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平的成功案例(8)
- 格式:ppt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9
现代公共关系参考答案任务一:课后自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C 5.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D4.AC5.ABC三、判断题:1.通俗的讲,公共关系就是人与人、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2.公关的主体就是指公关的对象。
(×)3.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就是公共关系。
(×)4. 艾维·李被称为现代公关之父。
(√)5.公关状态的存在是不以社会组织的主观设想为转移的。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答: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和行为者。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公共关系涉及组织的目标、战略等诸要素,而不停留在个人活动的层面上;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的关系和舆论,而非私人的关系和事务;公共关系追求整体的公关效应和组织的社会形象,而不局限于个人的印象、情感和利益。
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其总体目标和需要。
公共关系是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是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是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公共关系学主要将组织作为传播沟通主体来进行研究。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传播沟通的主体,都具有公众传播沟通的行为和功能。
2.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地形成公关意识?答:所谓公关意识,是指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观念,又称“公关观念”,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因为你会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的“名片”成为企业文化流动广告的载体。
你要为自己设计和谐优美的职业形象,并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
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员工的外表与气质上。
3.公共关系有几个职能?答:(1)采集信息(2)传播与沟通(3)联络感情、协调关系(4)咨询与引导4.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有什么区别?答:(1)两者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营销大师原一平的励志故事本文是关于营销大师原一平的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人生经历(一)初入明治保险1930年3月27日,对于还一事无成的原一平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27岁的原一平揣着自己的简历,走入了明治保险公司的招聘现场。
一位刚从美国研习推销术归来的资深专家担任主考官。
他瞟了一眼面前这个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50公斤的“家伙”,抛出一句硬邦邦的话:“你不能胜任。
”原一平惊呆了,好半天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问:“何……以见得?”主考官轻蔑地说:“老实对你说吧,推销保险非常困难,你根本不是干这个的料。
”原一平被激怒了,他头一抬:“请问进入贵公司,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每人每月10000元。
”“每个人都能完成这个数字?”“当然。
”原一平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他一赌气:“既然这样,我也能做到10000元。
”主考官轻蔑地瞪了原一平一眼,发出一阵冷笑。
(二)艰难的开始原一平“斗胆”许下了每月推销10000元的诺言,但并未得到主考官的青睐,勉强当了一名“见习推销员”。
没有办公桌,没有薪水,还常被老推销员当“听差”使唤。
在最初成为推销员的七个月里,他连一分钱的保险也没拉到,当然也就拿不到分文的薪水。
为了省钱,他只好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晚上睡在公园的长凳上。
(三)推销自己比推销保险更重要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使原一平退却。
他把应聘那天的屈辱,看作一条鞭子,不断“抽打”自己,整日奔波,拼命工作,为了不使自己有丝毫的松懈,他经常对着镜子,大声对自己喊:“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一平,有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斗志,所有的落魄都是暂时的,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他明白,此时的他已不再是单纯地推销保险,他是在推销自己。
他要向世人证明:“我是干推销的料。
”(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起床从“家”徒步上班。
一路上,他不断微笑着和擦肩而过的行人打招呼。
有一位绅士经常看到他这副快乐的样子,很受感染,便邀请他共进早餐。
我还是向保险推销员投降了案例分析♦全权处理♦人保财险某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营销员和另一财险公司营销员一起,与某事业单位领导座谈车辆承保事宜时,另公司的营销员每谈一个细节问题就电话请示领导,然后再答复。
而人保的营销员却一直没有问。
一会,车辆单位领导便辨认出这一怪现象,问人保与营销员:“人家都特别注意请示汇报,你为啥不呈报?”人保与营销员说道:“去之前我早已准备工作了几套计划方案,也已经呈报过了,我们领导说道,我全权处理就是,不必再呈报。
”对方领导一听,知道人保是计划周详,有备而来,立生好感,但又有些不信,便说:“真的吗?你能不能现在打个电话我听下。
”于是人保营销员当面拨电话而说:“***,我是***,我在与***谈车辆保险的事。
