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电工电子技术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863.00 KB
- 文档页数:38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放大电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使学生熟悉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简单的放大电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概述介绍放大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部分。
2. 晶体管放大电路讲解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3.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讲解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概念,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讲解放大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输入、输出信号和负载关系。
5.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介绍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分析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安排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放大电路,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工作原理动画演示等。
2. 实验器材: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放大电路实验板。
3. 参考资料:相关教材、学术论文、网络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对放大电路知识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放大电路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总体掌握。
六、教学内容6. 反馈电路介绍反馈电路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分析反馈电路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讲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区别。
7.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讲解如何根据需求设计放大电路,包括选择晶体管、确定静态工作点、选择电阻等。
介绍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分析如何调整元件参数以优化电路性能。
8. 频率响应讲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概念,分析放大电路的带宽、增益和失真。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5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数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同时介绍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数字电路等基本知识。
为学习机电、数控后续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2、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掌握磁路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5、掌握变压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6、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7、掌握万用表对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简易测试,解决基本放大电路中的连接问题8、能分析电路,能从较复杂的电路中把各个数字单元简化出来加以分析,读懂电路图9、会分析整流电路的原理,会计算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10、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等常用电参数;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单元直流电路(6学时)教学内容:1.1、电路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电路模型。
(1学时)1.2、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1学时)1.3、电阻的串并联,分压与分流,Y型与△型联接电阻网络的等效互换。
(0.5学时)1.4、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及其相互转换。
(0.5学时)1.5、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位法。
(1学时)1.6、常用电路定理: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应用电路计算举例。
(1学时)1.7、电感、电容与一阶电路过渡过程分析的三要素法。
(1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电路分析计算的方法。
了解电路基本定理。
了解过渡过程的意义及三要素分析法。
第二单元单相交流电路(4学时)教学内容:2.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学时)2.2、复数、相量的概念及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1学时)2.3、电阻、电感、电容的交流电路模型,阻抗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