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空间及底坑的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336.87 KB
- 文档页数:16
1.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520轮):2.乘客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3.无机房乘客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4.无机房乘客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5.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400轮):6.无机房载货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7.无机房载货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8.****无机房乘客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根据轿厢图查得已知参数:1、采用φ520轿顶轮(万向轮);2、门地坎上表面至轿顶轮H1=3375mm(直梁3090、万向轮总高605);3、门地坎上表面至导靴、油盒平面H2=3040mm(导靴150、油杯120);4、门地坎上表面至轿顶面为H3=2400+35=2435mm(轿厢净高2400、加强筋35)。
一、电梯运行速度为v=1.0m/s:采用GT-HC-L7缓冲器,压缩行程F=200+87=287mm;A、重要部件: 0.3+0.035V2+H1+F= 0.3+0.035V2+3375+287=3997mm;B、导轨导向: 0.1+0.035V2+H2+F=0.1+0.035V2+3040+287=3462mm;C、轿顶站人空间:1.0+0.035V2+H3+F=1.0+0.035V2+2435+287=3757mm;当电梯运行速度v=1.0m/s时,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即顶层高度须>4000mm。
二、电梯运行速度为v=1.5m/s:采用OH-175缓冲器,压缩行程F=150+175=325mm;A、重要部件: 0.3+0.035V2+H1+F= 0.3+0.035V2+3375+325=4078.75mm;B、导轨导向: 0.1+0.035V2+H2+F=0.1+0.035V2+3040+325=3543.75mm;C、轿顶站人空间:1.0+0.035V2+H3+F=1.0+0.035V2+2435+325=3838.75mm;当电梯运行速度v=1.5 m/s时,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即顶层高度须>4100mm。
探究电梯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的影响[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
电梯在高层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电梯井道保证足够的顶层高度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就电梯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对电梯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描述与分析,以供建筑设计人员及电梯安装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梯顶层底坑影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由此带动了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特别是从事电梯安装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以及维保人员的安全,必须明确电梯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对电梯运行的影响。
为曳引式电梯在选择不同的额定速度和载重时,对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要求差别非常大。
在轿厢高度和载重一定的情况下,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是选择速度的关键,较高的速度要求较高的顶层高度和较深的底坑深度。
由于受空间位置、土建施工等影响,很多电梯的井道尺寸仅仅满足最小尺寸要求,在电梯验收过程中常常由于检验机构人员测量点不同,可能会造成检验不合格,需要整改。
本文就电梯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对电梯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描述与分析,以供建筑设计人员及电梯安装人员参考。
二电梯顶层高度对电梯的影响电梯顶层高度对电梯速度有着明显影响,在电梯轿厢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使电梯运行速度加快,必须要较高的顶层高度。
