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高教研究!""#年第$$期%$刘国瑜摘要: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是其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笔者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个基本特征的解析,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自$&&$年起设置了专业学位。
经过十多年的试点和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逐步显现、种类稳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与保证措施,一些同志甚至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低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等。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追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笔者以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切入点,对其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一、职业性$&&’年(月!!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从这个法规性文件的条文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显然具有职业性的特征。
其实,专业学位中的“专业”二字就是“职业”。
专业学位在国际上通行的叫法是职业学位,其所对应的职业要求有较高的专门技术层次,有独特的知识领域,有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
职业学位获得者应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有较强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内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国内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1. 质量不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才素质,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硕士毕业论文的水平不高、培养质量不稳定等。
这是由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本身的问题,以及各个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管理问题所导致的。
2. 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硕士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至关重要,而现实中存在着硕士生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一些高校面对硕士生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往往采用较为“粗略”的方式,使用一些老师,在很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毕业生论文,导致毕业生论文质量下降。
3. 情况反映不及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大学已经建立了网络平台,供学生和教师查阅使用。
然而,当前的网络平台存在着情况反映不及时的问题。
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和教师不能及时地反应问题和解决问题,导致问题的积压和延误指导。
二、解决方案1.提高硕士生教育整体质量硕士生教育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方式提高教育标准。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依托公司开设硕士专业课程培养研究生,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研究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2.增加硕士生指导教师数量为了解决硕士生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采用多重手段,例如引进外校优秀教师、聘请高级专家等方式,增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指导教师。
同时也可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打破多年来学校和产业界之间的固化认知体制,实现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3.及时构建反馈机制为了更好地解决网络平台上情况反映不及时的问题,高校还应当构建反馈机制,推进信息的流通和分享,强化奖励和惩罚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机制。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八章-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单选题]1.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没有明确的研(江南博哥)究生教育层次,仅有“高级研究项目”。
A.美洲B,非洲C.亚洲D.欧洲[单选题]2.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A.专门人才B.专业人才C.高端人才D.终端人才[单选题]3.()是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并将研究生院作为大学的主体。
A.柏林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斯坦福大学D.芝加哥大学[单选题]4.19世纪末,()首次将研究生教育从高等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命名为“学士课程后教育”。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单选题]5.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生院诞生于()。
A.柏林大学B.牛津大学C.霍普金斯大学D.哈佛大学[单选题]6.1876年成立的()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开始。
A.威斯康星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哈佛大学D.麻省理工学院[单选题]7.现研究生教育明显特征是()。
A.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性B.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C.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D.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单选题]8.研究生教育显著特征是()。
A.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性B.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C.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D.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单选题]9.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突出特征的是研究生教育的()。
A.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性B.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C.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D.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单选题HO.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说法错误的是()。
A.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学业、科研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不涉及研究生的生活和品德B.导师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博导还必须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C.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应以方向性指导为主D.一名导师不适合大规模招收研究生[单选题]I1关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是局%教育,是局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B.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科研C.研究生教育是大学学士课程后教育D.研究生教育是以获取学位为目标的[单选题]12.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与违背研究生教育的()有一定关系。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我国教育学发展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位思想家?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2、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A、教育是什么B、教育为什么C、教育如何进行D、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在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哪本著作被普遍认为是教育学诞生的标志?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教育论》D、《普通教育学》4、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A、杜威B、皮亚杰C、斯宾塞D、孔子5、教育目的中所强调的个人全面发展是指:A、仅指知识的全面发展B、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各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C、主要强调道德品质的提高D、仅关注技能技巧的提升6、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A、知识的权威B、学生学习的促进者C、知识的权威与学习的引导者D、学生学习的指挥者7、关于教育学的定义,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育学是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B.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社会科学C. 教育学是研究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的学科D.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学科8、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A. 康德B. 杜威C. 赫尔巴特D. 鲍德温9、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论是:A. 走行课程论B. 学生中心课程论C. 焦点课程论D. 综合课程论10、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B. 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C. 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 素质教育论与应试教育论11、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12、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研究生教育同际化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对策研究作者:刘晓黎,张莉,刘磊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刘晓黎1a,张莉1b,刘磊2(1.武汉大学 a.国际交流部,b.研究生院,湖北武汉 430072; 2.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44)收稿日期:20160417作者简介:刘晓黎(1981),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外宣与项目办公室主任,博士。
张莉(197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博士。
