为了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开展了I A A (吲哚乙酸)㊁I B A (吲哚丁酸)㊁2,4-D ㊁G A (赤霉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刺槐处子萌发试验㊂结果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刺槐种子提前萌芽的效果尽管不明显,但能够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提高种子的萌发数;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2,4-D 提高刺槐种子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的效果最佳,浓度宜选择50~70m g L -1㊂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槐;种子;萌发中图分类号:Q 949.751.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9.02.016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S e e d s T r e a t e db y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G r o w t hR e gu l a t o r s L e n g Me i (L i n g y u a nF o r e s t r y B u r e a u ,C h a o y a n g 1225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o n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s e e d s ,g e r m i n a t i o ne x p e r i m e n t s f o r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t r e a t e db y I A A (i n d o l e a c e t i c a c i d ),I B A (i n d o l e -b u t y r i c a c i d ),2,4-D ,G A (g i b b e r e l l i n )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v a r i o u s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h a s n o o b -v i o u s e f f e c t o n i n d u c i n g e a r l y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s e e d s ,w h i c h c o u l db r e a k s e e dd o r m a n c y a n d i n -c r e a s e s e e d g e r m i n a t i o n .A m o n g v a r i o u s h o r m o n e s ,2,4-D i s o p t i m a l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r a t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a n d g e r m i n a t i o n i n d e xo f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s e e d s .I t i s r e c o mm e n d e d t o s e l e c t 50-70m g L -1i n p r a c t i -c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s .K e y wo r d s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s e e d ;g e r m i n a t i o n 刺槐(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L .)属于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自20世纪初期引入我国,经过驯化后,目前被广泛栽植于全国各地,其适应能力强㊁用途广泛,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1]㊂刺槐的繁殖方式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是种子繁殖,而其种子非常坚硬,种皮致密,透气性差,水分很难渗透进去,因此刺槐种子的萌发难度比较大,如何打破其休眠㊁提高萌发率是刺槐播种育苗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2]㊂种子的萌发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外界的环境条件以及种子的内部因素,研究表明合理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促进种子的萌发[3,4],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在玉米[1]等植物种子的萌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㊂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浓度在不同的植物上应用的效果有所差异,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特选择了I A A (吲哚乙酸)㊁I B A (吲哚丁酸)㊁2,4-D ㊁G A (赤霉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刺槐种子萌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刺槐的种子由凌源市某苗圃提供,籽粒饱满㊁大小均匀一致㊁光泽正常㊁无病虫害;供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 A A ㊁I B A ㊁2,4-D ㊁G A )均来自市售,分别按照试验要求配制成相应的浓度㊂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计21个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即为I A A (A )㊁I B A (B )㊁2,4-D (C )㊁G A (D )4种不同类型分别设置5个不同的浓度水平,1-5水平分别为10㊁30㊁50㊁70㊁90m g L -1,以等量的清水浸泡种子处理作为对照(C K )㊂每个处理安排50粒,3次重复㊂1.3 试验方法先将刺槐种子浸泡在刚烧开的水中,自然降温到25ħ后保温处理24h ,之后将光泽度好㊁饱满的种子挑拣出来,将表面的水分用吸水纸充分吸干后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0m i n ,最后捞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将表面的水分充分吸干,再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浸泡种子,24h 后捞出沥干后均匀排列在灭过菌的平板中(内部下方垫上2层滤纸)放置在25ħ培养箱中全光照培养,直到发芽结束㊂1.4 调查内容及方法全光照培养进行发芽试验期间(处理8d 左右),每日统计各处理下刺槐种子的单日发芽数,并计算出各处理刺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量/供试的种子总数*100)㊁发芽势(%,前5d 发芽的种子数量/供试的种子总数*100)以及发芽指数(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量除以其相对应的发芽时间所得数之和),各处理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并对各处理种子萌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㊂2 