当前行业中对顶层高度有着一定的规定,即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轿厢导轨必须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制导行程,并且使轿顶检修平面上方存在着1.0+0.035v2(m)的空间,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其他部件如导靴、垂直滑动门横梁等之间的距离不能够小于0.1+0.035v2(m),至轿顶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0.035v2(m),并确保轿厢上方应该有0.5m×0.6m×0.8m的空间。
- 61 -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科技经济导刊 2016.30期曳引电梯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探讨邓 林 陈海林(内江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四川 内江 641000)电梯,一种比较特殊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文便针对曳引电梯的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进行了探讨。
1 TSG T7001-2009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1](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 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 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 2(m);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 的空间。
(2)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v 2(m)的制导行程。
2 底坑空间的要求[1]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空间尺寸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 的空间;(2)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 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0.10m;当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15m 但不大于0.5m 时,此垂直距离可按线性关系增加至0.5m;(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0m。
3 具体分析表1给出了施工单位或维保单位对曳引电梯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的检测记录,其中轿厢缓冲器压缩行程f、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e 为缓冲器生产制造厂家铭牌的标示值,也可为实际测量值;数值H 1、H 2、H 3、H 4、d 1、d 2、d 3、b、c、x 1、x 2、y 1、y 2、z 1、z 2为现场测量值,H 1-b、H 2-b、H 3-b、H 4-b、d 1-c、d2-c、d 3-c、d、h、h max 一般为计算所得,也可为实际测量值。
附
/
最低部件
水平距离
护脚板 □导靴 □安全钳 □
垂直滑动
门部件□
导靴 □安全钳 □
其他 □护脚板 □导靴 □安全钳 □
补偿链支架 □
电缆支架 □
极限开关打板 □底梁 □其他 □
⑴水平距离不大于0.15m 的部件,如轿厢护脚板、垂直滑动门部件
、安全钳和导靴
/
⑶与井道壁水平距离大于0.15m 的轿厢护脚板,与导轨水平距离大于0.5m 的周边部件(如安全钳和导靴),或其他轿厢最低部件(如补
偿链支架、随行电缆支架、极限开关打板和缓冲器撞板等)
/
注:(2)当0.15<L≤0.5时, 垂直距离允许值H=(16L-1)/14
⑵与导轨水平距离L 大于0.15m 但不大于0.5m 的周边部件,如安全钳
和导靴
轿厢面积验证
X11125 Y1 2.65 X21200 Y2 2.8 a1150 Y 2.7
轿厢平层时垂
直距离轿厢完全压缩时
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要求
允许值H:
≥0.10
≥0.50。
THF5000/0.5-JXW-VVVF目录一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二电梯主要参数三传动系统1.电动机功率计算2.曳引机主要参数3.选用校准四曳引绳安全计算五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计算六曳引条件计算七比压计算八正常工况下导轨应力,变形计算九安全钳动作时,导轨应力计算十轿厢架计算十一缓冲的校核十二限速的校核十三安全钳的校核十四轿厢通风面积和轿厢面积计算十五承重大梁的校核十六底坑地板受力的计算一 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井道顶层净高4500mm 及底坑尺寸1700mm 缓冲器安全距离200mm ~350mm 取300mm 提升高度4.5m1. 井道顶层空间计算:单位(mm)OH=H+H1+H2+H3+35V2OH=2450+300+175+1000+35x0.52OH=3664<4500mm所以井道顶层净高4500mm 满足要求。
