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 组织文化与组织氛围(新)
- 格式:ppt
- 大小:828.50 KB
- 文档页数:18
论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氛围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员工所共同分享的一系列共同的价值观、习惯和信念。
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文化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协作意识,提高组织效率,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1. 强化企业目标意识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必须要强调企业目标意识。
这意味着每个员工必须明确知道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并且能够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
企业要有明确的愿景和使命,将其传达给每个员工,让他们理解自己的工作与公司的成功息息相关。
2. 建立正面的工作氛围其次,在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方面,建立正面的工作氛围非常重要。
管理层负责传达出积极正面的信息,塑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感到工作愉快。
对于业绩出色的员工,要给予肯定和奖励,鼓励其更进一步超越自己。
这样,员工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视,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3. 建立透明和公平的评估机制另外,建立透明和公平的评估机制也是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的重要部分。
员工对于公司制定的目标和标准都应该是清晰可见的,以便他们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同时,评估应该是公平的,以避免员工认为整个系统不公正,从而产生不良的工作氛围。
4. 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应该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员工感到他们的意见被重视。
管理层应该倾听员工的声音,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以便对公司的政策和流程作出更好的决策。
通过有效的沟通,员工会更愿意参与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份子。
5. 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最后,为了保持有效的组织文化,应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创造新的创意和发展新的业务模式,以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员工应该感到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因此获得肯定和认可。
在创新氛围中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感到更充实和满意,也会更加认可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
总之,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它需要一系列因素的协力。
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讲课教案第一篇: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讲课教案《企业文化》课程讲义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班级:姓名:学号:教师:课题导入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组织文化与组织气氛?组织文化与组织气氛的研究,源于社会心理学大师温勒的基本思想:B=f(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环境,f——函数关系。
表示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
说明组织环境是影响组织行为的两个关键因素之一。
就管理心理学来说,组织环境主要是指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
组织气氛是调节组织成员的重要动力来源,组织文化是组织发展的底蕴。
两者有着有机联系。
组织文化研究是对组织气氛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引例——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企业理念,企业的理念就表现在企业的价值观上。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所倡导并奉为核心价值观的“顾客就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等等的服务原则和文化理念,都被世人称为宝典,山姆·沃尔顿的非凡创造能力和他所倡导并一手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现代版商业神话诞生的源泉。
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依据,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表达清楚通过本次课学习,学生对知识、概念、方法、技能的掌握程度。
)1.了解什么是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
2.掌握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及两者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要分条分别列出重点及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在于:1.如何解释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
2.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
难点在于:1.掌握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
