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00.01 KB
- 文档页数:2
多系统萎缩并肺感染1例的护理标签:多系统萎缩并肺感染;护理;治疗2008年11月9日本科室收治多系统萎缩并肺感染患者1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站立时头昏、跌倒、血压低、无汗2年,言语欠流利2年,发热3 d”入院。
患者于2004年2月8日因反复尿路感染、排尿困难而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效果差。
之后,出现大便秘结,活动耐力下降。
2005年10月21日早餐后晕厥,随即送医院就诊,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
之后,患者逐渐感觉疲劳、懒动、步态不稳,站立时头昏,走路时身体前倾、小碎步,言语欠流利,侧卧位与站立收缩压之差>30 mmHg,2008年1月10日确诊为多系统萎缩。
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T 38.3℃,P 86/min,卧位血压150/80 mmHg,站立血压120/70 mmHg,双肺满布湿啰音,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并肺感染。
给予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进行加重,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
该患者意识清楚,但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护士要尊重患者,与患者接触时应注意态度温和、耐心,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细致,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压力。
此外, 还应善于安抚、开导家属,向其说明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所起的积极作用,使之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与患者共度难关。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差,痰液不易咳出,应鼓励患者适量多饮水,并保持病房湿度在55%~60%,定时翻身、拍背;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1支,地塞米松5 mg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释痰液。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电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
多系统萎缩的护理方法
多系统萎缩患者具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像体位性低血压、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排汗异常,男性患者出现阳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减轻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MSA患者在配合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 应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避免餐后低血压反应。
2. 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但如卧位血压较高应慎重。
3. 不要饮酒。
4. 排尿异常可增加泌尿系感染机会,对于尿急尿频的患者应注意局部清洁;尿潴留患者必要时导尿。
5.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增加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6. 周围环境温度不宜过高。
7. 可穿弹力袜,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增加回心血量。
8. 应避免突然从卧位或坐位起立,在站起之前先作踢腿动作,日常活动中应避免动作过快过猛。
9. 睡眠期间增高头位.
有益多系统萎缩患者的饮食:
一、大杯牛奶,多食鱼类与海产,适量肉类与豆制品。
不吃油炸、油酥、辛辣、腌渍、罐头汤、奶油、番茄浆、香肠、腊肉、热狗、蛋糕、洋芋片。
咖啡、烟、酒、茶也要少用。
饮食不要太讲究,最好是天然食物形态。
不要过度加工,食物添加剂越少越好。
各种蔬菜水果轮换着吃,以吸收不同的营养成分,每天1个鸡蛋。
二、饮食要低盐、低糖、低脂肪。
营养要均衡,不要暴饮暴食。
三、合理调配饮食结构。
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肢体僵硬,抖动3年半,加重伴吞咽困难1月入院,患者3年前在家安静状态下出现四肢僵硬,伴有肢体抖动,日常动作迟缓,曾到各家医院就诊,诊断“多系统萎缩”,一直予抗震颤麻痹及抗氧化等治疗,上述症状一直稳定。
1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不能独立行走,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困难,来我院门诊,拟“多系统萎缩”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T36.7℃,P68次/分,R18次/分,卧位血压100/70mmHg,立位血压70/54mmHg,意识清楚,口齿含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四肢肌力正常,诊断为多系统萎缩。
给予半流质饮食,控制震颤,改善肌张力,提升血压,抗氧化,改善脑代谢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及头晕明显,反复发生晕厥,伴有尿频、尿急、尿失禁,还有睡眠障碍。
2 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行走困难,吞咽困难,反复出现晕厥,尿失禁,再加上年龄轻,心理上容易出现悲观厌世、焦虑、抑郁情绪。
医护人员应加强精神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3]。
该患者意识清楚,但言语困难,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护士应该尊重患者,与患者接触时态度应温和,耐心,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表示出对她们的同情,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调动患者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向家属说明支持和鼓励对患者所起的积极作用。
2.2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的护理该患者入院时卧位与立位血压相差30/16mmHg,住院期间反复出现头晕,晕厥,护士应加强安全宣教,落实安全措施,陪人24小时监护。