OH-顶层高度 H-轿厢高(2500mm) 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 V-速度(0.5米/秒)H3-轿厢投影部分与井道顶最底部分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1000+35V 2mm)2.井道底坑空间计算:单位(mm)P=L1+H1+H2+L3P=650+300+175+500P=1625<1700mm所以井道底坑深度1700mm满足要求。
P-底坑深度 L1-轿底与安全钳拉杆距离(650mm)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L3-底坑底与轿厢最底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500mm)二电梯的主要参数1.电梯主要技术参数:(1) 额定速度: V=0.5m/s(2) 额定载重量: Q=5000㎏(3) 轿厢自重: G=3500㎏(4) 曳引比: i1=2:1(5) 曳引轮直径: D=Ф760mm(6) 电梯传动总效率: η=0.80(7) 钢丝绳直径‵根数: d.Z=Ф16mmx6(根)(8) 电梯平衡系数: Ψ=0.40~0.5(设0.45)(9) 电梯提升高度: H=4.5m(10) 补偿链直径‵根数: d1.Z=Ф16×1(11) 曳引绳提升高度总重量: G1=q1ZHi1=0.939x6x4.5x2=50.706㎏(12) 平衡补偿链重量: G2= q2ZH=6.65×4.5×1=29.925㎏(13) 电缆重量: G3= q3H=1.02x4.5÷2=2.925㎏(14) 对重重量: W= G+KQ=3500+0.45x5000=5750㎏三、传动系统1.电动机功率的计算N=QV(1-Ψ)/102η式中:N-功率V-曳引轮节径线速度(m/s)Ψ-电梯平衡系数η-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N=5000×0.5(1-0.45)/(102×0.80)=16.825Kw 选用电动机功率为22 Kw2.曳引机的主要参数选用宁波欣达产品型号:YJ336A-III曳引机自重:1450㎏主轴最大静态载荷:9000㎏电动机功率:22Kw电动机转速:976r/min曳引轮直径: Ф760mm曳引钢丝绳:6×Ф16 mm减速比:75:23.选用校核(1)主轴最大静载载荷校核Σp=(G+G1+G2+G3+W+Q)/i1Σp=(3500+50.706+0+2.925+5750+5000)/2Σp=7152㎏则Σpk=KΣp=1.1×7152=7867㎏<9000㎏其中:G为轿厢以额定载重量停靠在最低层站时,曳引轮水平面上轿厢一侧的曳引轮的静拉力。
TKJ1600/2.0-JXW/VVVF 交流变频乘客电梯设计计算书电梯2010年10月20日目录1 电梯型号 (1)2 主要参数 (1)3 曳引驱动计算 (1)3.1 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 (1)3.2 轿厢面积计算 (1)3.3 轿厢通风面积的计算 (2)3.4 曳引轮输出额定扭矩 (2)3.5 主轴最大静载荷 (2)3.6 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2)4 导轨承载计算 (4)5 曳引条件计算 (4)6 结构计算 (5)7 缓冲器的验算 (7)8 安全钳选用 (7)9 限速器的选用 (7)10 底坑空间和顶层空间计算 (8)11 紧急救援措施 (9)12 超速及其它保护装置的说明资料 (9)13 导轨的说明资料 (12)14 轿厢和门系统的说明资料 (12)15 轿门护脚板 (13)16 门系统说明资料 (13)17 机械部件的防护 (14)18 电梯整机性能指标 (14)19 样梯可靠性运行记录和总结 (15)1 电梯型号TKJ1600/2.0-JXW/VVVF 交流变频乘客电梯2主要参数载重量:Q=1600kg 运行速度:V=2.0m/s 提升高度:H=53.1米曳引比:I=2:1曳引包角:α=180˚轿厢自重:P=1200㎏3 曳引驱动计算3.1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取平衡系数Φ=0. 45 取η=0.85计算公式: P=QV(1-Φ)=1600×2×(1-0. 45)=20.3KW 102ŋ102×0. 85选用蜗轮蜗杆曳引机,额定功率P1=22KW, 所以适用。
曳引轮节径D1=400mm曳引绳根数m=7,直径d=Φ10mm,额定转速n=191r/min 上开口角r=35°下部切口角β=90°额定速度验算:η1=60×2×2/(3.14×0.5)=152г/min 适用3.2轿厢面积计算轿厢净宽A=1900mm,轿厢净深B=1800mm轿厢有效面积S=1.9×1.8=3.42m2标准五吨轿厢面积为3.56 m2所以本电梯不超标共15 页第 1 页3.3轿厢通风面积的计算轿厢通风面积不应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1%,即均为0.02 m2 S下+S下=0.27×0.045+(1.35×2+1.4)×0.005=0.032 m2>0.02m2 所以上下部的通风面积足够3.4.曳引轮输出额定扭矩M1M1= 9550×22×2×0.85=2349(N·m)152实际运行扭矩M2按超载10%计算M2= (1.1-0.45)×1600×20.3×0.4=2111 N·m< M1所以满足2×23.5.主轴最大静载荷T曳引绳Φ10质量q=0.34㎏/m 曳引绳根数m=5T= 1200+1.25×1600 +7×0.34×53.1+1200+1600×0.45+2.85×132 2=2614㎏<曳引机允许静载荷,所以通过3.6.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K P=4=1β=90°Nequiv( t )=5Nequiv(P)= 3Nequiv= 5+3=8共15 页第 2 页许用安全系数S f=10×(2.6834- )=17Φ10最小破断力T K=44000N安全系数S=44000×7/[(1200+1600)/2+53.1×7×0.34]×9.8=2121>17 所以满足共15 页第 3 页4.