2.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分析教材,紧扣教学大纲,突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三、授课方法要写出教学方法本次授课主要以讲授形式为主,演示、讨论、案例分析及现场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并借助以教具、实物、情境对话等辅助手段。
在课堂上通过板书将章节重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重心,同时对于联系实际的理论问题进行提问、讨论,以期达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深刻理解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预期达到一种生动灵活、科学系统、高效而富有意义的教学效果。
企业文化与组织氛围的打造与管理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文化,反映了企业的管理哲学和人文精神,是企业自身内外环境互动的结果。
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组织氛围是指企业员工间彼此沟通,彼此间工作合作和相互协调的工作环境。
它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工作效率,影响企业的业绩和声誉。
如何打造并管理好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成了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要打造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能够激励员工持续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客户,不断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倡导团队合作和共赢理念。
此外,企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企业品牌的塑造,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责任贯穿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导向是正确的,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都能够获得满意的回报。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组织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好的组织氛围能够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增进员工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
组织氛围的构建需要重视以下几点:1. 正确的人才招聘和培养:企业招聘需要从人才整体素质、价值观、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自我驱动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保证招聘到的人才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特征。
同时,企业需要针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
2. 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企业必须营造开放的沟通氛围,鼓励员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在协作方面,要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保证团队合作的顺畅进行。
3. 公正的奖惩机制:企业制定公正的奖惩机制,既要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又不能让不合格的员工得逞。
通过奖惩机制,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认同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凝聚力。
4. 积极的员工关怀:企业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员工关怀机制,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度。
第八章組織文化與氣氛第一節組織文化的涵義與功能壹、組織文化的意義與特性一、意義:組織成員所共享的價值與意義體系,由信念、價值、規範、態度、期望、儀式、符號、故事和行為等組合成,界定了成員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讓成員自然而然地表現於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形成有別於其他組織之組織特質。
〈一〉價值觀與行為規範與「可欲性」、「正當性」相當,通常以「如此是重要的」「該如何」或「如此是正當的」等形式的概念呈現。
〈二〉上層的為價值觀〈例: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下層的為規範〈例:校長應講實話〉。
二、特性〈一〉獨特性:基於各組織不同的歷史傳統、環境因素及成員特質,各自擁有不同的組織文化。
〈二〉規範性:組織文化所包含之價值觀與行為規範,會影響成員面對內外問題時之思考、決定與行為表現的方式。
〈三〉共有性:團體成員共同創造、維持與傳承的成果,成員共同持有、共同信奉、共同遵循。
〈四〉動態性:為適應組織內外在環境的變化,會不斷改變調整。
貳、組織文化的功能第二節組織文化的層面與類型壹、組織文化的層面第三節組織的文化領導壹、文化領導的內涵(一)文化領導〈cultural leadership 〉1.定義:係指領導者透過領導影響組織成員的信念、價值觀、規範等,力求形塑優質的組織文化或不斷提升文化的過程。
簡言之,文化領導就是領導組織創造、維護與更新文化的歷程。
2.強化組織文化的途徑〈1〉改變組織過去所強調的事務〈2〉改變組織的危機處理方式〈3〉改變組織聘用和晉升所採行的標準〈4〉改變組織的獎懲標準〈5〉改變組織典禮和儀式〈6〉改變領導者的角色示範(二)文化領導的要點1.領導者文化理念的建構傳播與示範2.透過人造器物的建設彰顯並形塑組織文化3.建構合理的甄選、升遷、獎勵與資源分配標準4.加強新進成員的社會化傳承組織文化:正式與非正式、個別或集體、定期或不定期、刻意或隨機、順性或改造5.慎選對組織關鍵事件及危機的因應方式:審慎決定因應方式、兼顧組織與成員目標6.瞭解並善用組織文化的類型與功能:發揮正功能、預防負功能7.用心參與營造優質的國家文化第四節組織氣氛壹、組織氣氛〈organizational climate〉的意義一、組織內部相當持久的特質,而能成為組織成員所體驗,並能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同時亦能以組織特性的價值加以描述。
企业文化建设与组织氛围塑造企业文化建设与组织氛围塑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通过管理者精心的策划、培训和实践,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让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长远发展预期。
