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24
1.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520轮):2.乘客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3.无机房乘客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4.无机房乘客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5.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400轮):6.无机房载货电梯底坑深度尺寸计算:7.无机房载货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8.****无机房乘客电梯顶层高度尺寸计算:乘客电梯顶层高度空间尺寸计算根据轿厢图查得已知参数:1、采用φ520轿顶轮(万向轮);2、门地坎上表面至轿顶轮H1=3375mm(直梁3090、万向轮总高605);3、门地坎上表面至导靴、油盒平面H2=3040mm(导靴150、油杯120);4、门地坎上表面至轿顶面为H3=2400+35=2435mm(轿厢净高2400、加强筋35)。
一、电梯运行速度为v=1.0m/s:采用GT-HC-L7缓冲器,压缩行程F=200+87=287mm;A、重要部件: 0.3+0.035V2+H1+F= 0.3+0.035V2+3375+287=3997mm;B、导轨导向: 0.1+0.035V2+H2+F=0.1+0.035V2+3040+287=3462mm;C、轿顶站人空间:1.0+0.035V2+H3+F=1.0+0.035V2+2435+287=3757mm;当电梯运行速度v=1.0m/s时,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即顶层高度须>4000mm。
二、电梯运行速度为v=1.5m/s:采用OH-175缓冲器,压缩行程F=150+175=325mm;A、重要部件: 0.3+0.035V2+H1+F= 0.3+0.035V2+3375+325=4078.75mm;B、导轨导向: 0.1+0.035V2+H2+F=0.1+0.035V2+3040+325=3543.75mm;C、轿顶站人空间:1.0+0.035V2+H3+F=1.0+0.035V2+2435+325=3838.75mm;当电梯运行速度v=1.5 m/s时,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即顶层高度须>4100mm。
附
/
最低部件
水平距离
护脚板 □导靴 □安全钳 □
垂直滑动
门部件□
导靴 □安全钳 □
其他 □护脚板 □导靴 □安全钳 □
补偿链支架 □
电缆支架 □
极限开关打板 □底梁 □其他 □
⑴水平距离不大于0.15m 的部件,如轿厢护脚板、垂直滑动门部件
、安全钳和导靴
/
⑶与井道壁水平距离大于0.15m 的轿厢护脚板,与导轨水平距离大于0.5m 的周边部件(如安全钳和导靴),或其他轿厢最低部件(如补
偿链支架、随行电缆支架、极限开关打板和缓冲器撞板等)
/
注:(2)当0.15<L≤0.5时, 垂直距离允许值H=(16L-1)/14
⑵与导轨水平距离L 大于0.15m 但不大于0.5m 的周边部件,如安全钳
和导靴
轿厢面积验证
X11125 Y1 2.65 X21200 Y2 2.8 a1150 Y 2.7
轿厢平层时垂
直距离轿厢完全压缩时
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要求
允许值H:
≥0.10
≥0.50。
[求助]无机房的电梯顶层高度和低坑深度怎么算啊?
顶层净高度=轿厢总高度+对重缓冲器到对重之间距离+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轿厢制导行程(0.1+0.035x速度平方)+0.1,单位为米底坑深度=轿底厚度+轿厢缓冲器到轿厢之间距离+轿厢缓冲器高度,
但我查了我公司的土建资料发现同样1米每秒的电梯800KG主机旁置和800kg主机后置的顶层高度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
我理解的公式是顶层净高度=轿厢总高度(3000)+对重缓冲器到对重之间距离(250)+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0.135V平方+(0.1+0.035V平方)=3.355但资料是4100(800)和4500(800)搞不懂,速度都一样啊?怎么数据不一样啊,才入行一个月,谢谢,请教各位高人.低坑也一样,两者为旁支1600,后肢为1800,是不是缓冲器高度不一样啊?