导轨承载计算(按中心导向安全钳动作为最严重工况)轿厢导轨T89/B材料抗拉强度370Mpa,截面积A=15.7cm2i x=1.98cm i y =1.84cm 导轨与等距L K=200cmI x =59.7 cm4I y =53cm4W x =14.5cm3W y =11.9cm3轿厢导靴间距h=3350 轿厢尺寸宽A=1.9m深B=1.8m导轨许用应力δporm =205Mpa 最大允许变形[δy ]为5mm细长比λ=LK/ίx=200/1.98=101.01 查表得ω=1.9 K=2F K = [K×(P+Q) g]/2= [2×(1200+1600)×9.8]/2=27440N压弯应力δK=(F K×w)/A=27440×1.9/(15.7×102)=33.2Mpa 载荷偏心距X Q=B /8=1800/8=225mm Y Q=0F x=(3×9.8×1600×225)/(2×3350)=1579NM y=(3F x×Lk)/16=(3×1579×2000)/16=592125Nmm弯曲应力δy =My/Wy=592125/(11.9×103)=49Mpa挠度δx =0.7×(F x×L K3)/(48×E×I y)=(0.7×1579×2003)/(48×2×107×108)=0.085cm =0.85mm以上均通过,符合要5.曳引条件计算5.1按125%额定载荷轿厢位于最底层装载静态工况计算。
电梯选用参数Q 额定载重量Q=400kg v e额定速度v=0.4m/s轿厢尺寸(宽*深*高)开门方式开门尺寸(宽*高)1000mm *1300mm *2100mm 旁开双折800mm *2000mmH trv最大提升高度H trv =12m C i电梯曳引绳曳引比Ci= 2:1d r n s 曳引绳绳径绳数4-φ8,产品规格:8×19s曳引钢丝绳d r =8mmn s =4D t曳引轮直径D t =200mm D p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直径D p =200mmK dz平衡系数K dz =0.45P 轿厢自重P=400kgW yys 曳引钢丝绳重量:每米重0.218kg/mw yys =55.6kgW dl 随行电缆重量: 每米重7米重量W dz对重重量600kga max加减速度最大值0.5m/s2曳引机、电动机参数α曳引轮包角α=180度β曳引轮槽型中心角β=90度γ槽角度γ=30度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η=0.9N m电机功率 1.1kw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0.7955m/sn\m电机转速76 rpm轿厢导轨T75限速器动作速度0.536m/s<V动<0.64m/s安全钳瞬时式动作缓冲器聚氨酯,行程H=60mm一、电动机功率计算对于交流电梯而言,当平衡系数K dz≤0.5时,通常用下列公式计算,即能满足要求:N=(1- K dz)Qv l /(102ηCi) (KW)(1)上式中:K dz——平衡系数;φ=0.45Q——额定载荷;Q=400Kg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v l =0.7955m/s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取η=0.9C i——曳引机曳引比;C i =2:1代入(1)式,N=(1-0.45)×400×0.7955/(102×0.9×2)=0.95(KW)选用VM450曳引机,电机功率N=1.1KW,其功率满足上式计算要求。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根据公式:V=π×D×n m / (60×C i)上式中:D ——曳引轮节圆直径, D=200mmn m ——电机的转速, n m=76rpmC i ——曳引比;C i =2:1V=(3.14×0.2×76)/ (60×2)=0.4m/s选用曳引机能够满足速度要求。
电梯井道技术要求及标准一、井道的封闭性要求(-)全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以下开口:a.层门开口;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C1通风孔;e∙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
(二)部分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不要求提供防止火焰蔓延的场所,井道不需要全封闭,但是在人员可接近电梯处需设立围壁:①在层门侧的高度不小于3.5m;②其余侧,当围壁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为最小允许值0∙5m时,高度不应小于2.5m;若该水平距离大于O∙5m时,高度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当距离等于2.0m时,高度可减至最小值11m;③围壁距地板、楼梯或平台边缘最大距离为0.15m(三)检修门、安全门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 o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H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Hm o检修门和井道安全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此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只有检修门和井道安全门均处于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
(四)井道的通风井道应适当通风,井道不能用于非电梯用房的通风,建议井道顶部的通风口面积至少为井道截面积的1%。