刘磊(1983),男,湖北武汉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规划处。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课题“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2015Y0507);湖北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在鄂央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2015GB007)摘要:“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新要求。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全面促进,成为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要通过推动研究生海外留学纵深发展、课程体系“在地国际化”、校际合作“溢出效应”、导师队伍国际化和质量控制强化,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新动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双一流”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2015年底,国家正式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目标和任务要求。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支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鼓励“双一流”建设,实质上是支持中国建成知识创新策源地,最终实现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1],创新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不是一般性目标,而是其本质特征[2]。
在世界高等教育全球化浪潮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嬗变为大规模实践。
《高等教育学概论》复习题(2)一.判断题(40)1.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正式的学校制度有助于维持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2.教育按社会职能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类。
×3.高等教育是传授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4.汉代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的专科学校。
√5.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仿照手工业行会形式组织起来的。
√6.高等教育发展要遵循公平与平等相统一原则。
√7.到18世纪,各国普遍设置了师范学校。
×8.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9.美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具有分权制的特征。
√10.我国初步形成“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11.大学博士生导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是教授。
×1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
×13.我国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14.大学生大脑发育还未成熟,尚不能承受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
×15.在我国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里,没有必要用主导性价值观来教育学生。
×16.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7.讲授法是注入式教学。
×18.心理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坚强的意志,不包括交际能力。
×19.仰恩大学是第一所具备独立办法本科学历文凭资格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
√20.1984年3月,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现名北京城市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国家承认学历的首家民办高校。
√21.《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独立学院设立理事会或者董事会,作为独立学院的决策机构。
√22.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纯理论的研究,并主张学问的自由,研究生教育一般不与产业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
×23.学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原来的意思是执教执照。
作者: 张晶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研究生教育;本质特征;发展
摘要: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发展态势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研究生教育就是要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
我国研究生教育要向国际化、规模化和持续化趋势发展,以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
作者:刘良娟宋燕张绍华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2期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精英人才,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研究生教育改革,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
本文认真探究了研究生教育的四个本质特征,从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就是以科研为首要成份,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其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研究生教育是集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研究生教育改革,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
笔者看来,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具有以下四个本质特征:
1 高层次性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其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研究生在占有了丰厚的基础理论之上,让研究生深入到科学研究领域中去,并且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最终在其研究领域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
随着社会的进步,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将会更加丰富,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高级别教育——“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也将更高。
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学科之间的横向渗透、交叉与融合。
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与发现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生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后面,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的历程,不但能在某一领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而且能够渗透到多个专业领域中去,这正是由其高层次性所决定的,也是绝对不能否认的。
2 专业性
研究生的教育有史以来一直是围绕“专业”来进行的。
19世纪初期,德国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化办学原则,为近现代研究生培养开辟了道路。
专业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专业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宗旨。
专业有广义和特指之分,广义的专业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基本单位,演变为一种实体。
另外,研究生教育
是以学科为基础、按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高层次教育。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和创造都是围绕某一专门领域进行的,体现了培养人才活动中知识领域的特点。
3 探究性
美国密执安大学校长塔潘认为,大学“必须包括两个层次的活动:低层次的活动是为那些还在学习如何学习的人准备的活动;高层次的活动是为那些已知道如何学习、懂得如何创造新知识的人准备的活动”。
以上所说的高层次的活动指的就是研究生教育活动。
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以探索和研究为特征的一种教育。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灌输已有的知识,他们已经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已经占有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已经步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具备了基本科学研究能力。
探究性决定了研究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某一研究问题的某一阶段,要具备探究性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要具备探究性的精神勇于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4 创新性
“开拓创新、不断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研究生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著名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儿把代数与几何融合产生的解析几何方法,为微积分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在此之前,几何和代数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领域,而笛卡儿站在方法论的自然哲学的角度,把几何学的问题归结成代数形式的问题,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从而达到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目的。
依照这种思想他创立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解析几何学”。
同样,在控制学科领域,由于计算数学的发展,线性化的近似模型被参数化精确建模所跨越;由于数理逻辑的进展,多元信息的融合成为更加适用的技术。
与此相反的是,高校中组织架构管理上存在的专业和学科壁垒越来越成为创新思想的藩篱。
例如在系统集成化后,使得技术基础研究直接与系统接轨,带来的专业融合问题,就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想去把握科学的规律,从而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最终目的。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结构系统中,它独立构成一个阶段,具有自身的特点。
对研究生教育本质的认识涉及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予以重视,那么研究生工作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样,不能被全面地剖析和认识,最终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
因此,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2] 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3] 马跃良.加强创新教育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