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转动中心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2.47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4.1 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结构是由若干根杆件通过结点间的连接及与支座连接组成的。
结构是用来承受荷载的,因此必须保证结构的几何构造是不可变的。
例如:4.1.1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1. 几何不变体系(geometrically unchangeable system):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能改变。
2. 几何可变体系(geometrically changeable system):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微小荷载作用下,不能保持原有几何形状和位置的体系。
图4-1 几何可变体系和不变体系显然只有几何不变体系可作为结构,而几何可变体系是不可以作为结构的。
因此在选择或组成一个结构时必须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4.1.2 自由度和约束1.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是指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几何参数的数目;即确定体系位置所需(平移和转动)独立坐标的数目。
(1)平面内一质点有2个自由度;x方向和y方向的运动(2)平面内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任意点的(x,y)坐标一个绕该点的转动角度。
(3)地基是自由度为零的刚片。
图4-2 点和刚体的平面自由度2. 约束:(restraint) :限制物体自由度的外部条件。
或体系内部加入的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当对刚体施加约束时,其自由度将减少。
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约束称为一个联系,能减少n个自由度的约束称为增加了n个联系。
(1)链杆(chainbar):仅在两处与其它物体用铰相连,不论其形状和铰的位置如何。
一根链杆可以减少体系一个自由度,相当于一个约束。
一根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链杆连接的两个刚片(减少一个)有五个自由度。
固定一地基上连杆,被连接的刚片(减少一个)还剩2个自由度。
(2)单铰:连结两个刚片的铰。
加单铰前构成体系的两个刚片共有六个自由度。
加单铰后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一个刚片可以自由运动,但是,另一个刚片只能绕结点转动。
汽车高等动力学讲解-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者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F 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 Y,F Y即侧偏力。
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 Y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侧偏角:车轮与地面接触印迹的中心线与车轮平面错开一定距离,而且不再与车轮平面平行,车轮印迹中心线跟车轮平面的夹角即为侧偏角。
高宽比:以百分数表示的轮胎断面高H与轮胎断面宽B 之比 H/B×100% 叫高宽比.附着椭圆:它确定了在一定附着条件下切向力与侧偏力合力的极限值。
转向灵敏度: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行驶。
常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如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这个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也就是转向灵敏度。
(即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稳定性因数:稳定性因数单位为s2/m2,是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侧倾轴线:车厢相对于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称为车厢侧倾轴线。
侧倾中心:车厢侧倾轴线通过车厢在前,后轴处横断面上的瞬时转动中心,这两个瞬时中心称为侧倾中心。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是指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弹性恢复力偶矩。
转向盘力特性: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况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力特性。
切向反作用力控制的三种类型:总切向反作用力控制,前后轮间切向力分配比例的控制,内外侧车轮间切向力分配的控制。
侧翻阈值:汽车开始侧翻时所受的侧向加速度称为侧翻阈值。
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主要根据乘员的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1.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内 容2. 解析法:计算精度高,随着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用解析法解决机构的分析、综合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越来越普及。
利用计算机求解,相当方便。
例如:杆组法——将机构拆成若干基本杆组,在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调用相应的杆组运动分析的通用子程序,进行计算,非常方便。
3. 实验法:在现有设备上测运动参数,能反映机构在工作环境下的真实运动,但需要设备。
3-2 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一、 速度瞬心1.瞬心的定义、分类:彼此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刚体,在任一瞬时,其相对运动都可以看做是绕某一重合点的转动,此重合点称为瞬时速度中心,简称瞬心。
显然,速度瞬心是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绝对速度相等(相对速度为零)的瞬时重合点。
若两构件之一是静止的,则该瞬心处的绝对速度为零,称为绝对瞬心;若两构件都是运动的,则其瞬心处的绝对速度不为零,称为相对瞬心。
通常用ijP 或jiP 表示构件i 、j 的速度瞬心。
2. 瞬心的数目由于任意两个构件形成一个瞬心,若机构由N 个构件(含机架)组成,则瞬心的数目为:2)1(2-=N N C N 。
如:四杆机构有6个瞬心。
其中3个绝对瞬心,3个相对瞬心。
3、瞬心的求法A )、直接接触的两构件间的瞬心(如图3-2所示) ● 转动副相连的两构件,转动副的中心为12P ,图a● 移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其瞬心在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图b ● 两构件组成高副时,若为纯滚动,则接触点为瞬心,图c ;● 若为滚动兼滑动:瞬心在过接触点的公法线上,具体位置另需条件确定。
图3-4 内 容B )、不直接接触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不直接接触的两构件其瞬心常借助于“三心定理”来确定。
“三心定理”——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3个构件,共有3个瞬心,它们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例【3-1】:求铰链四杆机构的瞬心(如图3-4所示) 其中哪些是绝对瞬心,哪些是相对瞬心? 思考:构件3上速度为零的点是哪一点?二、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的一般方法是:找到已知构件与待求构件的相对瞬心,它是这两个构件上绝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点,建立待求运动构件与已知运动构件的速度关系即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