二、井道壁、底面井道结构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要求,并应至少能承受下述载荷:主机施加的;轿厢偏载情况下安全钳动作瞬间经导轨施加的;缓冲器动作产生的;由防跳装置作用的,以及轿厢装卸载所产生的载荷等。
(-)井道壁的强度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应具有下列的机械强度即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a.无永久变形: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的玻璃门扇、玻璃面板或成形玻璃板,均应用夹层玻璃制成,(二)底坑底面的强度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底面应能承受满载轿用静载4倍的作用力:4g。
顶层高度计算:根据a)计算:托架高度(mm)170轿底平台高度(mm)65轿厢减震垫高度(mm)45导靴高度(mm)257轿厢地坎高度(mm)25护脚板高度(mm)800距轿厢导靴高度(mm)3282缓冲器高度(mm)652轿厢缓冲间隙(mm)250轿厢缓冲行程(mm)219对重缓冲间隙(mm)250对重缓冲行程(mm)219制导行程(mm)207最小顶层高度(mm)3958根据b)计算:轿厢高度(地板到轿顶基板顶面的距离)(mm)2555说明:绿色字体部份数值需按实际尺寸输入一、顶层高度国标要求:GB7588-2003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份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8.13.2轿顶应有一块不下于0.12m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其短边不小于0.25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 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件之间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6×0.8(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大于0.15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最小顶层高度=轿厢导靴高度+对重缓冲间隙+对重缓冲行程+制导行程轿厢导靴高度=竖梁高度-托架高度-轿底平台高度-轿厢减震垫高度+导靴高度最小顶层高度=轿顶高度+对重缓冲间隙+对重缓冲行程+最小自由垂直距离最小自由垂直距离(mm)1107最小顶层高度(mm)4131根据c)计算:防护栏高度(轿顶基板顶面到防护栏上端距离)(mm)900轿顶防护栏高度(mm)3455距上梁高度(mm)3025轿顶轮外罩高度(mm)660间隙(下护罩与上梁之间的间隙)(mm)30距轿顶轮高度(mm)3715最小自由垂直距离(mm)407最小顶层高度(mm)4591取最小顶层高度值为(mm):4591底坑深度计算:一、底坑深度国标要求根据a)计算:压缩后的缓冲器高(mm)433轿底撞板高度(mm)20最小底坑深度(mm)1269根据b)计算:轿厢最低部件为轿厢护脚板最小顶层高度=轿厢最高部件高度+对重缓冲间隙+对重缓冲行程+最小自由垂直距离初步估计,可能的轿厢最高部件为轿顶防护栏或轿顶轮轿顶防护栏高度=轿厢高度+防护栏高度轿顶轮高度=上梁高度+轿顶轮外罩高度+间隙国标条件d要求的顶层高度小于国标条件b,不予考虑。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下侧1995mm;4.轿顶护栏距顶部760mm;5.最底层平层时对重导靴距顶部710mm;6. 最底层平层时护脚板距地面600mm;7. 最底层平层时绳轮距地面900mm
缓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项目名称:
其他具体参数如下:1.轿厢地坎至导靴距离d ;2.轿厢地坎至轿顶轮距离e ;3.顶层空间尺寸为f ;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 ;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 ;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 底坑距离h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e=3200(mm);3.顶层空间尺寸为f=4800(mm);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2420(mm);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640(mm);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760(mm);底坑距离h=2000(mm)。
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计算研究林泽舟摘要:在设计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具体底坑深度参数与顶层高度参数时,需要充分结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确保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推动日后电梯的安全运行。