结果与分析发芽试验期间,每日统计各处理下刺槐种子萌发的数量,结果统计出各处理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等,结果见表1㊂表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刺槐种子萌发情况比较处理单日发芽数/粒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A 12.14.25.48.614.95.71.6085.070.412.31A 22.14.16.110.516.43.91.41.992.878.413.18A 32.02.88.312.38.97.71.71.790.468.612.74A 42.22.45.810.28.27.42.21.780.257.611.28A 52.82.16.96.010.67.13.81.982.456.811.73B 11.83.24.26.87.512.43.01.280.247.010.65B 21.62.73.85.08.217.83.61.588.442.610.78B 31.42.25.58.811.36.24.91.683.858.410.73B 41.04.07.19.013.05.22.90.585.468.211.56B 52.13.25.58.612.97.63.91.490.464.612.26C 11.33.45.29.314.56.52.41.287.667.411.53C 22.14.57.38.611.24.32.31.082.667.412.34C 31.86.19.510.012.85.11.91.196.680.414.34C 41.55.88.611.215.23.51.81.397.884.614.11C 51.24.47.910.114.56.52.11.496.276.213.02D 11.91.35.67.513.17.67.11.791.658.811.41D 22.63.65.410.08.87.24.91.988.860.812.60D 33.91.96.86.110.36.54.51.783.458.012.64D 41.95.45.58.313.76.34.21.593.669.613.09D 51.62.04.95.914.85.83.82.081.658.410.43C K 02.15.16.311.26.15.22.376.649.48.61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单日萌发数的影响由表1可知,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刺槐种子的单日萌发数有一定的区别㊂吲哚乙酸(I A A )各种浓度处理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刺槐种子单日萌发数先逐渐增加,到第4~5天达到发芽高峰,之后逐渐降低,其中以浓度为30m g L -1的处理种子单日发芽效果表现最好,在第5天的发芽数为16.4粒,比对照处理多5.2粒,而对照处理也是在第5天时达到单日发芽高峰期;I B A 各种浓度处理中,刺槐种子的单日萌发数的变化趋势也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了30m g L -1的处理是在第6天达到发芽高峰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他浓度处理都是在第5天达到高峰期;2,4-D ㊁G A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除了G A30m gL -1的处理外(第4天达到发芽高峰),其余各浓度处理都是第5天达到发芽高峰㊂由此可知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刺槐种子后对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有利,提高了种子的萌发数量㊂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刺槐种子的萌发率与清水处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各处理的发芽率比清水处理提高3.6~21.2个百分点,整体来说以2,4-D 的效果最为明显㊂各处理中以I A A70m g L -1㊁I B A10m g L -12个处理的发芽率相对于对照增幅最低,均为3.6个百分点,以2,4-D7024防 护 林 科 技 2019年m g L-1处理的发芽率最高,达到了97.8%;各种激素处理中,I A A以30m g L-1的发芽率最高,为92.8%,I B A以90m g L-1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0.4%;2,4-D㊁G A均在70m g L-1的处理发芽率最高㊂2.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由表1可知,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除了低浓度(10~30m g L-1)I B A处理的发芽势低于清水处理外,其余处理的发芽势均高于对照,I A A㊁I B A㊁2,4-D㊁G A分别以浓度为30㊁70㊁70㊁70m g L-1处理下的发芽势最高,分别为78.4%㊁68.2%㊁84.6%㊁69.6%,均显著高于对照的49.4%㊂在各调节剂处理中,整体来说以2,4-D的效果好,尤其是中等浓度(50~70m g L-1)最佳㊂2.4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由表1可知,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可以提高刺槐种子的发芽指数,整体来说以2,4-D的效果最好㊂I A A㊁I B A㊁2,4-D㊁G A分别以浓度为30㊁90㊁50㊁70m g L-1处理下的发芽指数最高,分别高于对照53.08%㊁42.39%㊁66.55%和52.03%㊂3结论通过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刺槐种子后发芽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刺槐种子在第4-6天达到发芽高峰期,与对照发芽高峰期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对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有利,提高了单日种子的萌发数量;各处理的发芽率比清水处理提高3.6~21.2个百分点,整体来说以2,4-D的效果最为明显;除了I B A10㊁30m g L-1处理的发芽势低于处理外,其余处理的发芽势均高于对照,整体来说以2,4-D的效果最好;各处理在提高刺槐种子发芽指数方面的效果均比较明显,其中以2,4-D的效果最佳㊂参考文献:[1]陈婧,龙友华.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57-59[2]罗珊,康玉凡,夏祖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32[3]李魏飞.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4):100-103[4]林华忠.几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5):77-84(上接第35页)3.2从害虫的取食类型看,以食叶类害虫最多;从害虫的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最多㊂因此,可利用鳞翅目害虫成虫的趋光性,采取灯光诱杀,如太阳能诱捕器㊁智能测报灯进行预测和防治㊂3.3调查中发现,同翅目害虫的危害种类仅次于鳞翅目害虫㊂而此类害虫因个体小㊁种类多㊁世代多而重叠㊁繁殖力强,多以口针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危害,属于常见而难以控制的害虫㊂可通过保护天敌或利用部分害虫如蚜虫等的趋黄习性挂黄板进行防控㊂3.4针对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害虫发生种类和规律,建议建立立体化害虫监测体系,加强检疫,保护天敌资源,采取以生物㊁仿生物制剂持续控制为主安全㊁可行㊁经济的防控措施㊂参考文献:[1]杨加志,熊咏梅,苏志尧.