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概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二、术前护理
1、同胆道疾病术前护理常规。
2、备皮用松节油清洁脐窝,再用75%酒精消毒一遍。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胆汁漏、肩痛。
(二)护理措施
1、同外科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氧,预防高碳酸血症。
3、营养支持术后6h病情允许时可进食少量流食,呕吐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
4、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5、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表现为腹痛,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改变。
应给予止血、抗休克处理,必要时再次手术。
(2)胆汁漏:同常见胆道疾病术后护理。
(3)肩痛:由于CO:聚积在膈下产生碳酸引起,可逐渐消退。
6、健康教育
(1)术后1周内能做轻微的活动,3周内不能提重物。
(2)出现腹部、肩部轻微疼痛为正常现象,可服用止痛药。
(3)若体温>38.5℃、伤口红、肿、热、痛,有异味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应及时就医。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逐步介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一、术中配合1. 术前准备在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等。
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手术的禁忌证。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监护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还要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3. 术中协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协助主刀医师完成手术。
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耗材,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递给主刀医师所需的器械,同时协助医师清洁手术部位、止血、缝合等。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师报告患者的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2. 术后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
要对患者的术后切口进行定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饮食护理,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
还需要对患者的伤口切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创口感染。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
3. 并发症的处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护理非常重要,下面将着重从疼痛、饮食、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分析。
1. 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肩胛区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
口头指导和图示表示告诉患者腰部卧位、按摩、热敷等减轻肩胛区疼痛的方法。
同时,在
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用药,如阿托品注射液、布洛芬缓释片等的使用可缓解疼痛。
2. 饮食护理: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食。
术后第一天,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
的流质为主,如米粥、稀粥、鸡汤等。
逐渐增加固体食物的量和种类,一般消除胃肠道功
能障碍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同时,饮食量和质量应逐渐增加,以避免引起患者胃口
进一步下降、营养严重不良等问题。
3. 合并症护理:术后并发症较少,但也需要护理人员的重视和及时的干预。
其中,
胆道出血、胆管梗阻和胆道损伤等合并症较为常见。
对于出血较少的患者,可通过休息减轻、调整换药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转移至加护病房等进行监护
和治疗。
对于胆管梗阻和胆道损伤病例,应及时行超声检查、CT检查等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行针刺或胆管引流等治疗。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种护
理技能,例如疼痛控制、饮食监护、合并症的监测和处理等,以提供更好的术后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疾病。
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1. 观察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注意术后患者的伤口出血情况,观察伤口是否渗血、渗液或有红肿现象。
注意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伤口的清洁。
3. 监测术后患者的排尿情况,注意尿量和尿色的变化。
尿潴留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所以需要及时排尿,避免尿潴留。
4. 注意术后患者的肠道排气情况,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
如果术后患者出现腹胀或胃胀等不适症状,可以采取手法帮助患者排气。
5. 进行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药物治疗,以预防和减轻术后感染和疼痛。
6. 限制术后患者进食,常规给予液体饮食,保持水分供应和饮食均衡。
8. 患者术后需要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体位转换,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力。
9. 定期进行伤口清洗和换药,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注意避免感染和创伤。
10. 定期进行术后复查和随访,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排除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就是指:在电视腹腔镜窥视下,通过腹壁的3-4个小戳孔,将腹腔镜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针对的就是有一定症状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隆起性疾病。
当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自身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但是术后护理工作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也必须要提高重视,确保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巩固。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该怎么做?第一,一般护理。
当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应当禁食6-8小时。
同时将枕头去掉,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窒息,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分析,患者的面色状态以及精神状态都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检查患者的切口是否存在渗血以及出血的现象,从而确保能够在早期发现患者的内出血现象。
二氧化碳气腹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的现象,因此,在手术结束之后一定要给患者低流量的吸氧,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促进体内二氧化碳能够排出。
第二,腹部体征的观察以及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要对病人的体温变化现象进行密切观察,并且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以及黄疸的症状出现,放置了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还应当观察其是否有胆汁流出的现象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腹痛现象,就必须要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内出血以及损伤的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及时将患者的状况报告给主治医生,由医生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三,引流管的护理。
部分患者体内置有引流管,必须要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同时也要将其进行妥善的保护,避免在患者的体内遭到牵拉以及扭曲,从而导致引流管出现拉脱以及引流不畅的现象发生。
日常的局部消毒工作必须要做好,在对患者的引流袋进行更换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无菌操作方式,避免出现逆行感染的现象,同时也要对引流液的颜色以及液量进行观察,并对引流液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更好的进行后续的观察对比。
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分析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术后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术后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1、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症状。
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大小便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患者身体充分休息。
2、防止并发症: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胃肠功能紊乱等。
因此,术后护理中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防治。
保持患者的切口干燥清洁,排除积液,防止切口感染。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而出现静脉栓塞的危险。
3、适当饮食: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饮食,并避免过多的饮食和不适当的食物摄入。
在术后一到两天内,可以给患者进食易于消化的流质饮食,逐渐转向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