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氛围塑造两个方面来述说。
一、企业文化建设1. 企业文化含义企业文化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积累的一系列的观念、信仰、价值、信条、行为规范和象征等符号系统,是组织具有广泛认同、以及传承下来的标志性文化内涵和实体。
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了灵魂和精神支撑,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2.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文化使得员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强烈凝聚力,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长企业的竞争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营造出有吸引力的企业环境,既有利于企业招募到有潜力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和稳定客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效益。
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营销策略,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使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卓越,更有市场竞争力。
3. 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1)确定核心价值观。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使命、愿景、战略目标和文化理念来确定核心价值观,归纳为“共识、宗旨、准则、信念”。
(2)系统规划。
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包括人才培养、组织不断优化、精益生产等多方面。
(3)落实具体措施。
针对任何问题,要根据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措施,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员工逐渐认识、消化、尊重它们,从而建设一个“宣扬、传递、固化和实现”以共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4.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1)核心价值观要与企业形象相匹配。
(2)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目标紧密相关。
第十五章教育行政人員與倫理第一節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化壹、教育行政人員與專業的意義ㄧ、教育行政人員:在教育行政機關任職的人員學校行政人員:在學校任職的行政人員教育與學校行政人員:教育行政人員與學校行政人員之合稱二、從業人員:從事專業的人員專業人員:受過專業培育、擁有專業知能與精神,且能有效完成專業工作的人員。
專業教師:受過師資培育、擁有教學專業知能與精神之教師。
教育行政或學校行政專業人員:受過教育行政或學校行政專業培育、擁有專業知能與精神,並能有效完成該等工作的人。
三、教育與學校行政人員專業化之目的:提昇工作效果與效率、保障師生與國民權益、維持專業形象贏得社會尊重。
貳、專業化的標準1.透過專業培育擁有專業知能2.訂定並信守專業倫理規範3.善使專業自主與自律4.實施專業證照制度5.建立專業組織提升專業水準第二節教育行政人員的培育壹、教育行政人員的養成一、培育機構:專設教育行政相關系所、在教育相關系所開設教育行政相關組別或學程、在大學校院附設教育行政人員專業培育中心、獨立設置的教育行政人員專業培育中心二、培育課程(一)課程設計理論知識、技術知識、策略知識、內透知識、生涯知識、地區知識、個人知識、隱性知識、批判知識、異類知識(二)課程形式1.學科教學:教育基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行政專業、生涯發展2.行政實習:目的、時間、配套、教學方式貳、教育行政人員證照制度ㄧ、定義:由政府或其授權機關以公共利益的立場,根據公訂的工作規範和ㄧ定標準,對具有各種職業專業知能的人員進行測驗或檢定,對通過測驗或檢定的合格者頒給專業證照,以作為個人就業的憑證,並且依法獲得保障的一種制度。
二、目的(一)確認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能力,保護師生與國民權益。
(二)確立教育行政人員培育機構設立的必要性,並確保專業訓練課程的品質。
(三)提昇教育行政人員專業形象與地位,促進教育專業發展,爭取社會認同。
(四)為有能力者提供具體可信的証明,建立教育行政人員專業任用制度,保障合格教育行政人員的權益。
第十一章權力與政治行為第一節權力與政治行為的意義壹、組織權力的特質與意義一、權力的意義與特質(一)「權力」就是使別人接受控制或影響的力量。
(影響力>權力>權威)(二)權力在組織中之特質1、它必須是相關的(依賴關係):兩人以上之團體才有權力形成。
2、它是視情境而定的:雙方之關係(控制幅度)。
3、它必須植基於對資源的擁有或控制:(依賴關係)4、它可能是以隱含的形式存在:(潛在性)二、組織權力之功能與運作(一)功能1、結構功能論者:組織權力可建立秩序與創設資源分配的準則。
權力操弄可以創建和諧與秩序的道德規範。
2、衝突學派:權力的運作為製造掌權者與被統治者之間衝突的根源。
掌權者利用權力制訂具有特殊意識型態的課程,為「奴化」被控制者的工具。
(二)運作1、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關係基本上為事先設計形成的。
有既定的科層體制與職位分配,具有其正當性與轉移性。
2、非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關係乃基於個人因素(動機、能力、價值觀等),擁有資源多為權力領袖,是一種不均等的交換關係。
3、職位所法定賦予的權力僅是表面,有時看似位低權小的職位反而有實權。
4、教育組織的鬆散性與教師專業團體的自主性,使得由上而下正式權力的運作大打折扣,更顯示出非正式組織中的權力運作也不可忽視。
貳、政治行為的意義ㄧ、政治係組織領導者運用權威與影響力,透過磋商、妥協等方式獲取社會資源並解決組織問題,俾使組織行為合法化及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
二、政治行為是組織內所屬之個人或團體,透過權力的運用,以遂其個別目的之行為。
簡言之,政治行為就是權力的運用行為。
三、權力互動可分為微觀與巨觀兩種1.微觀指發展和運用策略,以創造和提昇人際間權力運用成效的行為。
2.巨觀指團體間或組織間的權力互動。
第二節權力的基礎與類型權力基礎係指權力產生之條件或依據。
一、權力的種類(一)M uth依雙方角色分為:強制權(單向)、權威權(法定契約)、影響權(人格特質)。
(二)F rench & Raven依權力的性質分為:獎賞權力、強制權力、專家權力、法令權力、參照權力。