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多样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30(1):55-59[2]吴时英.上海浦东地区香樟主要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3]王永忠.徐州城区香樟2种食叶害虫发生及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3):15-16[4]魏开炬,詹祖仁,张玲梅.木荷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2003,28(5):28-29[5]马英玲,李俊真,韦春义.丽绵蚜的药剂防治试验[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1):22-24[6]邓洁英,林绪平.藜蒴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59-6134第2期冷梅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国槐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王艳晶;彭祚登【摘要】以经外源IBA、NAA和ABT1处理后的国槐插穗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其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根促进剂显著提高了插穗生根率,不同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作用显著,尤其以IBA处理插穗的生根表现最好,其生根率达35.17%,显著高于NAA(24%)、ABT1(17%)处理.在生根促进剂处理下,4种内源激素IAA、ABA、GA3、ZR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插穗生根.在不定根扦插初期,即生根促进剂处理后12 d左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插穗的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处于较高水平,ABA、GA3、ZR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处理和ABT1处理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I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定根诱导期IAA水平,但使ABA、GA3、ZR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促使IAA含量顶峰提前到来,这是IBA处理后插穗生根效果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Cuttings of Sophora japonica treated with IBA,NAA and ABT1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four endogenous hormones in cuttings during the rooting process by means of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ooting accelerators changed the contents of four endogenous hormones (IAA,ABA,GA3 and ZR) in softwood cuttings of S.japonica in the process of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ree treatments.The rooting accelerators treatments increased rooting rate significantly.The rooting rate of the cuttings treated by IBA was 35.17%,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treated byNAA (24%) and ABT1 (17%).About 12 days after cutting,the endogenous IAA content and the IAA/ABA,IAA/ZR ratio was at relatively high levels,and the endogenous ABA,GA3 and ZR were relatively low.The fluctuation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were similar between NAA and ABT1 treatment for their similar rooting rates and similar rooting time.IBA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IAA and promoted the earlier coming of climaxes of IAA,while it could decrease the contents of ABA,GA3 and ZR,which were account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ooting ability after treated with IBA.【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6页(P109-114)【关键词】国槐;嫩枝扦插;生根促进剂;内源激素【作者】王艳晶;彭祚登【作者单位】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132.1国槐(Sophora japonica)属豆科(Leguminosae)槐属,其树形优美、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具有重要的园林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药用价值[1],我国北京、太原、西安等20多个城市将其定为市树[2]。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反思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薛宇君2011012931 在这个实验中,植物激素选择的是IAA和赤霉素,实验材料选择的是暴马丁香、稠李的枝条、小麦种子和油葵种子。
总体上,实验结果还是很明显,但是也有不理想的地方。
IAA促进枝条生根首先,在IAA促进暴马丁香和稠李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没有产生预期生根的结果,而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芽。
我们考虑是配置的IAA浓度较高,完全抑制了根的生成,但却促进了芽的生长,导致了长芽不长根的结果。
但是芽的生长情况可以解释生长素的双重作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枝条芽的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却抑制了芽的生长,以及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较低。
所以在日后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做用IAA促进枝条发芽的实验,从而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再次,在做IAA促进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每个浓度IAA溶液中只浸泡了一个暴马丁香和稠李枝条,参与实验的材料太少,容易造成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在以后实验中可以增加每组材料数目,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最后,在这个实验中,由于芽也会产生生长素,从而对生根造成影响,但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保证芽的数目的相等。