卧位与立位血压相差30/10mmHg是患者体位改变,尤其是从卧位突然站立时,易因大脑供血量减少发生晕厥[4]。
卧位时应采取头和躯干比下肢高15°~20°姿势,目的是促进肾素释放和刺激自主神经[5]。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年第5卷第6期Vol.5#No.6#2019・172・DOI:10.11997/nitcwm.201906053-案例分享-1例阿尔兹海默症伴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体会张甜怡1,姚金兰1,钱敏才2,金梦1(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本文总结了1例阿尔兹海默症伴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体会。
除对症治疗外,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多系统萎缩;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9)06-0172-02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病因不明、多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具有不可逆的获得性、全面性及进行性的脑部器质性疾病,早期多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及精神行为异常多系统萎缩(MSA)是以进展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帕金森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及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2]%目前AD和MSA均无特效疗法%本研究总结1例AD伴MSA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已婚,既往患AD多年,2016年8月确诊,病情不稳多次住院治疗%2018年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等症状,走路步态不稳,考虑帕金森综合症,予多巴丝肼片对症治疗,效果一般,后确诊为MSA,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坚持服药,病情控制差,记忆力下降,平时走路步态不稳,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故门诊以AD伴MSA收治入院%患者既往住院期间发现有心脏瓣膜病、低蛋白血症、腔隙性脑梗死、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病史,目前病情稳定%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76次/min,血压152/73mmHg%神清,步态欠稳,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略偏高,肢体有少许抖动,病理征阴性%末梢血运尚可,各手指主动活动尚可%精神检查:定向力差;注意范围有所缩小;即刻、近期、远期记忆力均有减退;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均明显下降;自知力无;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及意志行为均不协调%头颅MR 示:轻度脑萎缩%头颅+胸部CT示:轻度脑萎缩,左肺上叶下舌段少许纤维灶%颈动脉彩超示: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局部增厚%心脏彩超示:二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骨密度提示低骨量%入院后,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复方海蛇胶囊改善痴呆症状;口服普荼洛尔、枸椽酸坦度螺酮胶囊改善MSA;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盐酸舍曲林片稳定情绪;口服碳酸钙D3片改善骨质疏松;硫辛酸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入院后拒食,不肯吃药,故予以留置鼻饲%入院5d后患者出现亚急性少语,不配合治疗,考虑抑郁症可能性较大,停奥氮平片,加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入院15d患者停鼻饲,能正常进食,目前病情较为稳定%2护理2-1基础护理2.1.1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修饰、沐浴、洗漱等),做好晨晚间护理,定时修剪指(趾)甲和其他修饰,注意保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血压的变化,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年龄大,皮肤脆弱,感觉迟钝,且因MSA走路不稳长期卧床,导致压疮危险增大%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给予Braden评分,根据评估分值填写高危患者防范压疮记录表,每日记录防范措施及效果,同时向护工及家属做好压疮宣传教育%2.1.2饮食护理:患者食欲低下,护理人员应耐收稿日期:2019-05-01通信作者:姚金兰,E-mail:yjlan@Vol.5,No.6,2019Nuaing ofIneegaaeed TaadieionalChine(eand We(eean Medieine-173-心劝慰其进食。
多系统萎缩护理随笔多系统萎缩,这名字听起来就挺唬人的吧?但咱可不能被它吓倒呀!就好像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小怪兽,咱得鼓起勇气去面对。
照顾多系统萎缩的患者呀,就像是一场特别的战斗。
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就像细心的园丁照顾花朵一样。
比如说他们的行动可能会变得不那么灵活,那咱就得把周围的环境弄得安全些,别让他们磕着碰着啦,这多重要呀!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呢。
患者可能吞咽会有些困难,那咱就得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地陪着他们,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可不能着急。
不然噎着了可咋办呀!想想看,如果是咱自己吃东西噎着了都难受,何况是他们呢。
他们的情绪也可能会有波动,这时候咱就得像知心朋友一样,好好地陪着,听他们倾诉,给他们安慰。
别觉得这没啥大不了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可大着呢!咱得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心情好了,说不定对病情都有帮助呢。
还有呀,要经常帮他们活动活动身体,就像让机器时常运转一下,别生锈了。
哪怕是简单的伸展动作,那也是有好处的呀。
这可不是随便做做就行的,得认真对待,这可是关乎他们的健康呢。