本文通过分析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了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相关内容计算。
关键词:底坑深度;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引言:电梯目前已经成为许多高层建筑当中必不可少的结构,其主要是用作人和物的交通运输。
在实际进行电梯结构设计与安装的过程中,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是两项十分关键的要素,基于此,本文对这两项要素的计算进行了简要分析。
1.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要求分析电梯作为有效服务楼层升降的关键设备,其许多规格参数都有着一定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电梯顶层高度参数和底坑深度参数,而曳引式电梯若是其选择的额定速度与载重不相同时,对电梯顶层具体高度与底坑具体深度的要求差异性也是比较大的。
比方说若是具体轿厢的载重一定、高度一定,则其速度的选择关键就在于合理控制电梯的底坑深度值和顶层高度值,比如说对额定速度值具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则其电梯的顶层高度也要设计较高、底坑深度要设计较深,而由于要充分考虑到土建施工的情况,电梯设计的整体空间位置是比较受限的,在一些建筑当中,其电梯的尺寸甚至直接为最小尺寸,仅能够满足基本要求,再加上实际验收的人员开展检测的测量点也不相同,也常会出现检验不合格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改。
2.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具体参数本文以新丰县半山豪庭乘客电梯为例,总结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参数设计与计算要点。
在案例电梯中,曳引比为 2:1,电梯速度为 1m/s,电梯顶层高度为 4150mm;电梯底坑深度为 1350mm;电梯提升高度 27m;配置两种型号的缓冲器,高度为 300mm,行程为 80mm,适用速度为 1m/s,分别用于轿厢侧和对重侧。
3.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参数说明为了方便对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进行有效计算,方便计算过程运用公式来进行表示,对相关的表示符号需要进行参数说明,具体如下:(1)轿厢的顶端上端面与轿厢地坎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用 a 来表示;而轿厢顶部位置的防护栏高度则用b 来表示,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在本文当中,其防护栏高度取 700。
目录1、概述2、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3、主要技术性能参数4、曳引系统的计算5、曳引条件计算6、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7、导轨强度与变形计算8、结构计算9、缓冲器的验算10、安全钳的选用11、限速器的选用12、顶层空间和底坑的计算13、轿厢净面积计算14、轿厢通风面积的计算1、概述:TWJ800/1.75m/s (VVVF)交流变频变压无机房电梯,是我公司吸收引进国内最新技术,研制开发的,针对电梯井道环境相对苛刻,不能设立机房的建筑物中安装的乘客电梯。
该电梯的主控元件采用苏州默纳克一体机,富士接触器,其他安全部件采用国内知名电梯配套厂家生产的产品,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和高稳定性,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本设计计算书主要针对曳引系统、悬挂系统及安全装置等进行验算。
2、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3)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4)GB/T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5)GB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6)JG/T5072.1-1996《电梯T型导轨》;(7)《机械工程手册》第67篇第8章电梯(机械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8)《机械工程手册》(日本机械学会编);(9)《电梯与自动扶梯原理、结构、安装、测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主要技术性能参数a.电梯种类:无机房乘客电梯;b.电梯型号:TWJ800/1.75 (VVVF)c.轿厢净尺寸:1250X1500(宽X深),中分门;d.载重量Q=800kg;e. 轿厢自重P=960kg;f. 曳引比:2:1;i=2;g. 对重重量Mcwt=1650;h. 提升高度h=50.65m;i. 顶层高度(OH)=5.3m;j. 井道全高H=57.95m;k. 対重轮=轿底轮=φ400;l.根据GB7588-2003规定K电梯平衡系数在0.4~0.5范围内,取K=0.5;m.无齿轮主机机械传动总效率,η=0.91;n.拖动方式:交流变频变压调速(VVVF);o.控制方式:微机集选控制(JX);p.