从你的理解来看,你只注意到一方面的问题,未曾考虑到:1、轿顶站人的高度;
2、轿顶最高件与井道顶的最底件的垂直距离。
我认为:计算电梯顶层高度时至少要保证轿顶有人时冲顶或完全压对重缓冲时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为宜。
0.035v2取0.2较为合适,这样也能考虑到补偿绳并带补偿绳张紧轮及防跳装置的问题。
G B7588-2003中的解释也是几个方面的!!底坑还应考虑完全压轿厢缓冲时护脚板离地0.2M比较合适!!!。
电梯顶层高度计算公式
电梯顶层高度计算公式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法规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梯顶层高度计算公式:
1. 美国和加拿大:
电梯顶层高度 = 楼层高度 - (2 * 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 - 顶层平台高度
其中,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乘客所能到达的最高楼层高度。
2. 英国和欧洲:
电梯顶层高度 = 楼层高度 - (2 * 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
其中,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乘客所能到达的最高楼层高度。
3. 中国:
电梯顶层高度 = 楼层高度 - (2 * 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 - 顶层平台高度
其中,电梯停靠的楼层高度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乘客所能到达的最高楼层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仅仅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具体公式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时,电梯顶层高度也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电梯设备重量、电梯运行速度、电梯停靠楼层数量等,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对重架高度计算
原理:
轿厢侧井道总高度=对重侧井道总高度即(如图,轿厢在一层,正常停靠状态时):
顶层高度+底坑深度+X =
L+170+缓冲器压缩量+H+导靴高度+油盒高度+撞板高度×2+170+缓冲器高+91+X 其中,X=有效的提升高度(一楼地面到顶层地面的高度),计算时约去;
L=蹲底或冲顶时,对重架与顶层的最小距离,也叫制导行程L≥0.1+0.035V2;
H=对重架高度;
170为缓冲空程。
代入数据:
顶层高度+1400=L+170+缓冲器压缩量+H+120+132+100×2+170+缓冲器高+91
因为L≥0.1+0.035V2所以H≤顶层高度-L-缓冲器压缩量-缓冲器高+517一、2000开门高度,计算如下:
1)1.75m/s:H≤3650-207-206-672+517=3082
2)1.5m/s:H≤3600-179—175—580+517=3183
3)1.0m/s:H≤3450-135-100-425+517=3307
二、2100开门高度,计算如下:
1)1.75m/s:H≤3800-207-206-672+517=3232
2)1.5m/s:H≤3750-179—175—580+517=3333
3)1.0m/s:H≤3600-135-100-425+517=3457
综上:H≤3082。
电梯基坑尺寸标准一、基坑长、宽和深度1.基坑长和宽基坑长和宽应根据所安装电梯的尺寸和功能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底部尺寸为基坑长和宽。
标准规定,不同类型电梯的底部尺寸和基坑长、宽的关系如下:(1)乘客电梯底部尺寸=0.7×(轿厢宽度+100mm)基坑长=底部尺寸+200mm(2)载货电梯(3)医用电梯2.基坑深度行程高度≤24m,基坑深度=行程高度×1.05二、基坑顶离地高度1.顶离地高度不得小于3m。
2.为减小电梯外壳的高度和电力消耗,基坑顶部宜设有集成机房、屋顶绿化等。
三、基坑壁的防水防潮处理基坑壁的防水防潮处理是确保电梯设备运行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
基坑壁的防水防潮处理应根据房屋地基和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确定,通常采用防水涂料、防潮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
电梯基坑尺寸是电梯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应根据国家标准《电梯安装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基坑尺寸的设计是电梯设备安装行业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尺寸符合标准能够确保电梯的顺畅运行。
而且,基坑尺寸与房屋结构、基础土质等都有关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基坑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土质条件。
对于地基土质条件较好的房屋,经常采用较小的基坑,而地基条件较差的房屋则需要较深的基坑和加固措施来解决地基变形的问题。
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也会对基坑的设计产生影响。
建筑高度越高,基坑就需要更深更宽,而且建筑物一般都是有多层楼的,每一层楼的高度都需要相应的基坑来承受电梯设备的重量和震动。
基坑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房屋结构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基坑可以较小,因为混凝土结构比较牢固;而在钢结构的建筑物中,则需要较大的基坑来确保电梯设备的稳定性。
基坑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特殊情况,比如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气候、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
基坑尺寸的设计对于电梯设备的安装和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在设计和施工时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
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计算研究林泽舟摘要:在设计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具体底坑深度参数与顶层高度参数时,需要充分结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确保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推动日后电梯的安全运行。
本文通过分析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了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相关内容计算。
关键词:底坑深度;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引言:电梯目前已经成为许多高层建筑当中必不可少的结构,其主要是用作人和物的交通运输。
在实际进行电梯结构设计与安装的过程中,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是两项十分关键的要素,基于此,本文对这两项要素的计算进行了简要分析。
1.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要求分析电梯作为有效服务楼层升降的关键设备,其许多规格参数都有着一定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电梯顶层高度参数和底坑深度参数,而曳引式电梯若是其选择的额定速度与载重不相同时,对电梯顶层具体高度与底坑具体深度的要求差异性也是比较大的。
比方说若是具体轿厢的载重一定、高度一定,则其速度的选择关键就在于合理控制电梯的底坑深度值和顶层高度值,比如说对额定速度值具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则其电梯的顶层高度也要设计较高、底坑深度要设计较深,而由于要充分考虑到土建施工的情况,电梯设计的整体空间位置是比较受限的,在一些建筑当中,其电梯的尺寸甚至直接为最小尺寸,仅能够满足基本要求,再加上实际验收的人员开展检测的测量点也不相同,也常会出现检验不合格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改。
2.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具体参数本文以新丰县半山豪庭乘客电梯为例,总结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参数设计与计算要点。
在案例电梯中,曳引比为 2:1,电梯速度为 1m/s,电梯顶层高度为 4150mm;电梯底坑深度为 1350mm;电梯提升高度 27m;配置两种型号的缓冲器,高度为 300mm,行程为 80mm,适用速度为 1m/s,分别用于轿厢侧和对重侧。
3.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参数说明为了方便对低速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进行有效计算,方便计算过程运用公式来进行表示,对相关的表示符号需要进行参数说明,具体如下:(1)轿厢的顶端上端面与轿厢地坎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用 a 来表示;而轿厢顶部位置的防护栏高度则用b 来表示,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在本文当中,其防护栏高度取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