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基本概念与生理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41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感觉视觉vision明度(brightness)•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10-6烛光/m2~ 107烛光/m2•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最大为1)。
•视亮度(lightness):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
浦肯野现象(Purkinje)视觉适应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暗适应(dark adaptation):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在一个伸手不见六指的晚上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电影散场颜色•色调(hue)•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brightness)•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
•光源的照度越大,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物体看去就越亮。
•饱和度(saturation)•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颜色立体(color solid)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颜料混合:(减法过程)将两种颜料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颜色混合规律互补律: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
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介乎它们之间的颜色。
混合所得到的颜色决定于参加混合的各种颜色的相对份量,中间色的饱和度是较低的。
替代律:不同光谱成分可以混合成相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可以互相代替。
色觉缺陷(color blindness)色弱: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在混合三种波长时,用的比例也与正常人不同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
(0.001%)一般缺乏锥体系统。
对光过份敏感,白天需要戴黑眼镜保护。
•局部色盲:甲型红绿色盲、乙型红绿色盲、黄蓝色盲色觉理论:三色说(trichromatic theory)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807)•蓝•绿•红色觉理论: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黑林(Ewald Hering,1874)•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同化作用(assimilation)•异化作用(disassimilation)•黑—白视素:异化-白,同化-黑•红—绿视素:异化-红,同化-绿•黄—蓝视素:异化-黄,同化-蓝色觉理论•在网膜水平上,存在着三种锥体细胞,色觉是按三色理论的原理产生。
感觉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火& 饥择食,渴择饮•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
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近刺激& 远刺激
感觉的编码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Johannes Muller)
•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
•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
•模式/模块理论(pattern/module theory)
感觉的生理机制
传入神经
刺激
感官大脑
(换能器)(生物电流)
分析器
感觉的种类
刺激性质感官特点种类
外部身体表面外部感觉:视、听
内部感觉(机体感觉):饿、渴内部内脏器官
本体感觉:对自身运动与位置的信息
感受性及其测定
•绝对感觉性(absolute sensitivity):
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R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刚刚(50%)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E
E=1/R
疼痛与电击
鸡尾酒会效应
几种常见事物的感觉绝对阈限光清晰夜空中可见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
声安静环境中可听到6米外表的走针声
味可尝出9升水中放一茶匙糖的甜味
触可感到蜜蜂翅膀距脸颊1厘米处落下
差别感觉
•差别感觉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jn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是测量感觉的单位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心理物理学
•韦伯定律:K= ΔI/I
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绝对差别阈限)
I 为原刺激量,K为一个常数(相对差别感觉阈限)
限于中等强度刺激范围
•主观感觉比客观差别小的多
浪漫一下
费希纳定律
•P=k logI+C
k与C为常数,I为刺激量,P为感觉量
乘方定律
•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
升,而是刺激量乘方的函数。
P=KI n
•P为感觉到的大小,I为刺激量,K为常数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感觉中的空间因素
感觉的空间积累
•感受器不同的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
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火热的针& 滚烫的粥
感觉的空间融合
•感受器把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
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
道道白光& 阵阵香气
感觉中的时间因素(一)
感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停止作用后,感觉现象持续短暂时间
正后像
“我们分手的那天是愚人节,所以我一直当她是开玩笑,我愿意让她这个玩笑维持一个月。
”负后像
“你的手好温暖啊!”
感觉中的时间因素(二)
闪光整合日光灯& 电风扇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感觉对比
马赫带现象(mach band)
(侧抑制)
•邻近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将对相邻部位的输入信号产生抑制性影响
视觉的传导机制
•聚合(convergency)
•网膜上的棒、锥体细胞数量远远超过视神经节细胞
•棒、锥体细胞本身数量不同,它们会聚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上的聚合比例也不同•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
•来自暗明交界处亮区一侧的抑制大于来自暗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暗区的边界显得更暗
•来自暗明交界处暗区一侧的抑制小于来自亮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亮区的边界显得更亮。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般在适当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种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餐馆里的音乐
音乐厅里的灯光
拔牙的噪音感觉补偿:盲人摸、聋哑人看
联觉:一种感觉的感觉器受到刺激,另一感觉道也产生感觉颜色与温度
红、白、蓝
视觉vision
两种感光细胞
棒体细胞: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锥体细胞: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视觉色素:视紫红质(rhodopsim)在棒体细胞内视紫红质= 视蛋白+ 视黄醛+ 能量
视觉的三级传导•网膜双极细胞•视神经节细胞:视神经纤维交叉•视神经元纤
维
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of vision)
•网膜上的一定
区域或范围,
当它受到刺激
时,能激活视
觉系统与这个
区域有联系的
各层神经细胞
活动。
外侧膝状体细胞的感受野
•其中心与周围具有对
抗的性质。
•这种感受野使外侧膝
状体细胞能对一个细
小的光点作出反应。
皮层简单细胞的感受野
皮层简单细胞的感受野
简单细胞(simple cell)
•它们对“偏好”朝向的小棒有最强的反应。
复杂细胞(complex cell)
•它们也有各自的“偏好”,但是它们要求小棒必须运运动。
超复杂细胞(super complex cell)
•它们要求运动的小棒有特定的长度或者特定的角度。
皮层简单细胞的感受野
南京大学陈昌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