”说到此,人保领导打断话:“走时我就说了,公司派你去,你就代表人保公司,你全权处理。
”车辆单位领导一听到,自然把车辆保险交还给人保公司了。
♦借工厂清洁工做成业务♦上个月,老李在造访一客户回住地的途中,刚好路经一化工厂门口,一看看,厂房的外面布满了管道,老李想要顺带进来兜售设备保险。
可是老李又没里面的联系人电话,怎么进来呢?进来找谁呢?老李在门口停留着...一阵刷刷声,一个45岁左右的大姐在厂门口正打扫卫生,老李眼前突然一亮,于是走了上去说,大姐,您辛苦啦!她怔了一下过了可以,闻言笑了出来:哦,哈哈,谢谢你啊。
老李:大姐,我妈也做过清洁工.看到你,我就想起了她来。
大姐说道:就是吗?你妈也搞过清洁工啊。
老李:是啊,这工作嘛,虽说累了点,但是能给大家创造一个美的的环境,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大姐说道:就是啊,.别小瞧清洁工小人物一个,工作直观理想,可以这工厂和社会还真有赖于我们呢。
老李:你说的很对,你们不是小人物,只要把自己本份的工作做好,你们也能成为大物的.大姐:就是吗?那我还没听闻过呢.老李:你看过电视吧,宁波一清洁工人因为几十年来如一日,对工作兢兢业业,这次浙江开人大会议,他还被当选上省人大代表呢。
如果你能让自己奔跑起来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飞起来有一次,推销之神原一平被一群年轻的业务员围住,要求他说出他自己的推销秘诀是什么,于是,原一平带他们来到他住的宾馆,走进房间,一声不吭就把鞋子脱了,跳到床上,又把袜子脱了,然后,举起他的双脚,露出脚底两层厚厚的老茧,说道,“这就是我的推销秘诀”.他告诫人们,推销员就应该有运动员的双脚,并指出,在奔跑的过程要注意专业形象及服务精神,他幽默的形容:“推销员就应该,坐上车子像老子,下车像兔子,上客户家门像孙子。
”“奔跑”有意思!就连中国的汉字都叫“跑”业务,“跑”生意,原来,业绩都是跑出来的。
如果你不准备去奔跑,那你只能准备去被淘汰。
就像羚羊不去奔跑,它就会被狼和狮子吃掉,狼和狮子不去奔跑,它们就会被饿死。
跑起来吧!当我们走遍每个小区时,我们同时也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置业顾问是中介营业厅里面叹空调,是件舒服的活,其实不然,置业顾问的业绩是与他奔跑的里程有关的,路走得越多,业绩自然越好,做二手房地产中介,则要到处带客人看楼,到处找房源,奔跑在按揭银行,国土局,公证处,供电局,电信局,管理处等相关部门之间做服务。
这些路程加起来的总和是与你售楼业绩成正比的。
此外,当你奔跑起来的时候,你还要奔跑出速度,奔跑出热情,因为,这些都是影响你奔跑质量的因素。
从现在开始,请你比别人晚睡一小时用来阅读书籍,不断提高自己;请你比别人早起15分钟,用来计划好当天的工作及行动,使自己变得更加有效率;请你比别人晚下班一小时,用来总结及检讨当天的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请你每天多打10个电话给你的客户;请你每天多带一个客人去看楼;当别人出去消遣的时候,请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阅读,甚至参加一些培训;当顾客站在门口徘徊的时候,请你多走几步路。
房地产经纪工作除了是一份伟大的工作之外,还是我们普通人改变自己生活层次,过上富足生活的最佳捷径。
试想,一个已经步入社会的普通人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考公务员、当官,恐怕没机会,也不一定有资历吧;读名牌大学,得看年龄是不是允许;还有时间、精力等因素,并且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大多数人未必成功;搞创新、搞发明,这个想法非常棒,可惜有点玄;开公司、创业,这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这需要资本,还要有行业经验。
原一平的销售小故事原一平是一位销售界的专家,他善于通过讲故事来引导顾客做出购买决策。
以下是一些原一平的销售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故事引导销售原一平喜欢用故事来引导销售,他认为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能够更有效地引导顾客做出购买决策。
1. 情感故事原一平会通过讲述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引起顾客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比如,他可能会讲述一个关于某个产品如何改变了某个人生活的故事,让顾客感受到这个产品的价值。
2. 提供解决方案的故事原一平会讲述一个关于如何解决某个问题的故事,来促使顾客购买对应的产品。
比如,如果顾客反映他们的皮肤干燥,原一平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如何让皮肤变得明亮润泽的故事,并引导顾客购买对应的护肤产品。
二、品牌故事原一平认为品牌故事是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顾客更好地理解品牌的背景和文化,从而建立品牌认同感。
以下是一些原一平所用的品牌故事。
1. 品牌创立故事原一平会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比如品牌是如何创立的,品牌的创始人是如何追求梦想的等等,让顾客对品牌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2. 产品创造故事原一平会讲述产品的创造故事,让顾客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促使顾客购买对应的产品。
比如,如果这款产品是经过多年努力和不断尝试的成果,原一平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让顾客能够更好地理解产品的价值。
三、团队故事原一平还认为,通过讲述团队故事,可以将销售过程变得更加亲近和有趣。
1. 团队协作故事原一平会讲述一个团队协作的成功故事,让顾客了解整个销售团队的专业和努力,从而让顾客对该品牌更有信心。
2. 团队文化故事原一平会讲述团队文化,让顾客了解品牌背后的价值观和宗旨,从而让顾客更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
以上是一些原一平善用的销售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能够更好地引导顾客做出购买决策,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名人故事李嘉诚是推销员出身,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窍门。
李嘉诚不予正面答复,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发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
发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