电梯额定速度:V=1.75m/s ;4、曳引系统的计算4.1、电梯曳引机电动机的起、制动及正反转频繁,且负载变化大,工作运行情况复杂,要精确计算电动机功率是很复杂的,根据机械工程手册的推荐:电动机功率计算N W=QV(1-K)= 800×1.75×0.5 =7.54kw102η102×0.91选用沈阳蓝光无齿轮WYT-S1.75C曳引机其参数如下:额定功率N We=9.7kw 曳引轮直径D t=φ400曳引绳根数(n)×直径(dr)=5×φ10 额定转速ne=168r/min切口角β=95°曳引机允许最大轴载荷5500kg标准重力加速度g n=9.81m/s24.2、额定转速验算n a =60.V. i=60×1.75×2 =167 r/min<n适用π.D tπ×0.40 4.3、扭矩计算曳引轮输出额定扭矩M1M1=9550.NWe. i.η=9550×9.7×2×0.91 =1009.56Nmn a167实际运行扭矩M 2按超载10%计算: M 2= (1.1-K)Q .gn .D t = (1.1-0.5)×800×9.81×0.40 =470.88Nm<M 1 2.i 2x2 符合要求4.4、 主轴最大静载荷TP S - 悬挂部分的钢丝绳质量,按下式计算P S =n x qs xh,式中qs-单根钢丝绳每米重qs=0.358kg/m, h-提升高度,h=50.65 m ,n-钢丝绳根数n=5,则P S = 5 x 0.358kg/m ×50.65=90.67kg,P b - 悬挂部分的补偿链质量,按下式计算P S =nb x qb xh,式中qb-单根补偿链每米重,qb=1.12kg/m, h-同前,h=50.65 m ,nb-补偿链根数,nb=2则P b = 2 x 1.12kg/m ×50.65=133.46kgP d - 悬挂部分的随行电缆质量,按下式计算P d =nd x qd xl,式中qd-单根随行电缆每米重,qb=0.992kg/m, l-随行电缆长度,l=H+15=72.95 m ,nd-补偿链根数,nb=1则P d = 1 x 0.992kg/m ×72.95=72.3664kgT=(P+1.25Q+ P S + P b + P d )/2 =(960+1.25 x 800+90.67+133.46+72.3664=2256.496<5500kg 通过4.5、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曳引机制动器选用计算:使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电梯速度监控部件是限速器,减速制动部件是曳引机制动器。
XXXX5000/0.5—J交流调频调压调速载货电梯计算书XXXXXXX目录1.前言2.电梯的主要参数3.传动系统的计算3.1曳引机的选用3.2平衡系数的计算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3.4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3.5曳引包角计算3.6放绳角计算3.7轮径比计算3.8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3.9额定速度验算3.10曳引力、比压计算3.11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3.12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4.1轿厢架计算4.2轿底应力计算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4.5绳轮轴强度计算4.6绳头板强度计算4.7机房承重梁计算5.导轨计算5.1轿厢导轨计算5.2对重导轨计算6.安全部件计算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11.1顶层空间计算11.2底坑计算12. 电气选型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应急电源容量、接触器、主开关、电缆计算)13. 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14. 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表面的距离计算15. 轿顶护栏设计16.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图17.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盘车操作)1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类型、质量围)20.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1.前言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KJDF5000/0.25—J(VVVF)载货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计算、校核。
2.电梯的主要参数2.1额定载重量:Q=5000kg2.2空载轿厢重量:P1=1650kg2.3补偿链及随行电缆重量:P2=100 kg(适用于提升高度30m,随行电缆以40m 计)2.4额定速度:v=0.25m/s2.5平衡系数:ϕ=0.452.6曳引包角:α=180︒2.7绕绳倍率:i=22.8双向限速器型号:XS12B (机械厂)2.9安全钳型号:AQ5A (机械厂)2.10轿厢、对重油压缓冲器型号:YH3/80 (机械厂)2.11钢丝绳规格:16NAT8⨯19S+FC1370/1770ZS2.12钢丝绳重量:P3=800kg2.13对重重量:G=3900 kg2.14曳引机型号:YJ300 (常熟市顺达电梯曳引机厂)3.传动系统的计3.1曳引机的选用曳引机选用常熟市顺达电梯曳引机厂产品,曳引机主要参数: 规格:YJ300 额定载重:Q=5000 kg 轿厢额定速度:V=0.25m/s 曳引轮直径:D=725 绳槽:Φ16×6 转速:985rpm额定转矩:5446.5N ·m 额定功率:18.5kW 悬挂比:2:1最大轴负荷:22500 kg 曳引机自重:1050 kg 、3.2平衡系数的计算ψ=(G -P1)/ Q =(3900-1650)/5000=0.45 ∴满足规要求 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13.48kW选用电动机功率:18.5kW 。