同时,注意避免进食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等,避免影响消化。
4、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一定的心理护理,要在术后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紧张心情。
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患者得到家人的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5、其他护理:术后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睡眠质量,尽量避免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过长;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度的噪音和刺激;让患者注意切口的保护,避免剧烈活动和重负扛运等。
如果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进行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探讨【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术后ICU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接着详细描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的特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并且重点强调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的并发症预防措施。
最后结论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U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重要性。
1. 引言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概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术后ICU 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和安全至关重要。
ICU护理是指对病情危重或者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专业护理的一种重要环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涉及到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等方面,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ICU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出血、感染、休克等情况,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较为明显,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护士还需要注意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安全等方面,确保患者在ICU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患者的康复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术后ICU护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常常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和护理。
术后ICU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后稳定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愈率。
在ICU中,专业护士和医生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技巧分析。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人,手术切口感染1例,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好转,全部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
结论:加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术后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97-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属于微创手术之一,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等优点[1],是治疗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患者在无绝对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该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是由于该方式创伤小,临床上常常对其术后并发症有所忽视,有文献报道lc的并发症高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6%~6%[2],因此对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现将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共10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33例;年龄25-71岁、平均(51.32±2.15)岁;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不适症状;入院后行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胆囊结石43例,慢性胆囊炎31例,胆囊息肉28例;完善相关检查及充分术前准备后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
2 术后护理
2.1 心理护理。
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躁、抑郁等[3],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沟通,给予患者关于胆囊切除术方面的宣传指导,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定期组织病友之间进行座谈,大家相互鼓励,这些对于患者躯体及精神的恢复至关重要。
2.2 术后体位。
患者从手术室至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异物窒息,直至患者麻醉清醒后方可变动体位,一般4h 后可改为侧卧位,并给予下肢按压,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若出现患者呼吸急促,应及时给予吸痰并通知值班医生。
2.3 严密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给予24h心
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给予持续吸氧3l/min,以利于高氧分压,一旦生命体征出现波动,应及时通知值班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4 手术切口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渗出情况及切口对合情况,如果切口被污染或者被渗出液浸透应及时更换敷料,如果患者切口疼痛难忍,应及时通知医生,待医生查明原因后给予相应处理。
2.5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术前给予下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至术后1-2d,待排气后即可拔出,密切观察胃管是否通畅,避免因引流不畅而出现胃肠道积气、积液而引起腹胀、腹痛甚至异物倒吸,及时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术前留置尿管,术后每日消毒尿道口3次,密切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术后即可开始训练患者膀胱舒缩功能,询问患者是否有尿意,若有尿意并可排出,即可拔除尿管;一般情况下放置一根胆囊窝引流管,便于渗出液及少部分发生胆漏的患者胆汁流出,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常,避免因引流不畅而引起的腹腔感染,同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引流量,若引流液呈鲜红色且量多,常常提示有腹腔内出血情况,如果呈浓绿色,胆漏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必要时行二次手术。
2.6 术后活动指导。
一般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适量活动,有助于肠道蠕动,利于排气,以及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下床
活动时要穿好衣服,预防感冒,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及时通知医生
2.7 饮食指导。
待患者肠道蠕动后,拔除胃管即可进食,嘱患者以清淡流食为主,逐渐至软饭,最后至普食,以清淡不油腻的高蛋白食物为主,并引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
2.8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规律生活,注意清淡饮食,禁忌暴饮暴食,加强运动,预防感冒,按照出院医嘱服药,定期来院复查,以巩固疗效。
3 结果
本研究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胆漏1人,手术切口感染1例,医生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住院天数6-17天不等,平均9.6天。
4 讨论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4],也符合现代人对审美的追求,因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对于患者来说,其承受着躯体及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作为护理人员,通过术后对患者耐心的心理护理、精心的日常生活指导及细心的各项术后护理,可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可以明显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
因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各项技术护理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妮.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j].当代护士,2012,1(1):102-103
[2] 庞丽华.浅谈临床带教实习护生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91-92
[3] 李盛英.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10):321-322
[4] 卢支仪,张克,刘从悦,袁汝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115例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6(35):5
[5] 李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2,7(1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