在以后做实验时,需要做更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了赤霉素对小麦种子和油葵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小麦种子的作用非常明显,并且也通过实验测得了小麦种子对赤霉素的最适浓度。
但是油葵种子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考虑其原因,应该是油葵本身具有较硬的种皮,不易发芽,需通过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有明显结果。
所以在此次试验中,要注意种子的选取,最好选用种皮较薄的,自然状态下容易发芽的种子,类似于小麦种子。
因为实验时间短,所以要将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加快萌发速度。
我们将种子置于较大鞋盒中,可以完全遮光,这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此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换水,且将已经发霉的种子挑出,以免影响其他种子萌发生长。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槐播种育苗的影响作者:关欣,王玉红,李晔男,等来源:《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关欣王玉红李晔男高方(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伊春153106)山槐(Maackia amurensis)又名怀槐、朝鲜槐,为豆科山槐属落叶小乔木,在东北多分布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大山系。
散生,无天然纯林,喜湿润、肥沃土壤,常生于红松阔叶混交林下、林缘及河流两岸。
树高8~15 m,胸径可达60 cm,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山槐材质致密坚硬、有光泽且耐腐,是优良的家具、建筑用树种;树皮可做染料及药用。
山槐以其精致的纹理和漂亮的白色蝶形花,成为北方颇受欢迎的庭院绿化树种及东北地区重要的蜜源植物。
鉴于山槐资源已遭到极大破坏、面临枯竭的现状,积极探索山槐苗木繁育技术,加快人工林培育迫在眉睫。
为此,课题组于2013年进行了山槐播种育苗的对比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双兴村附近农田。
地理坐标为:46°50′8″~47°21′32″N,128°37′46″~129°17′50″E。
本地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661 mm,年均蒸发量860 mm,年均相对湿度78%,无霜期110天左右。
试验地地势平坦,暗棕壤,水肥条件良好,适宜作物生长。
试验区面积约为50 m2。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山槐种子种子于2012年10月采自带岭阔叶混交林内。
采后晒干、脱皮、去杂质,净种子装入布袋后,室温贮藏待用。
种子千粒重约56 g。
生长调节剂ABT6号和GGR6号生根粉均购于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赤霉素GA购于上海伊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上生长调节剂均由带岭林业科研所试验中心提供。
2.2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于2013年5月23日进行,先整地做床,床宽1.1 m,高25 cm,施底肥磷酸二铵。
激素在树木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应用【摘要】用扦插方法繁殖树木,有些树种存在生根困难的现象,如松属、银杏、山楂、苹果和柏树等,为了保证扦插成活,特别是对生根困难的树种,一般采用生长激素处理,可以达到促进扦插生根、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本文重点介绍生长激素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旨在为树木扦插繁殖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激素;扦插;应用1.生长激素的种类与性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器官的形成和生理活动需要一些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植物激素,已发现的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除了植物体内产生的天然激素外,人们模拟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人工合成了具有天然植物激素作用的多种合成化合物,叫做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这种合成的植物激素,通过外源强加给植物而起作用。
生产上常用的激素有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
1.1 ABT生根粉ABT生根粉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于1981年研制成功的。
ABT生根粉是一种植物扦插的促进剂,具有补充外源生长素与促进内源生长素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ABT生根粉可以广泛用于多种林木,生根迅速而多、效果好、安全、简便,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ABT生根粉的种类,适用于木本植物的有3个型号。
ABT1生根粉主要用于插穗难生根的树种,ABT2生根粉用于扦插生根不太困难的树种,ABT3生根粉主要在移植苗木时用以促进被切断的根系恢复功能,以提高成活率。
1.2 萘乙酸萘乙酸与吲哚丁酸相比,稍有毒性,浓度过高容易伤害植物。
如果用萘乙酸的铵盐代替萘乙酸就会安全得多,应用时只要浓度适当,效果与吲哚丁酸相似,而且成本低廉。
因此,萘乙酸的铵盐也被广泛用于促进插条生根。
1.3 吲哚乙酸在实际应用时,效果不如吲哚丁酸和萘乙酸。
因为萘乙酸在植物体内很不稳定,在未经消毒的溶液中很快会被分解,并且被强光破坏,因此在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为吲哚丁酸与萘乙酸。
江南槐嫁接试验
赵淑梅;刘莉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江南槐嫁接试验赵淑梅,刘莉,黄颜新(临沂地区林科所)江南槐Robiniahispidalinn,又名毛刺槐、红花刺槐,其特点是花大、色艳、花期长,是庭院、四旁、城市街道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江南槐在中国南方栽培较多、不结实、紫殖一般采用嫁接法。
1...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赵淑梅;刘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260.4
【相关文献】
1.江南槐开花授粉特性的研究 [J], 郭金丽;田东方;王伟;郭娜
2.半干旱区园林绿化用江南槐嫁接育苗技术 [J], 包海丽
3.江南槐育苗技术探讨 [J], 陈建会;郭振锋;董利萍
4.江南槐嫁接技术研究 [J], 李铁军;李晓华;蒋为民;袁明霞
5.豆科树木撷英红花刺槐·江南槐 [J], 张连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