发问者略一沉思,登时彻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浅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
后来当推销员,仍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有人说,假如掉的话那饼肯定有毒。
世界上没有马马虎虎的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辛酸。
原一平的销售小故事闹钟
日本保险大师原一平,被誉为“日本推销之神”,在世界销售界也享有盛名,尤其是在寿险销售领域,他所创造的最高纪录曾在20年中无人能破。
原一平的个人销售经历极具励志性。
27岁时,原一平进入明治保险公司做一名见习推销员,历经巨大磨难,遭受无数失败。
36岁时,他创下了全日本冠军的保险业绩,从45岁开始,原一平连续15年保持全日本寿险推销业绩的第一名。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说原一平随身携带一个闹钟,直接闯进别人的会议室说:“我知道你们很忙,但请你们请给我1分59秒,说完我立刻走。
”
然后他把闹钟调好,开始自己的陈述,直到闹钟响起,他很有礼貌地说:“时间到了,我该走了”。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觉得这个人很荒谬,但又觉得尽管如此,他也算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原一平的小故事可以给销售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树立信心,学会给自己争取机会,哪怕会遭到拒绝;
第二,善用销售话术,在短时间内能抓住重点,简明扼要阐述你的产品优势;
第三,要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而这三点,正是你展现自我优势差异,赢得客户信任与青睐的砝码。
[原一平的销售秘诀]原一平的故事原一平被日本人公认为推销之神。
少年时他是个出了名的让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发愁的捣蛋鬼,其实那只是他不安于现状、不服输的个性的早期体现。
成人之后,他凭着这种个性和精神,独闯天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保险推销领域内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功。
他那苦行僧式的斗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体现了日本商人所特有的经商品质,而他那超群的推销才能,更让许多有志经商者受益匪浅。
他是一个战斗之神,一个不可征服的奇才。
1904年,原一平出生于日本长野县的乡下。
1926年,也就是他22岁那一年,就背井离乡到东京去打天下了。
至了东京,他很快地在日本观光旅行协会找出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已经开始了兜售生涯。
这家协会共有推销员60名。
当时,原一平虽然没有推销的经验,更无推销的技巧,可是凭着“永不服输”的好胜心和倔强的个性,日以继夜挤命工作了半年。
半年支付下来,业绩在60名推销员中竟然名列第一。
于是,因业绩最低被提高为营业部经理。
1930年的一天,这家观光旅行协会的总经理监守自盗,他领了推销员所缴的保证金和会员所缴的会费后,卷款潜逃。
旅行协会立刻倒闭了。
失业的原一平又从报上看到明治保险公司招聘推销员的广告,于是前往受聘。
从1930年已经开始,大约存有3年的时间,他都吃中餐、不乘电车。
虽然他每天刻苦地回去兜售,不懈努力了7个月,业绩却丝毫没起色。
然而到年底为止共9个月,他的承诺业绩为9万元,结果做了16.8万元,超出承诺额7.8万元。
原一平在兜售上做出了让上司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时也发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他顺利的要诀在哪里呢?如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改造自己”。
因为吸引别人的魅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养成,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炼与孕育,最后会通过自身自然地体现出来。
“抨击可以”的设立,与总持寺的“修持修持”,就是原一平一生当中极关键的转折点。
这两项活动对他兜售保险协助甚小。
进入明治保险第一年(1930),业绩为16.8万元。
原一平得六个成功方法:方法一、接受别人得批评:我们有勇气与原一平一样,接受别人得批评吗?原一平从27岁巧遇高僧吉田胜逞后,原一平真心得接受了别人批评,反省了自己,战胜了自己缺点,改变自己。
方法二、勤跑:在69岁时,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就是推销成功秘诀时,她当场脱掉鞋子、袜子,请摸摸我得脚板!她得脚底老茧非常厚时,她说道:因为我走得路比人多,跑得比人勤,所以脚上得茧特别厚。
方法三、以"赞美”对方开始访谈:每一个人,包括我们得准客户,都渴望别人真诚得赞美。
有人说:“赞美就是畅销全球得通行证.”因此,懂得赞美得人,肯定就是会推销自己得人、●原一平有一次去拜访一家商店得老板.“先生,您好!”“您就是谁呀!”“我就是明治保险公司得原一平,今天我刚到贵地,有几件事想请教您这位远近出名得老板.”“什么?远近出名得老板?”“就是啊,根据我调查得结果,大家都说这个问题最好请教您。
”“哦!大家都在说我啊!真不敢当,到底什么问题呢!”“实不相瞒,就是……”“站着谈不方便,请进来吧!”……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过了第一关,也取得准客户得信任与好感.赞美几乎就是百试爽,没有人会因此而拒绝您得.原一平认为,这种以赞美对方开始访谈得方法尤其适用于商店铺面。
那么,究竟要请教什么问题呢?一般可以请教商品得优劣、市场现况、制造方法等等。
对于商店老板而言,有人诚恳求教,大都会热心接待,会乐意告诉您她得生意经与成长史。
而这些宝贵得经验,也正就是推销员需要学习得。
既可以拉近彼此得关系,又可以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没有她们,您得新事业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下坡路.著名得营销专家JoeGirard曾写过一本书:《如何将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她说:您所遇到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为您带来至少250个潜在得顾客.这对想开展自己事业得人们可就是个再好不过得消息了.不过,根据JoeGirard得理论,从反面来瞧,当一个顾客由于不满意而离您而去时,您失去得就不仅仅就是一个顾客而已----您将切断与至少250个潜在顾客与客户得联系,并有可能导致一个重大得损失以至于您得事业在刚刚走上轨道得时候就跌一大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