咱得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有爱心。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是一场持久战呢。
就像跑马拉松,不能一开始就冲得太快,得保持节奏,一步一步稳稳地来。
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咱不能退缩呀,得咬牙坚持。
照顾多系统萎缩的患者真的不容易,但当你看到他们因为你的照顾而有一点点好转,或者露出一个笑容时,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就像是你种的花终于开出了一朵小花,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咱中国人不是常说,患难见真情嘛。
在这个过程中,咱和患者之间的感情也会变得更加深厚。
这可不是一般的感情,是经历过风雨考验的呀。
咱得好好珍惜这份感情,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一直都在他们身边呢。
所以呀,面对多系统萎缩,咱可不能怕,得勇敢地去面对,去照顾,去关爱。
让我们一起加油,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让他们的生活也能充满阳光和希望!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1 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6-29T14:00:58.0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作者:于俊轶郑爱军荣静[导读] 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在住院期间无压疮、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赢得了患者家属的信任。
于俊轶郑爱军荣静(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 264400)【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23-01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帕金森样症候、小脑性共济失调、伴运动障碍的锥体束征和自主神经系统损害等[1]。
该病可称之为“慢性癌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在出现运动症状后80% 的患者5 年时间内瘫痪,只有20% 的患者存活期可以超过12 年,平均生存时间为6 年。
MSA 病程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事件,包括频繁跌倒、认知功能减退、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行走需辅助、依赖轮椅、留置尿管、需要住院等[2]。
因而对于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对1 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开展整体护理措施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病例简介患者,男,62 岁,因左侧肢体震颤、行走不稳4 年余入院。
间断于我科住院。
目前查体:意识清,言语不能,表情淡漠、呆板,咽反射消失,双侧掌颏反射阳性,双上肢肌力Ⅳ + 级,双下肢肌力IV 级,四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腱反射对称稍活跃,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共济运动完成欠稳准。
头颅MRI 检查示小脑及脑桥萎缩。
诊断为多系统萎缩。
整体护理措施1. 呼吸道管理国外文献报道,猝死及感染是MSA 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3]。
在感染因素中,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有研究指出多系统萎缩患者可能存在肺功能障碍,尤其是呼吸力学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可能与此相关,这也提示临床及护理上应重视MSA 患者的呼吸功能[4]。
1 例中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4 年护理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43-02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在1969 年被首次提出,历史上对这一疾病曾经有不同的命名: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tonigraldegeneration, SND)、橄榄- 桥脑- 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atrophy,OPCA)和Shy-Drager综合征。
目前认为MSA 是一种散发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型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障碍等,主要分为两种临床类型:帕金森型(MSA-parkinsonian, MSA-P)和小脑型(MSA-cerebellar,MSA-C),不同患者可表现为各症状重叠组合。
MSA多于50-60岁起病,也有早于50岁起病的患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近年来,MSA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因而受到国内外神经科学领域临床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1,2]。
MSA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护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中晚期患者,可以采取综合护理对症治疗方法稳定病情,延长寿命。
目前,对MSA患者的护理有一些报道[3-6],尚无长期护理经验总结。
我科于2009年6月收治一例突发吸入性肺炎的多系统萎缩患者,近5 年来通过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和护理,摸索积累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现年71 岁,58 岁时出现头晕乏力,尿频、尿急、尿不净,于59 岁时行“前列腺手术”,效果不佳,之后出现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动作迟缓,进行性加重,伴明显便秘,检查发现体位性低血压,曾到国内多家大医院就诊,于2005 年62 岁时被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C),2 年后坐轮椅。
曾口服安宫牛黄丸、甲钴胺、脑蛋白水解物等药物,2008 年6 月给予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