设计计算书TKJ(1350/1.75-JXW)目录1设计的目的2 主要技术参数3电机功率的计算4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5电梯曳引能力的计算6悬挂绳或链安全系数计算7绳头组合的验算8轿厢及对重导轨强度和变形计算9轿厢架的受力强度和刚度的计算10搁机梁受力强度和刚度的计算11安全钳的选型计算12限速器的选型计算与限速器绳的计算13缓冲器的选型计算14轿厢和门系统计算说明15井道顶层和底坑空间的计算16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17盘车力的计算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19电气选型计算20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21主要参考文献1设计的目的TKJ(1350/1.75—JXW—VVVF)型客梯,是一种集选控制的、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的乘客电梯,额定载重1350Kg,额定运行速度1.75m/s。
本客梯采用先进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进行驱动,曳引比为2:1,绕绳方式为单绕,采用2导轨结构,用一个主轿架承受轿厢,在曳引绳的牵动下沿着2根主导轨上下运行,以达到垂直运输乘客和医疗设备的目的。
本客梯的轿厢内净尺寸为宽2100mm*深1600mm,内净面积为3。
36M2,完全符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本计算书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计算,以验证设计是否满足GB7588—2003标准和型式试验细则的要求.本计算书验算的电梯为本公司标准的1350kg乘客电梯,主要参数如下:额定速度1。
75m/s额定载重量1350kg提升高度43。
5m 层站数15层15站轿厢内净尺寸2100mm*1600mm 开门尺寸1100mm*2100mm开门方式为中分式本电梯对以下主要部件进行计算:(一)曳引机、承重部分和运载部分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GETM6.0H型,15 Kw,绕绳比2:1,单绕,曳引轮节径450 mm,速度1.75m/s搁机大梁主梁25#工字钢轿厢2100mm*1600mm,2导轨钢丝绳7—φ10,2∶1曳引方式导轨轿厢主导轨T89/B(二)安全部件计算及声明安全钳渐进式AQ11B型,总容许质量3500kg,额定速度1.75m/s限速器LOG03型,额定速度1.75m/s缓冲器YH68-210型油压缓冲器,额定速度1。
4.2 吊挂空间示意图:4.3 参数说明:OH :顶层层门地坎面到井道顶最低部件水平面的垂直距离PLF :轿厢地坎面到上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LH :井道顶到井道顶最低部件水平面的垂直距离EH :出入口高度CR :轿底缓冲撞板到缓冲器上顶面的距离GH :轿底缓冲撞板到轿厢下导靴下沿的距离BS :缓冲器的行程BH :缓冲器自由高度BB1:轿厢缓冲器底座高度BB2:导轨底座、对重缓冲器高度WR :对重缓冲撞板到缓冲器上沿的距离4.1 有关电梯井道顶层空间的要求: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1,本类型乘客电梯井道顶层空间应达到以下要求:(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 轿厢导轨的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 2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 符合《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 2 (m);c.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 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 2 (m);2) 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 2 (m);d. 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x0.60mX0.80m 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2) 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的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 2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4井道顶层及底坑空间计算4 井道顶层及底坑空间计算CAGE.H :轿厢地坎面到轿底撞板下端面的垂直距离。
H1:轿厢地坎面到轿顶下面垂直距离(轿厢净高度,不含吊顶)。
H2:轿顶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